快點來登入喔~!!
《蜀山之凡人修仙》第213章 公冶講道
  第213章 公冶講道
  一朝騙局被人揭開,古神鳩越聽心裡越難受,若非軀體不受自己控制,恐怕早就耷拉起腦袋,泣若篩糠。

  公冶黃也懶得繼續刺激它,接著問道:“你再說說,那窮奇是怎麽跑到無華氏父子的洞中去的,又有什麽陰暗勾當?”

  他伸手一點,古神鳩頓覺腦海中一陣刺痛,從沮喪中清醒過來,打起精神,又開口叫喚。

  公冶黃聽過之後,轉述道:“窮奇自稱是在邙山長大,和徐完為爭奪修行處所,起了矛盾,一直爭鬥。

  直到對方成了地仙,抵擋不住,東躲XZ了多年,最後還是迫不得已,逃到了白陽山,求無華氏父子托庇。

  看來窮奇最開始也是這對父子養的另一條靈獸,只是別人聰明得多,知道修煉,成了地仙,地位驟然拔高。

  至於孟道友問起的二十年前的徐完與他們間的爭鬥,確實是因此而起。

  這古神鳩天生是厲鬼的克星,在它協助之下,無華氏父子才能逐走邙山妖鬼。之後窮奇就晉升了地仙。

  至於什麽關乎橋山聖陵的勾當,這蠢鳥成天在洞裡睡覺,好像一無察覺。”

  “所以它咕咕哇哇了半天,除了自己身世,其余什麽也不知道?”

  鄭八姑沒好氣的道:“這般廢物,是該燉成湯喝。”

  古神鳩嚇得不輕,又不能動彈,哇哇的喊,隻得轉動眼珠子,拚命看向公冶黃,祈求之意溢滿眼眶。

  “算了,它太大了,還要重新鑄造一個鐵鍋,有些浪費。”

  孟秋道:“若是前輩看得上,牽去做個看門的靈獸。就是不知道這蠢鳥願不願意,能不能勝任。”

  古神鳩又不停的眨巴眼睛,咕咕大叫,看向公冶黃,滿是討好神色。

  公冶黃也不拒絕,道:“我還想說,新得洞府,去少了人看守接待。它雖然醜陋,難得的是修為不錯,倒也合適。

  隻待它修煉到了散仙境界,自然便會開口說話,應付日常,卻也足夠。”

  說罷他取出一枚玉牌,形製精美,一面刻著鳳凰,一面空白。信手一搖,一道白光直射入古神鳩的腦袋裡頭。

  這鳥頓時腦袋和眼睛都不能動彈,呆若木雞。繼而順著白光,飛出一道縮小百倍的鳩形元神,直直落入玉牌中。

  那空白一面,立刻顯露出了古神鳩的雕像,從眼睛、尖嘴到利爪,無一不精,栩栩如生。

  公冶黃又一揮手,解開了此鳥身上的禁製,道:

  “我這一枚元命符牌分陰陽兩面,一面就符篆打入了蠢鳥的識海,隻一晃動,就能將它禁錮。”

  說話間晃了晃玉牌,果然古神鳩又不得動彈,接著道:“另一面抽出了它一塊元神。只需發動,便可回溯而上,滅它神魂。”

  他將玉牌一聲,古神鳩又恢復了自由,卻不敢過多動作,隻小心翼翼的挪動到角落,異常乖巧。

  公冶黃道:“八姑,洞府修好了罷。走,帶我去瞧瞧。”

  鄭八姑和孟秋在前領路,公冶黃乘著古神鳩,悠然跟在後面。

  等到了靈玉崖,花團錦簇,生機盎然,更有無數飛禽鳴啼。

  公冶黃巡視一圈,滿意的點點頭,道:

  “姑射仙果然名不虛傳,這洞府布置得,真似乎人間仙境一樣,可比我那黑風谷,強上太多。”

  “哈哈哈哈,師叔說笑了。你那黑風谷什麽都沒有,只要是個洞府都比……”

  鄭八姑嘲笑幾聲,忽而又想起孟秋在雲霧山的那個石洞,改口道:
  “天下間比那裡還差的洞府,可是極為罕見。”

  公冶黃也不以為意,伸手指了指洞門口的一個石室,道:“蠢鳥,從今以後,你便在此駐守,明白嗎?”

  古神鳩咕咕兩聲,乖巧點頭。

  公冶黃想了想,信手掏出一枚玉簡,甩了過去,道:“這門道法,甚是合適禽獸修煉,伱好好用功,早日練到散仙,能夠開口。

  免得接人待物都弄不懂,還要我替你傳話,豈有這種道理。”

  古神鳩運起法光,托了過來,低眉順眼的點頭示意知曉,眼睛裡卻掩藏不住的喜色。

  三人入到庭院中,公冶黃這才問道:“你們說的聖帝陵寢,是個什麽意思?”

  孟秋道:“我早些年無意中得來一個秘密,橋山聖陵中那聖帝雕像下面,隱藏著一個地仙陵寢,裡頭有軒轅聖帝留下的一些寶物。

  先前我見識淺薄,找不出入口,才約八姑一同前往。

  卻不想等八姑破開了禁製,已經被人捷足先登。

  我們先前懷疑是無華氏父子,可一想聖陵禁製強大,非人族應該不能入內。

  但他們住得近,保不齊聽到過些什麽,故而想從那古神鳩口中,打聽一點消息。

  既然它也不知,那我們只能另想辦法,重要打聽出來。”

  公冶黃道:“傳聞軒轅聖帝飛升時,將好東西都隨身帶上了天界。那裡頭有什麽東西,值得你們如此大費周章?”

  鄭八姑道:“當然是連師叔你都要眼饞的法寶。”

  公冶黃笑道:“我如今已然修到天仙,尋常法寶,哪怕是南明離火劍這等攻擊利器,對我也隻增長鬥法的威力,於渡劫和飛升用處不大。

  除非那陵寢中留有聖帝的軒轅劍和九疑鼎。”

  孟秋接口道:“軒轅劍是聖帝隨身兵刃,上古早有記載,被帶上了靈空仙界。不過九疑鼎嘛,眾說紛紜,但從來沒有確切的消息,跟隨聖帝去了天界。”

  “真有九疑鼎?”公冶黃不由坐直了身軀,見孟秋點頭,有些發愣。過了片刻才深吸一口氣,道:

  “你且將地下陵寢裡頭的布置,詳細說與我聽一遍。”

  孟秋如言,鄭八姑也在一旁補充了點細節。

  等聽完後,公冶黃沉思片刻,道:“你倆猜的不錯,不會是妖獸。它們並非人族,進不去聖帝設下的禁製。

  而且即便叫它們找到空子,僥幸進入,也斷然不會保留陵寢中的原始模樣。

  不會是佛門。那些上等兵器,他們或許不會感興趣,但那兩釜香油,最得他們喜愛,絕對經受不住誘惑。

  魔門更貪,無君無父,裡面凡是有些價值的東西,定會被一掃而空,甚至可能那些衛士的屍體,也不會放過。

  是以開啟地下陵寢的不是正教,便是有大法力的旁門修士。至於是誰,這可不好猜。”

  “能將范圍縮小到正教或是旁門,也算不錯。”孟秋松了口氣,道:“只要不是被魔門或者那些個妖孽得去了,總還不至於鬧出大禍。”

  既然猜不出來,便將此事暫且擱置。

  又閑聊一陣,公冶黃道:“先前我說過,等出關後,給你們講授一番成就天仙的關竅,現在便是時候。

  孟秋,你去叫玉鳳過來。至於八姑,等講道結束後,也要辛苦你多跑幾趟。

  雖然連山教已經破敗,但也有些忠貞不二的修士,一直不肯背離,我身為教內僅剩的長老,也不能虧待他們。

  等我講完天仙境界後,半年之後,再啟迪地仙,你去通知他們過來。

  算算到如今活著的,也隻潘芳、鞏霜鬟、趙光鬥、邢餛、元達、滌塵、陶泅、魯瑾幾人。”

  他隻略歎了口氣,又很快振作,叫二人快去快回。

  孟秋倒是方便,玉清觀就在成都郊外的辟邪村,離著不遠。

  但鄭八姑要去的地方可就多了,比如潘芳和鞏霜鬟兩個女散仙,乃是同門生死之交,卻一個住在荊門山仙桃蟑,另一個在蘇州天平山玉泉洞後洞石仙府。

  若是在洞府還好,要是不在,恐怕得跑好幾趟。偏偏這事孟秋去又不行,隻鄭八姑才能代表公冶黃。

  上次來辟邪村沒有見著玉清師太,這次正好在家。

  等孟秋說明來意,她大為欣喜,搖身一變,又恢復了玉羅刹陳玉鳳的裝扮和模樣,一同飛來靈玉崖。

  等人齊備,公冶黃也不廢話,直接道:“你們可知何謂天仙?上士舉形升虛,謂之天仙。

  修士有三劫。築基之劫,乃是奠定修士前路的根本的劫數,縱使你後面轉修魔佛金丹法,這根基卻更換不了。

  人便是人,鬼便是鬼。入了佛門,人能成佛,鬼隻可為天龍八部。

  散仙之劫,不僅在於壽元大大增長,更因能夠蛻去凡胎,如蛹化蝶,全然是另外一種境界。

  而第三劫就是飛升之劫,通往靈空仙界,擺脫壽元限制,證道永恆。

  而天仙這一境界,就是將真靈從世間抽離,和天地的聯系已經若有若無,只剩下最後的一層隔膜。

  能夠捅破,便能斬斷最後羈絆,羽化登仙。若是不能,身死道消,重新化為天地養分。

  舉形升虛便是此謂,也是晉升的關鍵。渡劫而煉形,脫劫而化虛。

  利用地仙之劫,強化軀體,打磨元神,才能承受真靈一點一點的從天地中抽離。”

  他將自己從地仙境界,如何修煉到天仙的過程,仔仔細細的說了一遍,包括地仙之劫如何準備,所要注意之事。

  這些經驗極為寶貴,天下間也沒有幾人,能夠完整的聽到。

  孟秋三人自然十分珍惜,一點也不敢分心,耗費三天三夜,才聽得完全。遇到當時不能理解的內容,也強行記在心中,事後揣摩。

  公冶黃講完這些地仙之中的知識,又道:“天仙之劫,固然不比飛升之劫重要,更不如飛升之劫厲害。

  但一百個地仙裡面,也不見得能夠出一個天仙。

  修為不夠強、法寶不厲害,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原因,還有一些,在於對天仙之劫認識不足,準備不夠。

  前次孟秋你也見過我渡劫,看似和地仙劫的區別,只在威力大小,但實際裡頭,別有凶險暗藏。

  比如火劫,地仙時候,依照五行相克,準備些好點的水行法寶,多半能夠派上用場。

  但天仙火劫並非如此。那火看似普通,實則並非凡火,亦不是空中火、石中火,乃是九天獨有的一種神火。

  或者說成神火,也不妥當,蓋因其並不入五行,只是形象與火相同,其實毫無關聯。

  你如用水行法寶,半點作用也起不到。要是法寶效用選擇的不對,反倒有助長天劫的危險。

  其余風劫雷劫,全都如此。看似尋常,裡頭暗藏殺死。你不沾著,威力或許不顯,一旦落在身上,變化無人可知。

  這還是自然之劫。其實最難渡過的,是天魔劫。此天魔和魔道所謂天魔,全然不同。

  有有形天魔,有無形天魔。有形天魔者,差則散仙境界,厲害的比擬天仙甚至霞舉飛升之輩,全看個人造化。

  無形天魔也可稱心魔,乃是由潛藏心底的情緒引發。旁人在一旁,如同觀畫,隔著一層,一切分明,故而以為尋常。

  但落入其中的人不同,遮蔽了五官五感,一切好像重來,都是真情實感,如非智慧絕頂,意志高昂,不能脫身。

  如那乙駝子、哈哈老祖之輩,修為高強。剛才話說的那些自然之劫,便是再如何強悍,也決計不會渡不過。

  他們性情怪異,害怕的,自然就是魔劫,任憑你百般準備,也無濟於事。”

  公冶黃將天仙之劫,掰開來仔細的講述,生怕三人接收不了。

  鄭八姑默默思索一陣,才道:“師叔說要早做準備,那天仙之劫可是會和地仙劫有一樣的征兆?”

  公冶黃道:“大體相仿。只是會多出一種微妙的感應,似乎整個天地都在排斥,且軀體好像不是自己的,但掌控起來,又無半點不妥。”

  鄭八姑道:“不對。我明明差得天仙還很遠,一樣有這種征兆。”

  陳玉鳳在一旁點頭附和,顯然她也遇到了這等情形。

  “這……”公冶黃有些奇怪,道:“我在你們這個境界,可從來沒有過這種感應?”

  陳玉鳳道:“我以前也沒有,這幾年才突然出現。”

  三人交流片刻,誰也說不出是什麽具體感受,又弄不清到底怎麽回事。

  孟秋聽他們說得玄乎,不由心裡一動,道:“我想起件事,武當半邊師太曾說,萬年大劫臨近,地仙才能感應,是否與此有關?”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