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天道酬勤:我的武道沒有瓶頸》247.第247章 天下嘩然,韓國惶恐
  廣場上其他勢力哪怕心中有些怨言和不滿,但是有了前車之鑒,無人敢吱聲。

  陣陣寒風吹過,黑旗獵獵。

  趙弘明雙手交疊,杵刀在地,目視廣場上的所有武夫,黑眸流露出威嚴冷漠,盡顯王者風范。

  凡是他眼神所過之處,所有人的心都好似不由的格登了一下,下意識的垂下了頭,不敢直視他的目光。

  他的身上流露出一股不可侵犯的尊嚴。

  在旁的常無病見勢,拔出手中的長刀,遙指前方吼道:“魏武,威武!”

  倉啷!

  緊在他之後,場上所有的禁衛都拔出腰間的佩刀,齊齊吼道:“魏武,威武!”

  廣場上的武夫此時已經沒有任何輕蔑魏國趙氏的心。

  許多人甚至跟著禁衛軍呐喊。

  趙弘明的眼神在廣場上眾多武夫身上一掃而過後,眼中閃過一絲狠厲。

  他一揮動長袍,昂首闊步的轉身,持刀進入太和殿中。

  司儀高喊道:“恭送陛下。”

  在山呼恭送聲中,趙弘明的身影漸漸隱沒在黑暗之中。

  與此同時,禦花園暖房中,一場靜謐而緊張的棋局正在展開。

  已經退位的建安皇帝趙傭煦坐在玉石製成的棋桌前,手握黑子,眼神深邃而專注。

  “皇叔,你這步棋走得很妙啊!”

  趙傭煦微微點頭,手中的黑子停在棋盤上空。

  坐在對面的趙氏皇叔,白發蒼蒼,臉上帶著悠然的微笑,手指輕輕敲擊著棋子道:“陛下過獎了。這盤棋,我所求的不過是平分秋色,各得其所。”

  “各得其所?”建安皇帝趙傭煦輕笑一聲道:“皇叔,你知朕素來爭強好勝,怎能接受平分秋色的結果?”

  皇叔悠然自得的笑了笑道:“陛下,如今這天下如同這盤棋,有時候需要學會退讓和接受,平分秋色,也是一種治國之道。”

  建安皇帝深吸一口氣,搖了搖頭說道:“皇叔,朕向來不喜歡退讓,就算是一時的退讓,也是為了跨出更大的一步。”

  他落下關鍵一子,斬斷了白子的大龍。

  皇叔看著建安皇帝趙傭煦,眼中閃過一絲讚賞。

  “陛下,登基大典結束了。”

  就在這時,馮大寶走進暖房,大步流星地走到了建安皇帝的旁邊,低聲說道。

  建安皇帝趙傭煦點了點頭:“以後你該要改口叫朕太上皇了。”

  “是。”

  趙傭煦眼睛盯著棋盤,隨口說道:“登基大典都還順利嗎?”

  馮大寶遲疑了一下,忙說道:“新皇陛下…他把韓國使者給斬了!”

  此言一出,趙傭煦與趙氏皇叔齊齊抬頭,盯向了馮大寶,眼神中充滿了震驚。

  “你說什麽?”趙傭煦直接丟了手中的棋子,追問道。

  馮大寶重複了一遍:“韓國使者有刺客,意圖行刺新皇陛下,結果被陛下殺了。”

  趙傭煦與趙氏皇叔兩人不約而同的對視了一眼,說道:“你快將登基大典上發生的事都與朕說一遍。”

  “遵命。”

  馮大寶點頭,旋即將登基大殿上發生的事都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

  等聽到趙弘明召喚出神魔兵刃,一刀斬殺天上人的掌教後。

  不知為何,他隻覺得渾身汗毛戰栗。

  趙傭煦不由的呼吸都變得急促,驚呼一個“好”字出來。

  這不就是他夢寐以求的,他們王族皇家掌握力量後的場面嗎?

  沒有想到真的有一天實現了。

  “看來是老五早就知道登基大典會有意外,所以才有這麽多反常之舉。”

  一開始趙弘明要在皇宮內和城外同時布置兩個登基會場,有不少大臣反對,甚至都有彈劾到他這兒的奏折。

  但是趙弘明卻一意孤行,哪怕背負罵名,也要堅持。

  看來是他要迷惑對方。

  否則一開始就在城內建一個場地,有七星絕天大陣相助,他們還真不一定敢去或者動手。

  這個變動真是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並且還召集了全魏國的武學勢力,當面處刑。

  殺人還要誅心。

  趙傭煦從玉座上站起,走到了門後,拉開了房門。

  有陣陣寒意從外侵襲入暖房之中,趙傭煦並不覺寒冷,反而有一陣陣舒爽之意,精神煥發。

  “那一天,朕應該快要看到了。”

  趙傭煦問道:“現在老五是要如何對付韓國?”

  “滅韓。”馮大寶迅速的說道。

  趙傭煦愣了一下,哈哈哈大笑道:“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啊。”

  他以為趙弘明只是要彰顯自己的武力,威懾眾人。

  沒想到,他還是少漏了一層。

  兜兜轉轉,原來自家老五為的是這個目的。

  真是了得。

  只是一個登基大典,就被他運用到了這個程度。

  真是不放過任何一個機會。

  自己的這個老五自小不受關注,在皇宮中能有的機會本來就少之又少。

  或許,正是這樣的經歷,才養成了他這樣一個性格。

  真是冥冥之中,皆有注定啊。

  不由的,趙傭煦心中生出陣陣感慨。

  話說自己這個兒子已經二十歲,登基稱帝後至今還沒有婚配。

  作為一國之主,不可無嗣。

  聽說陳家的大小姐與他走得挺近,也是先天境的修為。

  可以考慮婚配一個後妃了。

  趙傭煦心中隱隱有了些想法。

  隨著趙弘明離開後,聚集在太和殿前的各大武學勢力,在禁衛目光森森的注視下各自離去。

  等出了太和殿之後,這些武學勢力再也忍不住紛紛討論起來。

  “這趙弘明欺人太甚,武學勢力的人,在他手中說殺便殺。”

  “你現在說這些有什麽用,他問你反對不反對的時候,怎麽不站出來?”有其他武學勢力挖苦道。

  抱怨的武夫,呼吸一滯,臉上憋成了豬肝色。

  “說到底,還是自己技不如人。”

  “我們沒有國運壓身,到頭來修為卻還不如一個皇室中人。慚愧啊!也不知道接下來,我等會面臨什麽。”
    有武夫對魏國未來的局勢發展充滿了不確定。

  但是無論如何,有一點可以確認的是,魏國必然是要變了。

  此時,已經離開太和殿的四國使臣也如諸多武夫一般,變得惶恐不安。

  他們沒有敢在大梁中逗留。

  當天傍晚就以回國通稟國君的名義,沒有任何征兆的各自出城,狼狽的離開了魏國大梁。

  五日後。

  魏國新皇登基發生的事就傳遍了天下諸國,引起了軒然大波。

  武學勢力反應甚大。

  現在天下人都已知曉,掌握了神魔兵刃的趙弘明儼然已經成了氣候,登基皇位之後更加如魚得水。、

  以後會變得更加難以對付。

  有些底層武學勢力見風向不對,果斷攜帶著宗門中的全部弟子加入了魏武卒。

  一時間,魏武卒的精銳之數,又增加了不少。

  不過相對於其他諸國的變化,處於這次登基風波中的韓國更是舉國恐懼。

  陽翟韓國皇宮。

  韓國宣惠帝韓威已經從皇位上走了下來,不斷從大殿中來回踱著步子。

  “怎麽辦啊,怎麽辦啊?”

  他的臉上充滿了焦急的神色。

  大殿門口,貼身太監走了進來,恭敬匯報道:“陛下,兩位掌教大人來了。”

  “快快快,讓他們進來。”宣惠帝韓威催促的說道。

  “是,陛下。”

  很快,地府和在人間兩位刺客掌教吳代天、閔宗先後從大殿外走了進來。

  兩人還沒有來得及行禮,宣惠帝韓威就已經衝到兩人的面前,擔憂的說道:“朕剛得到大梁的消息,林掌教他刺殺失敗,韓國使團被魏國新皇盡數斬殺,並揚言要滅我韓國,朕該如何是好?”

  “陛下,稍安勿躁。情況或許並沒有那麽糟糕。”吳代天分析著說道:“我韓國雖弱,但也不是一般的撮爾小國,自古以來還沒有哪個大國能滅。”

  “再說,只是死一個林掌教而已,我韓國的國內實力卻是保存完好。過去沒有人能滅,現在也不會有。陛下萬不可自亂陣腳。”

  宣惠帝韓威長出一口氣,心中懸起來的石頭稍稍落下了一點點,語氣緩和道:“那依兩位掌教看,我等該如何做?”

  吳代天說道:“現在林掌教已死,其掌下的天上人組織群龍無首,當務之急是將此組織安撫好。我等刺客不同於其他武學勢力,一旦沒有人執掌管理的話,該勢力很快就變得松散,門中弟子便徹底沉寂。這對我們韓國來說反而會是損失。”

  “大敵當道,萬不可如此。”

  宣惠帝韓威聽完後便覺得言之有理,問道:“有兩位掌教的話,朕也就放心了。”

  “陛下,你且安心在宮中擊缻,外面的事我們自然會替陛下處理,陛下無需太過擔憂。”

  宣惠帝韓威點了點頭說道:“方才朕已經從丞相那邊了解過,如今我韓國中能調集的兵力也就不到四十萬,以若魏國進犯的話,少不了兩位掌教的支持。”

  “正所謂,擒賊先擒王,有了掌教裡面的相助,我韓國大軍必定事半功倍。”

  帶著面具的閔宗聲音低沉道:“是極,這正是我們存在的意義啊。”

  大魏國的某處,鑄劍山莊莊主左見在得知韓國林泊刺殺失敗後,也是極為驚訝。

  “我給他的可是一件準法寶,連這樣都已經無法殺趙弘明了,他已經厲害到這種程度了嗎?”

  左見陷入了沉思。

  在霍家被滅後,他們失去了外界的支持,門中的處境也是每況愈下。

  再這樣下去的話,別說進入長生界尋到長生之道,就是現在能不能好好活著都是個問題。

  他甚至對自己門中的鑄劍之道產生了懷疑。

  ……

  就在天下嘩然的時候,已經完成登基的趙弘明,依照章程在趙傭煦和宗正的率領下祭祀宗廟。

  這場祭祀儀式是在皇宮中的宗廟舉行。

  前來參加的,除了趙弘明之外,還包括各種皇親國戚、朝廷重臣以及宗室成員。

  在這場祭祀儀式正式開始之前,趙弘明已經齋戒數日,現在身穿華麗的龍袍,頭戴金冠,手執玉圭,一步步登上宗廟的祭壇。

  魏國的宗廟內香煙繚繞,神案上擺放著各種祭品。

  遠遠看去,包括牛、羊、豬等三牲祭品,以及各類糕點、果品等,很是豐富。

  趙弘明按照正常的章程,要先向祖先敬酒,然後跪拜祈禱。

  主要祈禱的內容,無非就是希望祖先能夠保佑自己能夠統治天下,並闡述自己繼承大統的合法性。

  不過,趙弘明則有些不同。

  默默增加了一項,統一諸國的大宏願。

  祈禱結束後,趙弘明親手點燃三柱香,然後率領領參加祭祀儀式的眾人行三拜九叩之大禮,以示虔誠。

  整個祭祀儀式的過程中,氣氛肅穆,無人膽敢喧嘩。

  就在趙弘明以為所有的儀式都要結束的時候,他被宗正叫住:“陛下你已經登基為皇,那麽有些事你也該要知曉了。你隨我來吧。”

  趙弘明不知道宗正話中何意,隻得認真點頭道:“宗正大夫帶路。”

  宗正白發蒼蒼,默默點了點頭。

  他帶著趙弘明走到了宗廟之後。

  在趙弘明的注視之下,宗正打開了一條暗道,隻身走了進去,他隨後跟上。

  暗道很狹窄,剛好只允許一人通過。

  趙弘明一進去,塵封許久的霉味和發潮的氣味便是一起湧了上來。

  他急忙封閉五感,跟在宗正的身後。

  走著走著,不知為何,趙弘明對裡面的一些建築風格覺得有些熟悉。

  過了片刻之後,他霍然想起來了。

  這是墓地的格局。

  竟與殷國古墓近似。

  果不其然,趙弘明跟在宗正身後,走了沒多大會後,周身的空間就豁然開朗了起來。

  在他面前,一具巨大的青銅棺槨出現在了他的眼前。

  上面雕刻的各種飛禽走獸,更是玄妙無比。

  趙弘明好奇問道:“宗正大夫,這到底是哪裡?”

  宗正將室內的蠟燭都盡數點燃,然後認真說道:“這是我大魏初代王的屍身。”

  趙弘明瞪大了眼睛,頗為有些意外。

  “初代王的屍身不是應該埋在王陵中嗎?”

  “那只是一個幌子而已。真正的初代王屍身在這裡,這是遵照先王的遺願做的布置。”

  趙弘明朝前走了兩步,低頭看去,只見棺槨上刻有八個字:“統一諸國,國運長生。”

  他的心猛跳了兩下。

  原來建安皇帝所說的祖宗遺訓是從這裡來的。(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