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天道酬勤:我的武道沒有瓶頸》248.第248章 發兵攻韓,張義欺楚
  趙弘明眉頭緊皺,他的臉上浮現出深深的困惑。

  在殷國古墓中和這裡都關於國運和長生的描述,但是兩者的結論卻是截然不同。

  到底誰對誰錯?

  亦或者兩者都對?
  趙弘明根本無從得知。

  他收起這些沒有頭緒的念頭,轉頭對宗正問道:“不知道宗正大人為何引朕到這裡,告知朕這些?”

  宗主解釋道:“此事是先王留下之的遺訓,凡歷代魏王登基後都需在其屍身前面見他,跪拜祭香,行三拜九叩大禮,以蒙其庇佑。”

  趙弘明眉宇間的疑惑更深。

  明明在宗廟已然祭拜過,為何又要單獨祭拜?
  “我大魏能有今日,先王的深謀遠慮真是功不可沒。他留下這樣的遺訓必有其深意。陛下大可放心,無需多想。”宗正開導著說道。

  “前幾代魏王都是如此做的嗎?”趙弘明心中的疑雲依舊不散,追問道。

  “自然。”宗主篤定道。

  趙弘明走到了初代魏王的近前,仔細打量起來。

  初代王的屍身平躺在寒冰玉床之上,寒氣內斂在他的身上。

  哪怕經過了兩百多年的歲月,初代魏王的屍身上也沒有任何腐爛的跡象。

  乍一眼看去,就像是熟睡了一樣。

  但憑借他強大的神魂之力,能夠清晰的感知到初代魏王已經沒有了心跳和呼吸,的的確確是死了的。

  “先王的屍身保護得很好啊,竟然能這麽多年都沒有任何的敗壞跡象。”趙弘明好奇道。

  宗正回道:“先王生前是武膽境的武夫,修為在當時的天下也是屈指可數。雖然修為最終衰退了,但肉身卻是武膽境武夫的肉身,經過千錘百煉,氣血雄厚,加上寒玉的輔助才能保持至今。”

  趙弘明有幾分恍然:“請宗正大人主持一下儀式吧。”

  宗正沒有多說,拿出一個黃色的蒲團,放在初代魏王屍身前。

  “高祖,今日新皇登基,特來祭拜,望受香食。”宗正深深跪拜了幾次,看向趙弘明道:“陛下,可以開始了。”

  趙弘明頷首。

  他身穿龍袍,面朝初代魏王的屍身,神情莊重,準備進行三拜九叩的儀式。

  趙弘明將雙手合十,置於胸前,然後鞠躬九十度,接著跪下,雙手伏地,額頭觸地,進行第一次叩拜。

  整個過程中,焚香不斷,以示敬意。

  在完成第一次叩拜後,趙弘明起身,向左旋轉九十度,再次面對香爐,進行第二次叩拜。

  這個過程重複三次,共計九叩。

  總計下來,便被稱為三拜九叩大禮。

  在叩拜的過程中,宗正將的特製的香煙點燃,輕輕置於雕刻麒麟圖案的香爐上。

  香爐中,香煙嫋嫋升起。

  片刻後,香氣四溢。

  逼仄的空間內已經滿是檀香之氣。

  不知道是不是趙弘明的錯覺,當他在祭拜的過程中,他敏感的發現身上出現了特殊的變化。

  這種變化非常輕微,並非肉眼可見,也並非是肉身的變化。

  如果不是有心留意的話,很難發現。

  趙弘明默默運轉了武始經。

  藏在他胸口的四方古印發出一陣波動,令他心悸。

  之後他出現了奇怪的感知。

  冥冥中,趙弘明好似發現壓在他血脈上的國運正在剝離了一絲,朝著眼前初代王身上聚集。

  就如同溪流江河,迫切想要匯向大海一般。

  趙弘明眼神一變。

  聯想到在殷國古墓見到的種種,加上初代王遺留下來的遺訓,他心生警覺,不動聲色的用武始經將剝離出去的國運強行攝回。

  雖然現在的他還不知道初代王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麽,但他覺得還是小心一點為好。

  他對未知事物保持著最基礎的敬畏。

  而至於初代王所謂的庇佑,要不要對他來說影響不大。

  趙弘明瞥了宗正一眼。

  這個眉心長痣的老者並沒有發現他的小心思。

  看來宗正對其中的隱秘也是毫不知情,只是遵照執行著祖宗遺訓而已。

  趙弘明沒再多想,叩拜完後對宗正說道:“宗正大夫,朕這樣可以了嗎?”

  宗正點了點頭說道:“陛下可以了。”

  趙弘明起身,饒有深意的看了眼初代王的屍身後,轉身離開。

  祭拜宗廟作為新皇登基後的最後一步,做完之後,趙弘明便投身於修煉和滅韓的準備中。

  登基大典上,趙弘明展示出來的修為足以鎮壓朝堂群臣。

  加上他從正一門中繳出的願石,國庫暫且充裕。

  所在在他發出滅韓的命令後,朝堂上下連個反對的聲音都沒有。

  整個魏國上下迅速貫徹他的意志。

  戰爭機器開始發動。

  對此最為興奮的,便是吳起及其十萬部下。

  他們當中大部分都是江湖武夫,沒有名師指導,修煉的基礎並不牢靠。

  前不久,在正一門中經過系統的修煉後,許多悟性較好武夫都是收獲頗豐,修為突飛猛進。

  眼下這一批魏武卒已經不滿足現在的地位,迫切想要在戰場上建功立業。

  不過魏武卒只有十萬,隻堪當精銳,想要滅韓三四十萬的大軍,還是有些不夠。

  這些魏武卒都是在趙弘明一手創建起來,要是這般丟入韓國戰場上打頭陣,也實屬浪費。

  於是趙弘明與朝堂大臣磋商幾日後,又調集了中軍十萬,又從各大武學勢力和民間組建了十五萬,東軍、北軍各五萬,共計四十五萬大軍滅韓。

  立春後,待天氣回暖之後,趙弘明挑了一個吉日,封吳起為征韓將軍,岑修為副,發兵攻韓。

  這是魏國自建國以來,第一次發動如此多的兵力進攻一國。

  過去以來,魏國給人的印象一直是,國力不及楚,兵力不及趙,財力不及齊,兵甲不及韓,戰馬不及燕。

  在六國當中,值得世人稱道的地方並不多。

  要不然楚國也不會率先聯合韓、趙兩國攻魏。

  現在趙弘明一登基後,六代魏王的國力累積,在他的手上徹底爆發了出來。

  天下諸國無不震驚。

  無數人將目光都投向了魏國。

  一時間風起雲湧。

  就在趙弘明發兵攻韓的時候,在春光明媚的楚國宮庭裡,張義正悠閑地欣賞著楚國的歌舞。

  楚國乃與韓國、魏國是鄰國,且與韓國有過結盟關系。
    趙弘明雖然說與誰若支持韓國,魏國便一視同仁,一並討伐。

  但在朝堂諸臣眼中,能不開兩條戰線盡量就不要開。

  先專心攻下韓國便可。

  因此穩住楚國便顯得很有必要。

  趙弘明深知張義善於出謀遊說,於是就派他出使楚國,讓楚王保持中立。

  張義也沒有任何拒絕,當即欣然領命,早在趙弘明發兵攻韓之前,就已經到達了楚國。

  楚國處於南方,好赤色氣,氣候溫潤。

  剛過正月,郢都已經明媚無比,感受不到絲毫的寒意。

  已經二十歲的張義,他身材瘦長,眼神犀利,正在欣賞舞姿的他,嘴角掛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

  “大王駕到。”

  張義眼神一動,他知道他此次的任務來了。

  呆了幾日後,他終於得以見到了楚國的國君。

  隨著宮廷侍從的聲音,楚國國君楚烈王出現在了王宮的大殿上。

  楚烈王的面容孔武有力,濃眉大眼,目光犀利,透露出霸道之氣。

  他身穿紅色錦衣,鑲著金線,衣襟上鑲著一枚玉佩,閃爍著赤色的光芒,顯得高貴華麗。

  在張義的的注視下,楚烈王坐在暗紅色的龍椅上。

  “參見楚王陛下!”

  張義急忙起身,朝一個楚烈王跪拜道。

  楚烈王威嚴說道:“使者起身吧,不知道貴國使者此番前來,所為何事?”

  張義抬頭看向了楚烈王。

  在他眼中,這是一個精力充沛、驕傲自負的君王,也是一個充滿貪欲和易被利用的蠢貨。

  赤紅宮主已達到造化境的修為,他卻毫無危機之感,甚至還將赤河宮主的突破視為自己的功勞。

  實在是愚不可及,遠遠不及自家陛下的文韜武略。

  相貌也是比不上自家的陛下。

  “大王。我家陛下差我前來,是商議一件大事。“張義走上前去,深深地鞠了一躬,恭敬地說道:“我們魏國願意與楚國歃血為盟,共同抵禦他國。”

  楚烈王皺了皺眉。

  實際上,前不久韓國就已經派了使者,許以重利,讓他施以援手。

  朝中大臣也紛紛諫言,讓其斬殺魏國使者,與韓國結盟,保護韓國。

  然而他並不喜歡韓國這樣刺客橫行的國家,也不想與鋒芒正盛的魏國為敵。

  張義看出楚烈王猶豫,接著說道:“如果楚國能夠與魏國結盟,不支持韓國,我們魏國願意將攻下韓國的八百裡土地獻給楚國。“

  張義的語氣充滿了誘惑。

  他的話讓楚烈王感到心動。

  楚烈王的眼睛不由的亮了起來。

  他想要那八百裡土地。

  開疆拓土對於任何一個帝王來說都是難以拒絕的誘惑。

  要是能收下魏滅韓國的八百裡土地,那會使楚國的領土更加廣闊。

  但他也明白,一旦袖手旁觀,韓國說不定無法在魏國的討伐中生存下來。

  楚國將失去一個盟友。

  “孤需要時間考慮。“楚烈王沉聲說道。

  “好,那外臣就在郢都等待大王的消息。”

  張義微笑著離開了大殿。

  他知道他已經成功地播下了貪婪的種子,接下來,只需要等待結果就可以了。

  幾天后,張義再次出現在楚王的宮殿裡。

  他帶來了一份文件,那是魏國的承諾文書。

  上面清楚地寫著:只要楚國與魏國結盟,共同討伐韓國,魏國將無條件地將滅韓的一半,共計方圓八百裡的土地獻給楚國。

  楚烈王看著這份承諾書,心中充滿了喜悅。

  他決定相信張義的話。

  不過他一人並不能完全下定決心。

  朝堂之上他還能敲定主意,但楚國還有一個赤河宮。

  這個放眼天下都屬於一等一的武學勢力,有著天下眼下唯一的一位造化境武夫。

  如此大事,他想做,也必須得到赤河宮宮主的同意。

  楚烈王躊躇道:“魏國使者,你再等等,容孤再考慮考慮。”

  張義笑著說道:“大王可是要等赤河宮宮主的消息?”

  “此事牽扯甚深,是孤要好好想想罷了。”楚烈王為了維持自己身為國主的尊嚴,並沒有承認。

  張義見楚裂王臉上故作掩飾的表情,一眼就洞察出他的心理,便說道:“大王,外臣進郢都這段時間,一直未曾見過赤河宮主,聽聞赤河宮主乃是天下第一的武夫,不知道大王能否引薦一番,讓外臣一度尊榮?正好,與魏結盟之事宜,外臣也想聽聽赤河宮主的看法。”

  楚烈王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喜色,說道:“也好既然使者有這樣想法,孤也當盡主賓之義。”

  “那就有勞大王了。”

  次日。

  郢都皇宮大殿上,赤河宮主海潮生如約而至。

  當他剛一進入皇宮的時候,張義便是悚然一驚,全身好似承受著莫大的壓力。

  這位已經晉升造化境的武夫,一頭赤發,身形魁梧,站立如松。

  海潮生的面容深邃,眸子透著凌厲的神采,讓人不敢直視。

  仔細看的話,其中還有一團團火焰在其瞳孔中燃燒。

  一身氣血汪洋如海,站在他的面前就好像是站在太陽面前,就連空氣都變得燥熱起來。

  顯然,作為造化境的武夫,海潮生的修為已經達到了不可思議的高深境界,身上蕩漾著一股深邃的氣息,讓人心生敬畏。

  海潮生看向張義說道:“我聽說你魏國想要與楚國結盟,滅韓後,願分享韓國八百裡的疆土?”

  張義急忙穩住心神說道:“不錯。只要楚國願意答應,我們願無條件獻上。”

  “你覺得我會信嗎?”海潮生冷笑著說道。

  張義頂著壓力說道:“宮主您的修為無比的強大,天下沒有人任何人能比得上你,你覺得我們魏國願意冒這樣的風險欺騙您嗎?我若欺騙了您,我一定會死無葬身之地。我不會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

  海潮生不由的點了點頭。

  張義趁熱打鐵,一咬牙道:“宮主,大王,兩位若還不放心的話,可如此。只要楚國不支援韓國,我便獻上八百裡土地,如何?”(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