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天道酬勤:我的武道沒有瓶頸》253.第253章 上黨降趙,晉升武膽七品(六千
  就在這時,韓國的宮殿上響起了一個堅定的聲音。

  一位白發蒼蒼卻目光炯炯的老者,緩步走出,製止了宣惠帝韓威的決定。

  這位老臣外貌看上去已經年近七旬,但是依然精神矍鑠,身姿挺拔如松。

  他是韓國的四朝元老申文淵,已經有百歲之齡,忠心耿耿地為韓國效力了六七十年,見證了這個國家的崛起。

  傳聞他年輕時曾得到過世家的傳承,乃是先天境的武夫,領悟到了許多少見的武學。

  只不過武學修煉進入瓶頸後,便選擇積極入世,投身於韓國朝堂。

  經過三朝累積後,他的忠誠與才華贏得了歷代韓國國君的信任。

  無論是國家大政方針的制定,還是天下局勢他都能提出獨到的見解和策略,常常能在關鍵時刻化解危機,穩定朝局。

  在朝堂上有著極高的威望,是韓國歷代國君倚重的肱股之臣。

  新鄭縣陷落的消息如春雷般滾滾傳至各國,魏國的大軍如狼似虎,一夜之間讓九萬韓軍化為烏有。

  消息傳入韓國朝堂,群臣震動。

  這場勝利的不同尋常之處在於,它是魏國宣稱的滅國之戰。

  任何風吹草動,都讓他們緊張不已。

  與此同時,一直以來與韓國交往密切的楚國,在這個關鍵時刻宣布斷交,讓他們韓國更是變得岌岌可危。

  韓國顯然已然無力抵抗,這幾乎是所有人的共識,因此此朝堂之上,不少人都認為投降魏國是最好的選擇。

  申文淵此時提出了反對意見,宣惠帝韓威不得不重視,他急忙鄭重問道:“申公有何高見?”

  “我有上策,可保韓國無憂。”

  韓國朝堂立刻安靜下來,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申文淵身上。

  宣惠帝韓威好奇地問道:“申公,朕如今能夠調集的兵力只有四十萬,如今在新鄭縣已折算了近十萬的兵馬,面對這種境地,還能有何計謀能保韓國?”

  說這句話的時候,宣惠帝韓威的表情帶著幾分不相信。

  韓國的三大刺客掌教已經在魏國手中折損了兩位,如今還剩下的吳代天掌教,也同樣沒有辦法。

  就算想交願石“保護費”,韓國也已經沒有任何一個武學勢力能撐得起來。

  換句話說,他們韓國,從某種程度上已經沒依仗了。

  如此真有辦法能保住韓國嗎?

  不僅是他,朝堂其他臣子都想不出韓國還能有什麽計謀能挽救這樣的頹勢。

  面對一道道目光,申文淵沉穩地掃視了一圈,緩緩開口:“臣聽聞,魏國許了楚國六百裡地,楚國才與韓國斷交,我們也可如法炮製。我們可以將上黨郡的十七座城池割讓給趙國。”

  此言一出,朝堂上立刻炸開了鍋。

  割讓城池?那豈不是意味著韓國的領土被進一步侵蝕?

  不少人露出不滿和忿怒的神色,但申文淵卻仿佛早有預料,接著說道:“魏國新勝,氣勢如虹,韓國不可抵擋已成事實。眼下已經是火燒眉毛的時候了,等到韓亡之後,還用再考慮這十幾城的得失嗎?”

  “各位,割讓城池雖然聽起來令人痛心,但請諸位想想。將上黨獻於趙國,實際上可以利用趙國力量抗魏,讓趙國介入我們韓魏之間戰事。”申文淵的聲音鏗鏘有力:“這樣能為我們爭取到寶貴的喘息之機,得以重建軍隊、穩固國防。”

  韓國的朝堂上下陷入了沉默,他們都被申文淵的謀略所驚。

  申文淵的建議無疑十分大膽,但同樣也為韓國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可能性。

  試想一下,本來魏國可以盡得韓國國土,若趙國收下了上黨十七城,就意味著魏國平白無故就失去了一郡的領土。

  上黨對於魏國要比其他地方可有價值的多。

  而趙國得到領土後,不會再輕易吐出,必然要出兵保護。

  趙國的國力比韓國強大,說不定就能將魏國拖入戰爭的泥潭中。

  魏國的新國君修為高強不假,但一人能抵得上千軍萬馬嗎?

  韓國說不定,真的可以借此解除亡國之威。

  宣惠帝韓威的臉上充滿了震驚之色,片刻之後,這股震驚之色又轉變成了狂喜之色,一拍大腿道:“好計謀!”

  他環視朝堂上下,說道:“諸臣以為如何呢?”

  “臣以為,此乃妙計,能解韓國之危。”

  “臣附議。”

  “臣附議。”

  “……”

  宣惠帝韓威見眾多臣子多數持讚成意見,他打算頒布旨意。

  就在張口的一刹那,他像是想到了什麽,對身旁的貼身太監小聲問道:“吳掌教最近可有消息?”

  貼身太監壓低聲音回道:“吳掌教說是宣布要閉關一段時間。”

  “閉關?”

  宣惠帝韓威不是傻子,大致能猜出吳代天在兩位掌教先後被殺後,已經有所畏懼。

  他緊緊握了握拳,果斷說道:“既然如此,朕現在便派使者出使趙國,獻上黨十七城。”

  “遵旨!”

  ……

  就在韓國緊急派出使者的同時,魏軍的四十萬萬大軍,盡數抵達韓國境內,開始緊鑼密鼓的開始攻打韓國諸多城池。

  以二十日攻下一小城,四十日攻下一大城速度不斷靠近韓國的上黨郡,朝著韓國的都城陽翟逼近。

  而此時,宣惠帝韓威派遣的使者已經抵達了趙國邯鄲城。

  陽光透過門口,灑在趙國金碧輝煌的大殿之中。

  此刻,趙國的大臣,帝王俱在。

  在他們的注視下,韓國使者鄭重地踏入趙國大殿,他們的步伐沉穩有力,仿佛每一步都經過深思熟慮。

  韓國使者走到趙國成襄帝面前,深深鞠躬:“外臣奉韓國陛下之令出使貴國,見過趙國皇帝。”

  趙國成襄帝問道:“不知道使者來本國有何要事?”

  實際上他知道此時韓國正在遭受魏國的全力進攻,這些韓國使者十有八九是衝此事而來。

  不過,他們注定要失望了。

  在此之前,朝堂上下已達成了一致意見,不會按照結盟事宜出兵協助韓國,得罪魏國。

  韓國使者必然會無功而返。

  然而令成襄帝未預料的是,韓國使者突然雙手遞上一份文書。

  他聲音低沉地說道:“我國君主深感趙國之強大與威嚴,為示友好,決定將上黨十七座城池割讓於趙國。願兩國永結友好,鞏固五國之盟約。”

  此言一出,雙手籠在袖中閉目養神的龐奢更是雙目猛然睜開,慕然盯向了韓國使者。

  不僅是他,包括成襄帝以及其他群臣都極為意外。

  以至於大殿上出現了短暫的寂靜。

  站在成襄帝身邊的宦官見識,拿過文書,雙手捧在成襄帝的近前。

  趙國成襄帝接過宦官遞上的割讓城池文書,神情嚴肅地瀏覽著內容。

  他深邃的眼眸中閃爍著複雜的情緒,仿佛在權衡著每一個字句背後的意義。

  朝堂上落針可聞,只有趙國成襄帝翻閱文書的聲音回蕩在空氣中。

  過了會兒,趙國成襄帝緩緩抬起頭。

  這份割讓城池的文書有韓國的國印。

  韓國是要割讓上黨郡不假了。

  他心中難以下決定,示意宦官將韓國割讓城池的文書交給龐奢,小心翼翼問道:“相邦覺得如何?”

  龐奢接過割讓城池的文書,認真查閱。

  過了一會兒後,龐奢的目光從從文書上抬起,銳利地掃過韓國使者的臉龐。

  他試圖從使者的表情中讀出一些蛛絲馬跡,以確認他們的真實動機。

  畢竟,割讓城池並非小事,其中必定涉及到複雜的政治考量。

  韓國與趙國之間歷史上有過多次的衝突和矛盾,雖然有過結盟的經歷,但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利益基礎之上。

  雖說如今是五國結盟共同抗魏,但是五國在見過趙弘明登基時的場面,加上強國楚國主動與韓國斷交,這五國結盟已經形同虛設了。

  這一次韓國突然主動割讓上黨十七座城池,龐奢心中不禁湧起了一股懷疑。

  韓國使者此次前來並非真心示好,而是有其他的圖謀。

  也許他們想借此割讓城池之舉,來分化趙國的內部勢力,挑起內部紛爭,亦或者禍水東引,讓趙國與魏國交惡,通過這種方式來保全韓國。

  龐奢感到一陣不安。

  現在情報還是太少,不能輕易相信韓國的示好之舉,他還需要更多的信息和證據來確認韓國使者的真實動機。

  龐奢考慮再三後,低沉道:“陛下,此事牽扯諸多,還需臣等細細考慮一番。”

  他的語氣中透露出一種明顯的疑慮,讓沒有主見趙國成襄帝心中有了底。

  成襄帝抬頭看向韓國使者,威嚴道:“感謝貴國君主之友好,接受城池乃是大事,不得不需慎重考慮。朕將擇日給予回復。”

  韓國使者微微點頭,臉上露出理解的表情。
    他們深知趙國朝臣並非都是愚蠢之輩,沉穩回道:“我等明白趙國之慎重考慮,願等待趙國皇帝之回復。”

  趙國成襄帝微微頷首示意侍衛領使者退下。

  韓國使者在侍衛的引導之下,恭敬地退出朝堂。

  隨著韓國使者的離開,朝堂上的氣氛漸漸輕松了一些,不少大臣開始低聲交談。

  趙國成襄帝奇怪道:“相邦,韓國獻上城池,對我們來說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為什麽不立刻答應他們?”

  “陛下,凡事三思而後行。臣等還所知甚少,不可妄下結論。”龐奢低頭平靜說道:“不如先諒他們幾日,他們若是急不可耐,必然是有鬼。趁此,臣讓黑衣社他們打探一番消息,再做決定也不遲。”

  趙國成襄帝心中直呼可惜,但還是聞言點頭,沒有多言。

  夜幕低垂,趙國都城邯鄲城的一處大家宅院內,燈火搖曳,人影綽綽。

  李幕獨坐書房,手中緊握著一卷密報,眉頭緊鎖,陷入沉思。

  已經成為李幕心腹的季國夫此時也悄然走進書房,看著李幕的背影,輕聲歎道:“將軍,韓國要獻上黨十七座城池的消息,您應該已經知曉了吧?”

  李幕轉過身來,疲憊地揉了揉眉頭:“此事我已知曉。但韓國此舉究竟是何用意,我有些捉摸不透。”

  季國夫走到李幕身旁,低聲說道:“將軍,您可曾想過,韓國此舉或許是為了分化趙魏兩國的關系?引趙國入局,若趙國接受了這些城池,魏國勢必不滿,將對韓國的矛頭轉向了趙國,韓國便可趁機獲得喘息之機。”

  李幕歎了口氣,說道:“我也曾想過這點。但是幾十萬大軍幾個月下來,勞民傷財也不一定攻下一座城池,若我拒絕了韓國的提議,這樣好的機會,可不一定再有了。”

  季國夫見李幕心態有些動搖,眉頭一皺。

  這根本不是捉摸不透,而是李幕變得優柔寡斷了。

  他身為魏國建武皇帝安插在趙國的暗子,趙弘明還捏著他的把柄,他必須要說服李幕,避免魏國兩線作戰。

  沉吟了一會兒,他說道:“韓國不將上黨郡交給魏國,就是想要要趙國入局無疑。希望將軍認真考慮這點。”

  “我再想想。”

  “將軍,你有多久沒有上朝,面見陛下了?”

  李幕聞言一愣。

  “將軍你這樣閑在家中,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固然好的,可是兄弟們卻是並無多少的功勞,只能過著渾渾噩噩的日子。大家私下裡不止一次抱怨,說你已經失去了志氣。難道將軍要一直這樣下去嗎?讓龐奢一直在朝中耀武揚威?”

  李幕聽到這樣的話,表情一變。

  “將軍,您必須去見陛下了。”季國夫認真說道:“只有您親自向他陳述利弊,才能讓他明白韓國的真實企圖,這是利國利民的大事,而這也是你進入朝堂上絕好的機會。”

  李幕帶著幾分暮氣道:“此事重大,我該如何開口?”

  “將軍,您只需將韓國的意圖如實告知陛下。我相信,陛下是個明理之人,他會明白的。”季國夫的聲音堅定而有力。

  李幕嘴巴張了張,被季國夫的態度所感染,重重的點頭道:“好吧,明日我便進宮覲見陛下吧。”

  季國夫心中長出一口氣,笑著恭維道:“將軍本該如此,兄弟們見到將軍重回朝堂肯定會很高興。”

  第二日清晨,已經閑賦在家許久的李幕重新來到了趙王的宮殿前。

  他整理了一下衣冠,深吸一口氣,走進了宮殿。

  宮殿中,青煙嫋嫋,光線通透。

  成襄帝以及龐奢等諸多大臣見李幕重新站在朝堂上,心中訝異。

  李幕跪在趙國成襄帝面前,雙手奉上一份奏折:“陛下,微臣聽聞韓國來割讓上黨十七座城池,特來獻上奏折一份,請陛下過目。”

  成襄帝接過李幕的奏折瀏覽起來,等看完李幕的奏折之後,他的眉頭緊皺了起來,表情也變得越來越嚴肅。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緩緩抬起頭來,看著李幕說道:“李將軍認為韓國割讓上黨郡是為了引我趙國入局?”

  “不錯,末將認為韓國此刻正在經受魏國攻擊,他們不將上黨交給魏國,顯然是想嫁禍給我們趙國。接受它,所帶來的災禍恐怕要比得到的好處大得多。”李幕開口說道:“陛下,此時韓國獻上黨郡,其用心險惡。”

  成襄帝端坐於龍椅之上,聽聞此言,神情變得凝重。

  “一派胡言。”龐奢立刻站出來反駁。

  李幕的提議他昨日也考慮到了。

  韓國使者的用意十有八九就在此處。

  但是在他口中提出與李幕口中提出,就有了截然不同的結果。

  龐奢察覺到了一股危機感。

  顯然李幕是想要借這個契機重新進入趙國的朝堂之上。

  這是他所不能容忍的。

  龐奢一身錦袍,眉目間流露出沉穩與智慧,他毫不客氣地進言道:“陛下,我們趙國歷經之前與魏國作戰,損失頗大。現在想要攻下一座城池殊為不易。如今坐享其成得到十七座城池,這是大利,不能失去這個機會。”

  面對李幕的建議,龐奢提出了截然不同的看法。

  成襄帝眼前一亮,龐奢之言正是他心中所想。

  他心中大約也能知道龐奢為何突然改變了態度。

  此時朝中群臣見勢,迅速分成了兩派,分別支持李幕和龐奢兩人的觀點。

  這時,面對嘈雜的朝堂,龐奢站出來厲聲道:“我趙國前些年因某人而丟了三十城,諸位沒有任何辦法,如今我們有了不費吹灰之力得到十七城的機會,你們還在不斷猶豫,難道我趙國隻想割城,而不願開疆拓土嗎?”

  “畏畏縮縮,非大大丈夫所為。”

  龐奢一身白衣勝雪,他的聲音雖然平和,但卻充滿了蠱惑的力量,並且戳到了李幕心中的痛處,竟一時無法反駁。

  成襄帝陷入思,他知道趙國雖然強大,但前些年的大敗也讓國庫空虛,民不聊生。

  接受上黨郡,不僅可以充實國庫、加強國防力量,更可以彰顯趙國的威勢。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加上有龐奢等眾多臣子的支持,他迅速做出了決定:“李將軍的擔憂不無道理,但相邦所言也是朕的心聲。朕決定接受韓國的上黨郡,但要確保此事不會引起魏國的覬覦,李將軍能考慮這麽周全,便帶大軍去接手上黨的十七座城池吧。”

  聽到這話,龐奢和李幕都是微微一愣。

  龐奢是有些錯愕,看上成襄帝多了幾分寒意。

  李幕黯淡的表情則是多了幾分光彩。

  “末將遵旨。”

  ……

  在韓國華陽城的一片深山老林中,趙弘明靜靜地坐在一塊巨大的岩石上,四周被茂密的樹木所環繞,只有偶爾的鳥鳴和風聲打破了這片寧靜。

  他的雙眼緊閉,呼吸均勻有力,周身彌漫著一股無形的氣場,仿佛與天地融為一體。

  趙弘明心神一動,【天道酬勤】武學面板出現在他的視線之中。

  【姓名:趙弘明】

  【修煉功法:八荒不老功-武膽六品(2000013/2000000)、陣道經圓滿(89731/100000)、雷霆破滅法身-武膽五品(1341224/1500000)、武始經入門(109/1000)】

  【武技:開天第六境(8118/20000)、荒秘行(218113/∞)、碎嶽第六境(8316/20000)、鎮魔第六境(9002/20000)、搬山第六境(7248/20000)】

  【可突破武學:八荒不老功】

  【今日修煉時間:11小時】

  【體質:雷滅法身】

  【根骨加成:10】

  在吞服魏國第二條龍脈之後,修煉的速度比他預料中的要快的多。

  經過三個月日夜的修煉,他就已經滿足了突破武膽七品的條件。

  武道修煉,品級森嚴,每一品級都如同天塹,難以逾越。

  而在【天道酬勤】的加持下,這些瓶頸簡直都是形同虛設。

  趙弘明的心中充滿了意思期待,他知道自己距離突破只差一個念頭了。

  他默默地調動著體內兩股真意,感受著它們在自己天地之橋上流淌,如同一條條小溪匯入大江大河。

  當即毫不猶豫的命令道:“突破!”

  趙弘明忽然感到自己的丹田處、識海處傳來一陣劇痛,仿佛有一隻無形的大手在撕扯著自己的內髒和精神世界。

  他知道,這是突破的前兆。

  他咬緊牙關,拚命地壓製住這股痛苦,同時加快真意的運轉速度。

  他的周身開始散發出淡淡的青色光芒以及陣陣雷鳴聲。

  一股神秘的力量降臨在他身上。

  轟的一聲。

  終於,在又一波更加猛烈的痛苦襲來時,趙弘明感到自己的丹田處仿佛被一股強大的力量撐開,觀想世界中的天地之橋上的真意被撐大了一圈不止,全身真意如同決堤的洪水般洶湧而出。

  在這一刹那,他仿佛聽到了天地間傳來一陣清脆的破碎聲,仿佛有一層無形的屏障被自己打破了。

  成功了。

  趙弘明緩緩地睜開眼睛,一道精光閃過,仿佛能夠洞穿一切。

  他感受到自己體內的兩道真意如同浩瀚的海洋般洶湧澎湃,仿佛隨時都能傾瀉而出,變得更加浩瀚。

  他站起身來,輕輕一拳揮出,身後的青色法相夾在著雷鳴電光,緊隨而至。

  頓時一股強大的氣流席卷而出,將遠處的樹葉和砂石卷上半空,化作齏粉。

  遠處的一座小山林,被他一口氣夷為了平地。(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