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天道酬勤:我的武道沒有瓶頸》254.第254章 楚趙交惡,魏軍攻上黨郡
  隆隆之音隨後而至。

  寂靜的山林中出現陣陣強橫的氣流,像是沉寂已久的火山噴發,產生巨大的風壓。

  周邊的樹木在這股壓力下,不斷傾斜搖擺。

  在氣流的中心,一道魁梧的身影孤獨而立。

  趙弘明的體表肌肉在這一刻仿佛活了過來,他的每一寸肌膚都在跳動,每一個細胞都在歡呼。

  肌肉紋理清晰可見,就像是雕刻大師手中的傑作,陽剛之美和力量之感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種幾乎讓人窒息的壓迫感。

  趙弘明眼中精光四溢。

  經過常年累月的修煉,長生真意不斷滋養他的肉身。

  這門注重養生的仙武功法讓他的肉身,在隱約之間要到了蛻變的邊緣。

  趙弘明緩緩抬起手,掌心向上,氣沉丹田。

  緊接著,他腳下一踏,整個地面都為之震動。一股無形的氣浪以他為中心向四周擴散開來,吹得衣袂獵獵作響,發絲飛舞。

  一拳轟出,仿佛撕裂了空氣,雷鳴陣陣,隱約之間還有電光顯現。

  這一刻的趙弘明,就像是矗立在山巔之上的猛虎,沒有武膽可挑戰。

  他收拳喃喃自語道:“這就是武膽七品的力量嗎?現在的我,哪怕隻憑借肉身的力量,就可力壓同階,若配合法相和其他的手段,戰力已經快逼近武膽境的極限了。”

  趙弘明猜測,在武道衰落的如今,後面他除非突破造化境,否則的話再突破八品,九品,對戰力也並不會有多少的提升了。

  世間大多數武夫修煉到他這個程度,也就失去了繼續修煉的動力,最終的修為也多止步於此。

  不過趙弘明對此渾不在意。

  他有【天道酬勤】在身,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相比於其他武夫對修煉的不確定性,他只要投入【努力】就能突破瓶頸。

  這個“成本”不僅低,並且回報也十分可觀。

  他沒有道理止步不前。

  武道前方的路,他還想好好領略一番。

  趙弘明閉上眼睛,將心神沉浸在觀想世界中,感受著自己身體的每一處變化。

  在的觀想世界中,一座天地之橋橫跨。

  巨人真印頂立天地,無數雷光環繞在他周身,宛如一頭猙獰的蒼龍,令人望而生畏。

  趙弘明發現在突破武膽七品後,這道巨人真印變得更加栩栩如生。

  他抬頭見觀想世界上的天空,國運漂浮,比之以往變得得更加厚重了一些。

  最近一段時間,吳起兵分三路,總共打下了十三座城池,幾乎囊括了韓國的一郡之地。

  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錯覺,就是這段時間他發現,隨著韓國城池的淪陷,壓在他身上的國運也在一點點增多。

  很難想象,如果六國統一的話,他身上的國運肯定會達到一個恐怖的程度。

  兩世為人的他知道量變會引起質變,這條樸素的道理。

  自古以來,這天下還沒有人統一過,也不知道六國國運累積在一個人身上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修為還是太低了,必須要盡快提升到造化境,以防萬一了。

  趙弘明深吸一口氣暗中做出了決定。

  他睜開雙眼,放松了心態,然後腳步一動,身影消失在了山林之中。

  結束修煉突破的趙弘明回到了魏軍大營。

  當踏入大營的瞬間,一種肅殺的氣氛便撲面而來。

  他的眉宇間透露出沉穩與威嚴,驟然停下了腳步,似有所感的看向某處。

  過了一會兒之後,一個皇城司打扮的武夫出現在趙弘明的視野中。

  後者騰轉挪移,很快就走到了趙弘明的面前,單膝跪拜道:“參見陛下。”

  趙弘明雙手負背道,低頭俯視道:“怎麽,發生什麽事了。”

  皇城司武夫悄然上前,低聲將韓國割讓上黨給趙國的消息傳入趙弘明的耳中。

  這個消息如同一顆炸雷,在趙弘明的心頭炸響。

  趙弘明眉頭緊皺,眼眸中閃爍著複雜的情緒。

  他揮了揮手,示意皇城司武夫退下,隨後大步走進大帳,召集了吳起、岑修等在軍營中的心腹將領。

  等所有人都到齊之後,趙弘明環視眾人,沉聲說道:“各位,韓國割讓上黨給趙國了。”

  他的聲音中透露出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

  大帳內陷入了一片寂靜,將領們的臉上都露出了凝重和疑惑的神情。

  上黨地勢險要,是魏國滅韓的戰略要地。

  若是趙國佔據了上黨,對魏國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威脅,讓魏滅韓之事平白增添了不少變數。

  軍營中一位將領疑惑地問道:“陛下,韓國此舉必定有所圖謀。上黨地勢險要,此時正是他們生死存亡的時刻,為何會輕易做出這種割讓城池的自辱之舉?”

  趙弘明笑了笑眼中閃過一絲狡黠的光芒。

  事出反常必有妖。

  深入思考的話,韓國的目的並不難猜出。

  他沉吟道:“這正是韓國的陰謀所在。他們不願坐以待斃,想利用趙國力量對抗我等,以此己坐收漁翁之利。”

  眾將領恍然大悟,臉上露出了擔憂的神情。

  他們都看出,韓國此舉確實將必死之局撬開了一絲活路。

  趙弘明看向吳起和岑修說道:“兩位,我們該如何應對?”

  大營中風光晃動,冰冷的光線照在了趙弘明冷峻的臉上。

  韓國已經開始割地讓城,說明韓國已經被他們逼到了火燒眉毛地步。

  如果因為趙國的參與就此退步,對於他們就是功虧一簣。

  趙弘明是萬萬不願接受的。

  面對趙弘明的詢問,岑修沉聲說道:“陛下,上黨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若是趙國參與,城中兵強馬壯,強行攻打,恐怕會損失慘重。”

  言語之間,岑修帶著幾分擔憂之色。

  岑修是一位身經百戰的將領,擅於防守,他的意見有著很高的參考價值。

  但是趙弘明卻有些不滿。

  “上黨對魏國攻韓來說至關重要。若是讓趙國佔據了上黨,我們的戰略優勢將會蕩然無存。”吳起接著冷靜的說道。
    上黨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在戰略上的重要性。

  若是失去了上黨,此時魏國進攻韓國陽翟的防線將會被大大削弱。

  “陛下,末將認為我們應該攻打上黨。”吳起再次開口,他的聲音中透露出一種堅定和自信:“雖然上黨地勢險要,但只要我們能夠制定出合理的作戰計劃,用些計謀離間趙國,還是能夠拿下上黨郡。”

  趙弘明看向吳起,眼中閃過一絲欣賞的光芒。

  “可這就是韓國的陰謀啊。他們想讓我們與趙國交戰,自己坐收漁翁之利,難道就這樣一頭扎進去嗎?”岑修提醒道。

  趙弘明明白岑修的擔憂,沉吟了許久後,他最終還是決定道:“無論韓國采用怎樣的陰謀,上黨我們必須拿下。至於如何拿下,我們還需要從長計議。”

  他的聲音響徹整個大帳,充滿了不容置疑的威嚴。

  眾將領齊聲應諾,臉上都不由的嚴肅起來。

  “陛下,這個時候否能夠說服楚國,讓楚國為我等分擔一些壓力?”岑修忽然開口說道。

  趙弘明道:“請神容易送神,要是讓楚國參與進來,接下來的事態發展就不是能受我們控制的了,朕要好好想想。”

  夜幕降臨,大營中的燈火閃爍,映照出趙弘明深邃的眼神。

  他端坐於帥帳之內,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面,正思考著接下來的一些決策。

  青煙嫋嫋,龍涎香的淡雅氣息彌漫其中。

  “來人。”趙弘明低沉而威嚴的聲音在空曠的大帳內回蕩。

  一名身披盔甲的侍衛應聲而入,雙手抱拳,恭敬道:“陛下,有何吩咐?”

  “朕這兒有一份手諭,你立刻前往大梁將此信交到張郎中的手裡,不得有誤。”趙弘明的目光沒有離開手中的信紙,迅速寫下一封手諭,用真意將上面的濕氣盡數烘乾。

  “是!”身披盔甲的侍衛接過手諭,應聲離開了大帳。

  望著侍衛離開的背影,趙弘明眼神不由的變得深沉了許多。

  他在手諭中,提了韓國割讓上黨郡一事,並將他的要求告知了張義。

  以張義的才智來看,肯定有辦法做到。

  大梁一座宅邸中。

  張義雙手捧著趙弘明的手諭,臉上看不出任何的表情。

  “陛下是要我故技重施,挑起楚國與趙國的爭端,幫助魏國分擔趙國的壓力,並且還不能讓楚國太過深入魏國的滅韓戰役中。這個任務有些艱巨啊。”

  “不過,這也並非沒有辦法。”

  張義心中略一謀劃後,就來到楚國的使者驛館,還未進門便唉聲歎氣起來。

  楚國使者見狀,好奇地問道:“張郎中,您這是怎麽了?”

  張義苦著臉,搖了搖頭:“慚愧不已啊,我原本答應了楚王一件事,現在看來卻無法兌現了。”

  “哦?不知是什麽事讓張郎中如此苦惱?”楚國使者好奇地追問。

  張義歎了口氣,道:“我曾向楚王保證,魏國打下韓國後,將給楚國八百裡的土地。可如今趙國搶下了韓國上黨十七座城池,也介入了魏韓之間的戰事,導致我無法如約履行承諾了。”

  楚國使者聞言,眉頭緊皺:“這……這可是大事啊。若是大王知道了,恐怕會對魏國心生不滿。”

  張義點了點頭:“是啊,所以我才沒有臉面再見楚王。還請使者大人代為轉告,就說張義無顏再見他,等我朝陛下歸朝後,我便自刎,你們將我的頭顱帶給楚王。”

  “張郎中,不必如此。”楚國使者急忙勸阻。

  張義感慨著說道:“古人有舍生而取義,面對大義我也只能粗如此了罷。”

  說完,他便離開了使者驛館。

  還在使者驛館中的楚國使者聚攏在一起,憂心忡忡道:“張義身死事小,大王沒有得到領土事大。我們都是奉大王之命前來魏國接收土地,現在出了這一檔子事,以大王的性格,我們必然難辭其咎啊。”

  “那該如何?”

  “現在事情還有回旋的余地,必須要盡早讓大王知道這件事,讓他定奪。”

  “事不宜遲,我們中一人趕緊回郢都,向大王稟告這件事吧。”

  “嗯。”

  不久之後,楚王得知了這件事。

  “趙國真是豈有此理。”

  在他眼中,趙國是搶奪了一部分原本屬於了他楚國的領土。

  再加上上黨郡地理位置特殊。

  他擔心魏國答應他的土地無法兌現,憤怒之下,立刻派出使者前往趙國,並在楚趙邊境,楚國陳兵三十萬,擺出一副隨時準備進攻的態勢。

  這種情況下,趙國不得不分掉部分原本前往上黨郡的兵力防備楚國。

  趙國朝廷內氣氛緊張。

  趙成襄帝憤怒地拍著龍椅扶手:“這個熊拓,簡直欺人太甚,我們與魏國交戰,他卻在背後搞鬼!”

  朝堂中一位大臣出列,建議道:“陛下,依臣之見,我們不如先與楚國斷交,做出防守之態,專心對付魏國。待穩住上黨後,再與楚國算帳。”

  成襄帝看了眼龐奢,後者並沒有反對的意思。

  他深吸了一口氣,點了點頭:“好!傳令下去,立刻與楚國斷交!”

  就這樣,因為張義的一席話和楚國的陳兵邊境之舉,趙國與楚國的關系降到了冰點。

  而這一切,都在張義的預料之中。

  他知道只有這樣才能減輕魏國進攻上黨的壓力,同時也能避免楚國直接參與魏韓之間的戰事。

  楚趙兩國被他戲耍在掌股之間。

  完成所有事之後,張義當即修書一封,將此事告知了遠在前線的趙弘明。

  經過了一個多月的推進和攻城。

  吳起率領的四十萬大軍已經抵擋了上黨。

  此時,趙弘明正好收到了張義寄來的消息,皇城司武夫也傳來消息印證,他當即臉上湧出絲絲笑意。

  於是,他再不猶豫,命下面手下放開了手腳。

  隨後幾天,魏軍不但派斥候刺探上黨郡的虛實。

  經過打探後得知,上黨郡原本的三十萬兵力,如今只剩下了二十萬。

  趙弘明知道,攻打上黨郡的時機到了。

  當即下達了命令:“傳令下去,全軍整裝待發,明日清晨進入上黨,務必拿下上黨十七城!”

  眾將領齊聲應諾,臉上都露出了興奮和期待的神情。

  他們知道,這場戰役將會是一場硬仗,但他們也相信此戰要是贏的話,覆滅韓國便是沒有懸念了。(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