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重生99做汽車巨頭》第496章 又成香餑餑,未來汽車的大膽決定
  第496章 又成香餑餑,未來汽車的大膽決定

  南山集團的這個會,開的還是比較成功的。

  大家的熱情都被吊起來了。

  而聽出來了一點不一樣的東西,但是又還有點懵懂的章京,一散會就跟著曹陽回到了他的辦公室。

  很顯然,他還想就南山半導體的事情跟曹陽交流一下。

  最近半年,南山半導體可以說每個月都有一些動作。

  之前收購瑞薩的晶圓廠和封測廠就不說了,後面又在魔都修建晶圓廠。

  現在還在跟國際上一些潛在的芯片設計企業在溝通收購的事情。

  相比晶圓廠,芯片設計廠家在國際上的數量還是比較多的。

  不過這些公司良莠不齊,現在看起來個個都有幾億美元的估值,甚至是十幾億美元,但是到底還能活多久,卻是不好說。

  也許今天估值5個億美元,下月卻破產倒閉了。

  這方面,曹陽也是擔心掉坑的。

  所以相對而言,隔三差五就會聽一聽章京的匯報。

  同時在收購的清單當中,曹陽也是重點指出來幾家公司進行溝通。

  一旦能夠順利的收購這些公司當中的某一家,就算是掙到了。

  不過,章京今天顯然不是過來跟曹陽匯報收購芯片設計企業的事情。

  他是在為剛剛未來汽車的事情而迷惑呢。

  “曹總,剛剛您提到電動車對芯片的需求會翻倍增長,這個我倒也基本上能夠理解。”

  “不過算力什麽的,能夠具體說一說嗎?”

  “就現在的車規級芯片,普遍都是落後於消費電子好幾代的產品,也能完全滿足市場需求。”

  “甚至用九十年代的芯片技術去生產車規級芯片,其實也是夠用了。”

  章京知道南山半導體的發展重點是車規級芯片。

  當然了,由於手機項目的成立,現在的目標有了調整。

  相當於是高端的消費電子芯片和芯片製程技術比較低一些的車規級芯片同時搞。

  當然了,車規級芯片的製程是比較老舊,但是並不表示技術門檻就很低。

  相反的,由於車規級芯片的特殊使用場景,生產起來往往還沒有消費電子芯片來的容易。

  這也就導致了後世芯片出現供應緊張局面的時候,車規級芯片是最先遭殃。

  這裡面固然有一些亂七八糟的特殊原因在裡頭,但是芯片廠家優先生產高端芯片,也是重要的原因。

  畢竟,對於這些廠家來說,車規級芯片的利潤微薄,但是客戶的要求還很高。

  同樣產能的情況下,肯定是要向利潤更高的消費電子芯片傾斜了。

  “我剛剛跟大家提了一下,電動車要有競爭力,肯定不是簡單的把發動機換成電池。”

  “而是要構築一個不一樣的賽道,讓人感受到電動車的智能化。”

  “比如智能座艙系統,裡面可能涉及一整套的娛樂系統,需要控制好幾塊大屏幕。”

  “儀表上的抬頭顯示,流媒體後視鏡,智能語音系統等一系列的配置,這些配置都是需要較高算力的芯片才能滿足性能要求。”

  “用傳統的車規級芯片肯定是不夠用的,到時候會很卡。”

  “再比如今後全車會配備各種毫米波雷達或者激光雷達,亦或是單眼攝像頭之類的配置,這些配置都是需要有相關的控制系統去控制。”

  “再比如智能駕駛系統,這也是需要一個算力非常高的芯片,才能支撐它的運行。”

  “當然了,這也是一步一步來,我們剛開始的智能化和網聯化的進度,肯定也不會特別的高。”

  “但是過個十年,也許電動車上也需要跟手機一樣使用最先進的芯片技術去生產芯片了。”

  “到時候,南山半導體能不能吃下這一塊的市場,就關系到南山半導體能不能徹底的發展壯大。”

  “除了芯片之外,功率元器件在電動車上也是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

  “比如以後電動車的快速充電或者是電機上的一些高低壓配電控制系統之類的零件,對於功率元器件的需求也會越來越高。”

  “現在用MOSFET能夠滿足的設計,以後可能就需要碳化矽才行。”

  “這都是需要南山半導體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研究的。”

  曹陽對南山半導體還是有非常高的期待。

  以後芯片這個東西,注定是會被人拿出來卡脖子的。

  南山集團不想被人卡脖子的話,就要看南山半導體給不給力了。

  曹陽大費周章的安排南山設備招募大量的人員去搞光刻機等相關的芯片生產設備,本質上也是為了能夠不被卡脖子。

  甚至南山化學的存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為南山半導體服務。

  畢竟在芯片生產的過程當中,也是需要使用到不少特殊的化學材料。

  這些東西,如果國內沒有廠家能夠生產,那麽價格貴就是必然的結果。

  最關鍵的是價格貴就不說了,供應還不穩定。

  這怎麽能夠忍呢?

  把我當豬宰嗎?

  曹陽可不願意當豬!

  “曹總,按照您這個說法,電動車上需要的芯片數量還真是挺多的。”

  “我們全部都自己生產應該也是不大現實,不大經濟的。”

  “現在比亞迪半導體也在全力進軍車規級芯片和功率半導體元器件。”

  “華威海思那邊在全力研究消費電子領域使用的芯片和半導體元器件。”

  “國內其他一些公司,也有相關的產品在研發之中。”

  “我覺得可以適當的分一下類,如果是國內已經有其他企業在生產的半導體元器件,我們就暫時放在優先級不是很高的位置。”

  “對於國內完全空白的領域,我們就先重點研發。”

  “這樣子可以最快的速度實現一輛車上芯片的完全國產化。”

  章京自然是希望南山半導體的規模越來越大。

  但他也知道貪多嚼不爛。

  英特爾和德州儀器這些全球的芯片巨頭都沒有辦法把什麽芯片都搞,何況是起步階段的南山半導體。

  先把急需的東西搞出來,不是那麽著急的慢慢來,這也算是一個比較合適的節奏。

  要不然什麽都想要搞,最終什麽都沒有搞成。

  那肯定不是大家希望看到的結果。

  “具體的安排,你看著辦就行了。”

  “總之南山半導體的前期研究對象,就圍繞著南山集團各個事業部的需求來展開,這樣子就不需要擔心沒有市場去消耗這些芯片,也更好做相關的保密工作。”

  曹陽雖然親自參與了南山半導體的不少技術研發工作,但是他也不可能什麽事情都事必躬親。

  那樣子會直接累死的。

  ……

  伴隨著未來汽車有限公司的注冊信息正式的提交上去,一直關注南山集團動靜的人,自然立馬就注意到了這一點。

  特別是未來汽車的營業對象裡頭專門提到了電動車,這就更加讓大家感興趣了。

  “方主編,剛剛我已經把南山集團成立未來汽車進軍電動車市場的新聞放出去了。”

  “我覺得這段時間這個新聞應該是比較容易吸引熱度的。”

  “如果能夠挖到更多相關的新聞,那就再好不過了。”

  林佳燕知道方大文的人脈比自己廣,消息渠道也比自己要更加靈通一些。

  所以希望能夠通過他獲得更多的新聞,來把這個話題搞熱。

  “這個事情我也是剛剛聽說,我去南山集團的官網看了,那裡暫時還沒有動靜。”

  “不過公司都已經注冊了,南山集團肯定是要搞出點動作出來的。”

  “這段時間華夏發布了幾個汽車行業相關的政策,不少人都覺得電動車的春天可能要來臨了。”

  “但是我覺得短時間內,電動車的發展空間還是比較有限的。”

  “未來汽車的成立,也許還是太早了一點。”

  方大文跟林佳燕隨口交流了起來。

  一直在汽車行業耕耘,對於華夏汽車行業的情況,方大文是非常熟悉的。

  在他看來,未來三年,也許是電動公交車的春天,但絕對不是電動車的春天。

  普通消費者要接受電動車這種東西,還是需要非常長的時間的。

  “但是南山集團的眼光,在業內一直都是很有名的。”

  “他們在這個時間點成立未來汽車去搞電動車,肯定是有他們的理由吧?”

  林佳燕有點不服氣的反駁了一句。

  “我只能說南山集團的這個動作很有前瞻性,但是想要成功,沒有那麽容易。”

  “再過三年看看情況,然後再發力電動車,也許是更加合適的。”

  方大文對自己的觀點是非常有信心的。

  好在林佳燕也沒有那麽頭鐵,沒有繼續爭執下去。

  不過,類似的新聞在行業內卻是快速的發酵。

  首先擔心的就是羊城汽車集團的張家齊和曾廣達了。

  按照計劃,今年年底羊城傳祺和南山集團合作的電動出租車就要小規模的量產了。

  將來羊城傳祺的電動車,完全是深度綁定在南山集團上面的。

  現在南山集團自己成立了一家新的電動車公司,那是什麽意思?
  “張總,曹總的動作,有時候單純的依靠猜測是很難猜出來的。”

  “我覺得要不就直接給他打個電話問一問?”

  “這樣子我們就不用那麽擔心了?”

  曾廣達看著憂心忡忡的張家齊,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在幾個大型的汽車集團當中,羊城汽車集團的底蘊是最薄弱的。
    到現在為止,他們其實沒有掌握什麽屬於自己的核心技術。

  哪怕是所謂的自研發動機,其實也是在南山集團的1.5T的基礎上在開發。

  至於電動車相關的零件技術,不管是電池還是電機,亦或是其他的零件,羊城汽車集團在這方面的積累基本上也都是零。

  如果南山集團親自下場參與電動車競爭,羊城汽車是沒有任何信心能夠打贏的。

  “電動車雖然現在受到政策支持,但是應該是不怎麽掙錢的。”

  “我有點想不明白南山集團為什麽成立未來汽車。”

  “難道他們真的看好這一塊的市場?”

  “如果是的話,那麽我們今後的戰略,也是有必要進行一些調整的。”

  張家齊操心的事情,顯然不僅僅是南山集團成立了未來汽車。

  他有點看不懂未來的發展,這也是很讓人鬱悶的。

  越是身居高位,對於未來的把握就顯得越重要。

  只有對未來有比較清晰的認知,才能帶領羊城集團快速前進,甚至超越春城汽車集團和西風汽車集團,成為全國的汽車行業龍頭。

  那樣子的話,張家齊在華夏絕對也算是一個人物了。

  “電動車代表了未來,這一點大家都很清楚。”

  “不過這個未來到底什麽時候到來,不同的人卻是有著完全不一樣的看法。”

  “入場太早,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很可能就給後來者做了嫁衣裳。”

  “這裡面的風險,也是不能當做看不到。”

  “南山集團家大業大,一個未來汽車哪怕是搞砸了,對整體的影響應該也是比較小的。”

  “但是我們羊城傳祺就不一樣了,要真是搞砸了,日子可就不好過了。”

  雖然有羊城豐田和羊城本田兩塊田給羊城傳祺輸血,但是如果搞得太誇張的話,這個成績肯定就不好看了。

  這一點,曾廣達也是心中有數的。

  “等南山集團官宣吧,到時候肯定有不少媒體想要了解這些問題。”

  “我們沒有必要提前打電話過去。”

  想來想去,張家齊還是沒有給曹陽打電話。

  前段時間,因為羊城愛信變速箱的事情,他已經在曹陽面前丟過一次臉了。

  他現在不大想再去丟一次臉。

  畢竟,作為一個集團的總經理,他也是要面子的。

  不過,張家齊可以等著南山集團官宣,朱正峰就等不及了。

  春城汽車集團拿出紅旗轎車跟南山集團成立了南山紅旗,如今已經到了最關鍵的發展階段了。

  現在南山集團突然冒出一家未來汽車來,這算什麽回事?
  雖然朱正峰看到相關的新聞介紹說未來汽車主要是朝著電動車市場去的,但這都是外面的人才猜測。

  誰知道最終南山集團會不會改變主意啊?
  所以朱正峰忍不住就直接給曹陽打了電話。

  “朱總,您放心,未來汽車隻做電動車,不做燃油車。”

  “並且做的電動車也是30萬到50萬這個級別的中高端車型。”

  “將來哪怕是南山紅旗要生產電動車,跟未來汽車也沒有太大的競爭關系,大家不是一個維度的競爭對手。”

  朱正峰親自打電話過來,曹陽還是要好好的安撫一下的。

  免得產生什麽不必要的誤會。

  未來汽車本來就是衝著電動車市場而去的,沒有想著跟南山紅旗成為競爭對手。

  所以直接告訴朱正峰也沒有什麽大不了。

  反正他也不是什麽大嘴巴的人,會到處亂說。

  事實上,南山集團也準備官宣進軍中高級電動車市場的事情,所以哪怕是朱正峰對外透露了今天的對話,也沒有什麽關系。

  “曹總,30萬到50萬的電動車,這個價格都可以買到奔馳和寶馬的一些入門級車型了。”

  “到時候未來汽車真的可以賣出去嗎?”

  確定清楚未來汽車不是衝著南山紅旗而去,朱正峰也算是松了一口氣。

  不過一轉身,他也開始好奇起來。

  畢竟未來汽車的這個定位,有點特別啊。

  中高級電動車!

  有市場嗎?

  南山集團不會掉坑裡了吧?
  “電動車和燃油車不是一個賽道,國家現在開始鼓勵新能源車的發展,應該也是有規避國際汽車巨頭在燃油車市場的優勢地位的想法。”

  “這種情況下,只要我們把電動車做好了,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的話,將來的前景還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當然了,電動車這個東西,確實也是像朱總你說的那樣子,想要讓消費者主動的掏腰包購買,估計是很有挑戰性的。”

  “不過正因為這個事情很有挑戰性,所以我們集團準備去挑戰一下。”

  “真要是沒有難度,估計早就一撥人一窩蜂的衝過去了。”

  該裝的時候還是要裝一裝。

  要不然實力搞得那麽強大,有什麽意義呢。

  你得讓競爭對手知道自己很強,這樣子才能有效的避免一些沒有意義的競爭。

  要不然以後阿貓阿狗都想要碰瓷一下未來汽車,那也是挺惡心人的。

  “伱說的也對,南山集團在汽車零部件方面,以及汽車電池方面,都是有比較先進的技術,如果說未來的電動車公司哪一家做的最好,我覺得還是要看南山集團的。”

  “曹總,將來要是電動車真的發展起來了,我們的南山紅旗也要搞電動車的吧?”

  依靠春城汽車集團自己的研發實力,肯定是搞不定電動車的。

  這一點,朱正峰也算是看清楚了。

  所以與其浪費大量的資金去搞研發,不如把它變為利潤,讓報表更好看一些。

  至於以後需要搞電動車了,那直接找南山集團就行了。

  反正現在的南山紅旗,不也是這樣子合作的嗎?

  國內那麽多的自主品牌能夠發展起來,不都是走了類似的路嘛。

  反正都是華夏企業,不用擔心被人罵。

  想通了這些,朱正峰肩膀上的壓力都小了不少。

  “未來如果市場上真的需要南山紅旗的電動車,那麽我們自然是要搞的。”

  “不過短期內還是先把紅旗H5和HS5給搞起來。”

  “只有把南山紅旗的銷量做上去了,才有未來。”

  等到南山紅旗都要開始搞電動車了,那肯定是三五年以後的事情了。

  曹陽覺得這個事情可以不用那麽著急。

  不過,南山紅旗的兩個大股東可以做到不著急,有些公司就做不到了。

  比亞迪內部,對於南山集團單獨成立未來汽車,反應就有點激烈。

  “老梁,我們的電動車的推進速度,要加快一點才行了。”

  “曹總的眼光一向是很好的,現在他都開始讓南山集團直接成立電動車公司,這說明他也是非常看好電動車的未來。”

  比亞迪一直都是非常關注南山集團的發展。

  這麽多年了,不少自主品牌車企都在擔心南山集團會不會直接成為他們的競爭對手,自己去生產中低端汽車。

  但是那麽多年了,雖然南山汽車成立了星辰汽車,也購買了捷豹路虎,但是一直都沒有要進軍中低端市場的意思。

  直到南山紅旗的出現。

  好在南山紅旗終歸是基於原本的紅旗轎車而來,不能算是南山集團直接入局。

  所以大家還能忍受。

  現在南山集團直接成立未來汽車,大家的擔心就變嚴重了。

  “王總,雖然現在公布了電動車的補貼政策,但是補貼金額是有限制的,如果我們真的把電動車的銷量衝上去了,到時候不一定每一輛車都能獲得補貼金額。”

  “而如果沒有補貼的話,那麽電動車鐵定是要虧本的。”

  梁傳慶顯然有點不是特別支持跨越式的去發展電動汽車。

  現在的條件還不是很成熟。

  這一點,許多人都是能夠看到的。

  強行大規模的生產電動車,到時候全部會變為停車場的庫存。

  到時候銷售部的任務就不是去賣車,而是到處找停車場了。

  那個場景,想一想都是很尷尬的。

  後世不少車企,在庫存比較高的時候,都是經歷過這種尷尬的場面。

  “用燃油車的盈利來補貼一部分電動車的虧損,再說了,我們是上市公司,只要故事講得好,通過股票市場也是能夠把錢掙回來的。”

  “電動車我們是一定要加快發展的,不能繼續落後南山集團太多了。”

  王福這一次的態度很是堅定。

  很顯然,他有點被南山集團的未來汽車給刺激到了。

  都單獨成立電動車公司了,說明南山集團非常重視這一塊的業務啊。

  南山集團重視的東西,就值得比亞迪去重視。

  這一點,也算是王福多年來領悟出來的經驗了。

  “那我跟呂總商量一下,看看電池技術的發展能不能跟上節奏。”

  “然後十七事業部和十八事業部那邊,我也看看相關的零部件的研發情況。”

  老板要硬上,梁傳慶也沒有辦法。

  只能硬著頭皮加快搞電動車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