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她們為我打天下》第232章 議和吧
  第232章 議和吧

  趙王不能明白,卻不能阻止趙軍的潰敗,擒賊先王,他被人控制了,趙軍也算完了。

  肉眼看到局面潰敗的趙王,脖子朝刀砸去,想要用他的死,激發軍隊的士氣,羅嶽成慌忙偏刀,這才避免這位剛烈的君主自殺。

  防止他反抗自殺,羅嶽成掌握了力道把趙王敲暈,拖在手裡高喊:“趙王已降,爾等速速放下武器歸降。”

  這個舉動加速了軍隊的潰敗。

  本身面對悍不畏死的夏軍就有潰敗的趨勢,現在被掌握了腦袋,抵抗意志,像是山崩一樣。

  不可阻擋,抵抗逃走投降,思維紊亂,夏軍卻是萬眾一心,消滅趙軍。

  百官被俘,也是奇景。

  何衡都不明白自己為什麽贏了,但是指揮迅速,慌慌張張的合攏包圍,把這些俘虜安置好
  這時候,百官才知道後悔,後悔自己為什麽要給手下的士兵下達避戰的命令。

  讓虎狼一樣的天策軍,一路衝殺到面前把他們包圍,最後整體戰局糜爛潰敗。

  雪崩之下,沒有一枚雪花是無辜的,當第一個人對屬於他家的軍隊說出遇到天策軍時避讓,別丟了自己的命的時候。

  或是士兵議論,或是人員猜測,別的世家有了同樣的想法,這是一場穩贏的局,為什麽要消耗我的力量,於是有了第二個,第三個,直到力量的天平傾斜。

  對呀,穩贏的局,玄甲軍的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重騎兵,他們更像是莊詢老家的外骨骼戰士,是接近術法的存在。

  世家最清楚自家的軍隊多強,同時多麽昂貴,驅動這樣的盔甲的人,也不是凡夫俗子,要學武功,要做特化訓練,所以沒有國家機器力量的世家,每死一個玄甲軍,每損失一套甲胄都會心疼不已。

  或許絕境,這些世家會命令這些忠誠的軍隊奮勇殺敵,因為真的會威脅到他們的生命,這也是趙王把他們弄來督軍的原因,想著威脅到了他們的生命,怎麽也要出力吧。

  然後這些世家就送給了他這場恥辱性的大敗,都以為必勝了,怎麽輸,無法輸,夏國兩千打八千,怎麽贏,至於其他五萬的士兵,哪怕有盔甲有馬,也不過是凡俗之物,碰不了玄甲騎一點。

  世家們最忌憚是天策軍呀,和玄甲騎同樣的非是凡俗之物,是能夠傷到玄甲騎的兵種。

  穩贏的局面,為什麽要我的士兵去贏磕天策軍,皇帝的士兵身後督戰,只要我的士兵遲鈍,別的世家的兵會頂上。

  只要產生了這種想法,就像種子一樣生根發芽,我退一步,沒什麽關系,把稻草給駱駝背,壓不死的。

  最後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不少人是知道世家給軍隊下了避戰命令的,但是都想著他們下了命令我不下,我太吃虧了,而且我不是最後一根稻草的想法,跟風卻不舉報。

  一路以來連綿不絕的勝利,誇獎趙王的同時這些世家的大臣們也驕傲了,不覺得對付夏國是大事。

  第二世家就是一夥的,舉報別的世家惹人討厭,不如也學著點,讓自己的軍隊也避戰,降低損失。

  天策軍一衝鋒,視死如歸的衝鋒,收到避戰命令的軍隊,短暫接觸,立刻就避開了,犯不著和瘋子爭。

  所以趙王千算萬算,吸取了無數經驗總結,從出征前算到大戰前,穩扎穩打,不給任何鑽空子,一直優勢,哪怕他分兵,夏國補充兵員他都是優勢的情況下他輸了。

  兵員訓練水平比夏國高,將領指揮水平比夏國高,一路收復作戰穩扎穩打,挑不出任何紕漏,官員們的建議也是優中選優,一切都那麽美好,就是關鍵決戰,拉胯了,整體拉胯了。

  他低估了人性,低估了趨利避害,低估了人心的人貪欲。

  當他醒來,看著周圍守護的軍士,還有趙國的群臣,看他們悲戚的表情,立刻明白自己的處境。

  羞恥心火突然燃起來了,他受不了這種恥辱,這種被俘虜的恥辱,他是趙國的君王,被人俘虜了,他怎麽還有臉活下去。

  找了一顆最近的柱子,被捆住手腳的趙王悶頭撞去,一旁的禦史大夫天展趕緊一把抱住趙王,把他攔下。

  “陛下不可如此,陛下三思……”

  周圍的大臣們湧上來阻攔,好說歹說把趙王攔住,從將要統一天下的皇帝,到被俘虜的窘迫,趙王接受不了,整個人萌發死志。

  “陛下,不要氣餒,我們還有兩路軍,我們還有十五萬玄甲精騎,夏國也不是一定要我們死。”

  禦史大夫田展安慰說,他們裡面最值錢的就是趙王,趙王死了,趙國管不管他們死活還真不知道,趙王想死,他們還想活呢。

  也是看出他們不想死,都沒有給他們上鐐銬,只是捆綁了趙王。

  “朕又有何面目苟活,怎麽會如此,我等怎麽會輸,朕慚愧見母后,見國師,丞相……”

  對不起還在景國前線殫精竭慮的母親,對不起還在趙國統籌調度的玄女,還對不起此刻分兵的丞相許鴻文和太尉任旭升。

  為了更好的指揮軍隊,許家和任家出的軍隊讓他們去統領,所以兩人沒被俘虜。

  趙王他已經沒臉活下去了,優勢兵力步步為營,最後被人以弱勝強翻盤,呆滯中帶著難以置信,悲嗆感布滿全身。

  他做的決策明明都沒有什麽錯,後軍用禁衛也是防止夏國兩千疑似天策軍的軍隊繞後,用戰鬥意志最強的禁軍作為後盾,一開始也如同他預料的,再是什麽悍不畏死的農民軍,面對玄甲軍只能潰敗。

  可最後的結果卻是,最後無堅不摧的玄甲軍卻被正面突破,讓一眾公卿被人俘虜,恥辱,恥辱,無限的悲涼和痛苦。

  “所以才要留下有用之身,以待復仇,陛下若是尋死,太子幼小,難操國政。”

  田展規勸,他自己是明白自己為什麽被俘虜了,也挺心虛,刻意忽略可以垂簾聽政的薑太后,為了拉回趙王的一些想法。

  “有母后在,太子不用擔心,朕既然被俘,絕不能成為夏國對付趙國的棋子。”
    趙王激動起來,作勢又要撞柱子,群臣慌忙把按住。

  “先看夏國是什麽條件吧,太后也是許久沒有掌控趙國大局了,還有各種宗室挑戰,陛下三思,三思,陛下若是現在尋死才是要被千夫所指,只有邁過這個坎,才有機會挽回名聲呀,陛下。”

  禦史大夫極力勸阻,總算稍微打消了趙王想要尋死的念頭,趙王想到了母親對他說的,不輕易言棄,絕境堅持的話,一陣沉默。

  “朕的軍隊!朕的軍隊!”在他昏迷前他隱隱已經看到軍隊的潰敗,現在淚水止不住湧出。

  大臣們有些慚愧的低下頭,更多的是表面鎮定,他們明白為什麽天策軍能夠長驅直入,用四千人撕開近一萬人的隊伍,其中包括六千的玄甲軍。

  群臣悲哀的時刻,何衡卻沒閑著,逃走了一千玄甲軍(世家軍),戰場潰敗追殺了三千(宮廷禁衛佔多),還有四千投降(幾乎是世家軍)。

  速度換了裝備,重新整編直接堵住趙軍退路,好在當時酈茹姒訓練的時候,就是以萬數來訓練的,又都是精華,何衡都留在太雲關。

  現在有了新裝備,雖然不熟練,但是比起沒有的好,這下輪到夏軍堵趙國的口子了。

  與此同時,趙王被俘虜的消息也轟動了豫州乃至是天下,最先收到消息的是玄女,看到這個消息差點氣暈過去。

  接著她立即意識到了東部區域的分兵的兩支趙軍有危險,讓修士去發出了撤退的命令。

  攻打景國,謀劃對景國大王子開戰的薑太后,收到了這個消息,直接暈厥過去。

  挑撥離間景國幾個王子的關系,確保他們不會援助大王子,要開始對大王子挑起戰端,一口吃下景國大王子的地盤的時刻,這封戰報出現。

  薑太后暈倒了,衝擊力太強了,八千的玄甲軍敗亡,代表夏國的實力已經成了氣候,意味著他們必須從景國抽出人員回國救援,不然接下來是守不住晉陽了。

  再給她兩年,不對,一年,就能拿下景國,飛龍在天,現在卻是騰起的飛龍被腰斬。

  眼看著自己精妙的局面被破壞,薑太后受不了,哪怕是修行者也難以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投入那麽多的心血,恰如空中樓閣,將要化為烏有。

  薑太后知道趙王禦駕親征,她略有微詞,但是趙王出征的原因和計劃給她書面呈送了她一份,她也算勉強同意。

  她也一直關注著東面戰場,看著戰報裡趙國節節勝利,仿佛下一刻就要掐死夏軍,收復全境。

  本來也應該如此,趙國和夏國的實力差距之大,就應該表現成這樣,一般的農民軍和玄甲軍打,就宛如封建騎兵和步槍現代化軍隊作戰,沒有任何勝算。

  再是什麽百姓擁護與支持,該鎮壓就能鎮壓了,也是趙國世家把軍隊都弄到了晉陽,防皇室,不然東部起義能不能搞起來都是一回事。

  畢竟這些世家也想不到,溫順了幾百年的百姓有一天會扯旗造反,反抗世家的統治。

  同樣,薑太后看到輸的情況,是真的被打擊到了,像是被狠狠用鐵錘敲了頭,腦子又冷又熱。

  良久後蘇醒的薑太后,顧不上氣暈的腦子,絞痛的心,直接飛回了晉陽,有一個更加急切的情報需要她核實,她幾乎是衝進了玄女的居所。

  “還有兩路軍怎麽樣,分兵的兩路軍,撤回了來嗎?快讓他們撤回來。”

  只要合兵一處,還有一戰之力,還有殘存的希望,哪怕只是固守,拖一拖也是可以的,拖到解決景國。

  如果放棄東部,能夠換來趙國在景國繼續用兵,那麽薑太后將毫不猶豫的放棄東部。

  東部的世家算什麽東西,她要景國,她要砸碎困住趙國的鎖鏈,她要要讓趙國飛龍在天。

  “我也在等他們的消息,我已經通知他們撤退了,但是他們的位置太深入了。”

  可惜哪怕信息傳遞的相當及時,是修士日夜兼程送過去,還是被夏國領先一步,何衡早就派人截斷趙軍退路,趙國的軍隊此刻複刻之前夏國軍隊的情況,後路被堵上了。

  接到趙王被俘虜消息和撤退的消息後,丞相許鴻文和太尉任旭升都不約而同的想到先撤退,可是他們追的太深入了,而且撤退還被夏軍不前不後的咬著。

  棄車保帥的他們,聽從將軍意見,丟棄郡兵,直接選擇帶精銳逃走,可是還是晚了一步,同樣走馳道,夏國更快,一開始就沒帶郡兵,新整編的一萬天策軍日夜兼程,提前堵住口子。

  夏國堵住了馳道交匯的丹陽,把撤退的後路堵了,攻守異形,也只能聽從將軍們的意見最後選擇固守。

  拚殺一陣或許有人能逃,但是世家的官員們逃不了,他們不可能放棄自我,犧牲自己讓趙軍逃回去,哪怕許鴻文和任旭升都是有意為國捐軀的,也被他們阻攔下來。

  其中三千是皇帝的武裝,自己拚命送自家軍隊突圍就算了,犧牲自己送皇帝的武裝回去,他們可沒有那麽高尚的情操,回去自家武裝也差不多沒了,他們想到了坐等議和。

  於是又讓原本被逼退的起義軍和夏軍又卷土重來把他們包圍,這下兩人不敢出戰了,因為兩人還有手下的將軍都承擔不起,再把精銳葬送的責任。

  玄女的命令聊勝於無,不是不想撤,是撤不了,近乎一萬的玄甲軍,外加十幾二十萬的郡兵(農民軍),層層疊疊的防線怎麽撤退。

  他們也不知道夏國的這些精銳都是假把式,與他們倆人正規作戰勝負難料,但是嚇住就是嚇住了。

  畢竟趙王統率的趙國精銳剛剛落敗在夏國手裡,天策軍的悍不畏死他們也有所耳聞,算是一個奇妙的誤會。

  他們倒是像甕中之鱉了,包圍圈收緊,他們不敢出戰,等待夏國主動。

  “從景國撤退,議和吧。”當知道夏軍先趕到丹陽,玄女明白已經回天乏術了,無奈的對沉默的薑太后說。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