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明守村人》766.第760章 專利有別錢少雇
  第760章 專利有別錢少雇

  “朱裡長,既然你提高從地刨食兒,可有更好的法子?”

  戶部尚書顏希哲出聲,反正大家今天都沒什麽事情,順口問一下,萬一有呢!

  裡長看過去:“顏尚書,現在的技術夠用了,關鍵在於畜力不足,要多多養牲口。

  哦!還有肥料需要建廠來造,教給百姓如何使用,應天府這邊和寧國府是試驗區。

  其他地方的百姓即便拿了書,若沒有官府指導和組織,他們自己弄不來肥料。

  磷礦是一種肥料,百姓難道自己去找礦,然後拿回來磨,再看看含磷量多少,用在地裡?”

  裡長說著想到了工業方面的問題,百姓只能種地,讓百姓去做更多的事情,百姓不會。

  最好的方式是由人建廠生產肥料,再賣給百姓。

  “那工廠歸工部管,還是我戶部管?”另一個戶部尚書俞浦糾結起來。

  “工廠屬於商業行為,自然歸戶部管,工部管屯田、修水利工程、山林和沼澤什麽的。”

  裡長現在對六部的事情很熟悉,以前根本不明白,憨憨教。

  “由誰去建工廠?那技術不是說了別人用得給錢麽?只有下丘村有技術。”陳寧又蹦出來了。

  “簡單地磨一磨有什麽技術?用鐵錘砸,拿石磨磨,不需要技術,難道要上蒸汽機?”

  裡長詫異,很多礦肥,簡單加工一下就可以了,又不是把磷石變成紅磷。

  那個現在使用的石灰石方法,憨憨說這個技術不好,卻是最適合當下的,其他的技術難度高。

  “朱裡長,咱說的是技術收錢的事情。”陳寧強調關鍵點。

  “收錢對啊!下丘村可以免費給被人,別人有好的技術就不外傳,因為吃虧。

  明年必須實施,可以買斷,也可以按照使用的次數來收錢。

  估計許多秘方都願意買斷,這樣不操心別人用了多少次。

  琢磨出一個好技術,買斷的錢可以讓人一輩子不愁吃喝,才會有更多人願意做。

  看官窯的技術外傳嗎?看宣城縣的紙技術外傳嗎?看墨的技術外傳嗎?”

  裡長理直氣壯,對,明年必須這樣乾,不是跟你商量。

  “可是還會有人有秘方不想傳出來,要世世代代守著,當如何?”陳寧又問。

  “什麽秘方?說出來看村子有沒有。”裡長給出答案,不賣?不賣村子賣。

  眾人:“……”

  “既然如此,下丘村把所有會的全拿出來不就成了?”陳寧還有話說。

  “陳大夫,是為了讓更多的人琢磨好技術,不是為了讓村子賺錢。

  村子通過授權技術賺的錢,最後也會拿出來花,比如修路、開山等。

  但這錢他們必須給村子,無規矩不成方圓,估計第一批富裕起來的會是工匠。”

  裡長糾正陳寧的錯誤認識,推行專利的目的不一樣。

  “甚好,水力紡織機就是技術費用,商人們很積極,在那裡找荒山種棉花。

  明年收茶葉籽油的提煉技術,那個是村子的,誰用上那個方法,誰就得給錢。

  村子到時候可以多放出來一些技術,之前養牲畜、家禽、種地的就沒法收了。”
    朱元璋出聲支持,卻表示有的技術無法管百姓要錢。

  下丘村專門出的書,百姓用了,怎讓百姓給錢?

  包括套種的方法,難道別的地方百姓照著學,官府過去叫人家收獲的時候交上來多少東西給下丘村?

  裡長擺下手:“陛下,用在所有百姓身上的技術下丘村不要錢,下丘村只收取商人獲利方面的技術費用。”

  這點是憨憨說的,憨憨說下丘村的種子應該收專利費,比如有的百姓買了種子種地,然後留種,那麽就應該給下丘村錢。

  實際上不行,百姓種地留種是傳統行為,朝廷沒人會支持下丘村收錢。

  還有犁,村子做出一種新的犁,百姓看到了,也找人照著做,然後耕地,這個一樣無法收錢。

  但朝廷會獎勵,東西好,大明百姓都能用上。

  若是一種新的織布機,沒問題,誰敢買去拆了仿造,拿錢,不拿錢就抓你。

  朱元璋頷首:“今年先把此事確定下來,明年下丘村技術一出,諸卿要抓好,莫叫人偷偷學去了不給錢。”

  群臣齊聲應是,沒辦法改變了,到時候看看下丘村能賺多少錢?
  ……

  午飯時間到。

  自己來的那些孩子和家裡的老人被安排上,用個幔帳一圍,擋住風,在裡面吃火鍋。

  今天沒有牛肉,人太多了,牛不夠殺。

  從宣城縣下丘村送來的羊,養殖場的羊多,一些不能當種羊的養大了殺掉吃肉。

  蔬菜沒從那邊送,那邊蔬菜不夠用,宣城縣外面由朝廷修的蔬菜大棚,整個寧國府幾十萬人。

  下丘村的菜支援給宣城縣的其他二十一個村子和當塗縣的十幾個村子,這些村子有錢,尤其是二十一個村子。

  他們不掏現錢買東西,他們那些東西一旦大量賣,就得交稅,已經不屬於農產品范疇,是商業行為。

  他們把東西送到下丘村,再從下丘村把蔬菜帶回去,需要用棉被保存,否則會凍壞。

  那些東西,下丘村拿到這邊的村子吃,就不用再買了。

  朱元璋先涮一片肉,蘸著放了麻醬的蘸料吃一口:“嘶~~呼~~燙。今年各地的大棚蔬菜開始賣了,生菜和茼蒿比羊肉貴。

  尋常百姓先不忙著吃,等咱多賺點富裕人家的錢,再降價。

  過年吧!過年那幾天降價賣給百姓,村子最初來南京的時候,那黃瓜是最貴的。

  現在生菜一斤才一百文,過年的時候降到三十文……二十文吧!工廠女子大概一天的工錢。”

  朱元璋直接考慮價錢,今年的大棚多,產量高,賣不出去又留不住。

  “朱裡長,女子做活不累?為何賺錢少?有的男人乾活,一天可賺六十文。”

  胡惟庸自己一個人一個小鍋,他不愁菜,現在每天給他們家裡發菜,他考慮工錢。

  “因為福利高、待遇好,多了咱們就賠錢了,工錢二十文其實不低了,她們自己織布,一天賺不到十文,比在工廠裡累。

  如果給她們錢,她們不會拿那個錢來買自己用的東西,只會放到家中攢著。”

  裡長這次沒有懟胡惟庸,因為很多人不了解工廠的情況。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