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明守村人》774.第768章 各行所在皆規則
  第768章 各行所在皆規則
  櫻桃在朱元璋看來確實大,比以前吃的大一圈,裡長也這麽認為。

  只是這種還是不夠大的,至少朱聞天知道有更大的櫻桃,就是不怎麽好吃,幾百一斤買來,吃著不如兒時的那種酸甜的櫻桃。

  “陛下,村子那邊一共就成功讓十九棵櫻桃樹開花結果,其他的今年估計是不行了。”

  裡長沒說櫻桃在外面賣多少錢,因為沒有那個數量賣,自己人吃都不夠。

  櫻桃陸續成熟,長得大是因為養分好。

  夏天的時候櫻桃不值錢,百姓有院子的,自己在院子裡會種,種下後不用管,年年有櫻桃吃。

  由於地域限制,大量的櫻桃只能自己吃,無法賣掉,除非挨著縣城近。

  不然家家有櫻桃樹,為何要在外面買?

  在南京這邊賣,一般是一文錢一竹杯,好的可以挑出來給青樓送去。

  “明年還要多種?”朱元璋一聽即懂,那麽點櫻桃,確實無法往外賣,村子裡吃,宮裡也幫著吃。

  “要種的,種多了,開花結果的多,將來在南京賣,一斤怎麽也得賣五貫。”

  裡長已經在考慮價錢了,櫻桃是樹,反季節種很難的,是把櫻桃樹前年就移栽過來,然後大棚建在樹周圍。

  去年就沒有櫻桃,它們春天的時候早一些才結果,今年有一部分在冬天開花結果。

  這東西就不是給尋常百姓吃的,百姓吃黃瓜、生菜、茼蒿、茄子、豇豆什麽的就不錯了。

  水果有西瓜跟香瓜,一樣很貴,四五百文一斤,比最初便宜,種得多,產量高了。

  朱元璋伸手,接吐出來的櫻桃核,被他把上面的果肉全咂吧下去了。

  “宜長,咱記得打仗的時候,咱們用竹筒和油紙給他們送過罐頭,裡面有水果的。”

  “有啊!數量少,給將領們和生病、受傷的將士們吃。

  現在也有,今年夏天做的,陛下樣要大規模製作,然後冬天賣給百姓?

  明年村子多少陶罐,用大罐子做,按斤賣,由於裡面有冰糖,一斤也得四五十文。”

  “四五十文一斤,乾一天到兩天活兒,就能買得起,還有桃子的罐頭。百姓冬天能吃點水果,補充維生素什麽的是吧?”

  “陛下有果脯,鮮櫻桃沒有,櫻桃乾不缺,還便宜,十幾文一斤,能吃很長時間。”

  “老二沒說啊!”朱元璋回憶一下,確定。

  “在下丘村糖果店賣,不在居必七,居必七是柴米油鹽醬醋茶。”裡長強調下居必七賣什麽。

  下丘村的店裡賣果脯、乾貨、果乾,百姓買回去可以泡水吃,乾嚼也成。

  以前百姓果乾也買不起,因為百姓流通性差,誰會儲備那麽多的果乾?保存不方便,容易生蟲子。

  現在是下丘村在便民處下單,商人們從各地運果乾回來,下丘村自己也收鮮果雇人加工。

  有百貨商店的地方商人們不去收果乾,太貴,商店給扛價。

  他們去別的地方,一文錢一斤收,運回來,四五文一斤賣,剝削別處的百姓。

  那些百姓還很高興呢!尤其是野果子多的地方,上山采完了回來晾曬,一天也能弄個十幾文。

  采回來一百多斤,曬好就是這個數,要求陰乾的只能用線串起來掛在屋子裡或房簷下。

  不過商人想多賺也賺不到,下丘村壓著價,就不缺送貨的人。
    商人刨除運輸費和人工費、稅,一斤能賺一文就算不錯,百分之一百的純利潤。

  下丘村則是賺百分之一百五到二百的毛利潤,因為壓貨多,同時需要人工,收來的果乾保存麻煩。

  現在是最好賣的時候,等到了春天后,有野菜出來,再到夏天有水果了。

  果乾賣不動了也無所謂,磨成果粉,做點心什麽給孩子們吃,圖書館一大群孩子各種居住方式。

  有走讀的,有短暫居住的,有爹娘把孩子扔這邊不管的,給他們衝水喝、做點心放。

  加上養濟院與軍隊,下丘村只要在賣果乾的時候回個本就行。

  裡長把事情講給朱元璋聽,朱元璋沉默幾息:“商人有一倍的利潤,錢都被他們賺去了?”

  “其他付出勞力的人也賺錢,提供果乾的百姓並不賠,至少那些果子不會爛掉。”裡長糾正陛下的想法。

  要不就容易增加稅收,三十稅一,與百姓最基礎的田賦一樣的比例。

  稅收增加,只是增加朝廷財政收入,買果乾的百姓並不會便宜,反而更貴。

  只要在民間買賣,所有的稅和其他費用,最後都是轉嫁給了百姓。

  當然,非生存必需品的商品不會,比如果乾,百姓可以不吃,那樣傷害的是果乾產地的百姓。

  他們少賺錢了,反正這個錢必須有人出,下丘村來承擔,必然要降價,如此才能銷售更多的貨。

  圖書館的孩子、養濟院的人、軍隊的人就少吃免費的。

  “商人自己把果乾運回來賣不成?”朱元璋還有問題。

  “現在許多商人不單獨做一種買賣,他們屬於看到什麽賺錢就去買賣什麽,讓他們單獨開個店就不行了。

  專門賣果脯、果乾的商人才不會降價,那是自己坑自己,他們敢降價,下丘村就敢以低於他們成本的價錢傾銷。

  下丘村比應天府的乾果店賣的東西貴一些,但品相好,不好的下丘村磨粉或泡水給別人吃了。

  他們知道這些情況,故此大家一起維護市場。包括給人乾力氣活兒的,大家有個價格底線。”

  “做買賣居然跟朝堂一樣。”朱元璋悟了,大家一起維持一個平衡。

  “放牛難道不是?”裡長開句玩笑。

  朱元璋嘴一撇:“真挨欺負啊!狗娘養的劉德,還有總跟咱偷摸使壞的老湯,嘿嘿嘿嘿……”

  朱元璋從來不以自己放過牛為恥辱,反而總願意跟人交流養牛的經驗。

  每當提起曾經的事情,他非常驕傲,咱就是個放牛娃,看看現在?

  他口中的老湯指湯和,兩個人放牛的時候總在一塊地方,就那地方好。

  ……

  中午的時候,睡了一小覺的朱元璋起來,精神飽滿,大臣們除了危素、曾魯、劉伯溫之外,其他人全跑回家了。

  一天的飯菜已經拿到,他們又帶回去水果,正好跟家人吃午餐。

  劉伯溫的劉璉也不在,他別看是休沐,過來湊個熱鬧又得去工作,怕出問題。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