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明守村人》773.第767章 除礁成功玩具多
  第767章 除礁成功玩具多

  南京,或者說是應天府的臘月,突然就跟以前不一樣了。

  連續幾天,到中旬時,氣溫始終處在零度以下,即便白天也如此。

  唯一值得高興得是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的爆破礁石成功,消息每天傳回來,哪個地方的暗礁和明礁被炸碎。

  兩條流域的船工與纖夫最熟悉情況,知道哪個位置危險,軍隊過去,選水性好的,帶上繩子和管子,有的甚至是鐵籠子。

  管子連在水面上,人在下面可以呼吸,戴潛水鏡,連管子透氣的煤油燈,釺子、錘子,一組幾個人下去鑿。

  鑿出炮眼,放進炸藥和雷管,一切妥當,人拽上去,上面拉繩引爆。

  通常需要炸很多次,一次比一次容易,水下爆炸衝擊波全在那一個范圍,震蕩得特別厲害,多來幾次,下面沒直接被炸的也震松了。

  輕雪在飄著,塗了甘油的玻璃上面沒有霜。

  有著牛肉當食材的胡辣湯和蒜苗為主的三鮮餡的羊眼包子,是大人和孩子都愛吃的。

  還有昨天晚上村子剩的大饅頭,早上用油給煎的焦黃,配合著豆腐腦吃也不錯。

  孩子們和一些女子、老人給的羊奶。

  可以吃輔食的嬰兒則是雞蛋羹和蔬菜泥,不過味道比較淡,不敢給放調料,否則孩子就不喝母乳了。

  “說是最近蜂窩煤賣得好?”朱元璋先喝口胡辣湯,打了個嗝,把肚子裡的寒氣呼出來。

  “陛下,只有百分之三的利潤,不止賣,另有補貼。”

  裡長咽下嘴裡的半個羊眼包子回應一聲,小包子他也要咬一點蘸醋和醬油。

  “補貼咱知曉的,許多錢花在路費上了。”朱元璋伸筷子進碗裡夾乾豆腐絲。

  事情他從二兒子口中得知,居必七大量購買煤粉,就是最廉價的煤面子,基本上誰要誰自己去拉。

  工業區基本上不用煤粉,除非是冶煉的時候需要吹粉,大量的煤粉就是煤泥,給百姓用。

  最近天連續冷,居必七從上個月就開始業務傾斜,組織人手,包括在便民處發信息。

  讓商人幫忙運輸煤粉到這邊,給的利潤額在百分之五左右。

  直接淘汰掉小商人,百分之五的利潤跑那麽遠去運煤粉,不劃算。

  大商人和聯合商隊高興了,小商人追求利潤比,大商人追求利潤值。

  煤粉運過來,居必七為冬天活少的人找工作,去製作蜂窩煤,廉價賣給百姓。

  有的百姓不符合養濟院福利標準,但確實經濟條件不好,為了不讓他們凍死,隻好補貼他們。

  一番操作下來,稅還要交,也沒有什麽退稅的政策。

  補貼百姓是你自己的事情,跟朝廷的稅有啥關系?
  只是百分之三的利潤看著比例低,實際整體收入並不少。

  百姓拿到了廉價的蜂窩煤,白天燒蜂窩煤,不怕煤煙中毒,晚上少好的塊煤,中毒概率很低。

  目前居必七還無法運作所有地方,只能是應天府、鎮江府,以及揚州府部分地區。

  太平府和寧國府不用,當地官府厲害,他們組織人手安排冬季百姓取暖問題。

  像寧國府,大部分百姓自己已經準備好冬天的煤和柴火,而且很多都是好煤,他們有錢。

  禦史大夫曾魯在旁吃包子,醋蘸多了,酸得皺下眉頭:“天冷後,百姓額外負擔增加,一天要燒掉多少錢?”
    他不曉得花費,他家的暖氣由朝廷給煤坯,只有一百來斤的塊煤。

  塊煤乃為了應對天氣不好的時候燒,平時燒煤坯,一天要燒二十塊。

  不擔心會煤煙中毒,燒鍋爐的位置不在正常的房子裡,煤坯省錢。

  “大概兩文錢。”劉璉出聲回答,他知道,他目前當官了,負責應天府的河道,知河,正七品的官,他正好有一艘屬於他自己調動的小蒸汽機船。

  “兩文?不是個小數目,可買二斤米來著。”劉伯溫開口,他最近關心民生。

  “下丘村的時候自己買來打煤坯,一文錢夠燒一天。

  冬天河運不便利,買現成的蜂窩煤自然貴,估計是沒想到今年冬天這般冷。

  此事算是遭災不?到除夕能暖和?好像更冷,天氣隨月份走的。”

  另一個大夫陳寧說話見看裡長,問災害的事情。

  裡長嘴裡嚼著蝦油小菜中的螺絲菜,看向陳寧,示意對方等一會兒。

  下丘村的一個少年幫著說:“不算,南京大雪得壓塌大部分房屋才能屬於災害。這要是算,北方年年受災。”

  “是此理兒,諸卿趁熱吃包子。”朱元璋定性,告訴大家別說話了,吃個飯嘴都不閑著。

  眾人安靜下來,一頓早飯慢悠悠地吃了半個小時,都是為了家人。

  今天休沐放假,不過來吃早飯,家裡就沒有額外送去的飯菜,天這麽冷,誰願意做飯?

  當家作主的辛苦一番,到下丘村,宮裡會把飯菜送過去,三餐,哪怕現在他們立即回家也有。

  來都來了,吃完飯立即回去,顯得不好,乾脆坐著聊天。

  各部的官員湊到一起說話,剛開始說天氣,之後說風月,接著聊工作。

  武將們湊在一起談論戰爭的各種問題,胡惟庸隻好跑六部那裡挨個聽。

  吃輔食的小寶寶吃飽就睡,過一會兒醒了,才能參與到玩耍的活動當中,他們總是困。

  其他的孩子們則各自找夥伴兒去玩,有室外的,更多的是室內的,積木最多,尤其是榫卯結構的。

  這玩意兒就是朱聞天時候的樂高的那種,不過那個更厲害,當時的國人心思都不知道放到哪了,知道別人的塑料玩具做出來,賣得更貴,再一看,這不就是咱們中華的榫卯嘛!

  下丘村就收集蓋皇城宮殿的木頭邊角料,配合上朱聞天畫的圖紙,扔給工匠。

  工匠們看一眼,扔給徒弟,這麽簡單的榫卯結構徒弟做都屬於浪費人才。

  徒弟們就拿著木頭和圖紙在車床上重複地做著無聊的事情,好在他們終究有一顆不甘平凡的心,又單獨做出來很多他們覺得能加入進去的榫卯結構組件。

  東西做好,還需要拋光,這個最重要,孩子玩的時候不用手扎了刺,所以才用好木頭。

  拋光的工作教給雇來的人,徒弟都不乾,沒技術含量,純粹是消磨時間。

  下丘村玩具店裡的拚裝組合玩具就這麽來的,有便宜的,有貴的。

  “呦!大櫻桃。反季節水果,外面怎麽賣的?”

  朱元璋不去跟群臣說話,找裡長喝茶,果盤和乾果送上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