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明守村人》736.第731章 定價必爭經濟論
  第731章 定價必爭經濟論

  朱聞天看著路,跺一跺,心情舒暢。

  修橋補路是傳統,正常來說,官府只要把路修出來,以後無須再管。

  百姓看到路好了,每個人都會維護,非常自覺。

  下大雨了,有的地方路面凹陷,百姓看看旁邊那麽多的石頭,就用手抓著一把把地填上,再用腳踩踩。

  每一個路過的百姓都如此,因大雨破壞的路面很快就會被修好。

  趕上秋收後,有石滾子,百姓一起拿著到路上壓一壓,因為沒有人會繼續管他們。

  官府修路是一次性的,修完就不理會了,再修不一定多少年之後。

  百姓知道,如果自己也不管,那這條路就廢了。

  百姓也是村子裡的百姓,如下丘村般,村子的路被水衝了,大家得去弄石頭和沙子來修,不然指望誰?

  如此樸實的思想延續到村子之外,大家也一樣遵守規則。

  就像自己家種菜地,壟溝是用來澆灌的,壟台上種蔬菜,采摘的時候人走壟溝。

  哪怕剛剛播種,人需要穿過菜地,也是走壟溝,沒有說踩壟台的。

  小孩子偷鄰居的黃瓜吃,會走溝,然後看黃瓜,沒長大的不碰,尤其是帶花的,碰了後就不長了。

  然後偷的時候用指甲掐黃瓜後面秧,而不是揪秧,因為他們自己家裡就這樣做的。

  是的,偷也得按照規矩來,不能踹了壟台又拽秧,偷和壞要分開。

  這屬於深入骨子裡、靈魂深處的樸素。

  尤其是夏後入秋的時候,黃瓜地都打架子,偷黃瓜的人看每個秧,小的沒長大的不偷,還能長呢!
  然後見到秧子下面有大黃瓜,上面有個麻繩,再瞧瞧,哎呀!眼見貼地了,趕緊把旁邊的秧子捋一捋,然後把繩子解開,往上躥個位置,這樣就不貼地了。

  因為這種都是用來打種的,離地最近卻不能碰到地,碰到就爛,那怎麽可以呢?
  偷黃瓜的人不允許啊!我偷黃瓜是我要吃,你家種黃瓜的你這幾天沒管了,沒見到留種的要貼地了?
  還有你這秧子上面爬蟲子了,我給你摘一摘帶蟲子的葉子,你家太懶了,下次偷都不偷你家的。

  這就是當下百姓偷鄰居菜地的真實寫照,一邊偷一邊幫忙維護,而且偷夠一頓吃的就不偷了,拿回家吃。

  還有小孩子偷別人河邊種的小蔥、香菜。

  偷吃的時候看播種密度,小蔥挨得近了,就把旁邊的拔下來,擼吧擼吧,把外面的一層蔥皮擼掉,吃裡面的。

  香菜呢,要看分蘖,保持主乾不動,把最不好的分蘖給掐下來吃。

  即,百姓偷農作物的行為不對,造成的傷害卻非常小,就是當成自己的地來采摘,有的時候還幫你把架子固定下。

  所以偷別人家的菜地……是不對滴!
  ……

  “果然人多,今日進臘月,百姓想換什麽?”劉伯溫詢問,他確實不懂。

  這跟他以前所接觸的事情不同,他從小就是官宦子弟。

  看資料就知道了:劉基自幼博覽經史及天文、歷法、兵法、性理諸書,尤精象緯之學。

  自幼啊!下丘村的那麽多孩子,哪一個敢說自幼學了什麽的?

  “誠意伯,本地的人其實不是想換什麽,而是他們想要對自己生產的東西有一個合理的定價。

  定價權才是最重要的,朝廷沒有專門管理,下丘村也不管,因為更多的人在交換的時候觀望。
    等一等就好了,當大家互相之間難以達成一個統一的協定時,官方介入才是最好的時刻。

  所謂的官方指得是軍事實力強大的一方,誰的武力強,誰就擁有了一切。”

  裡長對劉伯溫說,其實也是說給其他人,尤其是太子。

  按照憨憨的說法,階級始終存在,貧富定位門楣。

  每個人的出身不同,能力不同,就決定了社會地位的差別。

  當然,這是憨憨對村子裡的人教育,對外不是,對外的時候應該說,只要你努力,只要你遵守道德和律法,你就能成功。

  “要價格作甚?”劉伯溫還是疑惑。

  “南京城需要大量的東西,商人到此收購,百姓如果不能確定價格,會被商人欺負。

  故此百姓在集市上相同的東西湊在一起賣,互相之間串通好,商人來收,價錢低了他們不賣。

  加上有秦淮河,商人若聯合起來壓價,百姓自己找船去南京。

  明年在此放一個百貨商店便可,這邊有的村子人口少,無法支撐一個百貨商店運轉。”

  朱樉跟著說起來,他忙著百貨商店的事情。

  ……

  “熏豆腐幹了哦!便宜賣了哦!過年了,這個鹹的能吃四天。”

  “現殺的豬,要灌血腸灌血腸、要灌肉腸灌肉腸,你要粉腸也行。”

  “剛剛摘出來的藕,脆脆的,一點都不黃,看一下啊!”

  “這一筐鯽魚,滿滿的,籃子都給你,五十文,回家能夠吃三天,一天才十幾文。”

  朱標等人在市場上溜達,吆喝聲不停,感覺每一個都應該買,佔便宜了。

  “裡長,這便是市場經濟?東西不貴。”朱標聽著看著,東西的價錢確實比南京的低。

  “殿下,非要區分一下的話,此為市場經濟中一部分的小農經濟,主要為自耕自產,眼下咱大明以此為主。

  若像百貨商店、居必七,以及洛水上的水力紡織機那樣,叫商品經濟。

  有人會把小農經濟當成自然經濟,把商品經濟當成市場經濟,從而對立自然經濟與市場經濟,即對立小農經濟與市場經濟。

  這種狹隘了,有交換就有市場,那麽便是市場經濟,只是表現形式不同。

  至於現在此處百姓賣東西便宜,就是給商人的最低價,買多少都是這個價錢,百姓自己互相買賣也不吃虧。

  屬於大消費群體周圍商品供給圈的生存模式,與商人聯合對抗,否則會出現價格兩極化,南京賣一斤十文錢的,產地一斤一文都沒有,別看離這麽近。

  若上元縣的官員腐敗,或者說應天府官員腐敗,與商人勾結,百姓就沒活路了,他們只要阻止百姓自己帶東西進南京賣即可。”

  裡長說著站在一個賣糖稀的攤位面前,對方顯得很拘謹,但還要吆喝著:“搖糖咧~搖糖~~糖畫,化了後搖糖,搖到白色吃掉。”

  “聽口音,從北平來的?能畫糖畫?”裡長笑著問。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