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明守村人》735.第730章 民生樸素心思活
  第730章 民生樸素心思活
  “王師傅,徐掌櫃賺到了。只有他能拿到憨憨給太子和親王們做的同一鍋菜。”劉璉與王藝千說。

  王藝千恍然:“是這麽個道理,南京的有錢人越來越多嘍!”

  “南京本就屬於政治、經濟中心所在,官員俸祿高,消費也增加。

  眼下快要過年,商人們匯聚過來,看最後一次能夠買些什麽回去賣。

  啤酒要一次買很多,天冷了,易保存,過年的時候百姓喝。

  再就是胭脂水粉,居必七的除了陳醋之外,其他的皆不錯,醬菜每日出貨量大。

  臘月宮中要放出一批肥皂、香皂、蠟燭。商人們必然會把握機會。”

  朱樉對商人最為了解,他現在是個合格的商人。

  “還有大棚蔬菜,周圍的州府建了大棚,長江上遊需求量大。

  商人會雇傭蒸汽機輪船幫忙運輸,今年要炸礁石,趁長江水位降低。

  大棚蔬菜是好東西,二哥和四地的封地想來已經開始賣了吧?”

  朱棡跟著說,說到後來癟下嘴,他的封地沒大棚。

  “三弟明年咱專門出去一次,啥都不乾,直接到你的封地,帶著材料,看看能做什麽就做什麽。”

  朱樉受不了了,答應弟弟給予其絕對幫助。

  “二哥說得是,咱也去瞧瞧,從二哥那裡路過,從咱那回來。”朱棣表示支持。

  “我呢?”朱橚最小,他是吳王。

  “你那裡有大棚。”包括太子朱標在內,朱橚的四個兄長一起說。

  朱聞天在旁邊聽著、看著,他明白怎麽回事兒,朱橚是朱元璋和馬皇后生的最小的兒子。

  朱元璋不允許這個兒子到邊關,怕出事問題,長子為太子,小兒子是後手。

  其他的兒子都沒有跟馬皇后生的兒子親,但這個吳王觸動了其他一同打天下的人的利益。

  “我說我想跟著去看看,裡長去不?”朱橚縮縮脖子,你們作甚?欺負我這個弟弟是不?

  “諸位殿下若得陛下允許出去,下丘村自然要派人跟隨,太子無法離開,代太子看好諸位。”

  裡長未直接說去還是不去,得問朱元璋,朱元璋說行,下丘村必須一同。

  ……

  “呃~~吃撐了,炸茄盒真香,全是肉哦!下午去哪玩兒?”朱橚飯後打著飽嗝惦記著遊玩。

  平時他出不來,最多到居必七,好不容易跑出來一回,不想立即往家趕。

  他的兄長們互相看看,一同瞧向裡長。

  “去胭脂崗那裡的集市瞧瞧?”裡長提議。

  胭脂河就是從胭脂崗挖出來的河道,歷史上人家工匠知道需要有路,故此掏空一處地方卻不弄掉上面的,成了天生橋。

  天生橋非天生,乃人為,方便兩岸百姓過人工河,工匠做事考慮周全。

  歷史上只有一座天生橋,因為不好保留,那得人為弄出來拱形結構,還是在挖河的情況下完成。

  現在上面有四座石頭橋,采用火藥爆破,難度系數降低。

  百姓從橋上過的時候十分謹慎,一輛車拉的東西多了,要卸下來,分開送過去,怕經常走重量大的車會塌。

  百姓的智慧是生存的智慧,他們絕對不會一大群人同時上橋,橋兩頭若是大集的時候人多,得分著過。
    百姓們懂得最樸素的道理,橋壞了往後只能繞很遠的路,大家必須維護好規矩。

  “朱裡長,下午集市還有人?”劉伯溫記得乘船來的時候,路過此地問過,早上有,物候沒有。

  “誠意伯,眼下農忙時節過去,百姓們得了空閑,年前能賣一天是一天。

  胭脂河那裡的通道有向上的台階和臨時停靠的位置,像歙縣、宣城等地,他們需要把大量的文房四寶送到南京。

  其實都被咱們給買了,不過咱們不買那種要價高的東西,咱講究實用性。

  咱也有文房四寶店,硯台其實就是個石頭的密度和內部結構問題。

  一部分好硯台是咱用窯燒出來的,下墨快卻不費墨,存墨久而不乾涸。

  跟砂紙目數有關,說白了後,就發現那些神秘的說法其實是無知而已。”

  裡長直言不諱,很簡單的道理,最好的硯台是下丘村燒的。

  硯台最好的其實需要具備兩種屬性,研磨細膩、保濕,是物理學的問題,那便按照物理學來進行。

  下丘村在窯裡燒出來的硯台比自然的好,不過下丘村不炒作這個。

  包括墨,下丘村也開始做了,墨錠保證沒有做幾年才做出來的那種好,磨的時候墨錠損耗多,因為密度不夠大。

  但它成本低,非常便宜,幾文錢一塊機制墨,天天寫,半個月夠用了,一般孩子們練字,兩三個月一塊。

  對正常的大明百姓,下丘村不追求品牌價值,往後機制墨需求量大,更便宜,包括毛筆、紙。

  若換成針對外銷或大明富貴人家,呵呵……讓你們看看啥叫精品,一塊墨不賣個幾百貫都是瞧不起人。

  裡面要添加各種珍貴的香料,毛筆的毛是一根根用顯微鏡選出來的,硯台一律微雕並鑲嵌寶石。

  “我就比較無知,給我一套讓我無知的文房四寶。”

  劉伯溫不曉得背後的情況,他就想物質一把,不,無知。

  “成吧!給你。”裡長好說話,寶石都是從和林拿回來的,碧璽。

  憨憨說了,碧璽這東西不值錢,好的確實難以獲得,但造假沒問題,憑借現在人的技術,分辨不出來。

  比如把無色變有色,把雜色變純色……

  “說好了哦!”劉伯溫高興了,他已經不在乎東西的價值,他就想看好看的東西。

  於是隊伍向著胭脂崗的集市出發,河兩岸為陸路,河中自然為水路。

  陸路東邊修到了秦淮河東邊支流的地方,而西邊一直修到了下丘,就沿著河、湖、湖、河修。

  即兩河兩湖沿岸,陸路修得不錯了,能夠直通下丘村,當初朱聞天的布局。

  因為眼下的這條路不僅僅是水路的問題了,沿途百姓需要走陸路,不可能沒事就上船。

  這條路可沒白修,百姓出行方便,百姓自己還會維護呢!

  ……

  “路上鋪的全是好砂石啊!應天府做得不錯。”朱標來到地方,一看腳下,全是壓好的石子路。

  “是應天府教化好!百姓自己就給壓成這樣。”裡長笑著說。

  朱標瞬間明白,應天府沒出力,是百姓發現有路了,而且石頭不值錢,本地就這樣的石頭多,順手給補補,尤其是雨天。

   今天沒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