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明守村人》657.第652章 北方需求交換多
  第652章 北方需求交換多
  “真賺錢啊!”戶部尚書顏希哲在旁感慨,一艘船出去幾天,賺兩萬貫,一個蜆子抵十個銅錢?

  “賣不了幾次,錢的總體數量有限,賣給他們時是二百文一斤,他們再賣,還要加價。”

  裡長搖頭,多了就不值錢了,大家的購買力跟不上。

  先讓大家吃個新鮮,下一船再來,需要降價許多,比如說二十文一斤,一個大蜆子一文錢。

  尋常百姓不會買的,幾文錢吃一頓飽飯,吃蜆子還沒過癮呢,錢沒了。

  “裝的時候大小都要,再分開賣,大的貴一點,小的自然便宜,一斤四十個的,二十文一斤。

  百姓賺一天錢買一斤還能剩錢,四十個煮了,一家人都能吃幾個。

  不去那麽遠,在近海讓人撿貝類,運過來十文錢一斤,百姓能吃個夠。

  在蘇州府、松江府、紹興府、杭州府,都有海貨。

  船上不用裝太多的煤和水,運一千八百石,”

  顏希哲出主意,不一定非得賺大錢,近海用現在的船運輸速度快,倒騰一次賺幾百貫就不是錢了?

  即便十文一斤,十八萬斤也有一千八百貫,刨除雇傭人手的成本,一千六百貫沒問題的。

  兩天折騰一回,不,運輸一回,一天八百貫,一年下來弄個三十來萬貫,朝廷財政收入才有多少?
  一艘船三十萬貫,十艘船……

  不對,不能那樣算,百姓不可能天天吃這個,而且海邊究竟有多少?
  顏希哲想著想著,苦惱起來,帳究竟應該怎麽來算?

  “先造船,然後賣著看,賣不動就降價,主要在於運輸,不一定非得撈海鮮。”

  朱元璋看自己的戶部尚書滿臉糾結的樣子,搖搖頭,勸對方先別急。

  “是臣太過迫切了,運輸重要,對,管他運什麽呢!反正長江一條線的貨物往來會便利。”

  顏希哲擦擦額頭急出來的汗,發現自己鑽牛角尖了。

  ……

  大豆收割著,兩千石的海船又一次離開,這回先不去九聯城,而是帶著鍋爐、暖氣片、暖氣管子和蒸汽機、發電機、燈泡、電線去渤海灣東北部。

  那裡現在還沒叫遼東灣,也沒有營口和大遼河,只有三岔河。

  遼陽不叫遼陽,叫定遼都衛,從那裡繼續往東北走,是東北的渾河,自東向西流淌。

  從渾河能夠抵達沈陽中衛,但現在同樣沒有這個稱呼,撫順所更晚。

  眼下撫順所那裡與女真人進行邊貿,修完了大棚,當地有好煤,好到煤泥比廣東那裡煤礦的煤塊好的程度。

  那裡有大量的煤精與琥珀,而且露天開采。

  暖氣和燈給他們送去,提振士氣,再帶著洗好的煤去九聯城,給九聯城送大部分煤。

  九聯城那裡有煤礦,不過埋藏深,需要經驗豐富的工匠過去打井,工匠不願意去,那裡也沒人想挖,有樹,燒木頭就行。

  現在船過去送煤,讓當地人試試,再帶黃蜆子回南京賣一部分,這次就很便宜了。

  等下次再用船給九聯城送暖氣與燈,九聯城同樣有蔬菜大棚,跟高麗交易能夠賺錢。

  這裡有鱈魚,黃線狹鱈,用來製作明太魚,把鱈魚弄成魚乾,不要腦袋,腦袋不值錢,不好吃。
    屬於朝鮮和丹東特產,吃的時候一般用棒子砸,不然咬不動,先拿棒子把明太魚乾給砸松了,像砸烏拉草一樣。

  棒子的稱呼就這麽來的,他們在鴨綠江邊用棒子捶打衣服,就是洗衣服,又用棒子砸明太魚。

  同時桔梗用來做鹹菜,跟辣白菜一樣的方法,桔梗挖出來,下面跟人參似的,濕的。

  不是用刀切成絲,更非剪子剪成的絲,用棒子砸,就把大部分水砸出去,桔梗被砸的一絲絲的,醃鹹菜。

  這個棒子很有用的,沒有棒子他們活不下去的,比如冬天砸冰撈魚、打狗吃狗肉。

  那麽明太魚是當地特產,還不是淡水鱈魚,淡水鱈魚叫江鱈,這個更嫩,卻不適合製作明太魚。

  鱈魚是朝鮮族辣魚的加工原料,特別好吃,而且價錢低。

  明太魚以後要向撫順、沈陽那裡運,給他們吃,那裡吃不到海鮮的,包括遼陽,有海魚的地方是入海口的營口。

  營口有鮁魚圈,那裡盛產鮁魚,鮁魚有的人吃著過敏,製作成乾不如鱈魚。

  做罐頭的多,還有做成鹹魚,那個鹹魚玉米面餅子的鹹魚,大部分是它。

  還有一部分做鹹魚的是黃鯽,凡是做鹹魚的都是不值錢的魚,量大。

  再不值錢,也比沒有的地方強,海乾貨運到沈陽、撫順,都屬於好東西,包括很小的螃蟹、牡蠣乾、海米、小蝦仁、紫菜、海帶乾……

  當地人都缺,更不用說女真人,必須要在遼東灣那裡捕撈,然後乾製,送過去與女真人貿易。

  本地人,加上軍隊,正好解決下沒有海產品的問題。

  “這就是人參種植?怪不得要種荊棘,並留人內外巡邏與看守,鐵絲網撐起來,荊棘不要撤。”

  船肩負著重擔跑去定遼都衛,朱元璋不能每天看著大豆收割,他帶著人到送給下丘村的地方,主要看藥材。

  人參被移栽到了背陰的坡上,其他的藥材也各有所處。

  加上種的茶樹苗、葡萄、果樹,看上去非常舒服。

  所有的路由水泥鋪就,方便車輛運輸,路縱橫交錯,上坡的地方是S形。

  “又是一處世外桃源,之前到此,還是亂糟糟的,打草驚蛇、用刀劈砍著開路。”

  朱元璋看著規劃並建設好的地方感慨不已,尤其是錯落的營房,有的居然很隱蔽。

  狗窩也不少,防止外人到來,看守的人沒發現。

  “陛下,主要為了方便采收、運輸和種植,待明年,修一條內部的鐵路過來,采了果子運到河邊裝船,比陸路牲口拉車省時省力。”

  裡長說著未來的規劃,這片地方還沒有全利用起來,活兒要一點點乾,雇傭的人手太多了,別處就缺人。

  朱元璋頷首:“鐵路好!投入一次,往後的維修費用低,只要貨物足夠多,便比使用牲口劃算。

  鐵礦的鐵軌今年鋪了不少,可惜暫時沒有辦法修一座跨過長江的大橋,不然把鐵路搭上去。”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