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明守村人》656.第651章 月明心暗高價格
  第651章 月明心暗高價格

  “哦?為何?”朱元璋很自然地問原因。

  附近的大臣看裡長一眼,又忍不住看胡惟庸一眼。

  胡惟庸:“……”

  他乾脆不理會其他人的目光,隻管盯著裡長,即便天上圓圓的月亮也無法照亮他心中的陰霾。

  對,加上一堆電燈也不行。

  他知道別人為什麽看他,裡長比丞相更像丞相,一天哪來的那麽多事兒?
  老老實實管你下丘村的事情多好?要不給你個右丞當?

  裡長同樣裝著沒瞧見別人的眼神,回話:“陛下,如今的工匠再放回到各地,對各地的幫助不大,對朝廷卻是損失。

  大部分工匠被征召過來,家眷不在應天府,兩地生活顯然不好。

  建個大的廠區,把工匠的家眷接來,孩子安排進學堂,女人有女人的工作,年歲大的在家養老。

  在整個廠區的范圍內,會形成獨特的文化圈子,如此就再開辦技術學堂,為大明培養更專業的技術工匠。”

  “陛下,朱裡長所言,在唐朝便有。”曾魯在大家琢磨的時候出聲:“唐朝少府便為此職,掌百工技巧之政,不過前朝廢置。

  細鏤之工,教以四年;車路樂器之工三年;平漫刀槊之工二年;矢鏃竹漆屈柳之工半焉;冠冕弁幘之工九月。

  教作者傳家技,,四季以令丞試之,歲終以監試之,皆物勒工名。”

  “嗯!得之不錯。”朱元璋高興,曾魯沒白救,每遇到這等事情,就能立即說出來。

  “曾禦史所言正是,不過少府規模小,隻為宮中服務,大明的廠區將為整個大明打造國之基石。”裡長跟著說。

  “好好好!今晚的月亮圓,如銀盤一般,把人心情照得通透。

  建,之前說蓋房子,正好把工匠的家眷遷來,以免受分離之苦。

  趁著還有時間,按照名冊到工匠家中接人,在和林的工匠,也先把他們的家人接到應天府。

  他們家中的田產、房產……嗯……”

  朱元璋說到這裡猶豫起來,突然一扭頭,問:“胡卿以為怎般處置?”

  胡惟庸:“……”

  群臣:“……”

  “臣……”鬱悶中的胡惟庸說一個字拖延時間,努力想,這話不好接,得罪人。

  說讓工匠家裡給賣掉,會有人指責當朝左丞胡惟庸逼人變賣祖產。

  說讓工匠家人過來,田和房子繼續留給人家,就有人指責當朝左丞胡惟庸教人荒置良田。

  胡惟庸深吸口氣:“陛下,臣以為當問工匠及其家人。”

  說完他低頭,反正鍋是絕對不背的。

  朱元璋撇下嘴:“宜長有何打算?”

  “陛下,此事易爾,以應天府官田置換工匠家中田產,房子自然用蓋的房子換。

  應天府乃皇城所在之府,地價比其他地方高,百姓不但不覺得祖產被賣,反而高興。

  置換之後,把其家中田產、房產以低廉的價錢佃給人多無地或房少的人。

  所得錢糧,交給當地衙門,用於養濟院,好叫當地百姓感受陛下恩德。”

  裡長提前準備的,根本不怕,什麽賣和閑置?兩頭不討好,換一下即可。
    “不愧是太子的村子,陛下,好辦法。”徐達捧一下,順便看胡惟庸。

  其他人紛紛稱讚,不說下丘村,說太子的村子,暗指太子的人手比陛下的人手好用。

  朱元璋非但不生氣,反而在那笑眯眯地點頭,一副認同的樣子。

  “諸卿!飲勝!”一高興,朱元璋舉杯,一口乾掉啤酒,繼續吃蜆子。

  其他大臣手上的是葡萄酒,他們隻好跟著乾。

  月亮繼續向西移動,寅初二刻,大家吃喝差不多了,這才結束賞月大會,紛紛回自己的地方休息。

  其他的宮女和太監,加上表演的人打著哈欠,搓搓臉,坐下來吃喝,這是屬於他們的時刻。

  朱聞天臨走之前,嘩啦嘩啦又給炒一大鍋黃蜆子。

  ……

  小收割機陸續做出來,每造好一個就用上一個,石臼湖那種大的來不及做,工期長,隻好用數量來彌補。

  離著秋分還有四天,兩千石的海船一路急趕衝回來。

  他們按照之前的吩咐,在秦淮河入長江的碼頭上先卸一大部分貨,通知提前說好的酒樓、飯館、青樓到這裡取,再逆流來到下丘村。

  “看,這不就有了。”中午時,朱元璋看著一大盆白灼的黃蜆子與群臣說。

  “海船果然好用,一千五百石,送來五百石,太多了。”藍玉在船過來時就知道了數量。

  一千五百石,賣掉一千石,還沒收到錢呢!剩下的五百石送過來。

  五百石差不多三十噸,一萬五千人的隊伍,一人能分到兩公斤,不到四斤大明的斤。

  “不多,給子芾他們家中送去一部分,一個人差不多三斤。”

  朱元璋估算下,三斤黃蜆子帶殼的,會死掉一部分,再給宋知府等人的家裡送,大家都嘗嘗,拉著人家過中秋……

  大的黃蜆子,一斤不到二十個,吃兩頓就沒。

  不過大家不著急,船只在接受檢查,等檢查完,沒有問題,再去一趟。

  回來的人說了,那邊的黃蜆子有很多,當地百姓幫忙掏,雇的,船過去的時候帶上了不少茶葉和冰糖、肥皂、皮毛。

  那個地方冬天也很冷呢,得穿厚一些,有了皮毛就可以做大衣,算是朝廷給他們的福利。

  朝廷的行政重心要向東北傾斜,九聯城屬於邊貿之地。

  百姓拿到東西,賣力氣乾活,專門挑大的蜆子給這艘特殊的船,小的他們自己拿回家吃。

  “朱裡長,多少錢賣給他們的?”藍玉知道帶了多少貨過來,卻不了解價格,他不好問陛下。

  “便宜,才二百文,一個大概十文錢,這可是從海的那邊送回來的活的。

  今天冬天的大棚蔬菜賣不上價了,大棚太多,卡著價錢賣不動,百姓總得吃些新鮮的其他菜。

  就用海鮮來賺錢,渤海灣冬天的牡蠣不錯,天冷好保存,可以送到其他府一些。”

  裡長知道價錢,憨憨定的,計算黃蜆子可以活多少天,應天府多少人舍得花這個錢,數量幾何。

  一千石的黃蜆子賣掉,能賺兩萬貫,不少了。

  一艘船的成本也不高,不算憨憨提供的技術成本,隻算材料與人工。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