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明守村人》443.第442章 規模技術方得利(第四更)
  第442章 規模技術方得利(第四更)

  塗山不算大,而且更不險峻,大家在山頂上吃,避免被誰突然襲擊。

  至於說有敵人圍山斷水,那需要一部敵人進水裡圍,旁邊是渦水,過了塗山就匯入淮河。

  另一邊有西肥水與洛河匯聚在一起形成的河流,山本身多石頭,上面卻有泉水。

  在山頂上,不怕遇到敵人,十萬敵人也甭想打下來。

  工匠們會鑿石頭幫忙做礌石,用石頭修牆,軍士隻管開槍。

  “站在山上向下看,景色秀美,河流匯聚,雲朵悠悠。

  此便是傳說中大禹治水娶塗山氏的地方?三過家門而不入。

  之後有了兒子,兒子見不到父親,整日啼哭。”

  朱標說起了傳說中的事情,他嘴角帶著笑容,因為他出生的時候也沒見到父親。

  “太子殿下小時估計不會那般,陛下征戰在外,家中不缺照看。”

  裡長對三過家門而不入沒有任何感動的想法,別的人難道就不思念家人?

  聽憨憨說,大禹到這裡治水,與當地的女人成親,帶上當地的人一起治水。

  裡麵包含了政治意義,不娶塗山氏,便調不動當地人。

  朱元璋也是到處娶媳婦兒,人家的女子家族勢力大,他就把人家的女子娶了。

  當然,這話是憨憨說的,自己可不敢講給太子和秦王聽。

  “一個感人的傳說,叫裡長給說得如此無趣。唉!”朱樉在旁歎口氣。

  “秦王殿下,老天爺不相信眼淚,百姓不應該相信老天爺,應該相信大明陛下和朝廷。

  感動的事情留給文人墨客、留給百姓,殿下只需要帶百姓過好日子。

  西安周圍的河流更多,該旱的時候還是要旱,一個不小心又發洪水。”

  裡長繼續無趣,他經歷的苦難太多了,感動不了。

  “先吃飯,這山能做什麽用?”朱標搖搖頭。

  “都是石頭,只能拿來當遊玩的地方,周圍有河,山上建房子,百姓有錢了,過來看看景色。”

  裡長根本沒打算開發塗山,總不能把石頭全炸了吧?還指望這山頂住河流呢!
  把塗山給炸沒,這邊以後就是衝積平原,年年發大水。

  ……

  傍晚的時候隊伍過了塗山,同樣過了河,抵達懷遠。

  不進縣城,外面已有安排好的營帳,提前到來的隊伍已經為後來的人準備好食物。

  他們抓魚,一網網的,懷遠河流多,不缺魚。

  光祿寺的人指揮著燉魚,大鐵鍋燉,放薑片和料酒、醬油燉。

  “裡長,晚上咱們喝酒?”朱標在營地外面走一走,與跟在身邊的裡長說話。

  “好啊!”裡長明白,喝酒自然要做下酒菜。

  孩子們開始忙碌,醬野雞、熏烤野兔肉、黃燜小魚,再取來肉多點的野雞骨架鐵板壓。

  另外和面做手擀麵條,等喝到最後來碗陽春面。

  同時又趁著人家本地的大豆還沒有變黃,跑去摘毛豆用鹽水煮,

  本地的百姓很高興太子和秦王的隊伍禍害自己家的菜地,因為能拿到錢,比自己賣最少多出一倍。

  其他人先吃飯,吃完休息的休息,乾活的乾活。

  朱標不急,他轉了轉,回營帳坐下:“咱在近處看看,石頭多,能燒水泥的、能少玻璃的、能燒石灰的。”
    朱標有目的性,看懷遠能夠做什麽,好為當地百姓指明一條路。

  裡長洗洗手臉:“地勢低窪的地方亦多,每遇雨季,河流漲水,進到低窪的地方則不易排出。

  又不能以石頭把低窪的地方墊起來,需要的石頭太多了。

  只能把精力放在修築河堤上面,多加幾道攔水壩。

  同時那裡不能種農作物,最好是種水生植物,尤其是藥材類的。”

  他終於有機會發揮了,這個太子不知道,知識掌握得還不夠全面。

  朱標連連點頭:“對、是這樣、沒錯。可惜別處石頭也不少,當地的石頭難以換成錢。”

  “殿下無須多慮,只要水師的船多,或者民間的船多,石頭開采後,總是有地方需要的。

  用炸藥炸,再用軌道送至河邊,裝船運往別處,修路面與蓋房子,都是不錯的材料。

  鳳陽之後修中都,隻依靠當地的石頭不夠用,從這邊正好彌補。”

  裡長寬慰朱標,石頭值錢與否在於用途和別人的認同。

  他介紹著,比如說磨盤、碾子、滾子等東西,並非所有的地方都能找到好石頭。

  百姓生活離不開這樣的石頭,故此在一些地方會花高價錢從外面運過來幾塊石頭鑿。

  百姓的民間無組織運輸,一般是村裡出去人,到外面看到石頭後搬運回村。

  這個是不用給錢的,石頭值什麽錢?真正消耗的是搬運石頭過程中的勞動力。

  那麽把缺石頭工具的地方統計一番,此地負責開鑿石頭,運石頭到那邊賣錢,別人節省了工時,就願意購買。

  “對對對,很多村子就沒有,他們同樣缺少專業的搬運工具。

  一個大的磨的分量可不輕,他們出動幾十個人走陸路,或者乘船到某個石頭多的地方找。

  找到後用繩子綁好了,一起努力往外送,如此運回去,才能用。

  他們乾這種事情就乾不了別的活兒,又得吃喝。

  咱們在懷遠等差不多的地方有專門的工具運輸,甚至按照別人的要求鑿出來磨等器物。

  咱有組織地運到那邊,百姓只需要掏錢買即可。

  而咱所賺的其實是運輸、技術、組織等成本差的錢。”

  朱標又高興起來,他有感觸啊!鐵礦的地方,有組織和無組織是不同的,技術更不用說。

  加上高爐冶鐵、平爐煉鋼,那個鋼鐵產量是以前整個大明的幾十倍。

  等著再完善一些後,則會變成幾百倍,付出的勞動人數卻是一樣的。

  賺錢的時候給挖礦的人更多的錢,提供更好的飯菜,他們賺得多、吃得好,愈發賣力氣,關鍵是有力可賣。

  朱樉於旁邊出聲:“集群化、規模化,咱們居必七就這麽乾的。

  咱生產的醬菜又好又便宜,很多時候是故意抬抬價。

  不是要多賺錢,是怕把其他人的店鋪給衝擊垮了。

  咱也就是秦王,否則跟人打商戰,咱不會留手的。”

  “二弟你是說你不是秦王的情況下,你敢用同樣的手段把別人給弄得沒活路?下丘村最開始賣冰糖都是提心吊膽的啊!”

  朱標提醒自己的親弟弟,伱沒有這個身份,你還敢衝擊市場?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