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項羽戰三國》第24章 星辰與心塵
  第24章 亂軍再起
  這一天,皇帝在後花園之中與十常侍一起飲酒作樂,卻見一人近前,其人乃是諫議大夫劉陶也,皇帝見其悲慟,便問其故。

  劉陶想了想說:“如今天下危在旦夕,陛下怎麽還有心思與這些閹宦之臣在此喝酒享樂?”

  皇帝聞言有些不悅:“四海之內皆太平也,哪裡又有危急之事發生?”

  劉陶遂道:“自那黃巾賊寇覆滅之後,四方又有群賊並起,其侵掠州郡已有些時日,究其根源乃是因為這些十常侍賣官害民,逼得老百姓隻得造反,他們又欺君罔上,不讓陛下得知這些消息,朝廷之中正直一點的人都被他們禍害了不少,這樣下去危急馬上就到來了!”

  十常侍聽聞之後大駭,盡皆跪伏在皇帝的跟前,並對皇帝說道:“看起來這些大臣真的不能夠與我們相容,臣等只有死路一條啊!只希望陛下能夠念懷前情,讓我等苟全性命歸於田園之間,且以家產悉數捐出以資軍用。”十常侍一邊說著一邊痛哭不已,看起來真是慘得不行。

  皇帝聽後不禁惱怒,便對劉陶說道:“你在家裡邊難道就沒有關系親近的人了嗎?為什麽就偏偏不能夠容忍朕身邊親近之人?”

  說完皇帝就命令身邊衛士要將劉陶拉出去斬首,劉陶聞言跪地慘呼:“臣死不足惜!隻可憐這漢室天下到此四百余年,馬上就要走到盡頭了!”

  衛士將劉陶帶出皇宮,剛準備將其斬殺,卻見一大臣喝住衛士:“你們且慢動手,等我再去跟皇帝求求情。”

  衛士們一看來人,乃是當今司徒陳耽,陳耽匆匆進入宮中來覲見皇帝,對皇帝說道:“劉陶因為什麽原因而要被殺頭?”

  皇帝想都沒有想就回答道:“他肆意誹謗朕親信之人,冒犯朕的威嚴,當然要殺他腦袋了!”

  陳耽略加思考之後對皇帝說道:“如今四海之內的老百姓,想要吃十常侍之肉者不盡其數,陛下卻對他們敬之如父母,這些宦官本身沒有為國家立下過絲毫功勞,卻能夠封為列侯,更何況現在封諝等新起來的賊寇夥同黃巾余孽正在作亂,陛下如果不加以反省,依然一意孤行的話,那麽江山社稷恐怕距離崩塌就不遠了。”

  皇帝回答道:“封諝作亂這件事還不一定是真的,至於十常侍之中又豈會都是奸佞之人?”

  陳耽見皇帝完全不願意聽從自己的建議,便隻好以頭撞台階來血薦,然而皇帝卻並不吃這一套,一怒之下命令將陳耽與劉陶一同打下大牢。

  當天夜裡,十常侍便命人在監獄之中將這二人給謀殺了,而後又假借皇帝詔書將孫堅封為長沙太守,命令他去討伐賊軍,孫堅勇武非凡,不到五十日便傳回來捷報,將江夏平定,皇帝於是下令封孫堅為烏程侯。

  隨後皇帝又下詔封劉虞為幽州牧,領兵前往漁陽征討張舉、張純所率賊軍,代州劉恢以書薦劉備見劉虞,劉虞見到劉備之後心中大喜,下令劉備為都尉,引兵直殺賊寇老家,劉備與一眾賊寇連續苦戰數日,盡管沒有完全擊敗賊寇,但是也殺得賊寇軍心浮動。

  張純為人性格暴虐,向來對手下之將士都不好,經此苦戰之後更是失去了對他的信心,於是帳下頭目密謀刺殺張純,並將張純的頭顱割下,率領手下賊寇來投降劉備。

  張舉見到情況不妙,兵敗如山倒,再難有絲毫機會,於是便也自縊而死,劉備率軍將漁陽的賊寇盡數鏟除,劉虞於是又上書皇帝表奏劉備所立軍功,皇帝得知之後便下令赦免了劉備誅殺督郵之罪,將劉備封為高堂尉,隨後公孫瓚也表奏劉備之前的一些軍功,於是皇帝又將劉備封為別部司馬,守平原縣令。

  劉虞也因為平寇有功,被封為太尉。

  卻說這邊賊寇剛滅,西羌之地涼州又出叛亂。

  中平元年十一月,羌人北宮伯玉反叛,率軍進攻涼州官軍,將時任涼州督軍從事邊允與涼州從事韓約劫為人質,韓約在此年早些時候也曾前往京師洛陽辦理公務,當時大將軍還因曾聽聞韓約之名而專門召見了他,韓約勸說何進希望他能夠想辦法剿滅宦官,何進思索良久,並未應允,於是韓約就又重新回到涼州。

  時任涼州刺史左昌派蓋勳率軍駐守阿陽縣,羌人叛軍久攻阿陽縣難以破城,於是隻得轉而進攻金城郡,金城郡中防守不足,被羌人叛軍攻破,金城郡太守陳懿也被羌人斬殺。

  羌人隨後又逼迫邊允和韓約入夥一同反叛,並且推舉邊允為首領,邊允率軍包圍涼州治冀縣,左昌眼見不敵,派人向蓋勳求援,隨後蓋勳率援軍抵達冀縣。

  蓋勳在軍中高聲大罵,痛斥邊允和韓約等人的背叛行為,邊允和韓約聽後一邊哭著一邊對蓋勳說道:“如果左昌當初要是早聽您的話,派兵來救援金城郡,或許我們還能夠有機會改過自新,但是如今罪孽已深重,沒有辦法再投降了。”

  邊允隨後撤軍,解除了對冀縣城的包圍,但隨後卻又率軍包圍護羌校尉夏育所部,在此之後邊允改名為邊章,韓約也在此時正式改名為韓遂。

  及直此年中平二年三月,韓遂等叛軍率領數萬騎兵以誅殺宦官為旗號,一舉攻入了三輔地區,眼看馬上就要逼近園陵,皇帝聞言異常驚恐,立馬派遣左車騎將軍皇甫嵩和中郎將董卓征討,結果都被韓遂率軍打了個落花流水。

  於是邊章、韓遂等實力進一步擴大,很快便擁有十萬之眾,成為一支實力非常強悍的軍閥隊伍。

  等到這年七月,皇甫嵩因為對叛軍作戰不利而被罷免,到八月,皇帝再次下令讓司空張溫為車騎將軍、假節,執金吾袁滂為副,拜董卓破虜將軍,與蕩寇將軍周慎都歸張溫統帥。

  這支部隊總共率領步騎兵一共有十多萬人,屯駐在美陽等地,試圖保衛皇家陵園,韓遂隨後也率兵進攻美陽,張溫、董卓在與韓遂的交戰之中再次陷於不利之境。

  卻說董卓連番被韓遂擊敗,終於想起來一個人,此人不是別人,正是被一位名叫周焯的少年強行獻舍的項羽,此時自以項戟為己名,日前討伐黃巾軍有功被董卓表奏而獲封奮勇將軍,代董卓執河東郡太守。

  於是董卓便又上奏皇帝,盡言項羽之勇猛多謀,希望能夠讓項羽也與自己一同討伐叛軍,皇帝應允命項羽遂董卓一同前往剿滅韓遂叛軍。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