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我家直播間通古今》第304章 新年祝願
  第304章 新年祝願
  議事樓中,諸位將領對於百姓能特意忍受寒冷,一路奔波來到邊境和將士們共度上元節一事,還是滿心歡喜的。

  要知道自從換將,鎮北新軍到這裡,滿打滿算,不過才大半年之久。

  而半年後,就能得此民心,這對於他們來講,也是一種治理有方的證明。

  何況,縱觀史書,這些將領們都深知,你看那些兵匪一家,視百姓如草芥的全敗了。凡事都要天時、地利、人和。

  而那些舉大事者,必以民為本。

  民心所向,一支鐵軍才能不斷壯大。

  最出名的就是本朝開祖戰亂時期,曾記錄過的那段史實:
  “今捎帶百姓數萬人,日行只能十余裡,被敵軍追擊該如何迎敵?不如暫棄百姓。”這是隨行將領給當時主將的意見。

  “不可。”帶隊主將嚴詞拒絕。

  而就是這個不棄百姓的舉動,在隊伍被打散後,糧草也供應不足時,百姓爭相擁戴。

  也是來自於百姓中的民眾,一時間撿起武器加入隊伍。

  並且誰也沒有想到,後來由這些民眾組成的隊伍,竟然被訓練成一支虎狼之師。

  可以說,直到今日仍受用不盡。將士們所到之處,民眾仍然無不竭誠歡迎。

  因這支虎狼之師,它的名字就叫作霍家軍。

  這就是霍家軍的前身,在開祖時期曾被記錄進史冊。

  所以可見,今日確實是霍允謙自收到家書以來,稍顯開心的一天。

  霍允謙還記得自己四歲時,和當時養的一隻貓,藏在父親書房作畫的案下玩九連環。

  那日陽光正好,貓趴他旁邊昏昏欲睡。

  他的父親就在書房裡念一句祖訓,讓他的兄長大聲跟讀一句:
  “整肅軍紀,仁嚴兼濟,兵不犯令,民不厭兵……”

  祖訓三百二十個字,有一半是霍家先祖叮囑後人,要以民為本,不要忘了霍家的根在民間。更要對得起當年從民眾中走來的那些華夏兒郎的愛國魂。

  剩下一半才是短短幾句練兵之道,和關於賞罰分明的馭人之術。

  後來,當他到了該背誦祖訓的歲數時,父親正要教他,他直接背誦一遍。他都走到院子裡了,父親還在納悶他是什麽時候學的。

  此時,將領們難得地放松,正笑著議論下面的秧歌表演,說看來咱們的將士們也很有天賦嘛,嗩呐一起,你看看一個個也能跟著扭兩步,賈萊的副衛終於帶信歸來。

  賈萊接過書信,知道這件事很得大將軍的歡心,自己也就很放心地沒有先看,直接將書信先呈給霍允謙。

  霍允謙沒有客氣,他本來就打算先看。

  讓他來看看打扮的像鬼火似的小丫頭寫了些什麽。

  霍允謙接過信就一頓,驚訝於厚度。

  給他寫幾個字,那叫一個費勁。

  給賈萊寫信,知道的這是信,不知道的以為在著書。

  “噢,去個人,告訴煮餃子,多包一些,讓百姓嘗嘗咱們這裡的餃子。”

  “是,大將軍!”歲禾顧不上等別人應聲,率先搶下這活。

  歲禾又笑著看一眼呂岩,也得到呂岩笑著一點頭,才和賈萊的副衛一起去安排給百姓包餃子。

  賈萊又笑著多叮囑一句:“讓再多準備一些紅燈籠。”

  這面,霍允謙已經展開信件。

  信件開篇挺含蓄,別看引經據典,但霍允謙看明白了,許甜心在坦白錯誤。

  信裡說,最近看了一本書,了解到歷史上,蘇家兄弟在殿試被提問時,不走尋常路。一個酷酷地罵,一個拍馬屁,沒想到都高中了。

  然後拍馬屁的還能做到,一輩子都在撈他哥哥。剛撈回來,他哥又一頓酷酷罵,就又被貶。再撈,再貶,如此循環,還沒啥大事兒。

  許甜心就從這件事情中總結出來,如果不小心犯了錯誤的話,拍馬屁挺好使啊。

  她竟然隻總結出來這一點。

  並且她還打算效仿。

  信中許甜心說,她作為號召者,最初號召大家上元節都來邊境看望將士們,其最初想法正是她也想拍馬屁,想淺撈一下她叔。

  因為她叔們不小心犯了個錯誤,誤砍鎮北軍掛牌的百年美人松。還砍伐八十余根其他樹木,別的樹都已上稅,就這棵美人松不知道該怎麽處理。

  上稅沒人敢收,又不了解鎮北軍誰掛的木牌,尋思先來一趟混個好印象,順便問問誰管這事兒要交多少罰款。

  要不然她叔叔們鬧心。雖說後面也沒耽誤砍伐,那也鬧心。

  霍允謙微挑下眉,這就是許甜心前面說的隻淺撈一下,確實挺淺。有賈萊和呂岩這層關系還惦記補繳罰銀,倒是挺誠實,多老實。

  然後霍允謙就一邊琢磨著,只要別砍伐他相中的那片半山腰,剩下的願意砍哪就砍哪,不就是一些樹木嗎?何必小心翼翼。

  一邊翻找信件最後一頁單獨備的地址。

  由於那片野林子沒有名,於是許甜心就給她的靠山賈萊爺爺,畫了一張從二道河出發怎麽能到那裡的地形圖。

  霍允謙心想:畫得很詳細,真巧,正是他相中的那座半山腰,他想今年在那裡蓋定林寺的選址。

  霍允謙記得那個半山腰本就沒有多少樹木,否則沒法搭建寺院。

  砍伐八十余根後……

  霍允謙有點納悶,那裡離二道河有一定距離,合著方圓百裡,都已經擋不住許家前進的腳步嗎?擴張范圍還挺快。

  霍允謙還記得那座半山腰上的美人松是橘黃色樹乾,針葉蒼翠,宛如龍鱗。主乾挺拔筆直,有扶搖直上青天之感。嗯,不得不說,許甜心的叔叔還是挺有眼光的。

  行啊,已經砍了,何罪之有?他們又不認識,從那麽遠的野林子拉回木材,一切忙碌不過是為衣食無憂。

  霍允謙知道許家今年要蓋不少房屋,為解決更多百姓做工而建,那是需要許多房梁和木料的。

  賈萊偷瞄一眼霍允謙手中書信,發現竟然帶地形圖,將軍也只看個開頭,就去翻看這張圖。

  賈萊就有點兒納悶了,那丫頭給他寫的信裡,畫圖是啥意思呢?

  賈萊要是知道開篇就是許田芯承認錯誤,誤砍的還是即將建蓋定林寺的“神跡”樹木,那裡是要當許願林的。

  並且他們大將軍還覺得這不當什麽,連他也會有些驚訝於許田芯在霍允謙心裡的分量。

  要知道之所以在那裡建寺院,那個地理位置是很重要的。
    他們鎮北地拓展,計劃中的一步。

  因為從那片野林子穿過去,有一條羊腸小路能直通十三縣。雖然那些路現在雜草叢生,但是來許願還願的人多了,就能將雜草踏平,沒有路也會成為路。

  而途徑十三縣後,接著再走一段很長的還沒被人踏平的羊腸小路,要是能翻山越嶺抄近路,就會很快抵達另一個州府。拿下那個州府,那裡四通八達,還有大海。

  那裡也不像從這面去府城再往前就到冀州大營。

  總之,可以說,那是一條戰略要地,蓋寺院也為輿論。

  為讓更多的民眾知道鎮北軍正處於什麽樣的處境。

  將來真有那麽一天要槍口對內,還是很希望能讓更多百姓理解的,可見即將要建的定林寺的重要性,霍允謙就這樣不當回事的略過了。

  霍允謙繼續看信裡內容。

  許甜心已經寫到,她祖母當晚就決定集結哪些村落。

  這份執行力,讓霍允謙覺得自己沒看錯眼。

  許甜心說,她祖母還將她最初隻想抖小聰明拍馬屁升華了,說先甭管人家知道咱砍珍貴樹木會如何,就算仍會照常罰銀錢,那已然犯錯誤就認交。

  她祖母只是打心眼裡覺得她的建議很好。

  因為家裡的互市鋪子能掙錢,全靠紀律嚴明的鎮北新軍給百姓做靠山。去探望,應該的。

  而她家開鋪子了解將領們是有外地年禮的,普通兵士沒有。

  作為邊境百姓更該自覺知道,晴天莫忘落雨時,和平不敢享安樂,隨時要做好心理準備,如若真的有一日再次爆發戰爭,那麽現在這些普通兵士們很有可能就會上戰場。

  在她祖母心中一向認為,有一種逝去不是人已故,是至此沒人記得。

  而那些常年駐守在邊境的兵士,一經數年未歸家,或許連他們的父母也忘記他們的模樣。

  真有那天,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她祖母說會和老姐妹們談起當初去看望過的小夥子。她們要記得。

  霍允謙將已讀完的兩頁信紙放在桌面上,繼續看下一頁。

  許甜心好似和賈萊在剖析心理。

  在信中,她說自己起源於抖機靈,可之後每一天她都覺得,那些用行動笑臉回應的應答聲,讓她和她的祖母都覺得震耳欲聾。

  “許家莊,孫家溝,於家莊,山河屯,蛟河村,楊馬架子,小三姓村,三棵樹村,碾盤溝,白家莊,蛤蟆塘村,二道河村,無一不應。

  鎮上兩家書院,學子們無一不應。

  錢員外和鎮裡那些商人,無一不應。

  大家都想來探望以血肉之軀築成界碑的將士們,想給臉上滿是冰霜,在風雪中堅守的將士們帶來歡笑,所以決定一起奔赴風雪中的北境城關。”

  霍允謙終於知道,為何信件會這麽厚。

  許甜心還將她看到的百姓們是怎麽捕魚,明明可以偷懶的,畢竟只是來探望帶多帶少都沒事兒,可是來自於各個村落的村民卻不停地捕魚,說再撈點兒,再給將士們多湊點兒。本來天兒就冷,再不吃飽點兒,怎麽堅守。

  還有農婦們是怎樣積極湊乾菜,又對這件事心裡到底是怎麽想的,她都有寫。

  霍允謙看到許甜心在信中轉述那些樸實的回答,他沉默了一會兒。

  而最後兩頁,許甜心寫給賈萊的話,更是讓霍允謙大為觸動。

  “北境百姓永遠比任何城池的人都懂。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捧焦土一縷魂。

  我從要出發,一直在想我的父親。

  當年這裡家家戶戶都被征走兒子,沒有人比這裡的人更明白,北境百姓要和鎮北大軍榮辱與共。

  尤其它現在叫鎮北新軍,這回換了主將,他姓霍,他在百姓心中是希望。

  百姓們一盼北地振興,匹夫有責。

  二盼來自於百年世家的霍將軍,至此能成為北地定海神針,鎮北新軍不斷壯大,讓外敵再不敢侵犯。

  三盼敵寇可往,我軍亦可去。

  我曾問過一位上年紀的爺爺,您跟來還能扭得動秧歌嗎?
  他說不僅扭得動,而且他說,敵寇殺的可是他親兒子,如果再有那一天到來,他還能上戰場殺敵。

  所以賈萊爺爺,或許歷史巨輪的聲音真的太小了,才讓所有人,隻記得戰爭勝利或失敗的結果,卻沒有記下每一位普通士兵和平民的犧牲。

  百姓們是多麽地希望,有一天鎮北新軍能為他們的兒子報仇雪恨。

  先登,斬將,奪旗,勇冠,奪下敵軍戰旗踩於馬下,鎮北新軍能名垂青史,威震華夏。

  此致,向每一位未見其面卻深受其恩,忠勇護國的先烈們敬禮。

  向每一位不懼生死,壯懷激烈,飲冰十載不涼一身熱血的將領們敬禮。

  向堅守在邊疆,堅守北地能生生不息,守護萬家燈火的普通士兵敬禮。

  致敬所有不能回家的將士們,許田芯。”

  霍允謙攥書信的手一緊。

  他覺得這才是許田芯對他的新年祝語。

  賈萊還奇怪呢,怎麽大將軍表情一下子就變了。

  霍允謙來到窗邊,下面應是湯圓煮好了,許田芯的奶奶在叫將士們快些趁熱吃。

  而其他隨行百姓,為了讓將士們高興,仍然不嫌疲勞在接著扭秧歌。

  霍允謙這次接手北地,早就翻閱過記錄。

  當年兵力不夠,前線從北境老百姓各家征用五萬三千兒郎上戰場,最後回來卻不足千分之一。

  聽說數年前,邊境北地,基本家家戶戶掛起白幡,還沒有收到補償銀。

  平時戮其力,戰時用其命,和敵寇和談完後,朝廷滿意,唯有北境百姓連自己兒子白骨都無處找尋。

  可就是這些心裡帶著傷痛的百姓,他們此時為讓將士們開開心心過一個難忘的上元節,來到了這裡。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