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我家直播間通古今》第305章 爭吵(兩章半合一)
  第305章 爭吵(兩章半合一)

  “最後兩頁,你們都看看。”

  霍允謙踱步到能看見城門外的位置,站在窗邊說道。

  賈萊聞言,趁霍允謙注意不到時,先偷偷看眼呂岩,無奈呂岩根本就沒看他,一直目視前方盯著牆壁。

  這人可真是……女人做了將軍,常年一本正經比他們還無趣得很,有好些次把他們這些男將軍對比的,好像略顯幼稚。

  而賈萊看呂岩是想用眼神吐槽:
  如果他沒記錯的話,這封信應該是寫給他的吧?他可以不第一個看。但是七頁信紙,大將軍隻讓他看兩頁算怎麽回事兒?
  賈萊佝僂著腰走上前,清了一下嗓子,忍住繼續想吐槽大將軍的話,率先拿起許田芯的一摞信紙。

  賈萊心想:還要翻一翻,哪個是最後兩頁。

  抽出來後,起初,賈萊的表情看起來很是放松,可是眨眼功夫,只看這名老將攥著信紙就站直了身體,不自禁地挺胸收腹,表情嚴肅。

  看完後,賈萊一言不發遞給身旁離他最近的將領。

  這位是原鎮北軍的一名大將,現在歸在霍允謙麾下。

  被大將軍和賈將軍的表情搞的,愣是有些緊張地接過那兩頁紙。

  他聽手下講,這不就是下方那個會吹嗩呐的姑娘呈上來的嗎?為何氣氛搞得像萬民請願書。

  他正要看,眼前忽然出現一片陰影,呂岩朝他伸手,勾了勾手指。

  論在場將帥們的官階,呂岩雖然和此人平級,但呂岩多出個稱號,那她就要第三個看。

  正要看信的將領,抬頭看眼呂岩,心想:行行行,給你,先不論官階是否平級,誰讓他姓傅。

  而呂岩這面接過信紙先一目三行,她第一反應就是她家田芯這字啊,不如用炭筆寫了,難為大將軍認認真真看完七頁。

  絕對不是什麽享受的事兒。

  當呂岩看到那幾句此致敬禮的話,她面上沒有什麽表情,但是心裡已經有了決定,從明日起就加大訓練。訓到最好將士們都恨她,才叫剛剛好。

  至於之前被截走信件的傅將軍,以為其他幾位原鎮北軍將帥看完後,臉上笑容消失。

  傅將軍不知道別人,他看完吹嗩呐那姑娘寫的幾句話,第一反應是羞臊的。

  他不想評價他的伯樂、恩師、主將、上一任已故大將軍的對與錯。

  只能說,多年前那場戰役,天不時、地不利、人也不和,才造成五萬民眾和正規兵將死傷高達八萬人次。

  天不時,當年第一次察覺敵軍有動靜是在秋天。

  想必宮中還在舉辦祭天。

  原鎮北大將軍燕將軍請求朝廷馳援。

  因朝廷一向讓北地為節省軍餉,屯兵不足三萬。

  不像霍將軍這次來到北地,他是軍政一體。大家都猜,否則霍家和朝上那些老臣,就不會支持此次開城互市,還會在互噴口水中。

  而當年的鎮北大將軍燕將軍哪有這份底氣,軍糧軍餉又被朝廷把控,就算燕老將軍想多屯兵都不成,北地沒有那麽多銀錢養兵。

  所以聽說敵軍來襲,第一反應就是兩步走。

  一步立即征用民眾,以備一旦開戰後勤補給兵卒人手不足。

  那時是真沒指望兵役上戰場。

  傅將軍記得自己第一次見到那些兵役時,許多被征用上來的民眾那都是家裡窮困,常年吃不飽飯,骨瘦林柴刀都舉不起來,豈能殺敵。

  不如盡快訓練如何後勤補給。

  第二步就是向朝廷請求馳援。

  當年來馳援的正是霍將軍兄長,現在的霍公爺,帶兩萬騎兵趕到北地。

  傅將軍記得,當年眼前的霍允謙也跟來了,只是不像眼下羽翼已豐。

  霍允謙在這裡還犯了錯,就被其兄長提前給趕了回去。

  但是從秋天直到快過年,敵軍也沒什麽動靜,就好像這場仗不打了,好像他們的消息有誤。

  京中九皇子就來了,帶著宮中旨意來看看援軍給了,兵役也征了,每日燒著軍餉。催促不開戰就讓援軍撤回,兵役退回,免得還要費糧食養著,九皇子是來督軍的。

  要傅將軍隻敢在心裡吐槽的實話,說白了就是今上心眼小,世間昏招千千萬,他們皇上起碼佔一半。

  怕霍公爺和燕老將軍兩位手握重兵的大將軍有什麽合謀,弄了一個敵軍來襲的假像。

  就這樣在九皇子的督軍下,一直拉鋸到過年,到底聖命不可違,霍公爺不得不下令先撤走一大半霍家軍。

  那時,想必宮中又在舉辦宮宴。

  大年初十,燕老將軍的兒子成親。

  雖說大家始終擔憂戰事起,但是諸位將領們起碼要草草去參加婚宴。

  而正是連霍公爺也賞光來了,當只有不足萬人的敵軍步兵,忽然從茂密森林北嶺衝殺下來時,九皇子立功心切,為踩踏霍公爺和燕老將軍的戰神名號,想一戰成名,愣是壓下他們留守的出色手下不讓送信。

  又因沒有兵符調不動燕老將軍和霍公爺的兵將,竟然出昏招調用征來的兩萬兵役,大開城門迎敵。

  消息傳回將軍府時,大家猶如當頭一棒。

  之後的事情,原鎮北老將,傅將軍直到現在都不敢回想。

  那不足萬人的敵軍先驅,不過是為拖延他們。

  突然十萬鐵騎猶如滾滾黑浪從遠處席卷而來。

  後來了解,那次敵軍鐵蹄為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運糧車隊太顯眼,竟然連補給都沒帶,一人帶兩騎,餓了就殺馬飲血。

  近十一萬敵軍猶如野狼般要撕開北境城關,攻勢極為迅猛。

  而他們這面,原鎮北大軍只有不足三萬人。

  霍公爺手下不足萬人,親帥將士們率先迎敵,還為在戰場上,救那個差些被人斬殺於馬下的九皇子傷了腿,前胸挨了一箭,人是昏迷不醒被部下救回來的。

  而征來的兵役,先前被九皇子強令出城迎敵已經死傷一大半。

  主將燕將軍立即派傳信兵向最近大營借兵,請求朝廷調兵。

  北境城關差些幾次不保,所有將士連夜浴血奮戰。

  此時傅將軍之所以羞臊,是因為多年前燕老將軍曾下令,被征上來的兵役要出城迎敵,一改隻讓民眾做後勤的初衷。

  且為拖延時日等來援軍,更為保存兵力能將更多的正規兵留守在城樓,下令隻留少部分運石頭和箭羽的民夫,剩下的,放在最前面去耗敵軍武器。

  所以當最後一批被征用的兵役和一萬正規兵卒衝殺出去時,曾數次提攜過他的上一任主將燕老將軍下令,關閉城門。

  多年來,能常常驚醒傅將軍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他又夢到戰場上,那些許許多多將士們死前的模樣。

  這裡不乏他們這些在座老將下面,極為年輕出色的部下。

  還有那些本就骨瘦林柴的民眾,那些人通通用同一種不敢置信的表情回眸看向正關閉的城門。
    關閉,代表棄之。

  可是那天,被棄在城外的數萬兒郎,卻在看完那一眼後,就撿起武器再次向前衝殺。

  傳到城樓上方的聲音,有人似乎帶頭喊,身後就是家園,兄弟們反正都是死,讓我們多殺倆,就會少倆人進城禍害我們的父母妻兒!

  “殺,殺,殺!”

  傅將軍常常深夜坐起身,腦中閃過這個畫面。

  天在下雪,那些華夏兒郎鮮豔的血液混著雪花,和地上的冰融為一體,血流成河,死戰到底。

  駐守城樓上,也有許多兵士一邊往下扔石頭,一邊眼睛發紅在求他們這些將領:“懇請開城門,懇請將軍讓我們出城迎敵,我的弟兄還在城外!”

  有將士甚至滿心激憤,對預備要爬梯登上城樓的敵軍破口大罵一句後,就對準位置翻身跳下城樓。

  死時是和敵軍緊緊抱在一起,死不瞑目。

  之後,北境城關是保住了,援軍來了,敵軍撤退講和。

  皇上應了,皇上也給予燕老將軍決策上的肯定,給了他們這些活下來的將領殊榮。

  當今皇上還怕天下百姓嘩然,為捂住淑妃之子九皇子的荒唐行徑,如果沒有九皇子輕敵,讓這場戰役一開始就落於下乘,對外竟然遲了多年才宣布陣亡名單。

  傅將軍知道,朝廷虧空。

  倘若他退一萬步能理解正規軍也沒有拿到補償撫恤銀,但他們平日拿軍餉,參戰拿三倍。

  而且一人從軍,一家就會免除徭役兵役。

  可那些被征用上來,已經血灑疆場的五萬民眾呢?
  所以傅將軍看到百姓許田芯寫給他們的幾個此致,他很是羞愧。

  此時,傅將軍愣愣地坐在那裡就琢磨:

  他打仗沒贏過,升官沒停過。

  連這次霍允謙接手北地,也給他這個原鎮北老將升了一級。

  可為將者的目標明明只有一個,那就是贏。

  賈萊本來一直在琢磨怎麽借百姓來探望之際,過後讓士氣再高漲一些,這是一個契機啊,他今日過後必要和將士們好好談談。

  沒想到傅將軍帶翻了凳子,嗖的一下站起身往前幾大步,未開口先臉通紅。

  這是尋思啥尋思激動了?還給他嚇一跳。

  “你這可有些在大將軍面前失禮了噢。”賈萊警告道。

  跟誰倆呢,原鎮北軍這些老將沒點兒深沉,甭管尋思啥激動也不能如此失禮。你拉開點兒距離說話,他們家將軍多少有點潔癖。

  傅將軍沒空搭理賈萊。

  傅將軍從霍允謙來到北地,雖然心裡是服氣霍家的,至今不忘,當年霍公爺一馬當先身先士卒,要不是那個草包九皇子,霍公爺就不可能去了戰場就被抬回來昏迷兩日,醒來敵軍撤了,霍公爺殘了。

  也打心眼裡希望,霍允謙帶領的鎮北大軍變得不一樣。

  可是他表現得一直有些別扭,感覺太投誠像在背叛燕老將軍。

  要知道霍將軍才接手半年,他不能表現地顛顛地怕被人戳脊梁骨。

  可這一刻……

  傅將軍心想:原來人啊,總要有什麽能刺激一下的,才能直視內心,猶如撥開多年驚醒的迷霧,剛明白自己趁著沒有老邁前能做些什麽。

  尤其是他的妻兒借他光已經過的很好了,只要他不謀反,也會一直好下去,那就可以了。

  而他能幹什麽呢,不得不說那個會吹嗩呐的姑娘挺霸氣,寫的全是他畢生想乾的。

  一盼北地振興,二盼北地強軍再不受外敵侵襲,三盼那句敵寇可往,我軍亦可去。他一定要讓敵軍也嘗嘗,什麽叫兵臨城下,為將者,不大殺四方,枉來一世!
  而且:

  “大將軍!”

  別看傅將軍沒少想,事實上沒過多久,霍允謙收回瞭望黑漆漆城外的目光,扭頭看向近在咫尺的手下。

  確實離他有些近,能不能遠些說話:“說。”

  “……卑職知道大將軍打算開墾荒田,卑職有一個不情之請,萬望大將軍成全。當年五萬三千名壯士為北地血灑疆場,能否……”

  當歲禾回來時,已經被人攔下,說裡面眾位將領在議事。

  歲禾哪裡想到,許田芯這兩頁紙真牛,或許借給田芯十個腦袋也想不到,她愣是讓裡面在討論商議,朝廷發不來撫恤銀,不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嗎?那他們鎮北軍就決定發土。

  這事兒總要有個章程,該對那些視死如歸的人有個交代了。

  然後好塵埃落定後,正視多年前那場敗仗,承認屈辱,才能知恥而後勇。

  而且原鎮北傅將軍說,由他提議,深知大將軍的難處,他來寫奏折。

  “末將同意。”原鎮北軍的另外六名將領齊齊站起身,打算跟隨傅將軍聯名寫奏折。

  以免朝廷又拿他們現在大將軍,勢力太大想背地裡屯軍田說事兒。

  接下來裡面就圍繞一個話題討論:“乾都幹了,怎麽也要讓每家每戶開墾五畝。”

  “那有些多,要知道這叫給了就歸了百姓。幾年後荒地就會成為良田,一畝良田價是多少,五畝又是多少。”

  “噯?你這話就不對了,我還覺得以奮武將軍往死裡訓咱們將士們的勢頭,我們北境會迎回越來越多的百姓和商戶,到我們鎮北大地落戶,到時房價還漲呢。你難道能以幾年後的房價往外賣?”

  “卑職覺得傅將軍此話甚為有理。況且當年正是由卑職曾統領過那數萬兵役勞作。卑職記得有些人很是出挑,至今我都有印象。他們當年要是沒有血灑戰場,眼下不能說做個富人翁,起碼也會吃穿不愁。卑職午夜夢回,曾想過那些出挑的壯士,想必是家裡的頂梁柱。”

  那搞不好都是長子主動擔起的兵役名額。

  頂梁柱再未歸,他的那些家人,這些年……

  “五畝荒地怎麽了,憑著那份能乾,我實話告訴你,我有好幾位人選想著過後留下他們,就是讓他們在我手底下當個普通兵卒,這麽多年也掙來了。徐將軍,你也別強,你先聽我說!”

  徐將軍氣壞了,是我和你強嗎,你分的是王土,你家封地啊?拿王土分發先斬後奏也就算了,你分太多,就算有理由,皇上心裡也不舒服。到時不找你個邊境小將軍麻煩,不得對咱大將軍有意見?
  裡面一點兒不比菜市場強。

  霍允謙腦中晃過許有田,他曾經也想給帶走。

  又想到許田芯,啊,這次看了書信才知道,原來是這個田,這個芯字。

  很好。

  沒想到能推動原鎮北將領們和霍家軍將領的關系。

  霍允謙擺手道:“先吃餃子,我們在這裡也先過過上元節。”

  可見霍允謙心情極好。

  而且為了不影響下面普通兵士和老百姓們熱鬧,你瞧瞧,他們這些將領沒一個敢下城樓的,怕下面人見到他們行禮拘束。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