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三國芳華之家父袁紹》第824章 趁機入局
  第824章 趁機入局
  向曹操求援歸求援,袁譚也沒有閑著,他同時也做出了不少應對。

  袁譚向青州各個郡縣發出急令,讓其以三城為界留了足以防守的守軍後,將其他兵士悉數派出合兵,然後掃蕩三城之間形成的三角地帶,若打探到袁熙軍的小股部隊消息,這些兵士便會立刻急行攻打。

  這些地帶覆蓋了絕大部分袁熙軍藏兵之地,而以三城劃出的區域為界,其他城池也能隨時堵截,互相支援。

  這方法初時幾次極為見效,袁熙軍騎兵被盯上了幾次,不過好在其機動力強,付出一些代價還是成功逃脫。

  但藏在山裡的泰山賊可就沒有這麽幸運了,藏霸等人對東海郡的山區顯然不如泰山郡熟悉,被袁譚軍堵住了幾條通道後,被迫打了場硬仗,損失不小。

  這也讓藏霸感到面上無光,虧自己先前還像袁熙誇下海口,結果如此不堪!

  他至此也更加小心起來,將兵士分散成小股行事,這一來反而歪打正著。

  因為分散的太多,傳回袁譚軍那邊的行蹤消息倍增,反而讓袁譚軍不好篩選了,且小股部隊轉移靈活,袁譚軍撲空幾次後,也漸漸放緩了步調。

  不過這樣一來,泰山賊內部的溝通也困難了,更不用說和幽州騎兵聯手大劫糧草了,袁譚的糧道得以再度暢通,從各郡縣搜刮的糧食便能繼續運往北海前線。

  此時袁熙的船隊在陸遜的指揮下,已經和田豫合兵,完全控制了青州的海岸線,他在船上收到平原傳信後,對諸葛亮陸遜兩人說:“袁譚果然不好對付。”

  諸葛亮和陸遜相視苦笑,開戰前他們預想了種種情況,當前算是比較差的一種,
  不過袁譚軍這種戰法也不是全無破綻,其依托城鎮發兵,用其來搜索袁熙軍的騷擾部隊,相比之下消耗還是多了。

  袁熙現在要做的,便是等著袁譚疲於奔命,後勤糧草斷絕的那一天。

  但袁熙擔心的還有一點,是曹操軍是否會介入到青州之戰中來。

  為此他讓泰山賊潛伏在青州兗州交界處,若曹操派兵前來,泰山賊便會在最短額時間內通知袁熙。

  袁熙並沒有料錯,曹操如今已經不在許縣,而是帶兵回到了他先前大本營東郡。

  這本來也是之前他計劃的,畢竟待在許縣,和劉協互相看順眼,還不如自己獨據一城,如今曹操在兗州的臨時治所,便是先前張邈兄弟佔據的濮陽城。

  之所以如此,是當日張邈擁護呂布起兵時,大本營就是濮陽,這裡的人對曹操最為抵觸,所以呂布起兵的時候也最為積極。

  之後呂布和曹操交戰半年,不敵轉往司隸,把濮陽交給張邈兄弟留守。

  再然後就是曹操奉迎天子到懷城後,趕在劉協詔書到達前水淹濮陽,除了張邈兄弟被孔融用詔書救出外,幾乎全城軍士百姓都死於其中。

  之後曹軍再度佔據了濮陽,彼時恰逢雨季,河水大漲,本已經淹了的濮陽灌入大水,衝毀了四門,河水宣泄而出,帶走了城內軍事百姓和牲畜的屍體,這一來反而將濮陽城裡面衝乾淨了。

  曹操回到兗州後,發現濮陽城內雖然大都損毀,但城牆道路尚在,而且反對自己的人都死光了,加上濮陽位置重要,於是草草休憩一番,重建了濮陽城。

  如今城內的居民,幾乎都是曹操兵士的家屬親戚,這些人因為曹操兵士的連坐制度,其實和人質無異,曹操將其放在濮陽城中,也是為了防止兵士逃跑,算是一舉兩得。

  這也是為什麽曹操軍作戰能力相對較強的原因,這個時代,兵士們就吃這一套,他們為了家人父母,只能在戰場上死戰不退,逃兵極少。

  相比之下一些號稱仁義治軍的諸侯,比如劉備劉表等人的兵士,反而是軍紀不嚴,一旦出現頹勢便紛紛逃走,如果遇到曹操軍,幾乎是沒有勝算的。

  這也是為什麽古人說慈不掌兵的原因,袁熙雖然對部下兵士不錯,但軍紀方面一直沒有廢弛,兵士出現差錯,也是軍法處置,毫不通融,不若這樣,是根本無法成為一支強軍的。

  如今曹操將謀士大半帶往濮陽,隻留下荀彧在許縣處理天子方面的政事,這看上去是荀彧獨擋一面,但眾人其實都明白,荀彧和曹操之間,怕是已經出現裂痕和隔膜了。

  曹操拿著袁譚請求聯姻,並願意交出青州的信件,展示給眾人,同時笑道:“你們覺得如何?”

  他有些志得意滿,袁本初的長子,卑躬屈膝地想自己求救,這證明自己已經擺脫了袁紹的陰影,反客為主了!
  荀攸出聲道:“這是件好事,可以在其中做不少文章。”

  “主公到時候可以借助天子詔書,給其一個歸附的名分,並宣布袁譚為袁家家主,這樣一來不僅能更加分裂袁氏內部的關系,更能讓袁氏變成主公的附庸。”

  “天下人見了,必然更加敬服主公的威德,從而紛紛歸附,不出數年,主公大勢可成!”

  眾人也是紛紛出言附和,曹操也是心中喜悅,但面上還是有憂慮之色,“話雖如此,袁氏其他二子,可是不好對付啊。”

  “其絕對不會甘心歸順於我,曹氏早晚要和其有一場大戰。”
    “但此時時機尚不成熟,若我分兵去救援袁譚,說不定會被二子趁機拖入戰火,無法休養生息。”

  “但袁譚既然做出了這種姿態,我也無法見死不救,諸位可有兩全之策?”

  陳群出聲道:“袁譚本就是對付二子最好的手段,且其戰場之上能力很強,驅虎吞狼非其莫屬。”

  “所以既要防備其坐大,又不好見死不救,所以我們至少是要做出姿態,給其一定援手的,免得被凶虎所滅。”

  “若是讓凶虎奪取青州,其人就更加難以對付了!”

  眾人深以為然,程昱讚同道:“當前我們能不能得到青州,並不十分重要,袁譚只有一地,也掀不起身份風浪。”

  “唯有凶虎威脅極大,若讓其取得青州,他的地就全部連了起來,而且其和主公領地處處接壤,突襲後方極為容易,是絕對不能讓其得逞的!”

  “但若是全力攻打凶虎,只怕會被冀州袁尚趁虛而入,所以這次想要對付袁熙,底線就是不能讓其取得荊州。”

  “在這個前提下,倒是可以行非常之事。”

  曹操目光一閃,“何為非常之事?”

  程昱眼中顯出了一絲狠戾,“和凶虎一樣,派出小股兵士騷擾襲擊他的領地!”

  “其對外宣揚行使仁政,所以對領地內的百姓很是在乎,只要我們搶掠劫殺,脅迫其百姓逃散,或乾脆將其抓回兗州,其必然會人心不穩,受到沉重打擊!”

  “他現在對付袁譚用的也是這種計策,現在也是我們該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時候了!”

  眾人聽了,心道這釜底抽薪之計,是真的毒啊。

  不過這計策,最初倒不是陳群想出來的,最先想出個招數的,是田豐和沮授,而這個計策,也是當初被其用來對付曹操的。

  袁紹在世時,看到曹操日漸壯大,又得到了司隸,避過了進入冀州的黃河天險,同時有圖謀鄴城的意圖,於是袁紹為了應對曹操的攻勢,讓一眾謀士出謀劃策。

  除了田豐和沮授以外,其他謀士都讚同全力攻擊兗州,速戰速決。

  沮授認為,冀州百姓疲憊,應該休養生息,派使者與天子交好,鞏固黃河以南地盤,準備船只和器械,實行固守和騷擾策略。

  田豐則提出了“三年疲敵”策略,認為曹操善於用兵,袁紹應該聯合其他諸侯,內部農耕備戰,選派精銳部隊,以聲東擊西之計來消耗敵人,最終獲得勝利。

  這個計策因為將袁氏姿態放的很低,是處於守勢的打法,被大多數人反對,認為有損軍心,所以沒有實行下去。

  之後袁紹身死,謀劃的內情傳到曹營時,曹操聽了都驚出一身冷汗。

  只有曹操知道,這計策是極難對付的,本質是遊牧民族騷擾農耕民族的做法,千百年來都沒有有效的應對之策,袁氏要真的如此做,曹操便會自顧不暇,陷入極大的劣勢。

  不過幸好袁氏自恃身份,沒有采用這種針對平民的做法,袁熙雖然采用的是類似的戰法,但針對的還是袁譚的運糧部隊,袁譚采用的反製措施,也是針對袁熙的小股騷擾部隊,尚未波及到態度百姓。

  而曹營現在要做的,則是直接針對平民,也是最為有效的舉動,如果荀彧在此,可能還會出言反對幾句,但在場的幾位謀士都是權衡利弊的高手,自然會選擇花費最小,最為有效的反製手段。

  曹操略一思量,便下定了決心,出聲道:“如此甚好,不僅對凶虎地盤,對冀州也同時采取同樣辦法,以防其積蓄力量。”

  “自從子和死後,虎豹騎便無人統領,現下倒是個機會,我擬選派各族年輕子弟中的佼佼者,各領百十騎兵,以月為限,誰取得的戰果高,將來誰就會是虎豹騎統領!”

  消息一傳出,曹氏和夏侯氏子弟皆都是歡呼雀躍,因為虎豹騎這種親衛,必然會在他們其中產生!

  不過兩日,幾十支小股騎兵便分頭往冀州徐州江淮方向而去。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