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三國芳華之家父袁紹》第825章 超乎時代
  第825章 超乎時代
  如今袁熙水軍已經佔據了東萊沿海,陸遜水軍和田豫水軍會合,由陸遜封鎖青州沿海,打擊袁譚海船,袁熙自己則暫時在東萊郡的東武駐軍,一面打地主分田地,一面調動兵力騷擾青州各郡要道,襲擾袁譚。

  他倒不擔心袁譚打過來,對方真這麽做,兵士必然疲憊,而袁熙則是想打就打,不想打便坐船離開,讓袁譚征調的大軍撲個空。

  所以如今袁譚即使知道袁熙在東海,但怕是調虎離山之計,也只能忍著,他最大的目標,還是尋找袁熙主力決戰。

  如今兩邊對峙,成了這幾年來局面最為詭異的大戰,雙方都做了大量的事情,偏偏就是沒有打起來。

  袁熙也有自己的困境,當他得知曹軍主力還是在東郡和冀州軍對峙,只是派出了騎兵進入冀州和徐州騷擾時,對諸葛亮說道:“事情果然還是演變成了這個樣子。”

  “要是真的讓對方突入徐州和江淮腹地,必然還會造成不少死傷。”

  諸葛亮說道:“確實,大漢立朝之初,匈奴便屢下搶掠,讓當時的漢廷也是很難應對。”

  “畢竟騎兵速度快,能在極短的時間內造成不小的破壞,並且迅速撤離,防不勝防。”

  “所以想要阻止這種戰法,必須要找到騎兵的行蹤,並且還要趕在其行動前派出兵馬阻止,亦或在其逃走前堵截,方能算作是有效應對。”

  “但這個條件實在是難以達到,因為本來尋找敵軍,只能靠目視,傳遞消息,用的也是騎兵一樣的馬匹,最多時間只能持平,又如何能趕在其前面?”

  “所以那時候的最可行的辦法,就是預測敵軍騎兵想要搶掠的目標,提前設伏。”

  “但這樣也只能說是聽天由命而已,畢竟對方的心思要是那麽好猜,戰場也不會出現那麽多不確定的意外了。”

  袁熙歎道:“確實如此,軍師能做到嗎?”

  諸葛亮反問道:“亮敢問主公,主公的觀星之術,能不能做到這一點?”

  袁熙老老實實答道:“做不到。”

  “我所能看到的,都是大而化之的事情,多個散亂無章的小事件,只能靠兵法和策略應對。”

  諸葛亮笑道:“這便是了,我也一樣。”

  “不過我先前說的那些看似不可能的條件,如今以主公手上的條件,卻多少能解決其中相當一部分難題。”

  “如果和敵情預測結合起來,便能縮小選擇范圍,從而料敵機先。”

  “亮當初也沒有想到,主公竟然也頗為喜歡工匠之術,比如那會飛的燈,便和亮不謀而合。”

  “亮當初秉燭夜讀,偶然間看到扇子上的羽毛掉落,卻在燭火上面上升了半寸,當時屋門緊閉,並無風起,便苦思冥想,領悟熱氣升騰,帶動輕便之物的道理。”

  “後來亮雖然也試著做出了火燈的雛形,但卻沒有使君當日攻城時使用的火燈那麽完善有效呢。”

  袁熙大汗,孔明說的自然是袁熙夜間打城時用的孔明燈了,關鍵這燈在後世,還真是以諸葛亮的名字命名的,自己這算是當面剽竊了。

  他隻得笑道:“道理都是殊途同歸的,軍師在看到望遠鏡之後,卻能想出和火燈結合使用的辦法,才當真讓我驚歎。”

  諸葛亮搖頭道:“想法還不成熟,並不一定有效,也可能是個失敗的點子。”

  “目前只能嘗試著從兩個方面改動,但亮也沒有信心一定能夠成功。”

  袁熙說的,是先前諸葛亮看過望遠鏡和孔明燈後,說若是兩者能夠結合,孔明燈帶著望遠鏡,放飛到空中,望遠鏡看到的范圍便能大大增多,要是能夠傳回地面之人的眼睛裡,那廣闊戰場之上的情況,便會一覽無余。

  如果幽州軍能夠隨時掌握戰場的情況,及時調兵遣將,天下還能有誰是敵手?
  袁熙聽到後,十分驚訝,這不就是後世的無人機嗎?

  不過他對這個法子,最初並不抱希望,因為袁熙明白,中間有一個比不過去的難點。

  如何將望遠鏡的圖像傳遞到地面。

  後世有相機,或者傳遞型號的線路,這個問題當然好解決,但這技術需要太多的前置科技,在這個時代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

  諸葛亮曾經想過在望遠鏡的後面加裝鏡子反射下來,這是受到袁熙提過的潛望鏡的啟發,但顯然這個時候手工打磨的青銅鏡無法做到。

  而且離地幾十丈的高,這麽長的放置銅鏡的管子要求也很高,於是最後諸葛來那個暫時放棄了這個想法,轉向第二個解決辦法。

  既然望遠鏡的景色傳不下來,那就讓人上去看!

  諸葛亮現在嘗試的,便是將孔明燈做大,大到足以帶人上去,讓人用望遠鏡親自觀看敵情!
  袁熙聽了更加震動,諸葛亮連後世熱氣球偵查的思路都有了!
  但上過初中物理的袁熙知道,製不出氫氣,單憑熱氣帶動熱氣球和人體,對於其球囊的大小和強度要求是極高的。

  但他也不想給諸葛亮潑冷水,畢竟新的發明都是一步步來的,突破不能用的臨界點,有時候技術的發明固然重要,但現有技術的改進,也能解決很多難題。

  諸葛亮現在在試驗的,便是如何做出大而輕便的熱氣球,絲綢強度低,麻布太重,還要在負載的減重上下功夫,這讓諸葛亮也頗為勞心費力。

  他出聲道:“主公那望遠鏡,才真正改變戰場的東西,然而袁青州手裡也有,所以我們也只能想盡辦法保持對其優勢。”

  袁熙汗顏道:“都怪我,當時我和其還是盟友,便送了個給他。”

  諸葛亮回道:“無妨,只有一個而已。”
    “不知道方法原理也做不出來,不是主公給解釋清楚原理,能仿製的人寥寥無幾。”

  “而望遠鏡和火燈的事若能想出解決之道,便是功在千秋的事情,因為若是火燈能夠載人,便能夠查知大片疆域內的敵情。”

  “這不僅可以用於征戰,還可以預防外族入侵,將來他們從哪裡過來,關內都可以擋住,外族侵擾後方,將不再是個不可能解決的難題!”

  諸葛亮說的,都是十分現實的問題,就是現在邊塞面對的一大難題,也是袁熙想要解決的外族頭號問題。

  北地長城經歷了戰亂,多有破損,袁熙雖然派人休修葺過,但說實在,此世的大部分長城並不高,只能擋住小股外族流寇。

  外族大舉入侵時,他們是怎麽越過長城的呢?

  最為有效的辦法,歷史上發生過很多次。

  直接挖城牆。

  有工具的情況下,幾千人只需半日,便能將長城挖出一個讓騎兵衝入缺口。

  長城沒有足夠的兵士駐防,是無法應對的,等烽火台傳信,援兵到來,遊牧民族早就在關內搶劫了。

  所以想要阻擋外族大軍,必須要提前探知敵情,將其堵在關外,而外族入侵,會隨著將來十幾年內氣候變冷,逐漸變成一個十分現實的問題,所以諸葛亮才這麽急著想解決高空氣球望遠鏡的難題。

  袁熙心中感動,說道:“難為軍師想的如此長遠,我們不用急,踏踏實實一步步走下去好了。”

  諸葛亮笑道:“主公這種不驕不躁的氣度,才是亮所欣賞的。”

  諸葛亮又和袁熙商量了軍情,這才返回官邸旁的小院,這是個幾間房的小院,只有他和黃月英及幾個童子居住。

  他剛一回屋,就看到黃月英面帶潮紅,氣呼呼的坐在窗前生悶氣,便出聲道:“夫人怎麽了?”

  黃月英咬牙切齒道:“被人佔便宜了!”

  諸葛亮一猜便心中明白,無奈道:“呂夫人?”

  “我早警告你不要亂跑,人家也是軍務在身,你去填什麽亂?”

  “而且我猜呂夫人應該也不會主動邀你,伱是自己先去招惹她的吧?”

  “讓你老是平時瞎想,也該有人治治你了。”

  黃月英恨恨道:“我怎麽知道她是那個樣子?”

  “我只是平時想想,她是真敢乾啊!”

  諸葛亮無奈的搖了搖頭,“現在是打仗,你收斂著些。”

  “而且我也從主公那邊聽說了呂夫人一些事情,雖說溫侯行為很有爭議,甚至有一部分人很唾棄他的行為。”

  “但呂夫人作為溫侯之女,自從出嫁就跟著主公征戰,多次負傷,至今還有耳鳴之症,年紀輕輕便壽數有損,其作為德行無虧,你至少也表現出起碼的敬重。”

  黃月英鬱悶,她當然也明白這些,但是夫君不知道,呂夫人狡猾狡猾的,關鍵自己無力反抗!

  她一著不慎,被摸了個遍,眼下隻得自認倒霉,說道:“夫君近來太忙,妾不想打擾夫君,才想散散心的。”

  “說來夫君和使君談論的那些發明,妾從桌上看過了,沒想到世上還有士族和夫君一樣,喜歡這些道道呢。”

  諸葛點頭道:“主公是個很特別的人,他想的事情,遠遠超出他這個年紀所能考慮的限度。”

  “不過最讓我驚訝的,還是在於他對於天下百姓的看法。”

  黃月英疑惑道:“從何見得?”

  諸葛簡略說了袁熙的襲擾戰術和袁譚曹操的騎兵搶掠戰術,黃月英一時沒反應過來,問道:“這兩種戰法,好像並無不同啊?”

  諸葛亮沉聲道:“不,有一點在根本上不同。”

  “袁譚曹操針對的是平民百姓,即使其將來多的天下,那便是荼毒自己子民,遺臭萬年。”

  “而主公的發兵,都針對的是敵軍,以保護當地百姓為前提,即使那些百姓並不在領地內。”

  “雖然在戰場上,這樣顯得有些婦人之仁,但出乎意料的,青州百姓卻開始自發向主公靠攏,幫助傳遞消息,幫助阻據袁譚曹操的大軍。”

  “雖然說慈不掌兵,但這種仁慈,卻讓百姓自發變成了兵士。”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