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非洲創業實錄》第502章 蘭芳海外省
  第502章 蘭芳海外省

  除了北莫桑比克,東非拿到的還有安哥拉南邊三分之一的土地,對於這裡恩斯特沒有現在就開發的意思。

  安哥拉在大西洋沿岸,也就是說不像印度洋那麽好乾預,東非可以在印度洋發揮海軍實力,大西洋就差些意思,又不可能分散海軍力量,萬一被英國人黑了怎麽辦。

  恩斯特的擔憂絕對不是沒有道理,恩斯特雖然討厭英國,但是不得不說英國是一個很務實的國家,當然,也可以說不擇手段,為了達到目的可不講什麽顏面,要不然也不可能成為世界霸主,畢竟英國屁大點地方,沒點狠活,也不至於能把德法奧俄美等一眾國家拿捏在手心裡。

  以前恩斯特當然沒資格說英國屁大點地方,現在東非的體積確實已經有資格說這種話了。

  開普敦還在英國人手裡,英國人在大西洋實力很強,曾經關著拿破侖的聖赫勒拿島距離安哥拉可不遠,英國本土海軍也能無障礙南下,所以如果東非海軍分散力量到大西洋,黑掉東非大西洋海軍,英國有這個實力。

  而且英國也有這麽乾的動機,東非至少就和英國結下梁子,所以東非實際已經成了英國的敵人之一。

  所以把有限的海軍力量分散到大西洋恩斯特是不放心的,印度洋方面就不一樣,東非海軍整體實力不算太差,不過只能放在一個海域才能充分發揮實力。

  東非海軍的配置和奧匈帝國,德國差不多,而兩國海軍的活動區域很狹窄,甚至可以用可憐來形容,所以海軍力量顯得還有富余,東非就不一樣,印度洋太過龐大,能護著東部沿海都很吃力,如果加上大西洋,東非那點海軍根本不夠用。

  當然,恩斯特不開發安哥拉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葡萄牙割讓給東非的那塊地,條件其實不是太好,畢竟在安哥拉南部,自然條件也比較接近納米比亞,不是一塊適合開發好地方。

  ……

  加裡曼丹島,蘭芳共和國。

  坤甸港是蘭芳共和國第一大港口,東非在坤甸本來就存在軍事力量,但是今天東非的兩艘商船帶著一個營的兵力在這裡上岸,正式宣告蘭芳共和國成為了東非的殖民地。

  在和葡萄牙休戰後,東非現在有時間騰出手消化蘭芳共和國,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和荷蘭交流後,荷蘭人已經放棄了蘭芳共和國,換取東非對周邊荷蘭殖民地的承認,也就是說荷蘭和東非劃分好了加裡曼丹島上各自的勢力范圍,恩斯特也很識趣,對於荷蘭當前在蘭芳共和國的存在利益,保持尊重。

  在坤甸港,第一任黑興根王國蘭芳海外省總督威爾特正式就職上任,蘭芳海外省不是黑興根王室第一塊殖民地,阿拉斯加才是,但是阿拉斯加屬於王室領地,不屬於黑興根(東非)王國管轄,畢竟狡兔三窟,黑興根王室也需要後路。

  看著原蘭芳共和國國旗,“客家”旗邊冉冉升起的東非國旗,威爾特心裡很是愉快,從今天開始自己也是一省之長了。

  蘭芳海外省因為地理位置特殊,所以沒有高官這個職位,而是任命總督,總督的權利比高官大一點,像蘭芳總督其有半個軍事指揮權。

  說到底恩斯特還是喜歡集權,並不放心給蘭芳共和國太大的自治權,所以蘭芳共和國直接變成了東非的一個海外省,而不是普通殖民地,變成省份,那和東非其他省份一樣,就是自家人了。
    當然,主要原因還是蘭芳海外省面積不大,人口不多,所以加入東非沒有太大阻力,蘭芳海外省前省蘭芳共和國鼎盛時期范圍也僅僅是在加裡曼丹島西北,經過荷蘭的幾番削弱,蘭芳共和國只能算是加裡曼丹島上一個無足輕重的小國。

  如果蘭芳共和國真獨霸整個加裡曼丹島,那恩斯特肯定不會給蘭芳一個海外省的資格。

  說起蘭芳共和國,還有一個有意思的特點,那就是其有一塊自己的殖民地那家——戴燕。

  戴燕是加裡曼丹島土著建立的國家,在蘭芳共和國東部內陸,按照原蘭芳共和國的說法,那是藩屬國,不過在東非標準就是殖民地,戴燕也被並入新設立的蘭芳海外省。

  至於這些土著願不願意,那可由不得他們了,東非可不像蘭芳共和國那麽好說話。

  以前戴燕還能在蘭芳共和國和荷蘭人之間遊走,現在東非已經和荷蘭人達成交易,所以戴燕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加裡曼丹島上的國家可以按照信仰分為三大類,首先是客家,也就是原始漢人信仰,主要是加裡曼丹島上的華人群體,恩斯特知道這肯定不算一種宗教或者信仰,但是全世界也只有東方比較特殊,其次是基督教徒,主要是荷蘭人,最後是阿拉伯教徒,加裡曼丹島上大部分國家都是阿拉伯教。

  這個戴燕也屬於阿拉伯教,這對於以天主教為民間主流宗教的東非來說,異教徒國家,消滅了也毫無心理負擔。

  甚至很符合歐洲的思維模式,荷蘭人就致力於在加裡曼丹島上傳教,畢竟荷蘭的主流宗教和東非差不多,尤其是荷蘭殖民地,天主教排在第一位,新教第二位,東非也是如此,然後才是其他宗教,因為桑給巴爾島的原因,東非也有一批阿拉伯教徒。

  不過東非的阿拉伯教徒比較特殊,東非允許他們存在是貪圖阿拉伯國家的商業貿易,這些阿拉伯人其實國籍很靈活。

  因為桑給巴爾島以前是阿曼帝國領土的原因,桑給巴爾島上的阿拉伯人也可以是阿曼帝國或者其他阿拉伯國家的公民。

  實際上也是如此,東非把桑給巴爾島劃作行省後,許多原桑給巴爾蘇丹國的阿拉伯人就重回阿曼,畢竟在東非阿拉伯教沒有地位,不過因為從事貿易的原因,他們大多依然留在桑給巴爾島客居。

  不過東非和阿拉伯群體都存在默契,那就是當前東非沒有驅離他們的想法,至於什麽時候驅離也是看東非想法,主動權在東非,因為桑給巴爾島稅收,財政,軍事等權利都已經被東非回收,東非想趕走阿拉伯人只需要在政策上動動手腳,那這批人就只能重回阿拉伯世界,畢竟他們也算有小有家財,在東非當二等人,還不如回阿曼做人上人舒服,至於賴著不走,還有東非軍隊和他們交涉,所以沒有這個可能性。

  對於戴燕這個同樣是阿拉伯國家的處置,東非是打算把其居民遷徙到東非來同化掉,作為蘭芳共和國的藩屬國,戴燕就更不能和東非談條件了,而且戴燕的居民以馬來人為主,只要不是黑人,恩斯特還是可以接受的。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