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非洲創業實錄》第518章 循序漸進
  第518章 循序漸進
  在介紹完農場的情況後,看著眼前充滿活力的小青年,凱德相當不厚道的在心裡想到:“年輕人就是精神好,接下來可就有罪受了。”

  因為是第一天,所以第三國營農場主要是給這些學生安排住宿等事項,但是明天開始那就真是要下地做工了。

  第二天。

  “今天你們的任務是除草,大家也看到了,這塊地面積不小,不過按照往年的安排,今天是不會給你們分配其他農具的,看到我手裡的鋤頭了麽?你們只能使用鋤頭鋤地。”

  不過東非的小青年們也不是五谷不分,有些會幫家裡做些農活,對於鋤頭的應用還是手到擒來的。

  不過第三國營農場的地塊可不是小打小鬧,面積很大,所以對於他們來說也是一個工程量相當大的工作。

  很快,大家熱火朝天的揮起鋤頭,姆貝亞海拔比較高,所以天氣不算炎熱,這一點對於大家來說沒有太大壓力,就是太陽有些曬人。

  隨著時間的流逝,實踐課程對於第二中學的學生來說,剛開始還是興致勃勃,現在則有些蔫巴,不過集體勞作還是比較容易度過這種枯燥的工作,但是中午到了飯點,就讓學生們比較頭疼了。

  “啊!怎麽全是大餅鹹菜。”

  倒不是東非學生矯情,東非的緯度,使得東非一年四季溫度都不會太低,確保水源充足的情況下,也就是說植物可以一年四季生長,雖然東非只有雨季和旱季。

  所以這就導致東非的蔬菜種類和產量低不了,不要說蔬菜,就是花卉這種比較嬌貴的植物在東非都很適合生長。

  所以東非人可能肉食水平暫時比不上一些國家,但是蔬菜絕對管夠,而東非的華人移民群體又把炒鍋帶到東非,所以東非炒菜也相當流行。

  話說恩斯特就感覺歐洲人吃的比較簡單和他們烹飪方式有很大關系,或者說比較原始,煎烤油炸,或者直接一鍋亂燉,除了油炸比較高級一點,其他方式貌似全世界文明人類生來就會。

  而且炒這種烹飪方式,非常適合處理蔬菜類植物,就比如印度,他們主流飲食習慣就是把蔬菜和其他食材做成糊糊,亦或者是西方的蔬菜沙拉都是缺乏炒菜這種方式做出的妥協。

  仿佛是聽到了學生們的抱怨,凱德說道:“因為這次課程就是要讓伱們明白勞作的辛苦和生活的不易,就像你們今天耕作的那塊地,一年到頭來的產出,也就是麥子,這些麥子最後變成你們手中的大餅。”

  “凱德大叔,可是我們東非也不缺糧食啊?”

  “這一點我們當然知道,但是東非是特例,世界上還有很多國家的人民連吃飽飯都是奢望,這一點你們可以回去問你們的父母,他們中很多人,除非是因為躲避戰火,大部分都是因為吃不上飯才移民到東非,所以不能因為現在東非日子好了,就心安理得。”

  只有對比才能更直觀體現東非的生活質量,不過東非周邊國家沒有這個條件和東非對比,那些黑人還停留在狩獵和采集階段。

  於是凱德接著說道:“不要看這裡只有大餅和鹹菜,實際上能吃上這些對於一些國家的平民都有可能不是簡單的事,你們是趕上了好時候,沒有吃過多少苦,就拿我來說,以前只能吃上用玉米熬成的糊糊,還經常吃不飽,一些遠東移民就更慘了,他們很多人甚至連樹皮和草根都吃過。”

  凱德的話讓第二中學的學生們若有所思,實際上東非的二代們,絕大多數父輩都是苦日子來的,所以也會和他們講述一些以前的生活。

  當然,初到東非的時候,日子也不一定好過,只能維持基本的溫飽,還要面對疾病威脅,這也是恩斯特早期沒有親自到東非的原因,等東非開發出來後才把黑興根王室遷徙到東非,所以經過十幾年的開發,東非生產力爆發後,東非人的平均生活質量才大大提高。
    看著若有所思的學生,凱德心中很是欣慰,實際上東非人,至少說普通人的心態是很純樸的。

  俗話說窮生奸計,富生良心,不管歐美還是遠東,窮人過日子肯定要精打細算,而東非這種社會,底層民眾富肯定不是太富,窮也窮不到哪去,所以競爭不夠激烈,大家反而不用過多算計著過日子,整個社會比較和諧。

  當然,東非發展勢必要走上競爭和內卷的道路,不然未來無法和其他國家競爭,至於現在,條件還不太成熟。

  東非的人口主力軍,也就是第一代移民正值青壯,雖然體力不錯,但是文化素質相當低,連東非的官僚群體亦是如此。

  所以東非的國家政策和方向,幾乎完全由黑興根王室把控,因為只有黑興根王室才有國家治理的經驗。

  不過黑興根王室之前也僅僅是德意志一個小國王室,沒有治理東非這種超大型國家的經驗。

  所以這需要東非政權進行長期摸索,換句話說東非這個國家是極其不成熟的,要是想讓這個國家迅速擁有自我更新優化的能力,那就要放開管制,讓東非內部進行激烈的競爭。

  這一點恩斯特不會實行,因為東非如果是處在古代,那這麽乾無所謂,現在可正是帝國主義來臨的時代,外患勝於內患,所以恩斯特可不想讓東非動蕩,自我消耗,給英國等潛在敵人可趁之機。

  所以東非從一開始,就把軍隊抓在手裡,並且通過軍隊來完成國家構建,畢竟軍隊的一個特點就是比較容易管理,只不過東非沒有普魯士那麽依賴軍隊,在東非軍隊每一次突破限制後恩斯特又開始歸攏軍權。

  不過這一切都是循序漸進的,恩斯特總是可以讓軍隊數量保持在一個比較合理的區間。

  東非早期通過軍隊管理東非民眾,那早期東非實際上就是一個軍營,形成後來東非的高度中央集權。

  這樣就使得,東非的大政方針是由上而下,而不是像英法美等民主國家那樣,由下而上。

  不過說英法美等國,民主也不太正確,恩斯特理解的民那就是最底層人民,而歐洲的民更符合古羅馬時代的羅馬公民狀態。

  這一點從歐美的選舉制度就可以看出來,這個時代歐美各國還沒有進化到全民都有選舉權的地步。

  以前世英國為例,1866年後,英國通過兩次議會改革,到1885年才基本實現了成年男子普選權,而英國這個成年男性普選權還是之前多次工人鬥爭得來結果。

  而東非當前就不需要什麽所謂選舉,東非工人群體規模也不大,民眾受教育水平也暫時處於低水平狀態,民眾對政治訴求欲望不高。

  恩斯特自然也不可去推動這種事,畢竟自己可是貴族,只等水到渠成後才會跟進,現在東非民眾則只需要服從王室安排即可。

  當然,恩斯特也明白大勢不可違的道理,要是重生在古代,那自己才懶得搞什麽變革,所以未來東非發展要自己把握好度,順應時代發展。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