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非洲創業實錄》第523章 旱情
  第523章 旱情
  按照這個道理,東非算是偽列強,在一般國家面前可以算作列強,面對上面那幾個國家不算。

  這個狀態類似前世遠東帝國,實際上,遠東帝國和美國可以看作新的兩個超級大國對峙,算是獨一檔國家,但是遠東帝國又有一些指標沒有達到標準。

  ……

  1879年12月3日。

  “殿下,根據我們的檔案記載移民到東非的總人數是一千四百六十多萬人,黑人在冊的奴隸數量是一千三百多萬。”

  “這些都只是檔案中記載的一部分,被統計出來可以用作參考東非人口的數據,當然,和現實東非人口數據有很大出入,就比如新出生人口和因為疾病戰爭折損的人口,沒有統計在內。”

  “而且檔案還有大量遺失和記載錯誤造成的出入,畢竟有些檔案因為年代久遠,所以因為各種原因而損壞,這個我們的工作提升了難度。”

  實際上20世紀人類就又開始思考如何同自然和諧相處,因為征服自然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光靠相信“人定勝天”是沒有用的,科技越發展,人類機會發現自身在自然面前的渺小。

  這不到兩千萬的黑人裡還有一千三百萬東非登記在冊的黑人“勞工”,進一步說明東非奴隸帝國的本質。

  恩斯特喝了一口茶道:“也不用擔心得罪人,如果是黑人,那說明問題不大,不過出於公平起見,那些藏匿的黑人,要由政府重新分配。”

  但是到了21世紀,由出現了“環保主義”的歪門邪道,當然,恩斯特指的是極端環保主義,以前人崇信科學,而21世紀的許多人又開始質疑科學。

  不過改造東非環境,那自然不能過於計較一些細節方面的得失,要是一成不變,那人類社會也就沒有必要存在了,還不如重回樹上當猴子。

  像東非這種國家,存在隱匿人口現象也不是不可能,隱匿人口其實就是黑戶,其實黑戶最多的有可能是黑人,東非是一個奴隸製國家,享受著奴隸製帶來的福利,就不可避免有些地方為了當地發展,或者說是偷懶,暗地增加奴隸數量,這些奴隸也就是不被東非官方承認的“勞工”,是非法的。

  這就是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不同,地方政府為了完成任務和自身利益,做出一些出格的舉動,而中央政府就要對這種現象嚴厲打擊。
    不過在對地方政府多藏匿黑人奴隸的態度上,恩斯特還是比較寬容的,可以既往不咎,這是因為黑人沒有人權,只能自認倒霉。

  至於黑人數量也不容忽視,幾年前統計的黑人數量是兩千兩百萬,東非這些年送出去差不多三百多萬,那東非當前黑人數量應該是接近兩千萬而不到兩千萬。

  “至於高原糧食產區,最大的問題在於水利建設導致了一些用混亂,所以情況比沿海平原要差一些。”

  “現在旱災發展到什麽程度了?”恩斯特接著問道。

  這樣恩斯特就對東非人口數據有了大致了解,光是移民數量就達到了一千五百萬左右,那東非最後在不計算黑人的情況下應該是翻了一到兩倍,差不多在三千萬到四千多萬的水平。

  人口統計不是一個輕松的活,像之前馮德萊恩給恩斯特提供的人口數據,反而是最簡單獲取的,畢竟有多少移民到東非,東非每次召集和賣出了多少奴隸,東非都是登記在冊的。

  馮德萊恩接著說道:“沿海平原糧食產區,因為這幾年的水利設施建設,我們修建的水庫和灌溉系統為抗旱起到了巨大作用,幸好我們在長雨季把大小水庫的水蓄滿了,所以現在可以及時保證農業灌溉工作。”

  五四.二五零.一五八.二零零

  “差不多要等到明年的三月份,畢竟這個工程量還是相當大的,我們需要各級政府的工作配合,同時需要大量的計算和複查,最終才能得出結果。”馮德萊恩說道。

  所以恩斯特對下屬說道:“水利建設短期內肯定會對我們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不過一但完成後的總體收益才是我真正看中的,所以水利建設要穩步推進,這甚至可能影響以後百年東非農業的發展。”

  水利工程建設勢必會影響到原來的自然形態,對河流湖泊等濕地生態系統造成一定的影響,這也是高原糧食產區問題比東部沿海平原問題大一些的原因。

  “嗯,你們的工作不用著急,但是必須準確,尤其是統計人口時,要嚴格防止有些人耍滑頭隱匿人口。”恩斯特強調道。

  畢竟不是一個時代思維上思考問題,恩斯特這種考慮環境問題的想法,放在19世紀,那自然有些格格不入,19世紀的人類是相當自信的,把“人定勝天”的信念牢牢印記在腦海裡,這是工業革命對人類思維的巨大衝擊。

  不過這種方式只能算到來到東非的移民人數,至於來到東非以後就不太清晰了,畢竟移民東非是有風險的,到了東非後因為水土不服,疾病等各種原因意外死亡的人不在少數。

  這就和算帳是一個道理,東非也有帳本,對東非的人口有粗略計算,畢竟移民和奴隸數量是定死的,所以東非每次有多少移民入帳,都會及時加入到總數上。

  恩斯特問道:“你們的統計大概什麽時候可以完工?”

  “當前東部沿海平原的旱災在我們的可控范圍之內,就是高原旱作農業產區情況不太好,不過因為種植的以耐旱作物為主的原因,反而情況不至於太差。”

  “等到小雨季來臨時,水庫因為用水和損耗差不多只有百分之六十到七十的庫容量,畢竟這次旱災情況特殊,所以給我們工作帶來了一些壓力,不過只要堅持到明年三月份,情況應該能大大緩解。”

  “不過因為長雨季之後是旱季,我們也有用水需求,長雨季之後的旱季差不多是四到五個月時間,這期間水庫一直處於放水狀態,庫容量差不多減少了百分之二十左右。”

  馮德萊恩對恩斯特的話感到有些莫名其妙,水利建設自然是好事,怎麽聽殿下的意思反而還有壞處。

  所以社會思維會順應時代的發展,人類的心靈也沒有想象的強大,整體社會稍微遇到挫折,就容易走上極端道路。

  而19世紀是大發展的時代,至少西方世界人類心理上是滿足的,同時是自信和樂觀的,這樣也就容易對未來存在的一些問題和弊端被忽視掉,而恩斯特就是要對這個時代的東非查缺補漏。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