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非洲創業實錄》第232章 裁區設省
  第232章 裁區設省
  經過討論,東非王國高層們決定仿照歐洲在東非王國內設置省份,原本的大區就不再提了。

  按照地形,經濟,環境,國防需求等因素,來劃分王國的行政區,最後弄了一個大致地圖出來。

  “索馬裡的北方省應該順著河流走向劃分邊界。”一位官員提議道。

  “嗯!這可不行,這個省份最好還是跨過河流比較好。”

  說著菲利克斯拿著筆在朱巴河同謝貝利河中間畫了一條線。

  “這樣整個謝貝利河流域,也就是那些河岸邊的綠洲可以為北方提供軍糧,而不用從南方調度,而光靠謝貝利河以北的土地的生產力肯定不行。”

  “嗯,有道理,下一個。”康斯坦丁國王說道。

  “省會選在摩加迪沙麽?”

  “摩加迪沙靠海,地理位置很危險,而且距離內陸太遠,省會選這裡肯定不行,謝貝利河南岸的貝萊德文倒是不錯。”

  “貝萊德文作為省會我沒意見,但是西北方向應該單獨設置一個軍事城鎮,用來應對西北角的潛在威脅,不管是摩加迪沙,還是貝萊德文距離這裡都太遠了。”

  “那就選在德雷達瓦村吧!這個位置正好位於山地北麓,同時也是軍事要地。”

  “同意。”

  “朱巴河流域省會怎麽選?”

  “和北方省一樣,一個港口,一個內陸城市作為省會,基斯馬尤雖然經濟發達一些,但是他和摩加迪沙一樣太靠東邊,輻射不到內陸。”

  “那就選拜達博鎮吧!”

  “同意。”

  “我有一個建議,關於南薩爾茨堡省,應該將馬拉維湖上的力量集中在卡龍加港,對馬拉維湖區域進行統一管理,方便戰時調度,配合陸軍行動,同時也有利於防止敵人借助馬拉維湖北上。”

  “可以,那就把原馬拉維王國領土也並入南薩爾茨堡省,在卡龍加設立一個河湖部隊分中心。”

  ……

  1870年5月23日。

  經過東非政府的一陣討論和分析,最後東非王國做出以下行政區劃調整:
  熱帶沙漠氣候區域。

  1,圖爾卡納省(省會奧莫拉特。)。以圖爾卡納湖為地理中心設置的省份。

  2,北方省(省會貝萊德文,摩加迪沙港,德雷達瓦軍鎮——應對英屬索馬裡蘭和法國吉布提殖民地,以及阿比西尼亞帝國。),最北端省份,貝萊德文為謝貝利河沿岸城市。

  3,朱巴省(省會拜達博,基斯馬尤港。)拜達博——朱巴河沿岸城市,交通和軍事要點。

  因為熱帶沙漠氣候的原因,這三個省份的面積都很大,不過只有圖爾卡納省有可觀的耕地面積和水源。

  原南肯尼亞地區三大區變動。

  1,東方省(省會蒙巴薩。)原東肯尼亞大區,加入北方部分土地,面積擴大。

  2,南普魯士省(省會內羅畢。)原中肯尼亞大區。
    3,東大湖省(省會基蘇木。)原西肯尼亞大區。

  原坦桑尼亞大區變動。

  1,濱海省(省會坦噶港。)原上濱海區。

  2,中央省(首都第一鎮,巴加莫約和達累斯薩拉姆兩個港口。)並入原中濱海區土地。

  3,海湖省(省會新原市,姆特瓦拉港,羅恩羅達,松蓋阿。)即原東馬拉維湖區同下濱海區合並而來,新省會選在羅恩羅達和松蓋阿之間的新原市。

  4,南薩爾茨堡省(省會姆貝亞市,卡龍加湖港,包括加丹加高原和馬拉維湖沿岸。)原上馬拉維湖區,面積擴大,因其重要地理位置所以改名南薩爾茨堡。

  5,高原省(省會多多馬市),原中部高原區。

  6,乞力馬扎羅省(省會阿魯沙市)原北部高原區,首府由卡拉圖遷往阿魯沙。

  7,南大湖省(省會姆萬扎市。)並入部分大草原區。

  8,霍亨索倫行省(省會基戈馬市)原索倫湖區。並入部分大草原區。

  其余大湖區附近行政(幾乎沒有變動)。

  1,西大湖省(省會布瓊布拉市。)
  2,北大湖省(省會坎帕拉市。)
  西部熱帶雨林區域。

  1,米通巴省(省會金杜市。)熱帶雨林同部分熱帶草原氣候。

  2,黑森省(省會基桑加尼市。)熱帶雨林氣候。

  讚比亞及加丹加高原區域行政區劃。

  1,西加丹加省(省會盧本巴希市。)
  2,東加丹加省(省會卡曾貝市。)
  3,西高原省(省會恩多拉市。)
  4,西部省(省會芒古市。)
  5,南邊疆省(省會盧薩卡市。)
  6,瓦隆加省(省會博斯市。)
  兩座島嶼。

  1,奔巴島(新漢堡市。)
  2,馬菲亞島(馬菲亞市。)
  附屬國:
  桑給巴爾蘇丹國,有駐軍。

  總共24個省份,26個省級行政區,1個附屬國。

  ▼(東非王國行政區劃圖)
  這次行政區劃大草原區被瓜分,其首府塔波拉並入南大湖省,成為該省僅次於姆萬扎的第二大城市。

  馬拉維湖西北兩岸劃入南薩爾茨堡省,該省首府依舊是姆貝亞,卡龍加作為湖港依舊是第二大城市,同時並入了加丹加高原部分土地,南薩爾茨堡省地跨東非高原和加丹加高原,交通樞紐地位進一步加強。

  確立了奔巴島和馬菲亞島兩座島嶼的獨特地位,同時明確了桑給巴爾蘇丹國附屬國地位。

  新成立的乞力馬扎羅省取代原北部高原區,首府也從卡拉圖遷往更具地理優勢的阿魯沙(距離坦噶港和蒙巴薩港更近,地形也更加開闊平坦。)
  下濱海區同東馬拉維湖區合並成新的海湖省,省會選址在原松蓋阿和羅恩羅達之間的新原市(原名通杜魯村)。

  同時部分地方采用了具有德意志色彩的名稱,主要有新漢堡市,南薩爾茨堡,南普魯士省,黑森省,霍亨索倫行省等。

  東非關於國防而設置的特殊省份主要是南薩爾茨堡省,海湖省,北方省,主要應對其他西方殖民勢力,而和土著接壤的區域則沒有需求。

  這次行政區劃變動,東非政府將在新佔領區建立統治機構,同時在讚比亞等地區開始對這些土著進行區分,老弱病殘進行放逐,通過軍事行動,對反抗勢力進行消滅,用青壯奴隸補充東部“勞工”缺口。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