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非洲創業實錄》第82章 麵粉廠
  第82章 麵粉廠

  六月份。

  巴加莫約港,小萊茵河畔。

  巴加莫約作為東非殖民地僅次於達累斯薩拉姆,蒙巴薩,坦噶的第四港,也是東非殖民地發展的重點。

  一間佔地千余平方米的廠房建築在巴加莫約港拔地而起,其全部由磚石混凝土結構搭建而成,紅色的牆體和周圍白色的阿拉伯建築顯得格格不入。

  其風格完全照搬了歐洲當前的建築風格,和周圍矮小的阿拉伯房屋形成鮮明對比,哪怕是巴加莫約本地的阿拉伯教堂,在其面前也顯得有些小不點。

  高大的煙囪,從廠房中間的頂棚上突出來,滾滾黑煙點燃了東非湛藍色的天空,工業的氣息在東非撲面而來。

  桑給巴爾蘇丹國在東非也是有一些小規模的手工業,全是傳統的小作坊,比如鐵匠鋪,裁縫鋪……這些傳統手工業。

  巴加莫約麵粉廠是整個東非地區,第二次有記錄的采用大機器生產的現代工業。

  第一次是早已經營業許久的坦噶劍麻加工廠,目前在市場上混的風生水起。

  但劍麻是東非的優勢產業,世界上只有巴西和東南亞的部分地區可以和其競爭。

  而麵粉廠,就是當今比較普遍的工業產業,尤其是歐美地區,這種工廠不計其數,當然包括那些規模小,可能只有一兩台機器的廠子在內。

  巴加莫約麵粉廠,采用的是蒸汽動力,也就是燒鍋爐,其鍋爐動力來源就是從東非內陸開發出來的煤炭,帶動蒸汽機輪給廠房裡的設備提供不間斷的穩定動力。

  廠裡的機器設備全部是從德意志地區進口的最新款,以零部件的形式在波羅的海沿岸的德意志港口裝船,最後在巴加莫約港卸貨。

  經過專業技術人員的指導,幾十台機器安裝完畢,這些機器都是大家夥,全部由金屬零件構成。

  整個車間裡簡約大方,方便衛生清理和消毒工作。

  照明系統全部采用柏林電力公司自己的技術,即使夜晚也可以連續不斷的維持運行,發電機則是進口的西門子公司產品。

  和生產車間緊密相連的是一座巨大的現代化倉庫,東非沿海地帶氣候比較濕潤,不利於食品的保存,所以對食品的儲存要求就要高一些。

  所以倉庫的建設,充分采用了當前時代最好的技術和規劃。

  為了防潮和老鼠,地面完全由混凝土結構澆築而成,排水系統由專業人士設計,充分考慮了當地的氣候環境,同時庫房裡各類測量儀表齊全,工人隨時可以查看室內的溫度和濕度,對倉庫裡的環境進行調節。

  巴加莫約麵粉廠,就是農業產業的延伸部分,借助當地港口條件,加工完成的東非殖民地小麥,可以以麵粉的形式直接出口。

  其工作人員,除了黑興根公司聘用的專業技術人員外,維護機器的運轉,以奧匈帝國稍微有點學歷的移民為主,輔之以少數華人。

  倒是運料,打包和成品運輸階段,需要的華人較多。

  對於這些奧匈帝國和華人移民,還是要進行簡單的培訓,除了衛生和安全教育,還要讓他們熟悉機器的運作原理。

  巴加莫約麵粉廠,生產出來的麵粉,會打上黑興根公司的商標,在歐洲地區銷售。

  由返航的黑興根遠洋貿易船隊,帶回的裡雅斯特,直接借助奧匈帝國內公司鋪設的商業網點銷售。

  同時也能借此機會招募移民,畢竟這批麵粉可以證明東非有自己的物產,不是不毛之地。

  巴加莫約曾是是東非最大的奴隸貿易市場之一,隨著桑給巴爾蘇丹國戰敗,巴加莫約也被東非殖民地政府收入囊中。

  而東非殖民地政府只在達累斯薩拉姆港開放給阿拉伯人一處奴隸交易市場,蒙巴薩,巴加莫約等地的奴隸貿易市場都被關閉。

  早在十八世紀,巴加莫約就是東非最重要的港口,最高峰時期每年有五萬多土著奴隸從這裡上船出海。

  隨著桑給巴爾蘇丹國開發達累斯薩拉姆,巴加莫約才逐漸衰落,現在東非殖民地政府重新將巴加莫約拿起來開發。

  畢竟整個東非沿岸的優良港口還是太少,現在看起來或許足夠用,但是隨著東非的開發,人口的增加,未來港口資源勢必變得珍貴。

  當前東非能夠開創的工廠,選址也只能在沿海地帶,借用港口海運的優勢,從歐洲到來的機器才能落地。

  至於內陸,目前是別想了,想把這些傻大笨粗的機器搬遷到內陸,成本實在太高。

  而且這個時代的機器比較精貴,萬一被雨淋,或者陷入泥巴裡,或是磕著碰著了,按照東非的條件,修理都不好修理。

  小麥作為當前東非殖民地第一大糧食作物,每年的產量還是相當可觀的,而且隨著移民的到來和土地的開發,未來的潛力還會越來越大。

  至於水稻,其實水稻相較於小麥,其種植分布在東非的沿海平原,具有距離優勢。

  但是因為歐洲主要以麥類作物為主,所以工業化後,農業機械發展領域自然而然的偏向小麥等歐洲本土作物。

  恩斯特就算想從歐洲進口水稻種植和加工的機械也不大可能,就像前世,日本工業發展起來後,才大力推動了東亞水稻種植和加工技術的進步,第一個實現了遠東水稻機械化生產。

  所以開發小麥是恩斯特進入糧食加工市場的重要一步,簡單易操作,而且東非土地面積大,耕地面積廣,降水量也適合小麥種植。

  當前,東非殖民地小麥種植面積已經超過了水稻種植面積,這是建立在東部水稻種植區人口高於西部小麥種植區人口的基礎上的。

  小麥體現了其易打理,更耐旱的顯著優點,非常適合熱帶草原氣候,尤其是東非具有顯著的高原特征,氣溫比同緯度較低,產量可以達到平均水平之上,加上地廣人稀造成的種植面積優勢,產量相當可觀。

  巴加莫約麵粉廠就是建立在這種潛力優勢下的食品加工企業,進一步延伸農業產業鏈,提高東非殖民地農業產業水平,獲取更高利潤。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