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非洲創業實錄》第70章 蒙巴薩
  第70章 蒙巴薩

  1867年3月11日。

  蒙巴薩是東非僅有的和達累斯薩拉姆齊名的港口,這座港口由阿拉伯人於11世紀建造。

  現在隨著東桑條約的簽訂,蒙巴薩這一桑給巴爾蘇丹國的第二重要港口也落入了東非殖民地手中,為了提升蒙巴薩港的運營能力,東非殖民地政府著手改造港口的基礎設施。

  今天,蒙巴薩最高氣溫33攝氏度,最低氣溫22攝氏度。

  白天在港口工作還是有些悶熱,但還在承受范圍之內。

  殖民地士兵正在指揮著黑人奴隸推著獨輪車來往於港區運送沙石,對港區的疏通也全部由黑人奴隸完成,
  這些黑人奴隸全部是桑給巴爾蘇丹國的資產,因為殖民地交接工作尚未完成,所以被東非殖民地臨時征用。

  除了監督港口改造的士兵和黑奴,剩下的大部分是華人工人和奧地利帝國移民。

  為了改造修複蒙巴薩這一重要港口城市,東非殖民地蒙巴薩政府已經拿出了壓箱底的水泥。

  當前殖民地的水泥還是由船隻從歐洲發過來,所以數量有限。

  碼頭上奧地利帝國移民米特洛維奇,正在指揮手下工人築起碼頭上的建築。

  米特洛維奇是來自奧地利帝國南部的一個南斯拉夫裔農民,這家夥好就好在上過兩年學,有過參與修築家鄉教堂的工作,所以被蒙巴薩殖民政府任命為工頭,來指揮工人施工。

  這年頭,農民本身都是會些手藝的,一些修修補補自然不在話下,畢竟家裡那一兩間破房子大多能傳四五代。

  所以水泥這種華人工人曾經沒有接觸的新事物,只要奧地利帝國移民帶頭示范,很快就能掌握,只不過是從原來的和泥巴變成和水泥。

  幾個工人用鐵釺撬掉那些松動和腐朽的磚石,甚至還有一些夯土地基。

  旁邊的工作人員將敲掉的磚石土渣用鐵鍬鏟上獨輪車車廂,整車裝滿後,推到岸邊傾泄在臨時的土堆上,這些廢料稍後還有可能被用來鋪墊道路。

  “這裡,要砌到半米。”米特洛維奇對著工人說道。

  他拿著量尺,將尺身朝外,用手垂直於尺身在刻度半米處截斷,事宜華人工人注意。

  “這樣,懂了麽?”米特洛維奇說道。

  這就是語言不通的壞處,雙方交流需要大量的肢體語言,雖然雙方都會一些德語,但都不多。

  奧地利帝國移民,本身有許多人會德語,但更多人只會奧地利帝國境內本地的方言,德語只會一兩句,還有可能是從統治的貴族那裡聽到和學會的。

  而華人移民,也接受過德語教育,大多是些殖民地開辦的臨時班,教一些簡單的詞匯和短語。

  但是時間不夠,且沒有應用德語的環境,畢竟早期移民除了德意志雇傭兵基本上全是華人,壓根沒有德語的用武之地,甚至黑興根軍事學院的學生負責翻譯工作。

  不過東非殖民地招募工人也不是瞎搞,充分利用了這一點,只有老移民同時會少許德語的人,才有資格在殖民地當工人。

  所以在蒙巴薩工作的奧地利帝國移民和華人移民都會一些德語,但不多。

  在殖民地,工人的數量那是相當少,但是從離開田地那一刻開始,華人移民的地位就提高了一步。

  目前東非殖民地士兵大於工人,工人大於農民。而會德語(至少會一點)才能成為工人和士兵,不然就老老實實種地。

  華人工人至少和奧地利帝國移民裡繼續從事農業的人達到同一階段,這一點體現在工資上。

  奧地利帝國的移民那可不是傻子,好處拿不到手,光靠一頓飽飯可不好打發。

  他們或許沒有反抗殖民地的能力,但是還是有勇氣向殖民地爭取合法權益的。

  畢竟在踏上前往東非殖民地船隻的時候,他們心裡還有一絲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東非殖民地政府也確實沒有讓奧地利帝國移民失望,雖然錢拿的少,但是勝在穩定,而且東非當前幾乎沒有任何娛樂場所,想花掉這筆錢都沒地方花,這樣日積月累下去,攢下的錢也很可觀了。

  當然,現在殖民地政府已經開始使用記帳制度了,畢竟東非殖民地政府又不能印鈔,所以移民手中的貨幣都是“虛擬”的。

  在他們需要時,可以通過帳本,從黑興根銀行支取,不過這種方式也只有德意志雇傭兵用過。

  德意志雇傭兵只是來東非賺錢的,他們嚴格來說不屬於移民,所以他們的家人在歐洲,同時也能和歐洲的家人保持聯系,只是需要耗費些時間,有時家中需要用錢,他們可以通過黑興根銀行預支自己的工資寄給家人。

  ……

  臨近黃昏,蒙巴薩港已經改建了一大半。

  在非洲畢竟沒有什麽能拿的出手的商品,所以貨運量不大,所以蒙巴薩港的規模放在世界范圍算不上大。

  頂多在非洲的一畝三分地上有些地位,這也是殖民地修補工作進展快的原因。

  當然,奴隸的使用也功不可沒,當前蒙巴薩還處在交接階段,本地的桑給巴爾蘇丹國居民還沒有完全撤走,所以從烏乾達等地掠奪來的奴隸暫時被殖民地政府征用。

  等船隻空出來後,東非殖民地政府就將這些黑奴和桑給巴爾蘇丹國的居民一起打包送到桑給巴爾島上去。

  由於,馬吉德蘇丹晚年的昏聵,蒙巴薩港年久失修,淤泥沉澱,運輸能力大大下降。

  而東非殖民地當前最重要的產業就是農業,而糧食作為大宗商品,需要的運量是很大的。

  更不要說還有移民,機械,各國商船停靠,都需要東非殖民地準備更多優良的口岸。

  而非洲本來就是個缺少優良港口的大陸,所以利用當前港口就很有必要。

  目前巴加莫約港也在修建中,到時候東非殖民地就能同時擁有達累斯薩拉姆,巴加莫約,坦噶和蒙巴薩四個優良港口,大大解決運力問題。

  翻修後的蒙巴薩,港口的道路被擴建了一倍,道路用碎石和建築廢料鋪墊厚厚的一層。

  碼頭被加固加寬,同時不合理的結構被拆除,安全隱患也被逐步排查,老舊設施被替換。

  現在蒙巴薩港的運力將是改造前的一點五倍左右,作為當前東非殖民地最靠北的重要港口。

  蒙巴薩將會取代達累斯薩拉姆港和坦噶港,在未來蘇伊士運河開通後,承擔起歐洲和亞洲方向商船的接待工作,成為未來東非最重要和運量最大港口。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