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非洲創業實錄》第56章 平衡
  第56章 平衡
  恩斯特從奧地利回到黑興根家裡,陪著康斯坦丁親王度過了1866年的聖誕節。

  東非殖民地也按部就班的發展著。

  1867年1月14日。

  第一批奧地利帝國的移民到達達累斯薩拉姆港。

  初到東非的移民們早就被海上的顛簸打磨好了性子,如今看到陸地那是十分開心。

  尚且在桑給巴爾蘇丹國境內的原因,這裡的環境在一眾移民眼中看起來還不錯,畢竟桑給巴爾開發多年,城市建設勉強合格。

  各種膚色的人在桑給巴爾都能看到,德意志人,阿拉伯人,葡萄牙人,黑人,印度人和華人……

  一直深居奧地利帝國內陸的移民哪見過這個,桑給巴爾的建築風格也不同歐洲,充斥著濃鬱的阿拉伯風格。

  加上熱帶海灘和椰樹,一切對這些移民來說都是那麽新奇。

  ……

  在趕路三天后,這些移民被帶到了第一鎮,早已經準備好的東非殖民地各個地區的官員,老早就來拉移民。

  今天來的第一批移民竟然是白人!習慣了往日接收華人移民的殖民地官員有些詫異。

  不過很快這幫人就爭出狗腦子了,殖民地的官員目前都由德意志人擔任,黑興根軍事學院的學員一般都是擔任翻譯和助手,或者在殖民地軍隊裡擔任下級軍官。

  其實這些德意志人心裡也犯怵,畢竟手下的黃種人造反怎麽辦?早些時候還好,人口不多,可是去年年末幾個月華人移民就多了幾萬出來,而德意志人還是當初的兩千人。

  兩千人鎮壓幾萬人還是可以辦得到的,可是華人移民增加的太快,今年是幾萬,明年就要十幾萬,後年就要幾十萬。

  這還是往少了說,誰也不知道恩斯特會不會增加船隻數量,運更多的人口。

  雖然華人移民比較聽話,而且勞動力比較強,自從放開華人移民限制後東非的開發大大加速。

  可對於德意志官員來說,能夠用自己人(白人)心裡才踏實,因為德意志官員不會說漢語,手下的很多工作需要黑興根軍事學院的學生來完成。

  已經嘗到權力甜頭的德意志官員自然不放心,畢竟這些黑興根軍事學院學員忠心於恩斯特,對殖民地的德意志官員具有監視作用。

  而德意志官員認為自己才是恩斯特的依靠,恩斯特過度依賴華人會導致東非殖民地的不穩定。

  相對於靠錢雇傭來的德意志人和自己培養的黑興根軍事學院學生,恩斯特當然更信賴自己培養的學生。

  但是人心難測,所以恩斯特也不敢把殖民地交給他們,寧可用水平不是很高的德意志人(大多是軍隊退役的老兵油子和混跡海外的雇傭兵,只有少量高層是黑興根財團的管理人員)。

  而這次從奧地利帝國境內遷徙人口,也是為了防止華人移民一家獨大。

  恩斯特就是個有著地圖開疆野心的封建貴族罷了,總有人懷疑恩斯特白皮黃心。

  其實恩斯特沒有這麽想過,除了完成前世的偉大理想外,在東非建立一個強大國家,不讓那幫土著浪費了非洲的大好土地,恩斯特始終都是把霍亨索倫家族的利益放在首位。

  在恩斯特自己看來,非洲至少可以養活兩個世界級的大國,一個是西非,一個就是東南非洲。

  西非是人口稠密且各國勢力混雜的地區,各國殖民者都在黃金海岸有自己的勢力范圍,而東非只有葡萄牙人一個頂級玩家。

  南非開普敦已經被英國人控制,布爾人也不是好惹的,所以也不是開局的好地方。

  而東非基本只有葡萄牙這個已經走上下坡路的國家,隔壁的桑給巴爾蘇丹國恩斯特還沒放在眼裡(殖民地兵力已經超過了桑給巴爾。)。

  東非的開發就必須將所有的土著全部擠走,而要擠走土著最好的方式就是像美國人一樣,用移民侵佔印第安人的土地。

  比如前世的德屬東非,其當地官員在給德國政府匯報時就寫到:白人大規模在坦噶尼喀定居是不可能的,用於種植大規模土地必須由本地勞動力來完成。

  所以不是恩斯特不想不用德意志人,而是德意志人太少,德意志地區的人口也是剛剛夠用,之前德意志戰亂不斷,所以許多人選擇出國和移民海外,現在德意志基本上在普魯士掌控之下穩定下來了。

  沒有戰爭威脅的德意志人自然選擇留在德意志,而已經具有統一基礎的普魯士工業發展迅猛,屬於是做大了蛋糕,能更好的解決失業問題。

  加上德意志地區本身的生活水平,在這個時代就是一流水準,所以德意志人寧可等一等,也不會輕易出國。

  哪怕是奧地利的德意志人,在選擇工作和生活地點也會優先選擇去德意志地區。

  所以想要開發非洲,必須要有大量的過剩勞動力,而當前世界勞動力最充足的國家也就是俄羅斯帝國,印度和清國。

  俄羅斯人不好考慮,畢竟俄羅斯人常年生活在溫帶,亞寒帶和寒帶,那裡受的了非洲的環境。

  而印度恩斯特更不可能用,不說前世印度人的風評差,未來印度還是東非在印度洋少有的強大對手,恩斯特的野心可是要製霸印度洋的。

  而統一的印度是具有干涉印度洋周邊所有國家的能力的,後世印度人就靠著英國殖民時代留在非洲的印度裔來影響非洲各國政治。

  而清國就沒有印度這樣的能力,其最遠也就影響到馬六甲海峽,問題是前世恩斯特到死也沒看到帝國海軍衝破第一島鏈,更別說馬六甲了。

  說實話,印度只要掐住馬六甲就能要了帝國經濟的半條命,首先就是石油能源主通道被打斷,第二就是歐洲市場必須通過美洲中轉,所以巴基斯坦的地位才那麽重要,哪怕所有人都知道兩個國家是表面兄弟,但是共同的威脅促使雙方站在一起,誰要是動了真感情,那才是蠢。

  未來削弱印度是東非的長期戰略,印度洋只能存在一個霸主,而未來東非的目標就是印度洋的霸權。

  像馬六甲海峽這種通道,也是未來東非殖民地的目標。

  前兩者都不能用,那只能選擇華人移民,恩斯特前世就是華人,心裡自然對華人有些好感,而且華人也是真好用。

  如今恩斯特是個地地道道的德意志人,要論身份當然是德意志優先,畢竟這一世自己的德意志人身份是不能改變的,德意志人優先就是自己優先。

  而開發東非殖民地,不開發出來哪個冤大頭德意志人願意來?總不能用高薪讓他們過來,恩斯特的錢也不是大風吹來的,僅僅當初雇傭的兩千德意志人就佔了恩斯特在東非投入的不少開銷。

  哪怕是奧地利境內忽悠過來的移民也不過是那些匈牙利人和斯拉夫人的祖傳農夫。

  奧地利帝國人口只能算二檔,而且成分複雜,這恩斯特倒無所謂,畢竟後世的美利堅也是撒克遜人統治著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第一大移民團體是德裔,而後面拉丁裔又在美利堅興起,可改變不了美國撒克遜人作為統治階層的事實,英語就是維系美國統治的基礎。

  而恩斯特要建立的國家自然是一個德語國家,一切文化都向德意志看齊,後世坦桑尼亞獨立後照樣把英語作為官方語言,所以人種倒是其次,語言和文化認同才是統治的基礎。

  不然像巴西那種國家壓根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維系巴西國家統一的正是葡萄牙語言和文化認同。

  而且恩斯特就算想從德意志大規模招人當前也是不可能的,要是學美國搞些詐騙犯和搶劫犯過來可不行。

  美國也就是仗著家大業大,綜合條件全球第一,不然美國的犯罪率和南美基本上沒有區別,唯一不同的是美國人真有錢,而南美是真窮。

  現在不能招募德意志人,不代表以後招不到,東非殖民地未來開發出來了,自然有人願意過來發展,而且後面還有兩次世界大戰,和經濟危機都是恩斯特在歐洲下手的好機會,根本不用急。

  反過來說,如果東非開發不出來,就算是去歐洲求著他們移民過來,他們也不會來。

  所以當前東非殖民地一切以開發荒地搞好農業建設為中心,建設出來了才有未來。

  等農業條件成熟了,進入工業化階段,才是真正需要大規模引入歐洲移民的時候。

  至於華人移民過多的問題,在東非土著沒有清理完畢前根本算不上威脅,而且恩斯特已經開始尋求歐洲移民平衡華人數量。

  歐洲殖民者和華人移民都屬於入侵東非的後來者,不過是主謀和從犯的關系,清理乾淨土著,未來兩個種族之間也不能心安理得,這就是恩斯特要的效果,都心虛那就不好提什麽種族矛盾,就像絕大多數美國人無視印第安人一樣的默契。

  而恩斯特又不學美國和南非搞種族隔離,當前東非殖民地走的就是巴西和古巴的模式,說到底還是文化認同為先。

  而文化認同自然要從小灌輸,不要看殖民地的移民沒有什麽文化,其實心裡面都精著呢!他們是沒接受過文化教育,可他們有祖傳的社會經驗。

  想通過教育改變第一代移民的思想基本上是費力不討好,恩斯特只要保證他們能吃上頓飽飯,他們就感恩戴德了。

  畢竟當前的華人腦子裡可沒有什麽政治觀念,不像歐洲的刁民還妄圖政治訴求,在民國之前,華人只有真吃不上飯了才會造反,哪怕有一口糧食續著,也會死撐著。

  可要真是民國到了,恩斯特反而不會招收遠東的移民了,那時不是招收移民,而是招募天天參與造反的刁民,洋人無不懷念我大清,他真的,我哭死。

  恩斯特想到。

  ……

  殖民這種罪惡的事業是洗不乾淨的,恩斯特選擇把華人拉下水,這樣作為幫凶,未來進入現代化了,東非的華人後代說話也硬氣不起來。

  大家學習美國人心照不宣,就當東非沒有過土著好了,德華民族融合才是王道。

  恩斯特沒有選擇像美國對待印第安人那樣對付土著就算是開了大恩的聖母,當前世界的那些殖民者沒有誰比恩斯特高尚。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