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非洲創業實錄》第105章 葡萄牙人
  第105章 葡萄牙人
  1867年10月5日。

  東馬拉維湖區。

  米托莫尼村,位於松蓋阿市往南一百多公裡。

  東馬拉維湖區森林比較密集,高大成群的樹木迥然不同於東非殖民地北部那種一眼望不到邊際的草原景象。

  前世,即使到了21世紀坦桑尼亞森林覆蓋率依然保持在百分之五十左右,如今這個時代整個坦桑尼亞的森林覆蓋率隻多不少。

  和那種熱帶雨林和亞熱帶森林不同,東非的森林樹木之間並不密集,樹木之間有很大的空隙,而樹木之間以草地為主,很少有灌木等,所以通行很容易,就是沒有指南針和地圖容易迷失方向。

  所以東馬拉維湖區也是東非目前開發程度最低的土地,畢竟草原一把火就能燒出一大片荒地,而想砍伐這些樹木對於人數較少的東非殖民地來說還是很困難的。

  凡事都有兩面性,森林茂盛,木材資源也豐富,受限於運輸能力限制,目前這些樹木沒辦法出口,但極大滿足了東非殖民地自身的需求。

  建築房子,當做燃料,製作工具,都可以利用這些豐富的資源,按照當前東非殖民地人口規模,來開發這些木材,真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作為一個東馬拉維湖區最南端的一個村落之一,米托莫尼村也是一個小型軍事據點。

  除了用泥土和石塊砌成的矮牆,還有用木材搭建的簡陋哨崗,在出口方向有木製拒馬,這樣的配置,對於南部的土著來說有些奢侈。

  嚴格來說,東非與葡萄牙人建立莫桑比克的殖民地還沒有接壤,畢竟莫桑比克人口雖然不少,但葡萄牙人可沒多少,而且大部分分布在沿海。

  葡萄牙人自然不可能對莫桑比克完全掌握,所以莫桑比克境內有大量的土著部落,其和葡萄牙人的關系更像是藩屬國。

  只要臣服於葡萄牙王國的統治就算自己人,當然這種情況在內陸比較明顯,在葡萄牙人自己控制的沿海地帶,那些土著就只能給葡萄牙人做牛做馬,隨意欺辱。

  在奴隸貿易結束之前,莫桑比克是葡萄牙王國重要的貨源地。

  葡萄牙人對莫桑比克的殖民,也算循規遵矩,先佔領海岸的港口,然後沿著河流向內陸逐步擴張。

  當然,最初葡萄牙人還有一個附帶的目標,即盡可能的摧毀阿拉伯人的勢力,所以這也是一場宗教戰爭。

  在莫桑比克,葡萄牙人成功了,沿岸的阿拉伯人勢力確實薄弱,很難抵抗葡萄牙人的侵襲。

  但當葡萄牙人試圖向北,複刻這行動時,遇到了正處在強盛時期的桑給巴爾蘇丹國,雙方算是打了個平手,所以葡萄牙人從對抗轉而開始和桑給巴爾蘇丹國合作,雙方共同開發西印度洋沿岸的利益。

  曾經葡萄牙人的勢力最遠時已經達到了津巴布韋和讚比亞的部分地區,但是因為兩地發生了瘟疫,葡萄牙人被迫撤回了莫桑比克,這也是西方殖民者第一次試圖開發非洲內陸的失敗嘗試。

  一直到現在,葡萄牙人都沒有再成功向非洲內陸進行擴張,頂多是影響內陸土著王國和部落的重要域外勢力。

  ……

  一支葡萄牙人巡邏隊,全副武裝的向北探索,帶隊的是葡萄牙莫桑比克殖民地軍官圖裡奧·佩尼利。

  作為一名常年混跡莫桑比克殖民地的葡萄牙人,圖裡奧·佩尼利對當地還是比較熟悉的。

  小隊人數不多,總共四十七人,沿著傳統的道路,巡視莫桑比克殖民地下的土著部落。

  漸漸的,圖裡奧·佩尼利就來到了東非殖民地和莫桑比克殖民地的邊境地帶。

  實際上,葡萄牙人對東非殖民地的擴張並不是很了解,只知道德意志人打敗了桑給巴爾蘇丹國,但是桑給巴爾蘇丹國依然存在,只是退到桑給巴爾島上。

  按照葡萄牙人的想法,德意志人應該和自己是一個路數,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帶,頂多影響一下內陸的部落。

  畢竟葡萄牙人自己的勢力在非洲發展當地幾百年,深入內陸也沒有成功,德意志人初來乍到,最多開發沿海平原地帶。

  米托莫尼村,距離馬拉維湖已經不算遠了,完全可以算做內陸,所以圖裡奧·佩尼利一行人漫不經心的向著北方出發。

  不久,在到達莫桑比克北方最後一個部落後,其酋長開始和圖裡奧·佩尼利報道最近的消息。

  “有許多北邊逃過來的人,被我們俘虜,他們都是北方部落的人,聽說最近他們被一群白色面孔的人驅趕,許多反抗者被打死,或者向西逃亡,他們也是抵抗者,不願意往西逃,借助森林逃到了我們的地盤。”翻譯對圖裡奧·佩尼利說道。

  “白色面孔?”圖裡奧·佩尼利低語道:“難道是德意志人!”

  圖裡奧·佩尼利拿不定主意,對著酋長說:“你詳細說說他們的長相和衣著,還有武器情況。”

  “我們的人去北方查看過,那裡已經建立了一個城堡(米托莫尼村),他們膚色和你們很像(實際大多數是華人),有和你們一樣的武器(槍),穿著也很類似,但是比較統一,沒有伱們的衣服好看(西方人服裝花裡胡哨,而東非殖民地以軍裝為主),我們俘虜的北方部落的人說,對方是以獅子為圖騰的部落。”酋長回答道。

  “看來確實是德意志人!”圖裡奧·佩尼利對著隊員們說道,“既然如此我們就前去拜訪一番,到時聽我命令,不要和德意志人發生衝突。”

  很快,圖裡奧·佩尼利一行人就在酋長帶領下趕到了米托莫尼村附近,遠遠的看過去,簡陋的防禦工事前樹立著酋長所說獅子圖騰。

  圖裡奧·佩尼利自然認得那不是當地土著口中的部落圖騰,那是一面旗幟,黑興根家族的家徽(紋章),同時也是東非殖民地的旗幟。

  實際上圖裡奧·佩尼利只知道那是一面歐洲貴族家族的旗幟,至於黑興根什麽的,歐洲那麽多貴族,尤其是德意志地區,圖裡奧·佩尼利一個葡萄牙王國的平民哪裡認識的過來。

  之所以可以知道那是歐洲貴族家族的旗幟,主要還是那面旗幟上的獅子,在歐洲太常見,許多貴族家族王室的紋章上都有這個標志,一般能用鷹和獅子作為族徽(紋章)的來頭都不小。

  但這不妨礙,圖裡奧·佩尼利知道那是德意志人的旗幟,因為在東部沿海,葡萄牙商人還是能從東非獲得許多情報的,尤其是魯伏馬河口(魯伏馬河是東部東非殖民地和莫桑比克殖民地的界河),對岸就樹立著不少這樣的旗幟。

  只是讓圖裡奧·佩尼利沒想到的是,德意志人已經滲透到了東非內陸地區,還在這裡建立了不小的據點。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