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非洲創業實錄》第104章 飲食
  第104章 飲食
  1867年10月3日。

  姆貝亞,伊尼那亞村。

  阿依古麗·牙合甫正在為丈夫和自己準備早餐。

  阿依古麗·牙合甫是亞美尼亞人,被阿拉伯奴隸販子從奧斯曼帝國貴族手中買過來,並被販賣到東非殖民地。

  她被作為“獎品”頒發給殖民地政府認定的模范標兵,趙一佔。

  趙一佔是華人移民,是最早到達姆貝亞的一批人,也就是當初殖民地最早組織的那批華人移民軍隊。

  當初趙一佔一行百人,活著到達姆貝亞的,只有九十七人,有三個的戰友倒在了惡劣的行軍途中。

  後來,姆貝亞成為上馬拉維湖區的首府,東非殖民地政府在整東非殖民境內設立村莊,開發土地。

  姆貝亞附近也就有了伊尼那亞村,而趙一佔作為老隊員被分配到伊尼那亞村並成為伊尼那亞村治安隊成員。

  趙一佔原是山東人,個頭不矮,達到了一米七八(二十世紀初,歐美許多國家的人均身高還不到一米七),在遠東時因為吃不上飯,有些皮包骨頭,所以顯得像個大號麻秸稈
  雖然,趙一佔剛到東非殖民地時還是營養不良的狀態,但是吃飽喝足後乾起活來那是虎虎生威。

  整個人精神狀態極好,在第一鎮被選拔為第一批華人士兵的一員,最後踏上征服姆貝亞的旅途。

  而在姆貝亞當兵的這一年,趙一佔展現的服從和韌性也被上司看中,被委任為新成立的伊尼那亞村骨乾(畢竟村治安隊就幾個人,頭上只有一個德意志村長和一個帶隊的黑興根學員,所以在村子裡也屬於位高權重。)
  後來,趕上“整肅”運動,姆貝亞地處土著通往西南(津巴布韋和讚比亞方向)的交通要道上。

  姆貝亞當地政府既要維護通道的暢通,保證土著部落不會停留下來,還要負責驅逐本地的土著部落任務,所以姆貝亞擔負的職責和工作量比較重。

  而這樣,姆貝亞所能撈的業績也比較多,在後續,申請女性配額時就佔了些便宜,而趙一佔也在這次整肅運動裡組織民兵(臨時擴充)比較有利,在眾多同僚中表現出色。

  成為了第一批分配到媳婦的人,阿依古麗·牙合甫就是那時嫁給了趙一佔。

  東非殖民地,姆貝亞政府,親自頒發了二人的結婚證。

  作為一個亞美尼亞婦女,阿依古麗·牙合甫其實對東非的食材並不是很會處理。

  亞美尼亞人居住的地方,地處西亞外高加索地區,歷史上受到過希臘文化和波斯文化的影響,所以飲食風格屬於希臘、波斯、土耳其和阿拉伯美食的混搭類型。

  而亞美尼亞人生活在高山河谷,和高原之中,環境惡劣不說,交通也不是很便利。

  東非和西亞相比,都顯得有幾分“魚米之鄉”的意味。

  東非物產是相當的豐富,各種熱帶水果和蔬菜都適合在此地生長,肥沃平整和大面積的土地供應著充足糧食的產量,還有許多河流湖泊,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各種食材應有盡有。

  許多都是阿依古麗·牙合甫沒有見過的,好在,姆貝亞種植小麥為主,阿依古麗·牙合甫作為一個亞美尼亞婦女,會製作一種亞美尼亞版的烤麵包作為主食。

  而東非目前正在推廣用魚類替代野生動物作為肉食補充,亞美尼亞人對魚的處理也不錯。

  但是面對東非的許多食材,阿依古麗·牙合甫還是沒有處理的經驗。

  而這時就體現趙一佔的優勢了,作為這個遠東人,趙一佔當然會做飯,只不過僅僅是會做,而不能做的好吃。

  即使這樣,他還是教會了阿依古麗·牙合甫如何煎炒烹炸,和製作烙餅,面條等東方廚藝。

  這幾樣雖然看起來簡單,卻已經可以處理大多數食物。

  雖然趙一佔家的食物比較儉樸,但是體現這中西結合,反正這年頭能吃飽就算好的了,誰也不太在乎飯菜的味道如何。

  東非作為農業種植區,糧食產能還是比較可觀的,一個人一天可以分到一斤左右的口糧。

  而趙一佔作為模范標兵和治安隊成員,一天就可以分配到一斤半的口糧,阿依古麗·牙合甫作為婦女,也能獲得接近七兩的糧食。兩人加起來剛好二斤二兩出頭。

  加上不定期的肉類供應,和自己種的蔬菜,還有地裡的野菜,瓜果。

  在這個時代,趙一佔一家的生活條件遠超世界平均水平,也就是衣住行方面,東非殖民地差點,不然和歐洲沒有區別。

  今天,趙一佔家的早餐,是兩塊烤麵包,一個魚肉湯,加一份炒青菜。

  阿依古麗·牙合甫負責處理食材,而趙一佔負責燒火。

  家裡除了一套東方爐灶,還有一個砌的西亞樣式的烤爐。

  以前東非殖民地的鍋碗瓢盆大多是從遠東和歐洲地區批量進口的。

  自從接收桑給巴爾蘇丹國大陸部分後,上面的磚窯廠,手工作坊,也被東非殖民地一並接收,並擴建,為整個東非提供爐灶所需的磚石和陶罐,鐵鍋等工業製品。

  當然,除了趙一佔這種家庭,自己做飯外,東非還建有大量食堂,畢竟東非還有一大堆單身漢,沒有成家(成家後不能吃食堂。),他們的飲食問題就由大鍋飯解決。

  不過,隨著越來越多人婚姻大事的解決,和家庭移民的增加,現在吃堂食人的比例已經開始逐漸減少。

  過不了多久,村裡的食堂很有可能就要倒閉了,受到上面的指示,未來家庭移民會優先分配到村莊。

  而男性單身移民,會先安排進去城市,東非殖民地目前正在建立一批傳統手工業作坊,為東非殖民地開發提供簡單的生活用品。

  而且城市可以更加方便管理,有了家庭的移民,自然比單身移民更容易統治,所以目前家庭移民優先分配到農莊。

  而單身移民,則先分配到管理更嚴格的城市,東非的城市不是那種歐洲常規的城市,市民享有充分自由。

  其實東非的城市就是稍大的鎮子,或者說巨型農莊,只是在行政上,為了方便管理和稱呼才說是城市。

  其產業還是農業為主,但這些城市的條件和交通都是具有優勢的,即使東非殖民地政府干涉其發展,憑借自身條件,未來也會成為區域中心。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