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非洲創業實錄》第144章 貿易
  第144章 貿易
  達累斯薩拉姆港。

  奴隸交易市場。

  “這些土著就交給你了,阿布拉格先生。合作愉快。”工作人員將一批奴隸轉交給桑給巴爾奴隸商人。

  “當然,我的朋友,祝你好運。”阿布拉格說道。

  隨後命令手下給這些土著帶上鎖鏈,就這樣又一支奴隸隊伍離開了東非。

  阿布拉格是東非殖民地的長期合作夥伴,其父親是桑給巴爾蘇丹國的大臣。

  長長的隊伍,在打手的監督下慢慢向著碼頭走去。

  “牲畜!不要再回頭了,從今天以後,你們就再也回不去了!死了這條心吧。”

  桑給巴爾人用斯瓦希裡語對著這些土著進行著心理上的打擊。

  用來打消這些奴隸心中最後的希望,這是奴隸貿易裡的一道程序。

  變成奴隸,對於黑人來說並不可怕,因為他們本身就處在部落時代,非洲大陸的土著相互征伐,失敗者淪為奴隸再正常不過。

  在部落時代,每個部落都會抓到敵對部落的人,將他們變成奴隸,或者被敵對部落抓住淪為奴隸。

  也就是說,奴隸再非洲大陸是司空見慣的東西,所以土著淪為奴隸後並不會太過慌張,因為他們的世界觀就是如此——失敗者變成奴隸。

  而且在東非殖民地當奴隸在一些土著眼中竟然還不錯!

  這不是瞎說,在東非殖民地的工作的調教下,其實這些土著奴隸過的還算滿意,雖然每天累點,但是每天食物來源都是穩定的。

  而這些土著,以前在部落時,知道自己的部落是如何對待奴隸的,非打即罵那是家常便飯,從事繁重體力勞動也稀疏平常,缺胳膊少腿也不足為奇,部落缺口糧時……

  和自己部落的手段相比,東非殖民地的作為簡直是活佛在世。

  所以土著是不太害怕變成奴隸的,但是他們害怕大海上的船隻。

  因為他們也知道上了大船就永遠離開這片土地了,一輩子可能也回不來了!
  而經驗豐富的桑給巴爾奴隸商人,自然要打消土著的“思鄉之情”,不然,這些土著奴隸上船後容易暴動。

  沒有比打罵更便利和有效的方式,可以轉移這些土著的注意力了。

  桑給巴爾人的方法很管用,這些奴隸的注意力很快在鞭打和咒罵裡被分散,加上之前東非殖民地的調教,很快就變得老老實實。

  “伱們將貨物和這些奴隸分開放,不要讓這些土著禍禍了,還要放在高處不要讓商品受潮了!要是讓本大爺的貨物受到一點損失有你們好看的。”阿布拉格對於手下說道。

  “是,老爺。”手下恭恭敬敬的說道。

  現在越來越多的奴隸商人開始采用人貨混裝的方式,將奴隸和商品拉到中東去銷售。

  這兩年,風頭越來越緊,奴隸貿易越來越不容易,對於桑給巴爾人來說,那些歐洲人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閑事。

  你們當年買賣奴隸可是最歡的,現在發了財就過來砸大家吃飯的鍋!

  桑給巴爾人和阿拉伯人說的就是英法各國,現在盛行的禁奴主義,已經有船隻被扣押過。

  歐洲人如果真這麽善良,阿布拉格倒立吃*,作為常年混跡大海的人,阿布拉格可知道,這個時代在大海上混的,都是活閻王,沒有一個好玩意,聖母早就被投海喂鯊魚了。

  這幫歐洲孫子,現在用不著奴隸了,就開始裝聖母,玩道德綁架,可真惡心人。

  受阿拉伯文化影響的人,那都是和西方打交道最多的,兩個宗教打了千百年,誰不了解誰?

  也就現在阿拉伯人沒落了,這幫歐洲人才敢站在自己頭上拉*。

  形勢比人強,阿拉伯人確實不行了,沒有實力,自然沒有底氣,但桑給巴爾人和其他阿拉伯商人自然不會坐以待斃,他們也開始轉型升級,當然,放棄奴隸貿易這塊蛋糕是不可能的。

  非法運奴船,經過一番包裝,變成了勞工輸入船,奴隸也變成了合法招聘的工人。

  而為了防止歐洲人抓住不放,奴隸販子還會壓縮船上的奴隸人數,這樣就不存在人員超載問題了,至少從外部看不出來。

  但是,為了多掙一些,許多商人開始將原本運輸奴隸的空間,拿來裝貨。

  這也是受到東非殖民地影響,黑興根財團向阿拉伯地區輸送商品,大多是走地中海一線,從奧匈帝國境內的工廠,經過亞得裡亞海周邊港口,直達奧斯曼等國家。但也會有一部分流向東非。

  這些工業品,對於桑給巴爾人來說,很有價值,最主要是不用付錢!東非的商品當然也是明碼標價,但是可以用婦女來抵押。

  除了黑人,啥樣的都要,只要不是太老就可以,那這就好辦了,反正桑給巴爾人又不是單獨跑中東的航線,印度和東南亞他們也去。

  這個時代,被殖民地區的底層民眾窮的真是蕩氣回腸,本來就受到本地權貴的壓榨,現在殖民者來了,又多了一批吸血鬼。

  東南亞那是荷蘭,葡萄牙人勢力開發了兩三百年的殖民地,為什麽東南亞能成為優質殖民地,那就是本地人口多,開發早,畢竟也是有文明存在的,不像非洲和美洲,在歐洲人去到之前,美洲的印第安人還在玩石頭,非洲……

  而且東南亞,尤其是南邊的那些島國,許多都是阿拉伯國家(印尼),阿拉伯商人去當地貿易和通商的自然不少。

  這樣,桑給巴爾人的渠道就非常多樣性,只要買通當地貴族,基本上是有能拉多少,拉多少,反正殖民地沒有人權一說。

  這些貴族很多都是歐洲殖民者的代理人,歐洲各國殖民當地離不開其幫助,主要就是用來統治和鎮壓下層,所以在利益面前別指望他們有什麽節操。

  而剛好,他們作為當地的地頭蛇,那是無惡不作,殖民地能吃上飽飯的底層都沒有幾個,底層經濟條件自然十分差勁。

  當底層都快活不下去了,卻還有一口氣的時候,他們就會產生恐懼,因為殖民者和本地貴族真能一言定生死,但他們沒有人想做出頭鳥,因為現在很能“活著”。

  為了生存,什麽倫理道德,優良品質,都比不上一頓飯來的實惠,所以桑給巴爾商人經常用一兩頓飯就從這些地區買走人口。

  反正商人賺的就是差價,最後錢還是東非殖民地來付。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