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非洲創業實錄》第476章 高等教育
  第476章 高等教育
  英國人希望以葡萄牙為棋子,對東非進行試探,這一點合情合理,葡萄牙的殖民地面積不小,而且剛好在東非的左右兩側,所以東非和葡萄牙人存在不可避免的地緣矛盾,說東非對葡萄牙的兩塊殖民地沒有想法,沒有人會相信。

  不過英國人能不能說動葡萄牙人來當這把刀,還真是一個問題,至少莫桑比克新總督萊福德對東非有一點畏懼。東非不知道英國人的謀劃,對於東非來說,除了和東非通過氣的比利時,周邊任何一個國家都是可疑的存在。

  ……

  1877年,索加市。

  國王康斯坦丁親臨這座東非的科技之城,參加國立農業高等專科學校和索加師范學校的開幕式。

  國立農業專科學校是東非籌劃的第一所大學,除了農業是東非的主導產業之外,東非的農學家數量比其他科學家要多,很容易拚湊出來。

  索加師范學校則屬於比較特殊的學校,他不屬於大學,但是又比東非中學高一級別,專門為東非培養中小學教師,其教師來源也特殊,是東非在黑興根親王國自己培養的師范類型人才,不過勉強也能歸類到高等教育層次。

  康斯坦丁:“安格羅斯先生,很高興你能為東非的農業教育做出貢獻!”

  “國王陛下,沒想到您會親臨現場,這真是讓我感到榮幸。”安格羅斯有些受寵若驚。

  康斯坦丁笑呵呵的說道:“我們東非王國是一個尊重科學的國家,所以對科學研究者也是如此。”

  安格羅斯是約翰·海因利希·馮·屠能的學生之一,約翰·海因利希·馮·屠能是德國出名的農學家,他是阿爾布雷希特·泰厄的學生,而阿爾布雷希特·泰厄是當(近)代農業經營學的奠基人,被譽為近代農學創始者。

  所以安格羅斯雖然不出名,但是專業性絕對是足夠的,因為他的老師和師爺都是德國農學界最頂尖的人物。

  1804年阿爾布雷希特·泰厄建立了普魯士的第一所農業學校,15年後的1819年這所學校被普魯士王國政府授予王立農業大學的稱號。

  所以作為阿爾布雷希特·泰厄的徒孫,安格羅斯在東非開創東非第一所農業大學也是合情合理的。

  不過相比較普魯士的王立農業大學,東非的國立農業高等專科學校名字上比較低調,大專麽!

  不過這也符合恩斯特對東非大學的預期,大學專注於理論水平建設,而東非顯然還達不到那個層次,當前東非只能跟在歐美國家後面學習,不具備廣泛理論性創造的基礎。

  而且恩斯特不認為大專就應該比大學差勁,這是一個被前世某些國家汙名化的詞語,就比如德國和蘇聯的高等專科學校實力非常強。

  誠然專科的局限性比綜合性大學要高一點,畢竟從名字是就能看出來它被限制在專業領域,東非的國立農業高等專科學校就是如此,它不像前世遠東的大專那樣什麽學科都設立,隻限於農業專業的學科的高等教育學校,未來也注定是東非農業教育領域的權威之一。

  這就和黑興根軍事學院是一個道理,黑興根軍事學院實際上也是一所專科學校,只不過專業是軍事類型。

  綜合性大學雖然很好,但是東非現在不應該想那些有的沒的,先把高等人才培養起來,才有能力建設世界頂級的綜合性大學。
    “國立農業高等專科學校佔地三千多畝,教師職工兩百多人,當前藏書十六萬冊,共設計了農學,畜牧學,農藥學,植物病理學等十三個專業,本年度共招收學生七百多名。”

  “這些學生是東非頂級的一批學生之一,或許他們的知識儲備能力和歐洲相比要差一些,但是學習能力絕對是最頂級的,都是萬裡挑一的。”康斯坦丁說道。

  至於東非最頂尖的學生,那就不是東非這座小廟可以接的住的了,在1877年,東非高考中的前兩千名,已經按照東非的需求,派往德奧等國公費留學。

  東非留學生目的地是很講究的,其中最重要的一條,那就必須是君主國,不過這條限制對東非來說不妨大礙,刨除掉那些“自由”國家,東非的選擇性相當多,尤其是德奧兩國本省高等教育一樣是世界頂級水平。

  除了德奧以外,瑞典,荷蘭,比利時,英國等都是東非可以挑選的地區,不過除了德奧瑞三國以外,其他地區的留學生數量很少,畢竟兩千人還不夠德國一個國家分的。

  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千留學生並不是東非留學生的全部,因為當前東非在海外有自己人才培養基地的原因,所以東非在國外學生總數大約是七千多左右。

  那些本來就在國外的東非學生,接受的是所在國的教育,參加所在國學校的招生考試,而東非本土派出的留學生則主要是和各國政府簽訂了協議,其中包括德奧兩國,以及和東非關系友好的瑞典,比利時。

  換句話說這些本土學生,不管他們在東非的成績如何,以上三國都給東非學生在各個大學留出了一定的名額,相當於保送。

  不過東非也不能自砸招牌,所以在留學生挑選上很用心,除了統一考試外,還要經過兩次複試,同時在出國前對這些學生進行為期兩個月的培訓。

  培訓主要是按照所在國的風土人情,對東非留學生的禮儀習慣等進行糾正,讓他們在所在國能夠更好的融入學習環境。

  留學生是一個國家的臉面,尤其是東非這種封閉式國家,除了黑興根財團員工和政府人員,留學生可以說是東非接觸世界的第一大群體,他們在國外的素養,代表著海外東非學生整體的素養的第一印象。

  康斯坦丁參加索加市兩所學校的開學典禮,而恩斯特也沒閑著,除了索加市,第一鎮市也籌劃了一所國立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這也無可厚非,要說東非醫療水平最高的城市,那首都肯定是最好的,畢竟這裡是東非的政治中心,所以按照這個優勢,東非第一所醫科大學就設立在了第一鎮市。

  除了以上這三所學校外,東非今年沒有其他新建學校,因為東非這兩年中學畢業生數量不多。

  東非的本土派出留學生是兩千人,而東非三所大學加起來才一千八百多名學生,留學生數量甚至要超過本土接受高等教育數量,由此可見東非當前教育處在什麽層次。

  真要大規模鋪開大學層次的教育,至少要再等十幾年時間,所以現在恩斯特的計劃是每兩三年先增加一所大學,等到十幾年後再考慮大規模建設一批高校。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