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非洲創業實錄》第173章 1869年農業發展方向
  第173章 1869年農業發展方向

  1869年,東非在農業方面的計劃,主要是繼續開墾荒地,同以往一樣還是要優先開墾邊境地區的土地。

  在恩斯特看來,農業地區在工業化時代,天然就是緩衝地帶,即可以涵養人口,保證邊境安全,又可以在爆發戰爭時不至於太心疼,畢竟和摧毀一片工業區相比,炸一片農田明顯不痛不癢(參考東北,烏克蘭),而且農田後續處理的好,能很快恢復生產。

  當然,這是相對於大國而言,對那些國土面積狹小,土地資源直接威脅到其生存的國家,周圍但凡有塊地也要想方設法搶過來(參考以色列)。

  東非殖民地如果被看做一個國家,其面積達到了二百萬平方公裡,放在任何時代都不算一個小國。

  而為了保證東非殖民地的安全,移民優先考慮邊境區域,對於本來人口相對稀少的東非來說很符合實際情況。

  東非目前邊境地區除了靠近索馬裡附近,基本都是好地塊,南邊的魯伏馬河流域,馬拉維湖沿岸,西邊的索倫湖(坦噶尼喀湖)沿岸,米通巴山脈,西北的腓特烈(艾伯特)湖,北面的奧莫河流域,都是水源充足的好地方。

  同時加大邊境地區移民數量,還可以對周圍土著起到隔離作用。

  問如何解決前世法國變黑的問題,再恩斯特看來,那就是能生,如果法國本土人真能生,那就不是法國變黑,而是法國殖民地(西非,北非)變白的問題了。

  這個時代的移民,尤其是東非殖民地的移民,以農民為主,生育率是最高的群體。

  把他們分在邊境,未來這些人口過剩後四溢,不管向內還是向外,對東非都沒有壞處。

  從前世經驗來看,熱帶農業最容易走的歧途之一,就是為了經濟利益,盲目種植經濟作物,最後導致糧食自主權喪失。

  所以,恩斯特在東非,一直堅守糧食作物種植為主的底線,不然像前世德屬東非那樣在東非全建上種植園,東非殖民地單靠種植園就能盈利。

  恩斯特用來保證東非糧食安全的一個重要舉措就是什麽東西都種一些,單一的農作物種植,很容易遭受重大損失,比如愛爾蘭大饑荒就是由於土豆真菌引發的。

  現在東非殖民地,基本上能種植的主糧,除了大麥等適合寒帶種植的作物基本上都有。

  在1869年,東非要繼續推動多種主糧作物的種植,同時繼續擴大東非經濟作物引進。

  經濟作物引進,在這個時代可以說並不是很容易,比如茶葉這種原本都被原產國管控的作物。

  當然,想想辦法還是可以辦到的,就比如橡膠,原產於南美洲,前世據傳聞巴西是禁止橡膠種子和樹苗出口的。

  前世東南亞橡膠園種子的來源,是英國人亨利·亞歷山大·威科漢從巴西盜竊出來帶回英國然後種植在東南亞等地區。

  威科漢公然宣稱從巴西聖塔倫地區盜取了七萬顆三葉橡膠樹的種子

  其實後來史學家發現,當時的巴西政府可能並沒有禁止橡膠種子的出口,威科漢如此描述很可能是自吹自擂。

  而恩斯特自然要試一試這個時代的巴西政府是否真的像威科漢描述的那樣對橡膠管控如此嚴格。

  事實很明顯,現在東非的橡膠已經種上了,可能巴西政府在某個時間段,真的管控過橡膠,但恩斯特派往巴西的人並沒有遇到這種情況。

  而且以當前南美洲混亂的情況(巴拉圭戰爭),南美洲那麽多國家很難有這麽強的組織能力。

  而且橡膠並非巴西獨有,因為亞馬遜雨林不單是巴西獨佔,在其他國家也有少量分布,基本可以斷定這個前世從營銷號得來的信息為假。

  這個時代絕大多數國家,其組織能力都很差,想要管控某些東西,其難度非常大。

  而且殖民者想得到的東西,未必會和你商量,直接搶就行了,槍頂在腦門上,你說行不行。

  這個時代許多國家的官僚,那是相當差勁,指望他們有所作為那是相當難,就比如沙俄和巴西這種國家,基本上花錢辦事,對於恩斯特這種大貴族和大資本家來說非常容易滲透。

  所以東非在經濟作物引進上取得的效果還是很不錯的,光是茶葉就引入了二十多種。

  而且東非農業研究所正在對東非本土植物進行考察和研究,未來許多東非特有的物種也會被開發出來。

  當前東非農業,發展策略是進一步提升工具革新,加快牲口培育,加快水利設施建設。

  機械化成本太高,而且在柴油機出現以前,牛馬才是農業最重要的動力來源。

  背靠柏林能源動力公司,未來東非直接補票上車就行了,跳過農用蒸汽機這個階段。

  實在是蒸汽機太貴,效率還不高,現在就算大力引進也不劃算,也就那些財大氣粗的國家才用的起蒸汽農機(英美等)。

  歷史上就算是美國最大的農用蒸汽機生產商,也才生產了三萬六千多台,可見這東西在美國也不是普通人用的起的。

  畢竟三萬六千多台農用蒸汽機放在美國的國土上,一點水花都擊不起來。

  飯要一口口吃,農業發展要符合東非的實際情況,現在東非隻適合發展牛馬的牲畜力來提高東非農業效率,而且,發展牲畜的一個重要目的是減少對奴隸的依賴。

  水利設施建設對於東非來說,才是百年大計,任何時候都要重視。

  1868年在東非除了戰爭,最重視的事就是道路修築和水利設施建設。

  尤其是風車的應用,光下半年東非就建設了農業灌溉風車幾萬座,大大提升農業灌溉效率。

  至於東非農業種植面積,在1869年還要看新進入東非的移民情況。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東非依靠當前的生產力,人均開發12.75畝左右土地已經是極限了,後續土地開發還是要看新移民數量。

  就比如1868年12月份新到東非的移民,有一部分可能還在前往內陸指定區域的路上,只有他們到達劃分地點後才能開發新的土地,而原本的移民自然要繼續打理已經開發的土地。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