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非洲創業實錄》第333章 三角聯盟
  第333章 三角聯盟
  在大湖區種植粳稻,除了考慮溫度上同東非沿海平原的差異外,同時是為了提升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像遠東,日本,朝鮮包括東南亞部分地區,這些糧食市場對於稻米要求是迥然不同於中東和印度地區的。

  而現在國際糧食市場的現狀就是越來越卷,有了東非糧食生產的加入,加上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以及沙俄這些糧食生產地區的擴大生產。

  現在可以確定全世界糧食產能已經過剩,甚至比前世這個時間段還要提前,而維持糧食產能過剩的正是各國工業化的極速發展,現在整個世界正處於經濟危機前的極端繁榮之中,大家都在盲目投資生產,反正幹什麽都賺錢,一但經濟泡沫被戳破,這一兩年內必然會爆發經濟危機。

  為了規避風險,恩斯特接下來的目標就是優化東非產業,開拓東非內部市場,處理掉歐洲的不良資產,還有進一步加強東非的經濟壁壘,同世界市場分割。

  實際上東非一直以來在經濟上都是同世界市場脫節的,作為財團擁有的國家,東非的所有對外貿易都要通過黑興根財團這個“連接器”,所以東非的對外貿易也就並不和世界市場接軌。

  所以世界經濟危機對東非這種純農業國家影響很有限,甚至會造成有益影響,這點可以參考遠東,在世界經濟危機的時候反而成為了工業投資最火熱的時間段。

  雖然對東非有益,但是經濟危機會影響到黑興根財團賺多賺少的問題,畢竟黑興根財團大部分資產在德國和奧匈帝國。

  因為東非的攪局,恩斯特並不確定這個時空經濟危機會在哪個時間突然爆發。

  歷史上是1873年初,但是在1872年末就已經出現預兆,主要就是美國鐵路生產卷不動了,但是最先爆發危機的地方卻是奧匈帝國,危機中心在美國。

  ……

  1871年7月。

  因為東非建設內羅畢的原因,從遠東引流了部分產業工人,加上歐洲兩場戰爭結束造成的訂單減少,膠州紡織業一部分機器陷入停擺,膠州紡織業產能削減勢在必行。

  這個產能削減針對的是黑興根財團投資在遠東的紡織業,實際上因為工人移民,膠州的棉紡織業產能已經被削減,黑興根財團這次主要是將產能削減後的過剩機器出手掉。

  膠州紡織廠。

  膠州紡織廠銷售代表萊文斯:“喬先生!你看看這批機器,它們運行的時間不足兩年,完全可以當做新設備繼續使用,即便未來十幾年內也不會被市場淘汰掉,在您之前已經有日本企業的購買意向,但是我們還是決定把這批機器大部分留在遠東。”

  把機器賣給日本是不可能的,這批機器訂購的時候是世界最先進水平,放在現在依然是第一梯隊。

  而日本因為改革的原因,紡織業取得巨大發展,恩斯特並不想幫助日本提升機械化水平,繼續當血汗工廠才是日本最好的選擇。

  當前西方對東方是存在技術封鎖的,主要是先進機械的封鎖,就算出口機械,也是出口一些即將淘汰的技術上落後的機械,而膠州紡織廠這批機器是黑興根財團以德國(普魯士)名義從英國進口的,所以當時不存在什麽阻礙,英國廠商也沒想到黑興根財團會在遠東組裝建廠。

  喬致庸:“萊文斯先生!雖然貴廠的機械看上去確實很新,但是這批機器畢竟是二手,而且價格太高了!”

  萊文斯搖搖頭道:“喬先生,我要給你普及一些概念,這批機器就算放在歐洲都是一流水平,生產效率非常高,如果你有能力到英國去考察,就會發現英國本土的許多紡織企業甚至都沒有應用上,還在使用更落後的機器,所以我們打算出手的這批機器在遠東完全就是有價無市的存在,如果錯過了這個機會,這就是您乃至貴國的損失。”

  喬致庸:“唉,話雖如此,但是在下做的小本生意,在這方面也沒有經驗,所以要承擔巨大風險!”
    信伱就有鬼了!

  膠州紡織廠尋找下家都是有自己考量的,經濟實力不行的商人,根本就沒有到這裡看貨的資格。

  南方倒是有一批商業巨鱷有能力接手,但是和英國資本關系甚密,黑興根財團連讓他們進門的機會都不給,說不好聽點,那叫資敵。

  作為德意志資本代表的大財團,黑興根在國際市場上就是英國資本的競爭對手之一,尤其是德國統一之後。

  而喬致庸作為北方地區商業巨鱷,其背後代表的是當前北方最有實力的晉商。

  晉商經營代表性業務是票號,這放在西方就是開銀行的,和黑興根銀行算是半個同行,其實力自然非常強勁。

  最重要的是其背後沒有其他域外國家影響,是遠東土生土長的商業團體,是黑興根銀行可以合作的夥伴。

  而且晉商大本營在山陝為主的西北地區以及內外蒙古,商業范圍和黑興根財團並不重疊,黑興根財團目前開拓的商業范圍主要集中在華北,最遠也就輻射皖北,豫東以及直隸南部,這已經是極限,畢竟北方沒有南方那樣密集的水網,隔壁煙台還有英法競爭。

  如果黑興根財團和晉商雙方建立合作關系,黑興根財團以及東非就可以通過晉商的商業渠道,將業務覆蓋到遠東西北腹地。

  萊文斯:“喬先生,你是個有眼光的人,不要在乎這麽點蠅頭小利,試想一下,如果你拿到這批機器,就可以利用你們遠東北方腹地的人口市場以及資源,打造同南方相比較的棉紡織企業,據我們了解,貴國北方以及西北可都適合棉花種植。”

  在兩人商談的同時,隔壁車間。膠州紡織廠也在同徽商代表胡雪岩談判。

  沒錯,這次黑興根財團就是兩頭通吃,因為膠州紡織廠要產能減半,而作為當前遠東第一大紡織廠,其一半產能也不是一個小數。

  而東非又不是什麽強國,全靠拉著德意志的虎皮在遠東有不小的影響力,能在北方佔據一席之地就不錯了。

  想進一步在遠東發展,就必須有代理人和合作夥伴,晉商和徽商作為遠東兩大商幫,在經濟實力上是有能力和東非合作的。

  雖然兩大商幫現在看上去風光,實際上二者現在都處在非常危險的境地,他們作為遠東商業的代表之二,同樣面臨國外資本的競爭。

  這次和黑興根這個外來戶劃定各自勢力范圍也好,減少三者內耗就可以避免其他國家資本乘虛而入。

  大家都是英法美等國資本的競爭對手,所以抱團取暖很有必要,如果三方結合,就能穩住各自商業范圍內地區經濟的獨立性,當然,如果要是競爭對手通過戰爭手段打開突破口就另說了。

  就比如徽商,其地理位置非常危險,江淮流域那是英國資本已經有了橋頭堡的存在,整個長江沿岸都不太安全。

  也就是徽商還有些抵抗性,比如胡雪岩,歷史上和外國資本對抗,最後毀於本國官僚集團和外國勢力的聯合打壓。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