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非洲創業實錄》第640章 工地
  第640章 工地
  人力大會戰,在沒有大型機械工程的年代,什麽工程都需要人力來進行,而這道題對剛剛踏出原始社會的非洲人來說顯然是超綱了。

  在米通巴山脈西側,為了給黑森鐵路打通前進的道路,黑森省政府準備動員四十萬人對規劃線路進行修整。

  當然,四十萬人不是一下就能湊齊的,除了從外地申請,更重要的是從黑森省的動員民眾,更多的是民兵來保障工程的有序進行。

  除了鎮壓黑人以外,原始森林裡還有各種危險,這些也要當地人來應對,畢竟在這裡生活了這麽多年,經驗積累了不少。

  光是伐木就是一個相當大的工程,不僅僅是把樹放倒這麽容易,地下的樹根也要清理乾淨。

  而黑森省的原始森林,相當危險,千百年沒有開發過的原始森林,樹木動輒就達到十幾米之高,三四十米的也不少見,控制不好方向,那就可能隨機砸死一位幸運兒,即便二十一世紀伐木也是一項危險工作,所以這一點是無法避免的。

  黑人伐木工,腰上綁著繩索,利落的爬上樹頂,伸出手從背後將繩索取出,動作嫻熟綁在樹乾上,然後滑落下來。

  稍後兩個伐木工在下方拿著東非產的鐵斧對著樹乾就是一通劈砍,最後在十幾個人的齊力合作下,一棵生長了不知多少年的參天大樹向著固定方向倒下。

  但是這還遠沒有結束,因為被砍倒的樹,並沒有直接倒在地上,反而被周邊茂密的植被將其托起,想把它徹底挪到地上,只能接著把周圍的樹木砍倒。

  “把周邊五十米以內的植被全部砍光,葉子全部去掉,扔到一邊的叢林裡去,樹枝從樹乾上修好後,堆在外圍,主乾全部加工成原木碼放好。”工程隊隊長漢斯按照上級要求指揮道。

  五十米范圍就算是一個臨時工地,漢斯的任務就是帶隊向北不斷拓展這五十米寬的道路,然後讓後續施工人員更加容易施工。

  這些被砍伐後收集的原木,符合要求的會被木匠加工成鐵路的枕木,亦或者是鐵路沿線通信用的電纜支撐杆。

  不符合要求的木材也不會浪費,這些剩余的枝乾被曬乾後就是天然的燃料,用來燒水做飯,打理衛生。

  畢竟是原始雨林,所以各種寄生蟲或者是真菌數不勝數,為了工人的安全,每天工人都被要求洗澡,洗衣服,泡腳。

  而這些都需要熱水,好在這裡是原始森林,並不缺乏木材,當然,連綿的陰雨天氣,很容易澆濕這些天然燃料,所以東非的工程隊,也會配有從後方準備的煤炭等燃料。

  “懶鬼,拿著你的砍刀,去清理枝葉,你在那裡劈砍空氣有什麽用?”漢斯對著一個劃水的黑工屁股上就是一腳。

  漢斯手下管理著五十多號人,其中光是黑森省的民兵就有七個,還有六個監工,三個廚子。

  一個監工盯梢四五個黑人,因為地處原始森林的原因,所以為了防止這些黑人逃跑,黑森政府和鐵道部尤其重視監視工作。

  也不是小題大做,而是這附近都是密林,且地形複雜,要是真讓黑人勞工跑掉,那就真跑掉了,東非也不可能深入密林去追蹤。

  當然,跑幾個黑工沒有什麽問題,最主要的還是防止這些手拿“利器”的黑人暴動,引發流血衝突。

  隨著東非鋼鐵產能爆發,東非的工具換了一茬又一茬,光是漢斯手下這個小小的施工隊,就配齊了“鐵鎬,斧頭,砍刀,鐵鍬,鐵釺”等危險工具。
    雖然東非人手裡拿著的是熱武器,但是誰能保證這些黑人不犯渾,非要和東非人拚個你死我活,這裡還是原始森林,並不適合熱武器發揮,所以還是小心為妙。

  當然,和東非人心裡充滿擔憂不同,絕大多數黑人勞工根本沒有這個意識。

  倒不是他們不喜歡自由,而是人生地不熟的往哪跑?東非的黑人大多數都是原來生活在高原地區草原地帶的,而他們又常年被東非人帶著四處趕工,不會長時間待在一個地方,所以對剛果雨林,他們也十分陌生,隊伍裡唯一對這裡比較熟悉的就是黑森省的民兵,或者說是橡膠農業工人。

  黑泱泱的熱帶雨林,一般人看著就犯衝,常年生活在熱帶草原,享受明媚陽光的黑人也是如此,所以他們也才沒有真傻到往陌生的原始森林裡鑽。

  而且最關鍵的一點是東非人管飯,要是真跑掉了如何解決吃飯問題?要是草原上那還能發揮傳統捕獵技能,雨林就麻爪了,這裡的生態系統和草原完全不同,動物也很不一樣。

  當然,草原上的黑人也根本跑不掉,那麽空曠的環境,東非人讓他先跑一百米,也能一槍撂倒。

  還有一點關鍵就是,在東非的統治下,這些黑人的心氣早就被磨沒了,往幾年前可能還有頭鐵的黑人向往自由,現在的東非黑人壓根沒有勇氣和東非人對抗。

  ….
  “這黑森省的天說變就變,剛才還晴空萬裡,現在就大雨滂沱了。”漢斯說道。

  “漢斯隊長,先讓所有人避雨吧!這個天氣是沒辦法工作了。”民兵隊長克裡斯說道。

  “這場雨大概能下多久?”漢斯問道。

  “這一點不好判斷,可能就幾分鍾,也可能幾個小時,甚至幾天也有可能,不過這些都不重要,現在天快黑了,在過一會就看不到太陽了,所以不如趁著現在下雨,趕快收工,同時準備晚飯和熱水。”

  克裡斯是附近佩內恩撒裡村的民兵,所以對這裡的氣候還是很了解的。

  “嗯,也只能這樣了,讓那些黑人把工具都上交過來,點清數目,然後去帳篷裡避雨,赫拉和威爾負責看住他們,其他人兩個小時後輪換一次。”漢斯說道。

  工具都是比較鋒利的器物,所以每次收工都要清點上交,這是東非每一個有黑人施工隊的必要程序。

  這項規定肯定不是憑空誕生的,而是血淋淋的教訓後得到的經驗,曾經就有黑人拿著東非分發的工具趁著夜色給東非的監工腦袋開瓢,在這種事情發生多了以後,回收工具就成了東非施工隊的規定。

  夜晚,漢斯一行人圍繞著篝火,吃上了晚餐,帳篷外的雨聲一直沒有消停,受潮的木材在火焰裡劈拉作響。

  黑人們睡在一個大帳篷裡,他們的待遇就沒有東非人好了,不過也各自分的兩大碗飯,地上直接鋪著草席,這就是他們的床,或者說地板。

  黑森省鐵路總共分為四段同時開工,但是前期速度緩慢,天氣和環境都是鐵路建設的攔路虎,尤其是黑森省全年多雨的天氣,這和高原的旱季和雨季大為不同。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