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非洲創業實錄》第679章 比屬剛果
   第679章 比屬剛果
  東非的鄰國不算多,而比屬剛果是關系比較友好的一個,畢竟比利時在東非面前只能算一個小國,在非洲的殖民地,實力更是十分孱弱,大家還有點親戚關系。

  實際上葡萄牙和黑興根王室也能攀上親戚,只不過要往前數兩代,和爺爺的伯父有關,後來葡萄牙前王后死後,基本上就沒有什麽來往了,這也是東非揍起葡萄牙毫不手軟的原因。

  要是東非和比利時發生衝突,那肯定會先協商,畢竟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是卡琳娜的外公,這個關系就近了許多。

  在1885年,比利時也是殖民“大”贏家,借著柏林會議的東風,徹底坐穩了其殖民比屬剛果的“合法”性,被各國所承認。

  經過各國,尤其是法國,東非和葡萄牙三國統一意見後的比屬剛果,在葡萄牙安哥拉殖民地的北邊,東非東阿讚德省的西邊,法國加蓬殖民地的南邊和東邊,總面積達到二十六萬平方公裡,比屬剛果和前世一樣是一塊天然的緩衝地帶。

  當然,相比於前世的比屬剛果,面積縮水了十倍,畢竟剛果(金)的面積達到二百多萬平方公裡。

  不過這對於比利時來說不知道是虧是賺,前世剛果布的經濟狀況可比剛果金要好的不止一點。

  比屬剛果緩衝對象就是東非,葡萄牙,法國三國,三者都不太想直接接壤在一起,東非和葡萄牙還好說,已經是一筆爛帳,法國就不一樣了,東非和葡萄牙都對法國帶有一定的警惕,法國對葡萄牙沒什麽想法,但是本土沒想法,殖民地政府就不一定了。

  殖民地政府一般都有比較大的自主權,畢竟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可以先斬後奏,很多列強國家,都是不知不覺中就被動拓土開疆了。

  這裡面不包括東非,在東非建國後,行政,軍事,財政各項大權全部收攏中央,有什麽行動都需要和中央匯報,所以東非國土擴張都是中央政府有計劃的推動。

  這樣的好處是,東非可以節省成本,集中資源和力量,對土著國家實現降維打擊。

  所以,殖民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殖民地軍隊數量也不能太多,畢竟很多殖民地並不富裕,軍隊派多了連成本都收不回來。

  黑人動輒上萬,十幾萬,數十萬,甚至上百萬,就是一萬頭豬,想靠幾百人來控制也比較麻煩。

  前世比屬剛果的地盤都在如今東非境內(剛果金),東非甚至還有一部分前世屬於法屬剛果的地盤,主要在烏班吉河左岸,沿著烏班吉河和下遊剛果河狹長分布。

  而殖民地的一個特征就是少數宗主國,統治大多數土著,而宗主國的兵力數量非常少,有些殖民地可能就幾百人的武裝力量。

  不要看土著十分落後,兔子逼急了還會咬人,更何況是身強體壯的黑人。

  而比利時的剛果殖民地就是如此,目前比利時剛果殖民地的在編軍人數量才兩千多人。

  地盤小,人口也就少了許多,不過人口密度比前世比屬剛果大的多,畢竟剛果雨林人口無法和西部沿海地區對比。

  本質上,現在的比屬剛果就是前世的法屬剛果,後來的剛果布共和國(布拉柴維爾為首都)。

  當然,比屬剛果的首府並不在布拉柴維爾,而是在大西洋沿岸城市——黑角。
    黑角就是“黑色的海角”,1484年葡萄牙航海家經過此地時看到的海岬黑石,所以給當地取了這個名字。

  同時,因為這一顯著特征,黑角是西非沿海航線的重要航海坐標,和骷髏海岸一樣具有明顯的地域色彩。

  作為比利時的唯一殖民地,比屬剛果首府黑角市也是其人口最稠密的地區,達到了兩千多人,其中華人就有一千多。

  造成黑角存在大量華人的原因,主要還是比利時本土原因到非洲殖民的人數太少,畢竟比利時本身比較富裕,周邊還有荷蘭,法國等等選項,所以到環境惡劣的非洲討生活,那真是想不開。

  “比屬剛果和東非不一樣,白人是白人,黃種人是黃種人,黑人是黑人,形成了完善的等級區分,不過因為東非的原因,這裡的黃種人還是稍微有一些地位,至於黑人就慘的多,據我們粗略統計,在比利時殖民的這幾年裡,黑人數量就下降了至少好十幾萬,尤其是在黑角,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四肢不全的黑人。”東非駐比屬剛果領事凱洛斯和自己的下屬瓦爾說道。

  東非自然是和比屬剛果政府有直接聯系的,而且有常駐的工作人員,主要負責東阿讚德省和剛果雨林地區,多瑙河省的貿易等工作。

  這三個省和地區,距離大西洋很近,而且沒有鐵路連接東部,所以大部分貨運需要走比利時境內,至於葡萄牙,雙方自然沒什麽好談的。

  比利時想不給黃種人一點地位也不行,因為身邊就是東非,而東非在比屬剛果附近,也就是以班吉為中心,整整部署了一個師的兵力,而東非軍隊的構成裡,半數都是華人。

  每天,東非軍隊都會沿著烏班吉河巡航,所以對周邊勢力造成了極大的威懾力,而比屬剛果就是其中之一。

  “當然,比屬剛果的黃種人地位也不算太高,把他們理解成英國在印度外的印度仆從軍就很好理解了。”凱洛斯說道。

  即便是這樣,比利時對華人移民的態度也要比前世好上不少,前世比利時就從遠東帝國引入過華人,那待遇和本地黑人基本上沒有區別。

  當然,這裡面並沒有東非方面的授意,算是比利時方面的自發行為,畢竟東非不是聖母,除非是本國國民以外,對其他區域的華人不會有特殊情緒。

  當初美國的排華行為之所以招惹致東非的不滿,實質上還是因為其法案把手伸到東非華裔頭上,東非華裔那是有東非國籍的,所以東非自然不能坐視不理。

  “凱洛斯先生,這和我們平時工作有什麽關聯麽?”瓦爾問道。

  “沒有太大關系,就如我之前所言,東非只有德意志人,不存在什麽按照膚色劃分的人群,我們隻講國籍,維護東非公民的利益,也就是在比屬剛果擁有東非身份的國民利益,包括海外公司,黑興根財團員工,甚至是東非國防軍軍人等。”凱洛斯強調道。

  瓦爾心裡倒是有所腹誹,不按膚色劃分人群說的好聽,實際上東非人都知道國家對黑人的態度就不一樣,不過鑒於東非黑人數量越來越少的原因,未來東非也就不存在黑人的位置,所以這麽說也有道理,只不過這需要二到三十年的時間過渡。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