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非洲創業實錄》第686章 1885式國防軍用鋼盔
   第686章 1885式國防軍用鋼盔

  3月份,恩斯特巡視近衛師部隊,近衛師的主要任務是負責中央省和第一鎮市防務,也是巡視最多的東非軍隊。

  這次到近衛師,可以看到該師最直觀的改變就是配備了頭盔,這一點在東非軍隊還是首次。

  所以101近衛師指揮官萊得利斯特意向恩斯特介紹了這款軍用頭盔的的來歷和特點。

  “王儲殿下,這款頭盔也被稱為1885式,是為了應對陣地戰中流彈和彈片給部隊軍人在戰場環境下造成的潛在危險而設計的國防軍用鋼盔。

  帽舌采用了德意志傳統方案,使得整個頭盔主體看起來和德意志地區傳統的軍用頭盔——釘盔,整體看上去有一些相似的地方。”

  恩斯特自然知道釘盔是什麽東西,釘盔是整個德意志地區軍隊的特色,1871年的一項德意志帝國公告規定所有德國軍隊都必須佩戴,警察和消防員也不例外。

  在東非這種天氣下,頂著鋼盔實際上並不好受,尤其是防區比較濕熱的中央省,如果是高原地區可能更適應一點,那裡的氣候更加涼爽。

  而且東非國防軍十幾年來經歷的戰爭激烈也體現不出來鋼盔的優點,畢竟像一戰那樣的塹壕戰東非陸軍基本上沒有經歷過,唯一的實戰還是上一次東葡戰爭,不過當時葡萄牙殖民地軍隊的火力非常弱,不要說火炮,就是步槍都配不起所有部隊,機槍數量也十分稀有。

  因為東非1885鋼盔在形製上采用了釘盔的外形作為參考,所以整體上沒有走形,外形和二戰時期的德軍裝備的M35頭盔基本上差不多。

  棉花還好說,劍麻供應軍隊使用,確實是這些年來東非劍麻不斷擴產種植的結果。

  所以說釘盔中看不中用,這和他的材料製成有關,早期釘盔使用皮革為主要原料,而皮革自然抵擋不了流彈碎片,後來釘盔因為原材料問題換成了錫合金,不過錫的硬度可以想象也很不理想。

  當然,恩斯特對此不予評價,這種細枝末節的問題並不需要討論,作為實用主義者,恩斯特認為頭盔的第一作用還是戰場上給士兵提供防護功能。

  不過萊得利斯這樣說,實際上對1885型國防軍用頭盔的舒適度很不滿意,畢竟和釘盔或者以前東非軍隊的軍帽相比,鋼盔光是一個重量讓人感覺不適,而且透氣性非常差。

  果然,針對這一點萊得利斯做了專門的說明:“我們的鋼盔,和德意志地區釘盔的最大區別就是以鋼鐵作為主要原材料,硬度相當高,雖然不如釘盔帶著舒適,且外形比較難看以外,實用性更強。”
    不過恩斯特持不同看法,這個時代的人就喜歡花裡胡哨的東西,畢竟不像前世那樣物資充沛,這個時代的審美就喜歡搞五顏六色,鮮豔亮麗。

  在殘酷的塹壕戰中,皮頭盔無法抵禦炮彈碎片和彈片,更糟糕的是,閃閃發光的尖刺會成為狙擊手的理想目標。

  不過恩斯特相信隨著時間推移,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接受1885型國防軍用頭盔的樣式,畢竟這是經過前世檢驗過的。

  接下來德軍從1916年開始,釘盔正式被新的德國鋼盔取代,新的鋼盔別看模樣不威風,但能提供更好的頭部保護,免受炮彈碎片的傷害,就這一項變革,使得前線德軍士兵的頭部受傷死亡率降低了70%。

  也有說是騎兵部隊可以用來當做佩戴羽毛和馬鬃的支架,其次,加一個尖頂,可以有效偏移針對頭部的劈刺,因為在當時的騎兵作戰中,馬刀互劈是常規戰術。

  五四.二五零.一五八.二零零

  所以恩斯特說道:“不必妄自菲,在同類型的軍用頭盔裡,我就認為我們的1885型國防軍用鋼盔最好看,你們不要拿它去和釘盔比,釘盔的觀賞價值大於實戰價值,而我們的第一目標就是為了實現實戰價值,而且打仗看的就是戰績,從來不是裝飾品。”

  而釘盔最主要的特點就是上面那個顯眼的“釘子”,關於釘盔上的尖頂,最主要的說法是古代條頓騎士團等歐洲軍隊用來佩戴懸掛區分兵種的飾物。

  這其中自然有恩斯特的審美影響,所以萊得利斯的吐槽,就是對恩斯特審美的否定。

  而這一點釘盔是做不到的,前世一直到一戰爆發後,德國前線士兵才驚恐地發現釘盔為自己提供的保護幾乎為零。

  恩斯特當然不會因為這件小事給他穿小鞋,而且萊得利斯的話估計也代表著這個時代大多數東非軍人的看法。

  所以為了應對這一點,到了1915年9月份,德國軍方不得不終於發布命令:新頭盔不再帶釘!

  讓恩斯特來看,釘盔的審美是有的,至少放在歐洲軍隊裡大大提升了德意志軍隊的“顏值”水平,看起來十分華麗和威嚴。

  當然也有人持不同意見,就比如德國著名詩人海因裡希·海涅認為釘盔非常浮誇和膚淺,專門寫過一首諷刺詩,把釘盔比作避雷針:“是的,是的,我喜歡這頭盔,它展示了最高的智慧!國王的靈感!我只怕暴風雨襲來時,那浪漫的皇冠,將招來閃電!”

  劍麻都優點就是耐用,吸水性好,配合棉花做成的編織物同時結合了柔軟的特點。

  “為了增加其舒適性,我們在裡襯采用棉麻混合紡織物,結實耐用且更加舒適,材料都是我們東非國產,包括劍麻和東非南方棉花種植園(馬塔貝萊省)的棉花。”

  威廉二世、奧托·馮·俾斯麥和保羅·馮·興登堡等德國軍政界人物,都喜歡戴著釘盔擺拍。

  就比如遠東帝國“花衣裳”,放在21世紀很老土,在舊社會卻是炫耀的資本。

  因為東非劍麻是重要的出口產品,亦或者被應用於東非貨幣,商品,特種繩索等較為高端的產品領域,即便現在也是供應不求的優質經濟作物。

  而鋼鐵產能爆發,是東非軍隊裝備鋼盔的主要原因,如果放在十年前,東非根本就沒有裝備鋼盔的基礎,同時也包括東非在鋼鐵冶煉技術和鍛造技術等科技手段的提升,
  不過當前1885型國防軍用鋼盔缺點也很多,而且原因還是技術上的不過關,所以良品率不高,產量也比較有限,目前只在近衛師部隊裝備。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