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非洲創業實錄》第782章 近衛師
   第782章 近衛師

  “海岸邊有敵人人,不過人數不多,可以采取強攻!”

  隨著東非海軍一輪炮火打擊,硬生生在馬普托北部海岸線上炸出一條缺口。

  “開始登陸。”

  和施瓦爾部隊的登陸模式完全不同,近衛師大搖大擺的在海軍配合下強攻海岸線,這就是實力的最好體現。

  為了這次登陸,海軍和近衛師準備了大量船隻,海面上出現了大大小小上百艘小船,近衛師的船頭上架設著機槍,對著灘塗上“疑似”聯軍士兵開火。

  火舌貪婪的吞噬著聯軍士兵的生命,很快在東非海陸軍的配合下,前來阻攔的聯軍放棄抵抗,讓出了整個海岸線,向著後方逃竄,近衛師官兵安全的登陸了莫桑比克的土地。

  聯軍早在莫桑比克北部時就發現了東非軍隊出動的景象,只不過現在聯軍能動用的兵力不多,而且不知道聯軍會在哪裡上岸,所以從一開始莫桑比克的行為就是注定徒勞無功的。

  隨著近衛師登陸完成,海軍主力艦隊沒有離開,返回東非,而是繼續南下向著馬普托灣而去,準備給馬普托城再送上一波“驚喜”。

  而近衛師則快速清理戰場,同時構築防線,準備在這裡扎根,這種場景只會讓施瓦爾感覺羨慕。

  參謀的笑話,讓克裡斯蒂亞諾不禁一身冷汗,這個家夥真是語出驚人,不過對於身經百戰的克裡斯蒂亞諾不得不說他的話是對的,這種場面見的多了,就必須承認他說的是事實,只不過是用著最稀疏平常的語氣講出來。

  “他們現在應該緊張的是我們海軍新一輪的進攻,而不是到這裡和我們針鋒相對,所以我們現在的任務是趕快把陣地建設好,還有清理敵人留下的屍體,剛才已經有海浪把不少敵人卷入了印度洋,估計現在已經喂魚了。”參謀冰冷的說道。

  但是相比較於近衛師就差了許多,近衛師登陸後,直接就地扎根,建設陣地,而不用東躲西藏,後勤由近衛師自己的下屬海軍部門或者國防部海軍搞定。

  東非的軍隊已經養成了快速打掃戰場的好習慣,東非溫度不算太高,但是溫暖的天氣也最容易變成病毒的和蚊蟲的溫床。

  施瓦爾的兵力太少,所以只能在聯軍後方四處逃竄,好在聯軍後方兵力空虛,而且有物資補給線可以趁火打劫,所以現在施瓦爾活的還算滋潤。

  “這裡距離馬普托僅有不到三十公裡距離,我想現在馬普托的敵軍應該也察覺到在這裡發生的戰鬥,不過不知道他們現在是否有膽量主動出城進攻。”近衛師一旅旅長克裡斯蒂亞諾說道。

  “總而言之,要仔細對這裡進行消殺,在非洲最可怕的就是因為戰爭而產生的瘟疫,我可不想讓我們的士兵冒著這種風險和聯軍對抗。”

  如果不是來不及找到足夠的燃料,現在敵人估計都應該被東非軍隊火化掉了,這是最優的解決方案。

  相較於東非,聯軍也有類似的操作,唯一可惜的地方就在於聯軍內部魚龍混雜,所以並不是每一個部隊都能堅定的執行任務,尤其是懶散的印度人,經常給自己人添亂子,為了省事他們直接把屍體丟到河裡,這樣就可以節省下挖坑的歷史和時間。

  結果水源被汙染,這就讓聯軍內部經常發生各種意想不到的病患,而這也給東非帶來了非常大的麻煩,本來因為戰爭原因,傷亡就多,對藥品的需求量大。
    再和聯軍這種攜帶大量病患的軍隊作戰,更是讓東非軍隊很難受,這可能讓敵人的疾病傳染到自己陣營,所以為了減少這種情況,東非陣地上經常熬著各種中藥。

  作為中藥材生產大國,東非中藥品種雖然不如遠東帝國豐富,但是種植規模不小,尤其是戰爭狀態下,尋找“廉價”的優良藥品,讓中藥材普及更加廣泛。

  據說有提高身體免疫力的效果,不過沒有得到有效數據反饋,這些都是歐洲和遠東帝國的經驗,亞歐大陸上延續了長達千年的戰爭,所以總有各種應對戰爭中衛生環境的方法,而東非是非常善於總結的國家。

  先不說這種手段是否真的有療效,至少濃厚的中藥味就可以衝淡東非士兵對戰爭的緊張心理,甚至變成很多士兵的“夢魘”,聞到味就感覺反胃,畢竟良藥苦口,中藥甚至起到鎮定劑的作用。

  像對面敵人則和東非相反,大量使用“未證實作用”的化學藥劑,或者乾脆使用鴉片等毒品來麻醉神經。

  隨著戰爭的持續,敵人物資也出現了短缺問題,像香煙和白酒等都成了稀缺品,而東非在這方面還算不錯,雖然也面臨某些地區過於偏遠而無法送達的情況,但是隨著後方生產,機器開足馬力,產量增加,還是可以滿足部隊的大部分需求。

  貼近本土作戰,東非最大的優勢也就在這裡,像近衛師這種部隊更是如此,這次登陸作戰就是有後勤支持下來完成的。

  而施瓦爾那種孤軍深入就沒有這個待遇,所有物資都需要從敵人那裡獲取,甚至包括武器彈藥,如果東非沒有迅速打開開普敦周邊的戰爭局面,那施瓦爾的部隊很有可能面臨彈盡糧絕的巨大風險。

  所以近衛師登陸成功,東非對開普敦的最後一環也安排到位,這個時候整個開普敦只有西北角暫時和聯軍聯系,而西北角也有被近衛師和西部東非軍隊切斷的風險。

  這已經成為不可改變的現實,除非開普敦出現“奇跡”,不過能塑造這種軍事奇跡的人在聯軍很難出現。

  因為作為聯軍主力的英軍和東非其實走的是一個路子,買就是靠體系作戰取勝,這樣的軍隊很難出現什麽“特別凸顯”的軍事能人。

  這就不得不提到德國軍隊,德軍在軍隊建設上也是如此,但是德軍依照前世的表現,卻湧現出大量的軍事天才,這就是德軍的強大之處。

  而東非發展時間短,外部危機並不是太嚴重,沒有遇到過過於驚險的戰爭,所以很難出現“力挽狂瀾”式的人物。

  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說明東非軍隊的均衡性,如果沒有這種均衡性,那東非肯定也能湧現出一批耀眼的“軍事人才”,但是在佔據總體優勢的情況下,東非國防軍的將領基本上都不會出現大的錯誤,能夠按部就班的完成總參謀部的任務,這已經讓恩斯特感覺非常滿意。

  而這也是東非軍隊文化水平高的一種優勢,東非陸軍脫胎於黑興根軍事學院,從一開始就注重軍事素養培訓,所以在戰爭期間也比敵人更加從容。

  當然,這也和東非向內陸拓展國土,不斷補充戰鬥經驗有關,在和英國為首的聯軍開戰前,東非經歷了由弱變強的整體變化。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