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非洲創業實錄》第781章 大環套小環
   第781章 大環套小環

  在豪威爾終於做出決定的時候,施瓦爾已經帶著人走出了森林,森林確實不適合行軍,也就是葡萄牙人太磨蹭,不然施瓦爾感覺自己肯定會被人堵死在這裡。

  看著熟悉的草原,施瓦爾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不過這個時候危機遠遠沒有解除,畢竟是孤軍深入,所以還是先找一個安全的地方為妙。

  “團長,我們往哪個方向去?”

  施瓦爾:“向西,不過我們今天必須找一個落腳點,現在沒有時間在這裡磨蹭,敵人已經發現了我們的蹤跡,所以這個時候只能先度過眼下的難關。”

  這個時候也容不得施瓦爾多想,畢竟東非對這片區域也不是太熟,雖然有軍情處提供的地圖,但是並不是太細致。

  而不管往南還是往北都有可能遇到聯軍的主力,所以只有西部在施瓦爾看來最安全。

  當然,施瓦爾也有和這次迂回作戰主力碰頭的想法,這次東非總共有兩支部隊深入敵後,除了自己這個團還有一個旅從西部山地進入敵人後方。

  只不過他們的速度肯定比走海陸的施瓦爾部要慢許多,所以這幾天裡施瓦爾還要想辦法熬過去。

  最重要的是搞定物資補給問題,這才是施瓦爾部生存的最大難題,孤軍深入後的東非國防軍就徹底失去了後勤,一切只能從敵人身上想想辦法。

  想到這裡,施瓦爾說道:“我們在天黑前要往西急行軍至少三十多公裡,甩掉屁股後面的尾巴。”

  而且依照施瓦爾多年經驗,英國人和葡萄牙人肯定沒有辦法對施瓦爾部持續追擊。

  同時也要面臨敵人圍剿的風險,不過對於這一點施瓦爾反而有恃無恐,因為接下來東非前線主力應該能拖住敵人大部分兵力。

  也就是說現在施瓦爾部所在的位置正是敵人的物資補給線,只要找好窩點,施瓦爾部就可以四面出擊,打劫敵人的運輸車隊。

  這樣一來,施瓦爾的壓力會大大減小,騰挪空間也就更大了,當然,收拾敵人的物資補給線只是這次作戰任務的次要部分。

  眼下天已經快要黑了,夜晚行軍更加安全,也更容易擺脫敵人的危機,這是東非軍隊的必修課。

  所以敵人能派出的部隊,七成可能性會是馬普托方向的駐軍。

  抵達東非登陸點就需要耗費不少時間,如果在追擊東非軍隊那就要消耗更長的時間。

  不過施瓦爾認為這個問題應該不算太大,畢竟前線的英國人和葡萄牙人所需要的物資量肯定是巨大的,而且這些物資只能從馬普托送往前線。

  更重要的是背刺前線的敵軍,從而使得前線聯軍軍心大亂,而主要作戰任務肯定要其他部隊來完成。

  不過自己只需要等兩三天,那情況就會發生極大變化,到時候敵人還要面對東非一個主力旅在西邊的干擾,前線東非軍隊也會不斷給聯軍施加壓力。

  這一點從現在敵人大部隊都沒有出現就更能有直觀體現,說明敵人最近的部隊距離施瓦爾部登陸的地方也不算近,現在都已經過去兩個小時,所以敵人就算時速達到四十公裡,也應該走了八十公裡。

  當然,敵人的速度根本不可能達到這個快,按照大部分葡萄牙軍隊的行軍速度,一天能達到三四十公裡,那都是精銳中的精銳了,像印度軍隊更是非常磨蹭,一天最多走一二十公裡。

  而聯軍中最正常的英國人,在這一點上倒是沒有太大問題,可英國現在抽不開兵力,羅伯茨伯爵秉持著好鋼用在刀刃的辦法。
    把部隊分成四大塊使用,英軍是絕對的戰爭主力,所以必然部署在戰爭烈度最大的地方,像前線或者馬普托這種重要城市,據點,要塞等等。

  其次是葡萄牙人,純葡萄牙軍隊主要負責策應英軍的軍事行動,一般部署在英軍的兩翼,協從英軍主力作戰。

  然後是黑人,黑人部隊一般用來充當炮灰,這一點已經被聯軍發現非常好用,黑人部隊比印度甚至部分葡萄牙軍隊還要勇武。

  最後就是印度人,印度人主要負責後勤等工作,因為印度人打仗水平太次,很容易在前線造成惡劣結果,以至於出現更大漏洞。

  在戰爭初期接受幾次“教育”之後,羅伯茨伯爵和英軍高層再也不敢挑戰印度人的“底線”,事實證明他們根本沒有底線。

  這也意味著施瓦爾部如果打聯軍後勤的主意,恐怕會非常容易得手,因為是印度人負責這一塊。

  只不過聯軍沒有想過東非會深入敵後,對他們的後勤線出手,其實也不是沒有考慮過。

  只不過東非已經和聯軍打了大半年的仗,但是幾乎沒有孤軍深入敵後過,所以這就讓聯軍放松了警惕。

  加上聯軍在海岸線部署了“重兵”,在羅伯茨看來應該“萬無一失”,只不過羅伯茨伯爵又失算了。

  負責海岸線的部隊主要是“葡萄牙人”,而葡萄牙人雖然不像印度士兵那樣時常打破“常規”,但是也絕對會給大家帶來“驚嚇”。

  就像施瓦爾部能進去莫桑比克後方,完全倚仗葡萄牙軍隊的松懈,不過葡萄牙軍隊也不是什麽都沒做。

  至少日常巡邏他們還維持著,要是放印度人來守海岸線,恐怕他們大概率都發現不了東非人的蹤跡。

  畢竟巡邏海岸線這種事,完全可以“虛報”,就像簽到一樣,只要長官看不到,出了軍營誰知道有沒有認真完成任務,怎麽說還不是按照自己的想法來。

  ……

  在施瓦爾部登陸成功並且成功打入敵人後方的時候,在印度洋面上一支規模更加浩大的船隊也正乘著夜色向著馬普托方向而來。

  這支聯合部隊就是東非海軍和近衛師,近衛師也有自己的小海軍,同時作為陸地上主力,這次他們的目標是馬普托北部。

  這樣一來,東非對馬普托周邊敵人的分割包圍正在完成,現在小包圍圈已經出現雛形。

  而大包圍圈就由近衛師配合西部和南部軍區來完成,近衛師攜帶了大量重型武器,同時海軍和近衛師的小海軍也會配合對馬普托開展新一輪的攻擊。

  這樣馬普托及周邊兵力就會被分割為兩部分,形成大環套小環的戰略格局。

  這樣一來,馬普托就真有可能變成一座孤城,從而中斷聯軍和其余地區部隊的聯絡和指揮。

  只不過東非方面沒有想到的是在半個月前,英軍總司令羅伯茨伯爵和莫桑比克總督布吉瓦爾就已經把聯軍指揮部轉移到了北面林波波河流域的紹奎,算是提前跑路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