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非洲創業實錄》第737章 奇葩的印度人
   第737章 奇葩的印度人
  隨著亞力多德的命令,已經有些精神不濟的第九旅全體官兵,又開始了新一輪對英軍的阻擊行動。

  不過相對於開戰前,東非軍隊對英軍的“忐忑”心理,已經轉變成了“英國人也不過如此。”的麻木狀態。

  畢竟“世界第一強國”的名頭是比較嚇人的,但是真正打起來,才能體會到其中的“落差”,對面也是兩條胳膊,兩條腿的肉體凡胎,而不是刀槍不入,悍不畏死的“天兵下凡”。

  當然,東非基層士兵肯定不是這樣想的,而是一種誇張的說辭,目前第九旅士兵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種是經驗豐富的老兵,一種是擴軍後加入第九旅的新兵。

  其中新兵又分成兩部分,一種是近年來移民東非的群體,這部分新兵是東非第九旅最大的不穩定因素。

  移民來源主要是德意志地區和遠東地區,所以對戰爭的態度參差不齊,甚至帶有舊式部隊的各種思維模式,但是他們和東非很多老兵聊的來。

  另一部分新兵則是接受過東非或者德意志義務教育得群體,畢竟在奧匈帝國移民很多是斯拉夫人,義務教育普及程度並不是太高,所以他們許多來自德意志卻不一定接受過義務教育。

  對於新兵來說,一天時間的實戰,已經徹底洗去了其稚嫩,尤其是在和“世界第一強國”交手之後,第九旅全體官兵得到了最大的進步,迅速磨合。

  “加快速度,你們這些懶鬼,沒有吃飯麽?”

  將這些反應遲鈍的印度士兵驅逐上岸後,英軍指揮官發現事情並不容易,東非的火力太強,而河面上又缺乏掩體,這種情況下,恐怕要白給!

  “上岸,不要發呆!”英軍指揮官怒嚎道。

  可惜效果不佳,很多印度士兵直接抱著頭趴在地上裝死,而廓爾喀雇傭兵雖然不畏死戰,但是數量太少。

  在這種怒罵和斥責中,印度士兵的效率確實大為提升,果然對付這些行動磨磨蹭蹭的印度人還是要使用強硬手段更有效。

  自然不可能縮回去,畢竟回去的路更難走,在河面上被擊破的風險太大。

  不過已經上岸,也就意味著沒有退路,想明白這一點後,英軍指揮官開始組織“死亡式衝鋒”。

  廓爾喀雇傭兵則完全不存在畏懼,對於東非的機槍點,雖然威力巨大,但是沒有嚇退他們。

  這些廓爾喀雇傭兵像敢死隊一樣,在船還沒有靠岸的時候,就縱身一躍,強硬上岸,即便有人不斷倒下也絲毫不影響其作戰意識。

  ……

  每次打完仗,東非都要派人清理戰場,這些屍體堆積在這裡,加上南非沿海偏高的溫度,很容易造成問題,所以必須冒著風險清理河灘上的英軍屍體。

  隨著英軍越來越近,第九旅不再畏首畏尾,火炮和機槍一齊開火,而英軍現在處在無路可退的境地,距離岸邊近在咫尺。

  “要是貽誤了戰機,一律軍法處置,向前衝說不定還能活命,要是敢調轉方向,我敢保證你們一個也逃不掉。”

  “英國人又要發動進攻了,全體戒備,這一次根據旅部的命令,我們必須節省彈藥,尤其是機槍手,都瞄準了再打,不要仗著機槍威力大,就對著河面隨便浪費子彈。”七營第三連連長說道。

  這一次英軍終於取得了重大突破,直到河中心,也沒有發生前幾次一觸即潰的現象,但凡有異動的渡船,都有英國人和廓爾喀人監督,甚至發生了流血事件,一些消極的印度士兵被樹立典型,
  ……

  不過讓東非沒有想到的是,河灘上所謂“屍體”其實很多都是裝死,這還是東非國防軍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

  “砰……”

  一三.一一四.一四一.一二二

  “把屍體都扔到河裡,不要造成病毒和細菌滋生。”亞力多德旅長下令道。

  這讓英軍的指揮完全發揮不了作用,東非方面反而不急,躲在掩體後面,盡情收割這些英軍的性命。

  等到英軍第四次渡河行動開啟後,第九旅的所有焦躁,不安,慌亂都已經不複存在,反而在老兵的帶領下,迅速成為合格的戰士,這是第九旅基層軍事指揮官最直接的感受,部隊指揮越來越順手。

  這讓河面上的英軍部隊的印度士兵松了一口氣,廓爾喀雇傭兵在船首的位置,沒有絲毫畏懼,反而在顛簸的環境裡對著東非的火力點開始進行反擊。

  圖蓋拉河水流湍急,從德蘭肯斯山脈積壓的勢能,在下遊得到極大釋放,而河流中還有浮遊的鱷魚,等待著又一次大餐。

  “機槍手射擊!”

  這些尼羅鱷也給英軍帶來了巨大壓力,之前很多不幸落水的印度士兵,就是這樣喪生鱷口。

  英軍第四次渡河行動宣告失敗。

  英國人在船尾,指揮印度士兵努力劃船,事情貌似在向有利的方向發展。

  這是東非軍隊的慣例,之前英軍連渡河都沒有完成,所以也就不需要清掃戰場。

  時間很快來到下午六點,在確定消滅了最後一波敵人後,第九旅士兵終於松了口氣。

  “沒有火力壓製,英國人果然進步了不少,聽我命令,等到敵人距離岸邊不到二十米的范圍給我往死裡打,絕對不能讓他們在搶佔灘塗,建築陣地。”
    這次英軍比前幾次有了明顯的進步,畢竟有廓爾喀雇傭兵作為典范,帶頭衝在第一線,後方又有英國人壓陣監督,作為炮灰的印度士兵沒有理由和機會臨陣脫逃。

  而接受過東非義務教育得新兵,很顯然沒有接受過軍營教育,對軍隊的印象存在一定偏差,不過東非這麽多年的紀律教育不是白費的,軍官層面更是如此,不敢說東非軍隊紀律很好,但是絕對不算差。

  上岸後,立刻進入作戰狀態,為了躲避東非密集的火力輸出,他們沒有傻乎乎的直接莽上去,反而開始尋找掩體,或者泡在泥水裡,匍匐著向前挺進。

  所以英軍的小渡船,都很小心,既要克服湍急的激流,又要小心水下遊蕩的死神,還要當心對面東非射過來的子彈和炮火。

  小船上的英國人各種怒罵道。

  而後面的印度人就顯得有些呆了,如果有思考的時間,他們肯定想不明白這些廓爾喀雇傭兵為什麽對死亡沒有恐懼。

  在東非打掃河灘的時候,很多印度人突然活了過來,並且直接投降,這讓第九旅直接收獲了六百多名印度俘虜。

  亞力多德看著被俘虜的印度士兵嘖嘖稱奇,他在東非打了這麽多年仗,還是頭一次遇到大規模裝死逃避戰爭的軍隊,印度真是一個神奇的地方。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