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重生七零:我在林場當知青》第391章 爭搶
  第391章 爭搶
  張淑珍在兒子的勸說下,吃了半塊兒點心,剩下的半塊兒,都掰開喂給了小孫子。

  娘倆一邊說話,盛希平一邊從包裹裡往外倒騰東西。

  給別人家買的,早都寄了回來,自己家的,盛希平沒往回寄,自己背回來的。

  滬市這樣一個國際化的大都市,時髦的商品很多。

  難得去一趟,捎點兒衣裳、鞋子、手表等東西,在正常不過了。

  娘倆把東西都分類整理好了,放起來,時候也就不早了。於是張淑珍讓盛希平看著倆孩子,她去做飯。

  這個時節,林場正忙著呢,植樹造林、護林防火,盛連成也不得閑,跟著上山去了。

  前川中小學除了低年級還有今年要高考的學生之外,其余的也都去山上植樹造林了。

  所以中午就只有張淑珍和盛希平、盛希康在家吃飯,簡單做點兒就行了。

  吃過午飯,盛希平也沒歇著,先去了那些讓他幫忙捎東西的人家。

  東西已經提前寄回來了,盛希平得過去跟人家對對帳,剩余的錢,或者他墊付的錢,每一筆都在帳本上。

  不管誰家,也不管平日裡相處的如何,感情是感情,帳目歸帳目,這個不能混為一談。

  能托盛希平買東西的,多數都是相處關系很不錯的人家。

  關系差的,張淑珍根本不會給兒子攬這些活,免得麻煩。

  盛希平大老遠的給買了東西,還給寄回來,人家都感激的很,剩余的錢都說不要了。

  盛希平哪能佔這樣的便宜啊?帳目算清楚,剩余的錢分毫不差的給人家,這才告辭離開。

  傍晚時分,上山乾活的都回來了,盛連成一進家門,見到大兒子,十分高興,忙拽著兒子,打聽老家的事。

  “爸,老家那邊都挺好的,我爺我奶體格都不錯,他們都挺惦記你,說是讓你有空了回去看看。”

  兩邊一直通信有聯系,大事兒都知道,盛希平就簡單說了幾句。

  “唉,說的輕巧啊,這一大家子,怎回去?回去一趟得不老少錢呢,可舍不得。”

  盛連成聽了,歎口氣,他倒是想呢,客觀條件不允許啊。

  這邊盛希平陪著父親嘮嗑,那頭盛希泰幾個瞧見了盛希康手腕上的表,知道那是大哥買給三哥的。

  幾個孩子都眼巴巴瞅著大哥,想知道大哥給他們帶啥了。

  盛希平一看這樣,忍不住就笑,於是跟張淑珍說了聲兒,把櫃子裡的東西拿了出來。“那,這是給你們的。”

  盛雲芳盛雲菲姐妹,是兩雙涼鞋,一件粉色一件淡黃色的連衣裙。

  倆丫頭都十六了,正是愛美的年紀,見著漂亮裙子,眼睛都直了。

  “兩條裙子顏色和款式都不太一樣,伱倆換著穿,鞋子各自穿各自的。”

  盛希平特地買了兩條不一樣的裙子,倆女孩個頭身材一樣,正好換著穿,等於多了件衣裳。

  “謝謝大哥。”

  可把倆女孩高興壞了,盛雲菲選了淡黃的裙子,盛雲芳選了粉色的,倆人抱著裙子和鞋去了北炕,稀罕的不得了。

  “老六,這是你的,一雙新球鞋。”盛希平把一雙白色鑲紅藍條的球鞋,放到了盛希泰面前。

  “哇,這鞋好看,大哥,你太懂我了,我就想要這樣的鞋呢。”

  對於男生來說,一雙漂亮的球鞋,那是他們夢寐以求的。盛希泰抱著鞋,樂得直蹦。

  “也就是你大哥寵你,還給你買白色兒的球鞋,就你穿鞋那個廢東西勁兒,再好的鞋到了你腳上,也穿不了多長時間。

  我可告訴你啊,穿鞋在意點兒,別成天胡作,球鞋穿埋汰了自己刷,我可不管你。”

  張淑珍正好端飯菜進屋,見著小兒子那高興勁兒,就忍不住要打擊他。

  盛希泰正美呢,才不管老媽怎麽說,“知道了,媽。”盛希泰答應一聲兒,抱著球鞋就去一邊兒美了。

  “爸,我給你買了兩件衣裳,還帶了一條鳳凰煙回來。

  那煙說是滬市最好的了,我也不太懂,反正買了幾條。”

  盛希平給弟弟妹妹們都分完了東西,轉回頭對父親說道。

  “唉,給我買幹啥?我成天乾活,穿上不都一樣麽?

  那煙啊,留一盒給我嘗嘗啥味兒就行,其余的,你留著走人情啥的吧。”盛連成擺擺手,笑呵呵的說道。

  兒子心裡有他,每回出門都給他帶東西,盛連成能不高興麽?

  可是這過日子,就得儉省著點兒,大手大腳花錢容易,掙錢卻難,所以盛連成多少還得囑咐兒子兩句。

  “爸,我買了好幾條呢,這條就是留給你抽的。不要緊,錢花了咱再掙唄。”

  錢是啥啊?在盛希平眼裡,錢特麽就是王八蛋,花完了再賺唄。

  上輩子攢那麽多錢,還沒等他好好享受呢,兩腿一伸嘎了。

  這輩子,有錢該花就花,真不用那麽省。

  “行了行了,你們爺們兒嘮完沒?嘮完了趕緊吃飯啊。

  等會兒聽廣播的又來了,我估摸著維國建設他們也得過來,咱趕緊吃飯吧。”

  張淑珍做好了飯菜,招呼大家夥兒洗手吃飯。

  果然,就像張淑珍說的那樣,這邊還沒等吃完飯呢,王建設、陳維國、高海寧幾個就全都來了。

  一進院子,高海寧那大嗓門兒就開喊,“希平,希平,在家沒?”

  以前,高海寧管盛希平叫哥,自打倆人都娶了媳婦之後,這就成連橋了。

  唐鳳英比周青嵐大,按理,盛希平就得管高海寧叫姐夫。

  可倆人都嫌別扭,小時候一起長大的鐵哥們兒,叫啥姐夫妹夫啊,乾脆直接喊名兒算了。

  “在家呢,飯還沒吃完,你們怎這麽快就過來了,吃飯了沒?要不然一起吃點兒?”

  盛希平一手拿著塊兒餅子,從屋裡出來,跟眾人說道。

  “吃完了,吃完了,進家門就吃飯,聽說你回來了,吃完飯就往這頭跑。”

  王建設笑笑,一邊說,一邊邁步往屋裡走。

  眾人就進屋,跟盛連成和張淑珍打了招呼後,坐在北炕上。

  這頭盛希平趕緊吃了飯,也過來跟眾人嘮嗑。

  這群人都沒怎麽出過門,頂多也就是回過老家,他們對滬市都特別好奇,圍著盛希平就各種打聽。

  陳維國不光好奇滬市啥樣,他最關心的是弟弟的腿什麽情況,大概啥時候能回來。

  “我走之前,陪著民子和叔去假肢廠,試了樣品,感覺還行,挺合適的。

  假肢廠的師傅說了,他們會盡快給做出來。要是加上訓練的話,我估計還得一個月左右能回來吧?”

  盛希平大致估算了一下,感覺差不多還得一個月。

  “別管一個月還是倆月了,只要能安上假肢就行。

  往後民子就不用成天一條腿蹦了,走路方便,形象也好看,這是好事兒。多等點兒時間也行,值。”王建設他們都說。

  說話間,盛家人也都吃完飯了,趕緊收拾下去。

  沒多會兒,左鄰右舍不老少人,都來盛家聽廣播了。盛希平瞅了瞅,好像沒有往常的人多。

  “哦,對了,永平家,也買了台收音機。

  他不是訂婚了麽?秋天結婚,人家姑娘要求得有收音機,正好趕上前些天攢夠了票,趕緊就去買了台回來。

  不少人都去他家聽廣播了,所以來這邊的少。”

  王建設看了眼盛希平,猜出來他想什麽,於是解釋了句。

  盛希平點點頭,收音機不貴,以林場各家來說,其實買的起,就是票不好淘登。

  等以後放開了不要票,家家戶戶都能買收音機,也就不用成天去別人家聽廣播了。

  今天來盛家的人,可不光是聽收音機,最主要的是跟盛希平打聽滬市啥樣兒。

  對於這些成年在山窩窩裡勞作的人們來說,外面的世界對於他們有極大的吸引力。

  他們撈不著去滬市,就只能跟盛希平打聽打聽,從盛希平口中,去感受外面的花花世界了。

  五月初,正是林場造林和防火的關鍵時期,所以盛希平回來第二天,就直接上班去了。

  盛希平依舊是負責保衛植樹造林學生們的安全,正好他背著槍在周圍巡邏,遇見什麽情況,可以及時處理。

  順便,也可以打點兒獵物啥的,開春沒菜吃,正好打打牙祭。

  植樹造林有時間限制,每年就忙那十幾天,忙過之後,孩子們繼續回學校上課。

  職工和家屬們稍微休息幾天,又要進山薅牛毛廣了。

  今年盛希安出去念書不在家,盛希康要備戰高考不能耽誤時間,所以就只有盛希平和盛連成爺倆進山薅牛毛廣。

  盛連成爺倆上山薅菜,張淑珍在家要照看倆孩子,還要揉牛毛廣、洗衣服做飯。

  沒辦法,就只能把倆孩子都放在外面照看。

  盛雲芳盛雲菲倆丫頭早起去河邊洗衣服,上午課間操的時候回來搭把手揉牛毛廣、哄孩子,中午放學了趕緊回家來做飯。

  好歹一家人齊心,忙忙碌碌的這一季牛毛廣算是過去。

  等牛毛廣都幹了,林場商店代理收購,大家夥兒都把乾菜送去賣掉。

  今年價錢又漲了點兒,不過盛家卻隻賣了一千剛出頭,畢竟是少了倆勞力乾活嘛,少賣錢也正常。
    正好這個時候,陳世良和陳維民父子倆,從滬市回來了。

  爺倆下小火車往家走的路上,好多人都看見了,誰瞅著陳維民,都驚呼出聲兒。

  “哎呀,你看看維民,這麽一收拾,多俊的小夥子啊。

  還別說啊,這假肢一安上,看起來就跟正常人一樣,沒區別。”

  “就是啊,你看看,這多精神的小夥兒,走到哪兒,人家不的說咱好模樣啊?”

  “那當然了,你看看孩子現在走路,多溜到啊,這哪能看出以前一條腿蹦的模樣了?”

  安上假肢的陳維民,成了前川林場的熱點,好多人都圍著他們爺倆,七嘴八舌的議論。

  經過這一次出門安裝假肢,陳維民的心態也發生了不小的變化。

  以前要是這麽多人圍著他議論,指指點點,他肯定自卑又敏感的甩臉子就走。

  可是這將近三個月的大城市成活,讓陳維民的心胸寬闊了不少,面對周圍人,也從容鎮定了許多。

  如今的他,可以坦然的面對任何人。

  到家的當天晚上,陳世良領著陳維國陳維民,拎了不少東西,來盛家謝盛希平。

  “希平啊,真得謝謝你,要不是你提醒民子去安假肢,我們是真想不到這些。

  你看,民子這假肢安上了,就跟好人一樣,也看不出啥了。

  昨天我們去局裡找領導簽字報銷費用的時候,領導還說了,要開會商議一下,先給民子一個臨時工的名額。”

  陳世良一臉的不好意思,之前盛希平提這事兒的時候,他不同意,還領著陳維民去省裡找了一次,也沒啥結果。

  沒想到這剛安上假肢回來,局裡就說要給個臨時工名額了。

  有這個臨時工名額,以後轉正就大有希望。

  “叔,我都說好多回了,不用這麽外道,我跟維國、民子,我們是一小兒長起來的,自家兄弟的事兒,我能幫肯定盡量幫。

  主要是民子這一安上假肢吧,形象上好看了,人家局裡頭肯定也會有考量。”

  臨時工的提議,周明遠之前就說過,局裡開會討論沒通過。

  這回,是楊局長親自提起來的,十有八九能成。

  “我一直說,是金子總會發光,民子是人才,以前就是限制在形象上了。

  現在這一收拾,多俊的小夥子啊,形象好了,再有個工作,過兩年說個媳婦,好好過日子,不是挺好的麽?”

  盛希平瞅著陳維民,也是越看越順眼,越看越欣慰。

  陳維民蹦躂了十來年,為了行動方便,褲子右腿要不就是特地做短的,要不就是正常褲子右腿系上。

  如今,總算是穿上了正常兩條腿的褲子,不是知根知底的人,乍一看,哪能看出來這是個殘疾人啊?

  陳維民被盛希平的話鬧了個臉紅脖子粗,“哥,你又笑話我了,我這樣兒的,哪有人樂意跟我啊?”

  二十出頭的大小夥子了,啥不懂啊?心裡能不想麽?

  可陳維民知道自己啥情況,從來不乾奢望什麽。

  他就尋思著,熬幾年,等著工作落實了,要是有那個緣分,找個同樣身體有殘疾的,或者是離婚帶孩子的女人。

  只要是不嫌棄他,倆人一起過日子就行了。

  “瞧你這話說的,怎地?你比別人差啥啊?

  論才華論學識,咱林場年輕的裡頭有幾個能趕得上你?論人品論相貌,咱也不輸給旁人。

  再說了,你手巧,家裡家外這些活都會乾,啥都難不倒你,怎還就找不著個媳婦了?

  指不定將來啊,你能娶個漂亮又賢惠的媳婦呢。”盛希平笑了起來,給陳維民加油鼓勁兒。

  陳維民形象的改變,讓他整個人都自信了起來,回家第二天,他就去學校教課了。

  正好,這時候學校快要期末了,要印卷子。

  這年月的考試卷,都是各個學校自己刻鋼板,自己印刷的。

  陳維民寫了一手好字兒,以前在曙光中學念書的時候,跟老師學過怎麽刻鋼板。

  他就教音樂和美術,空閑時間多,就去幫著刻鋼板,印卷子。

  陳維民刻鋼板印出來的卷子,誰見了誰誇,大家夥兒都說,這是前川林場這些年以來,最好的鋼板字兒了。

  恰巧,學校一位老師的愛人,正好就是林場工會主席趙向陽。

  趙向陽聽媳婦這麽一說,特地去學校要了份兒卷子看,看完之後愛不釋手。

  “老王,跟你商量個事兒啊,你們學校那個代課的陳維民,先借我們工會幫幫忙,寫個材料啥的。”

  趙向陽直接就去找校長王俊生,跟人家商量。

  王俊生一聽這話,瞪起了眼睛來,“你說啥?我們學校的老師,憑啥你就借走啊?
  維民是我們學校的老師,別管是不是代課的,那也是老師。

  人家教課教的挺好,我還打算秋天讓他帶班當班主任呢,你借走了算怎麽回事兒?”

  “你看,你這人怎這麽小氣呢?
  你們學校還有幾天就放假了,他在家閑著也是閑著,去工會幫幫忙怎地?
  等著開學了,再讓他回來教課唄。”趙向陽也不惱,笑呵呵的跟王俊生掰扯。

  “聽聽,聽聽你這話,當初是誰說,維民不是工人,進不了工會的?哦,現在又來借人了?不借。”

  王俊生才不上當呢,借人?就怕是劉備借荊州,一去不還了。

  他可不傻,好不容易找著個教課好的老師,堅決不能放。

  “哎,你別光說我啊,當初王書記說,要把維民安排到學校當代課老師的時候,你也不同意來著。”

  揭老底兒嘛,誰不會似的,趙向陽也提起了當初王俊生不肯要陳維民的事。

  這倆人都四十來歲了,為了爭個人,竟然像小孩吵架似的,互相揭老底兒,那情形,別提多好玩兒了。

  倆人各自一琢磨,都忍不住笑了起來。

  “得,我跟維民商議一下,看看他的意思吧。要是他樂意的話,就去工會幫一陣子。

  咱可說好了啊,他只是借過去幫忙的,等著我們秋天開學了,你還得還回來。”

  最終,王校長妥協了。

  就這樣,王校長和趙主席去找了陳維民,跟他說去工會幫忙的事。

  陳維民不在乎幹啥,他隻想要一個認同,有一個讓他發揮的平台。

  所以得知趙主席讓他去工會幫忙,他就點頭同意了。

  那時候林場的宣傳工作還是很多的,陳維民到了工會,幫忙寫材料、刻鋼板、印刊物,每天都忙碌的很充實。

  經他之手寫的材料送上去,得到了上級領導的誇讚,而他刻板印出來的刊物,也是受到了工會和林場領導的一致好評。

  同時,林場新任的團總支書記,也不斷的找陳維民談心,開導和鼓勵他,並且引薦陳維民進入團組織。

  有這麽多人的鼓勵和肯定,讓陳維民的人生,發生了不同的變化,他越來越自信,越來越積極向上,對未來也充滿了期許。

  工作之余,陳維民開始動筆,創作文字。

  陳維民的變化,全林場的人都有目共睹,盛希平自然也是看在眼裡。對此,他還是挺欣慰的。

  當然,此時的盛家,還有更要緊的事情,那就是,盛希康要去參加考試了。

  七八年的高考,恢復到了七月份,七號八號兩天,要是考外語相關專業,九號加試外語。

  盛希康比盛希安多複習了大半年的時間,而且,周青嵐和盛希安在各自的大學裡,都淘登了不少的複習資料。

  尤其是周青嵐,她本身在東北師大,接觸這些更多,特地給盛希安抄了不少複習材料和習題。

  有大嫂和二哥幫忙,加上盛希康肯下苦功夫,接連幾次局裡舉行的模擬考,盛希康都名列前茅,成績非常好。

  學校老師,對盛希康寄予厚望,時常鼓勵他安撫他,讓他一定穩住了心思,好好考試。

  盛希康參加高考,這也算是盛家的大事了,家裡人商議了一下,還是由盛希平陪著盛希康一起去松江河,參加考試。

  五號這天上午,林場安排車,送參加高考的考生去松江河。

  今年林場參加高考的考生不少,除了應屆的高中畢業生之外,還有一部分是去年參加高考落榜的知青。

  不少人落榜了不死心,複習一年,繼續報考,這其中,就有王家川家的大兒子王天慶。

  去年王天慶複習的時間短,沒考上,他不死心,就跟知青隊請了假,安心在家裡複習,今年再次參加。

  參加考試的人多,林場用了通勤車,載著滿滿一車人趕赴考場,奔向未知的人生旅途。

  考生到了松江河,多數都投親靠友,少數就住在旅店裡。

  周明遠早就說了,讓盛希康住在周家,盛希平也沒矯情,領著弟弟去丈人家住著。

  王春秀特地請了假,做了一桌子的好菜,給盛希康接風。

  六號看考場,七號考試開始。

  盛希平別的做不了,送盛希康進了考場之後,他就背著東西,去鎮上收購站,把這一陣子攢的皮張和藥材等都去賣了。

  盛希康沒報考外語專業,所以不需要加試外語,隻考了兩天就結束。

  等著最後一科考完,盛希平和周明遠這才敢問考的怎樣。

  “應該是還行,那些題我感覺都做過,有不少題型都是嫂子給寄來的資料裡面的,就是稍微變一變,很簡單,都能做上。

  那作文也還行,我都會,寫的也挺順。”盛希康自己感覺著還行,挺有把握的。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