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重生七零:我在林場當知青》第301章 劉家兄弟
  第301章 劉家兄弟
  大雪過後,氣溫驟降,人們都換上了冬裝。

  最開心的,就是孩子們了,這群皮孩子拿著各式各樣的工具去學校掃雪,一邊掃雪一邊打雪仗,最後還用雪,堆起來了好幾個雪人。

  第一場雪是伴著雨下來的,比較黏,堆雪人正好。

  等到十冬臘月再下雪,那就是純粹的粉雪了,很乾,很松散,堆雪人比較費勁。

  一場大雪,學校成了孩子們的樂園,處處都是孩子們的歡笑和尖叫聲。

  這些熊孩子,一個個也不戴帽子手套,紅紅的小臉也不知道是凍的還是熱的,反正個個兒臉上都洋溢著笑容。

  瞅著他們這樣子,老師們也開心的很。

  吃過午飯,大喇叭吆喝著林場所有幹部,連同三個生產工隊、知青隊的隊長,全都到場部開會。

  會上眾人商議,今年的冬季采運任務,從十一月一號正式開始。

  “今年受天氣影響,冬季采運要比往年晚將近一個禮拜。

  同時呢,咱局裡為了支援南方兄弟省份建設,要加大林木采伐面積,所以咱們今年的采伐任務比去年多了近一倍。”

  會上,王家川給所有人分析了今年冬季采運的形勢。

  “同志們,咱今年的冬運任務,可以說是時間緊任務重,困難不小啊。

  不過,再大的困難,也難不倒咱林業人,難不住咱前川林場。

  我希望今年咱們還能繼續發揮排頭兵的精神,克服困難,迎難而上,抓生產、爭產量,爭取拿下四連冠。”

  這是每年冬季采運前的必備項目,鼓舞士氣,提高職工乾勁兒。

  王家川字句鏗鏘,神色激動,讓所有參會的人員,也跟著都打起了精神頭。

  “當然,也有好消息。

  由於咱們林場連續三年都是全局先進生產單位,局裡今年特批給咱一套生產設備,包括拖拉機、絞盤機、油鋸等等。

  同志們,這是局領導對咱們林場的看重,更是希望咱們今年,能更快更好,超額完成生產任務。

  咱們可不能辜負了局領導的苦心。”王家川說到這兒,目光看向了參會的眾人。

  “書記你放心,咱們全場上下一條心,抓產量、促生產,一定能超額完成上級領導安排的任務。”

  眾人也非常激動,齊聲表態。

  “好,只要大家夥兒都有這份兒心,咱們今年一定能夠再創新高。”

  王家川特別高興,神情也有些激動。

  “下面,安排一下今年冬運生產的具體任務分配。

  原則上,咱們林場原本三個工隊不動,再加上知青隊,今年一共是四個生產工隊。

  五台拖拉機,留下一台機動備用,其他四台,正好可以每個工隊配一台。”

  王家川說這話的時候,目光看向了盛希平。

  “希平,你們知青隊單獨成立工隊,這是好事情,可是場裡壓力也很大。

  知青隊都是些年輕力壯的小夥子,這是你們的優勢,可你們太年輕了,經驗不足。

  雖說你們都是林業子弟,從小就耳濡目染都懂,可是這抓木如抓虎啊,半點兒不能馬虎。”

  “今天,我得讓你們知青隊的這幾個骨乾,給我表個態,做個保證。

  今年冬運生產,場裡撥給你們機械,我要求你們,嚴格按照規劃設計圖施工。

  在保證工隊人員安全的基礎之上,保質保量完成今年的采伐任務。能不能完成?”

  關於局裡新劃撥的機械怎麽用,林場領導也曾經有過激烈的討論。

  有的人說三個工隊抽簽,哪個工隊抽到了,今年的冬運生產那個工隊就挑大梁。

  但王家川認為這樣的安排並不合理,他覺得,要給年輕人一個機會。

  知青隊的這群孩子,個頂個兒都挺能乾,機械安排給他們更合理一些。

  在王家川的力主之下,才為知青隊爭取到了機械化作業的機會,所以王家川要讓盛希平他們做保證。

  今年的冬運生產,知青隊不能被其他三個工隊落下。

  “王書記你放心,我代表我們知青隊所有知青向場領導表態。

  我們知青隊今年冬天,一定不會辜負廠領導的愛護和信任,安全生產、文明生產、保質保量爭取超額完成任務。”

  盛希平立刻站了起來,向場裡這些領導們表態保證道。

  “好,年輕人嘛,就得有這股子衝勁兒。

  加油乾吧,小夥子們,林場的未來在你們手裡。

  我們這些老家夥兒歲數都大了,慢慢的也乾不動活了,祖國的建設,需要你們這些年輕人的努力。”

  王家川很喜歡盛希平的態度,沒掉鏈子,沒給他丟人,不枉他費心栽培這些小夥子,處處給他們機會。

  開完會,林場大喇叭開始吆喝通知,十一月一號,前川林場冬季采運工作,正式開始。

  各家各戶一聽,立即行動起來,趕緊給自家男人、兒子,收拾衣裳行李。

  張淑珍一聽大喇叭喊的內容,也忙活了起來。

  今年盛希安也在知青隊,要跟著一起上山,家裡爺三個都上山乾活,那不得趕緊收拾?

  張淑珍正忙著呢,就聽見外頭狗子們叫喚。

  打獵的狗都聰明,不招人煩,家裡進來人,狗子們也會有不同的應對方式。

  陌生人進門,狗子會拚了命的叫喚,要是熟悉些的,叫聲會有所不同。

  若是特別熟,比如像陳維國、王建設等人來,狗子們多數會哽唧哽唧的叫喚。

  幾條大狗在外面叫,屋裡的小老虎花花還有倆小狗招財和旺福,也聽見了動靜。

  倆小狗的名字,是陳峰和盛希泰倆人商議著給起的。

  倆狗崽是二郎神的種,長得也隨二郎神一身花點兒,原本大家都說,順著花豹往下起,可以叫花龍、花狼之類的名字。

  可盛希泰跟陳峰都嫌這麽叫太土了,他倆非得給起名招財和旺福。

  盛家人一聽,這倆名字雖然不像打獵的狗名字那麽威武,但寓意挺好,索性也就倚著倆小的了。

  就這樣,倆小狗有了不一樣的名字。

  招財和旺福聽見動靜,從窩裡站起來,朝著外頭汪嘰汪嘰的叫。

  只不過狗子還小,那聲音奶呼呼的,根本沒有威懾力。

  至於花花,它又不是看家護院的狗子,才不管這些呢。

  趴在花筐裡面,繼續閉著眼睛,大尾巴還一甩一甩的。

  外頭的狗子們在哽唧,而且還有點兒急切的意思,張淑珍一聽就知道,這是熟人。

  於是穿鞋下地出去看,剛一推開屋門,就見到劉玉江劉玉河哥倆。
    “呦,你們哥倆怎過來了?今天不忙了啊?快進屋,外頭冷。”張淑珍十分熱情的招呼劉家兄弟進門。

  “這不是落雪了麽?沒啥事兒,就過來坐坐,找我叔還有希平嘮會兒。

  怎地?都沒在家啊?”劉家兄弟笑呵呵的邁步進屋,順便把扛著的東西放在了地上。

  “嬸兒,這是咱自家打的黃豆、小豆、粘苞米、粘高粱,還有大黃米。

  嬸子得空了包點兒粘火杓,給家裡弟弟妹妹們吃。”

  林場工人有工資,有福利待遇,各方面都比農業隊強。

  但是有一樣比不得莊稼院的農民,就是這個吃飯上頭。

  像大鹼場的社員,除了種大隊的地掙工分,秋天分糧食之外,各家各戶都有自留地,還可以撿小片兒荒。

  大田地裡種苞米豆子高粱,自留地和小片兒荒就種點兒粘苞米、粘谷子、粘高粱、小豆、豌豆等雜糧雜豆。

  不管啥,勤勞樸實的莊戶媳婦,都能收拾了做成各色吃食,豐富飯桌。

  比如夏天包粘耗子、冬天烙粘火杓、蒸粘豆包等等,換著花樣兒做,家裡人都愛吃。

  與之相比,林場人家的飯桌上,就相對單調了些。

  沒辦法啊,林場不允許個人種地,各家只有那麽點兒菜園子,連菜都不夠吃,冬儲菜還得從農業隊買呢,上哪兒種各樣雜糧雜豆去?
  “哎呀,你看看,你們來就來唄,怎還拿這麽多東西呢?”

  張淑珍一看,這哥倆也太實在了,扎口的兩個面袋子,得不少東西呢。

  “嬸子,今年這年景兒不錯,地裡糧食都長的可好了。

  俺家自留地、小片兒荒多,打了不少糧呢。你就放心吃,不夠了回頭我再給你拿。”

  劉玉江笑呵呵的解釋道。兩家相處的好,就跟自家人一樣,沒必要計較那麽多。

  “哎?我叔和希平呢?這下雪天,他們還上班啊?”

  劉玉江往屋裡看了眼,沒見到盛連成和盛希平,便隨口問了句。

  “哦,剛才讓場裡叫去開會了。

  這不是馬上就要冬運生產了麽?開會安排今年的生產任務呢,一會兒就回來了。你倆先進屋坐。”

  張淑珍看了眼牆上的鍾,盛家爺倆被叫去開會快倆點兒了。

  剛才林場大喇叭還喊呢,估計這會兒差不多該回來了。

  張淑珍這邊話音剛落,外頭狗子們又哽唧起來。

  這次的動靜比剛才劉家兄弟進門更熱切,不用猜也知道,這肯定是盛家爺倆回來了。

  “你爺倆快點兒,玉江、玉河兄弟倆來了,還給咱家送來兩袋子粘苞米、粘高粱、小豆啥的呢。”

  張淑珍急忙轉身,推開門招呼盛連成父子快點兒進屋,別在那兒逗狗玩。

  “我大哥他們來了?”盛希平一愣,也顧不上哄狗子了,急忙邁步進屋。

  “呦,大哥、二哥,你倆這一秋天都沒見著影兒,這是忙活差不多了?”

  老話說三春不及一秋忙。

  大鹼場那頭不光種地,還種棒槌,一到秋天兩頭忙,又得收莊稼,又得起參做貨、栽棒槌,可比普通農業隊忙多了。

  劉玉江現在是鹼場大隊的書記,劉玉河是治保組長兼民兵排長,哥倆這一秋天忙的腳打後腦杓。

  盛希平這頭也沒閑著,哥仨可不是好久沒見這面了怎麽?

  “嗯呢,一落雪啊,就沒那麽多活了,接下來也就是撿點兒參地用的木料,割條子打簾子啥的,這些活兒不著急,開春乾就行。

  這不是好久沒過來看看叔和嬸子了麽?趕上剛落雪沒啥活,就過來坐坐。”

  劉玉江笑呵呵的站起來,跟盛連成打招呼,然後眾人一起坐下。

  盛家爺倆也有些時候沒見著劉家兄弟了,這一見面都挺親,坐下來閑聊。

  “孩兒她娘,趕緊,預備點兒好吃的,晚上留玉江玉河哥倆在家吃飯。

  我們爺們兒好久沒在一塊兒喝酒了,晚上說啥也得喝兩杯。”

  盛連成見著劉家哥倆特別高興,非得留他們在家吃飯不可。

  兩家處的好,誰都不裝假,盛連成是真心實意要留,劉玉江他們也沒虛頭巴腦的推辭。

  “正好,我還有點兒事情,想找我叔還有希平商議。”劉玉江笑道。

  “大哥,有啥事兒你就直說,但凡我們能辦的,絕沒有二話。”

  盛希平一聽劉玉江這話,就知道劉玉江是有啥要緊事兒,連忙說道。

  “都不是外人,咱也不用拐彎抹角的。”

  劉玉江一聽就笑了,“不是我個人的事兒,是大隊裡有點兒事情想跟你們林場商議。”

  要是劉家的事兒,根本不用這麽費勁,劉玉江張嘴,盛希平就給辦了。

  “是這麽個事兒,你也知道,農業隊這頭呢,到了冬天就沒啥活了,全都貓冬。

  你說咱這兒冬天也長,恨不得閑半年。

  人也就罷了,進山撿個柴火啥的也不閑著,可是這些牲口,一冬天啥都不乾,那是乾吃草料啊。”

  “我是這麽尋思的,你們林場冬天伐木生產,用不用牛馬等牲口?

  要是用的話,我就把我們隊的牲口租給林場,一冬天多少能掙點兒啊。”

  劉玉江如今是大隊書記了,想的事情就比以往要多,他這是想給大隊掙點兒錢。

  大鹼場一共有牛十二頭,馬九匹,都是正當年、乾活好的大牲口,這一冬天就閑著吃草料,實在是浪費。

  前幾年曙光林場、前川林場剛成立,沒幾台機械全指著人工的時候,也租用過生產隊的牛馬爬犁。

  後來慢慢實現了機械化,就不怎麽租了。

  劉玉江聽盛希平說過,知青隊去年就是人力抬大木頭、放冰車子的方式乾活。

  牛馬套雖然比不上拖拉機拖拽那麽快,可怎地也比人工抬木頭強啊。

  所以劉玉江才找過來,想要跟盛希平他們打聽打聽,林場用不用牛馬套?

  “哎呦,我的親大哥嘞,你怎不早點兒跟我說啊?
  今天開會,林場王書記還說呢,我們林場今年的生產任務比去年多了將近一倍。

  今年下雪晚,乾活也比往年晚,時間緊任務重,都愁著怎麽完成任務呢。”

  盛希平聽了,高興的一拍大腿。

  今年上面安排下來的任務額很重,別看開會的時候,大家夥兒那口號都喊的挺響亮,實際上也都愁得慌。

  這麽重的任務,上級就給加了一台拖拉機、一台絞盤機、幾台油鋸,這哪裡能夠啊?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