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重生七零:我在林場當知青》第414章 辦成
  第414章 辦成
  盛希允沒說他們是什麽單位,一加掛車的煤,大概是兩千噸左右,量不是很大,估計就是單位取暖用。

  就像之前盛希平跟侯亞雙他們說的那樣,這年月煤炭、鋼鐵、木材,都是緊俏物資。

  除非是走計劃內指標,否則想要弄出來,那可就難了。

  多花錢不說,關鍵是沒有熟人關系,真弄不出來。

  “還沒去松樹鎮呢,尋思著先來看看我叔我嬸,回頭再去松樹鎮就趕趟兒。”

  盛希允微微一怔,隨即笑道。

  “哦,那行,那就擱家先住兩天,這麽老遠過來,怎滴不得多親香幾天啊?”

  盛希平大概猜得出來這位本家大哥啥意思了,只是人家沒先開口,他也不能主動提。

  於是就非常熱情的招呼盛希允住下,多玩幾天。

  “哎,好,那就謝謝我弟了。”盛希允也沒拒絕,笑呵呵點頭。

  自家親戚大老遠從煙台過來,那肯定得好好招待啊。

  張淑珍打發了盛希平,趕緊去林場商店看一看,有肉就買點兒肉,再買點兒罐頭啥的,中午做了六個菜對付一頓。

  下午,張淑珍剁餡和面,準備包餃子。

  盛希平下午沒去打松塔,而是去大河裡,把他提前藏起來的魚簍子找出來,撈了條細鱗魚。

  回家的路上,遇見了張志軍的弟弟張志強,這小子手裡拎著兩串蛤蟆。

  一見到盛希平,非得塞給盛希平一串不可。

  那一串蛤蟆不到二十多個,有母抱有公狗,都歡蹦亂跳的。

  盛希平就這麽拎著魚和蛤蟆回了家,晚上盛家燉了魚、蛤蟆土豆,還另外炒了菜,包了餃子。

  盛希平把劉長德還有鄭先勇都請過來,一起陪著盛希允喝酒。

  盛希允一看老叔家弄得這麽豐盛,頓時不好意思起來。

  “哎呀,嬸兒,你看你,咱這都自己家人,你這又是餃子又是魚啊、肉的,這都趕上過年了。”

  盛希允雖然在煙台上班,城裡人,可是論生活,未必能有盛家這麽好,所以見了桌上這些吃的,才會如此說。

  “沒事兒,伱就放心吃,他家過年比這吃的好。

  大侄兒,你這來的不是時候,希平最近沒上山打獵,要不然啊,真能讓你嘗嘗,咱東北這些好吃的。”

  劉長德一聽就樂了,在他眼裡,這才哪到哪啊?也就是最近都忙,沒人進山打獵,換到冬天試試?想吃啥有啥。

  劉長德其實比盛希允大不了幾歲,可盛希允管盛連成叫叔,順帶也得管劉長德叫叔,所以劉長德才一口一個大侄兒叫著。

  尤其是,劉長德也當過兵,這倆人一碰面,就覺得特別親,聊的可好了。

  得知當年劉長德請假沒再歸隊,盛希允也是替他惋惜。

  這要是當時歸隊了,高低也得有個正式工作,怎麽也不至於窩在這小山溝裡。

  事情已經過去這麽多年,劉長德倒是不怎在意了,反倒說這樣也挺好。

  滿滿一桌子菜,還有餃子,哪能不來點兒酒麽?
  一桌的人,盛希平歲數最小,於是拿起酒瓶子來,給眾人都倒滿了。

  大家夥兒邊吃邊聊,越說就越近乎,越說越高興。

  “老叔啊,不瞞你說,我這次來啊,還真是有點兒事情想要求你幫個忙。”

  幾杯酒下肚,盛希允也打開了話匣子,跟盛連成嘮了起來。

  “你知道單位為啥安排我來東北麽?主要是我享受殘疾軍人待遇,不管到哪兒坐車都不花錢。”

  “安排我過來,這事情能辦成最好,辦不成也就是點兒吃喝,花銷沒那麽大。

  哎呀,說實話我也挺愁著去松樹鎮那邊的,這煤不好買,我過去怕人家不理我。

  我就尋思著,叔在東北這些年了,你這頭有沒有啥熟人,能幫我打聽打聽這事兒?”

  借著酒蓋臉兒,盛希允總算說出他來盛家的目的了。

  “哎呦,你這冷不丁一說,我還真就是沒啥頭緒。松樹鎮那頭,咱家好像也沒啥認識人吧?”

  盛連成一聽,微微皺眉。

  倒不是他不想幫,可他一直就在這山溝溝裡頭,跟外界接觸也不多。

  一時半會兒的,真就想不起來在松樹鎮那頭有沒有熟人。

  “希平,松樹鎮那頭,是不是歸三岔子管轄?”倒是旁邊的鄭先勇,眯起了眼睛,沉吟片刻說道。

  “對,歸三岔子管。”盛希平點了點頭。

  “那就對了,你去找王書記不就得了?湯河林業局就在撫松、靖宇、三岔子的三夾襠兒,好像離著松樹鎮不遠。”鄭先勇一拍大腿,說道。

  這麽一提,盛希平也想起來了,還真是呢。

  其實他剛才想說,周青嵐姥娘家親戚,有在三岔子上班的,指不定能有啥關系。

  可鄭先勇一提王家川,盛希平想起來了,可不是怎地,王家川在那邊兒呢。

  雖說湯河林業局比不上松江河林業局大,好歹也是一把手啊,說不定能跟松樹鎮那頭說得上話。

  “叔,你們說的王書記是誰啊?咱家跟他熟悉麽?”盛希允一聽這話,心中大喜,連忙問盛連成。

  “哦,那就是原本咱前川林場的書記,去年夏天調到湯河林業局去了。

  王書記跟咱家關系倒是還行,就是不知道,他跟松樹鎮煤礦那頭,能不能說得上話?”

  盛連成對此,也沒太大的把握。

  “叔,那要不然讓希平,陪著我去一趟唄。

  你看我這大老遠的來一趟,不能白跑啊,把這事兒辦成了,回頭我跟單位也好交代。”

  盛希允看了看盛希平,然後對盛連成說道。

  “哥,你都說了,那還有啥行不行的?

  這樣吧,你先安心擱家住著,明天呢,我往湯河林業局那頭打個電話,先問問王叔的口風。

  要是王叔有門路,咱就過去,要是沒門路,咱就別冒蒙兒往那闖了,咱另外再想辦法。”

  盛希平琢磨了一下,給盛希允這樣一個答覆。

  “對,對,還是希平想的周到。那這事兒可就托付給弟弟了啊,來,哥敬你一杯。”

  盛希允一聽,特別高興,端起酒杯來,非得敬盛希平不可。

  盛希平連忙也端起酒杯,跟這位遠房堂哥碰了一下,喝了半杯酒。

  男人嘛,大多數都是喝點兒就便打開了話匣子,天南海北的開始聊。

  大家夥你一言我一語,越聊越近乎,越近乎越得喝,到最後就喝多了。

  這頓飯吃到挺晚,到最後一個個走路都有點兒晃了。盛家爺仨都沒少喝,晚上就在南炕睡下。

  第二天上午八點半左右,盛希平去單位,借用了電話給湯河林業局那邊打過去。

  正巧,王家川剛上班,接到盛希平電話也挺驚訝的。

  倆人閑聊幾句,盛希平這才打聽起松樹煤礦的消息。

  “哦,你說松樹煤礦啊,還以為是啥事兒呢。

  等會兒我問問局裡的人,看看誰跟那邊有聯系。別急,一會兒給你回電話。”

  王家川說完,就掛了電話,沒多會兒,又打了回來。

  “希平啊,領著你哥來吧,這邊有人。我們局後勤主任的小舅子,就在松樹煤礦上班,管的就是銷售。”

  盛希平一聽,高興極了,“哎,謝謝王叔,那我這就陪著我哥去你那兒。”

  “謝啥?一點兒小事兒,過來玩兩天吧,你嬸子總跟我念叨前川林場的人,念叨你媽。

  回頭替我給你爸媽帶個好兒啊。”王家川在電話那頭笑笑,然後掛斷了電話。

  得知王家川在松樹煤礦那頭有熟人,盛希允也非常高興。

  正好林場有人下去辦事,盛希平哥倆坐個便乘,一起去了松江河。

  然後在松江河坐火車,直奔松樹鎮,到松樹鎮找地方住了一晚,第二天買了些東西,去湯河林業局看望王家川。

  “王叔,好久不見,你看著比在前川的時候還精神哈,感覺年輕了。”

  盛希平見了王家川,也沒啥正形,笑嘻嘻的說道。

  這話倒不是恭維,王家川到了湯河林業局任一把手,成天坐辦公室裡,不用再去一線工隊風吹日曬,成天造的灰頭土臉,自然就比以前顯的年輕也精神了。

  “你個熊孩子,就知道調侃你叔。”王家川一聽就大笑起來。

  “哎呦,挺長時間沒見著了,你爸你媽都挺好的?”

  “好著呢,家裡倆皮孩子,一天天雞飛狗跳的,我爸我媽成天跟在孩子屁股後面收拾爛攤子,精神著呢。”

  盛希平跟王家川一點兒也不見外,嬉笑道。

  “哎呀,真羨慕你爸,早早就抱上孫子了,你家新華都五歲了吧?我們家那兩個,還不知道啥年月能結婚呢。”

  王家川笑著歎口氣,他家倆兒子,一個當了兵,一個讀大學,等他們娶媳婦生孩子,怕是盛希平的兒子都上學了。

  “叔,這你著啥急啊?

  天慶、天成都有出息,有志向有前途,將來人家肯定娶個好媳婦,到時候你就擎等著抱孫子吧。”

  盛希平說著,扭頭看了看盛希允。

  “叔,這就是我說的老家的大哥,也當過兵,後來是負傷轉業了。

  現在在煙台一家單位上班,管采購這一塊兒。”閑聊幾句就行,還是得趕緊辦正經事兒。

  王家川也是當兵出身,一聽盛希允以前當過兵,頓感親切。
    “盛同志,幸會幸會啊。那個,希平之前都跟我說了,松樹煤礦那頭你不用擔心。

  咱局冬天取暖,也是從那邊進的煤,關系咱都有,這事兒好辦。”

  一聽王家川這話,盛希允的心就安穩了,“那可太感謝王書記了。”

  “叫啥王書記啊,聽著別扭,咱都當過兵的,都是戰友。

  也別跟著希平他們論了,你喊我家川就行。”

  王家川這人當兵出身,性情豪爽不拘小節,也沒有啥局長的架子,扯著盛希允,非得論兄弟不可。

  “不行不行,這輩分不能亂了,我還是隨著希平叫吧。”盛希允一聽這哪行啊?那不亂套了麽?

  三人坐下來說話,那頭有人送上來茶水,王家川又讓人去把他們局後勤的主任找來,具體問明白盛希允他們打算要多少煤。

  “小趙,我看這樣吧,你安排車,咱一起去松樹煤礦那頭。

  正好快中午了,請他們礦上領導,還有你小舅子一起吃頓飯。

  到時候大家夥兒坐下來,邊喝邊聊,把事情說明白了。怎樣?”王家川提議道。

  後勤主任姓趙,三十來歲,挺精明的一個人。

  一聽王家川這話就明白了,書記跟那倆人關系不淺,這是怕松樹煤礦那頭不重視,主動要給人家撐腰啊。

  “行,我看這樣安排可以,那我這就去安排車。”

  趙主任出去,不多時安排妥當,司機開著吉普車,載著王家川四人,直奔松樹鎮。

  到了地方,王家川他們找了家飯店等著,趙主任去煤礦找了他的小舅子,通過他小舅子又找到了書記和礦長。

  對方一聽說是湯河林業局的書記,要請他們吃飯,便扔下手裡的工作,一起來了鎮上。

  眾人在飯店見面,少不得一番寒暄,等到眾人落座,酒菜上齊了,三杯酒過後,王家川這才提起了此行的目的。

  “哎呀,兩三千噸煤的事兒,還驚動了王書記親自出面,這事兒都不用旁人,讓你們趙主任來說一聲兒就行了。

  咱也不用分啥計劃內計劃外,價格就照著往年給局裡供應的一樣,你看行麽?”

  礦上的李書記一聽就笑了,這點兒煤在他眼裡,真就不當什麽事兒。

  “你看,還是李書記爽快啊,那行,就這麽地,過一陣子,我這大侄子就安排車過來拉煤了。”

  王家川一聽,自然是高興不已,他們局用的煤,都是走計劃內指標,價錢低不少呢。

  “來來來,咱都敬李書記一杯啊,謝謝李書記給我這個面子。”

  王家川忙端起酒杯,眾人也隨著端起來,一起敬了李書記。

  難為了盛希允好些天的問題,沒想到就這麽幾句話給解決了。

  此時盛希允也格外高興,連忙給大家都倒上酒,又敬了眾人一杯。

  大家夥兒說說笑笑,就把這事兒給敲定了,松樹煤礦以計劃內價格,批給盛希允單位一加掛車的優質煤。

  事情就這麽順利的辦妥了,大家夥兒沒了心事,安心吃喝。

  吃到一半,盛希平找了借口出去一趟,把帳給結了。

  吃過飯,也聊得差不多了,王家川他們坐車返回湯河林業局。

  盛希平陪著盛希允,去松樹煤礦,跟礦上簽了合同。

  有了這合同,盛希允回去才能打款、安排車啥的,好過來運煤。

  “弟啊,這回多虧有你幫忙,買煤的事兒才能這麽順當。

  你看,中午吃飯,你還替我結了帳,這錢你得收下。”

  礦上的事辦完,二人返回鎮上,盛希允掏出錢來,非得要給盛希平不可。

  “哥,你這就太見外了,一頓飯能有幾個錢啊?還非得給我?

  只要事情辦成了就行,咱兄弟往後常來往。”

  這年月一頓飯花不上多少,連酒都算上,也就二十來塊錢,盛希平還在乎這點兒麽?自然不能收。

  倆人僵持了一會兒,最終盛希允歎口氣,把錢收回去了。

  “弟,我呢,出來也好些天了,既然這合同拿到手,我想著早點兒回去,先把這事兒辦妥再說。

  我就不跟你一起回林場了,等會兒去車站問問,要是有往通化去的火車,我就坐車回去。”

  “哥,你著啥急啊?才來兩天,咱哥倆還沒親香夠呢,再住幾天回去也不晚。”盛希平自然要挽留一番。

  “不了不了,先把公家的事兒辦妥了,下回我來運煤,到時候回家多住幾天。

  對了,還有件事兒,我得跟你商議商議,你幫我出出主意,看行不行。”

  盛希允忽然想起一件事來,忙說道。

  “我尋思著,大老遠跑這邊兒來拉一趟煤,不管是空車過來,還是從這邊安排車,都不太劃算。

  煙台產蘋果,這你也知道,我尋思著,要不我裝上一車的蘋果運過來?你覺得能不能賣出去?”

  盛希允這人腦瓜夠用,要不然他一個殘疾人,憑啥混到采購部主任的位置上?

  “剛才在酒桌上我就想起這事兒了,沒提,我尋思著得先跟你商議。

  你要說行,到時候運過來,你幫我聯系聯系賣了,掙的錢,咱哥倆分,怎樣兒?”

  盛希允這人辦事挺講規矩的,既然他一開始就是撲奔著盛家來的,那就得從頭到尾全都跟盛希平合計。

  絕沒有把盛希平扔一邊,跟王家川他們商議的道理。

  所以剛才喝酒的時候,盛希允啥都沒提,此刻才說。

  盛希平一聽,樂了,“煙台的蘋果可是不錯呢,不過你要是拉一加掛車過來,我還真不確定能不能都幫你賣出去。

  這樣,哥,你別急,回頭我給你打聽打聽,問一問。”

  這事兒,盛希平不好貿貿然就應下來,還是得先找好了買家,定下大致的數額,才能讓盛希允發貨。

  要不然拉一大車蘋果過來,賣不動,東北又冷,還不得凍壞了啊?就算是從煙台那頭買很便宜吧,那也不老少錢呢。

  “成,那就拜托我弟了,回頭你給我信兒,我多發一些過來,給咱家多留些。”

  盛希允心裡已經計劃好了,不管行不行,等著他來的時候,最少也得運幾十筐蘋果過來。

  盛家,還有今天見著的王書記、李書記這些人,都給人家送去一些。

  有些關系常維護著,說不定啥時候就有用。

  二人說著,來到火車站,一打聽,下午還有去通化的車,也有回松江河的。

  盛希允搶著去買了票,哥倆在候車室等了一陣子,盛希允先坐車走,盛希平隨後也坐車返回松江河。

  到松江河已經天黑了,盛希平買了點兒東西,去了周家。

  王春秀晚上值夜班,家裡就周明遠一個人,他今天下班晚,正做飯呢。

  見到姑爺來了,周明遠又驚又喜,趕緊又琢磨著添了倆菜。

  正好,有人陪著周明遠吃飯了,翁婿倆喝點兒小酒,邊吃邊聊。

  周明遠少不得要問一下盛希平下來幹啥,盛希平如實說了,又提起盛希允要往這邊拉一車蘋果的事兒。

  周明遠點點頭,“成,這事兒回頭我幫你辦。

  咱局裡今年給職工發的福利還沒定下來呢,回頭我跟老趙他們商議商議,看看往裡加一項,也不算啥大事兒。”

  林業局是國企,福利待遇好,每年都會給職工發一些年節福利,比如米、面、油、花生啥的。

  很多時候,都是林業局用木頭,從別處換回來的。

  數量多,就連林場職工一起發,數量少,就局裡職工發,比較隨機。

  本地不產蘋果,商店裡偶爾有賣也很少,經常搶不上。

  這要是過年給職工發點兒蘋果,再搭配些別的,正好都過個富余年,挺好的。

  松江河林業局一共有一萬多職工呢,就算每個人發十斤蘋果,這也是不小的數量。

  有老丈人這句話,盛希平心裡就有底了。

  “爸,你這讓我怎說啊?謝謝爸。”盛希平趕緊給老丈人倒上酒,倆人又喝了口。

  “回頭,我讓你媽再給問問鎮上供銷社,還有東崗的供銷社,指不定也能要一些。

  縣裡供銷系統,回頭我給你打聽打聽,你那堂哥來一趟,運少了不值當,咱既然答應幫人家辦,就把事兒辦的漂亮點兒。”

  周明遠老得意這女婿了,女婿的事兒,那就是他的事兒,必須幫著辦明白了。

  “這都咱自己家的事兒,還說啥謝不謝的?你好了,我們看著也高興不是?”

  周明遠笑呵呵的跟姑爺碰了下酒杯,爺倆就這麽邊喝邊聊,一直嘮到挺晚。

  該辦的事情都辦完,盛希平也不能再耽誤了,二十號這天上午,他坐車返回了前川林場。

  這時候,林場已經開始為冬運生產做準備,盛希平作為生產調度,少不得每天要坐通勤車,上山安排工作。

  幾天后,周明遠捎信來,說蘋果的事已經安排妥當了。

  局裡連同各個林場,差不多要十萬斤,縣供銷社還有一些單位總共算在一起,最低要十萬斤。

  聽那個意思,縣裡一些單位要發福利,得知有煙台蘋果,都打算定一些。

  盛希平一聽,連忙給煙台那邊發電報,讓盛希允按照這個數量備貨。

  盛希允接到電報,連忙安排人,去下面各個村鎮收蘋果,全都要一等的好蘋果,差一點兒都不行。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