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重生七零:我在林場當知青》第545章 曹城泡桐
   第545章 曹城泡桐
  洪書記等人跟盛希平閑聊了一陣,也沒說什麽重要的事情,隻留下了雙方的聯系方式,便告辭離開了。

  盛希平想要留人家多坐會兒,在家吃頓飯,對方也沒有接受。

  “我怎沒整明白呢,這洪書記和李縣長來一趟,究竟為了啥?他們好像啥都沒說啊?”

  等這送走了洪書記等人,盛連成很是不解的念叨。

  “這大老遠的,從大趙莊攆到北常集,就為了喝口水,跟你嘮幾句?”盛連成表示,自己看不懂。

  “爸,我們是第一次見面,人家可能提出啥要求麽?他們就是來見見面兒,混個臉熟。

  等以後真有啥事兒了,有今天見面這事兒烘托一下,不就是熟人了麽?熟人好辦事兒。”

  盛希平笑笑,給老父親解釋一下。

  “行吧,這玩意兒我整不明白,反正你看著辦。在你不為難的前提下,要是有啥能在這頭辦的廠子,也可以考慮。”

  盛連成搖搖頭,他一輩子直來直去,還真是搞不懂這裡頭的彎彎繞兒。

  所以盛連成和張淑珍就跟兒子兒媳婦商議,他們在老家多住一些時候,等著燒完三年墳之後再回去。

  盛希平原本打算著,八月六七號往回走,回程經過首都的時候,再領孩子們玩幾天,趕在十四五號回到松江河就行。

  還沒等他們動身要離開呢,五號這天上午,隔壁曹城的領導,竟然也找過來了。

  盛希平沒轍,只能答應對方的要求,領著妻兒,過去玩幾天。

  到了縣城,領導直接給盛希平一家子安排在縣裡招待所,然後又安排了宴席接風洗塵。

  曹城的領導比較直,可能也是著急了,見了面寒暄客套幾句,就把目的直接說出來。

  咱在座的有主管工業和手工業的領導麽?等會兒好好討論下。

  既然人家誠心誠意來請,不管怎地,過去看看是對的。

  唯一的缺點就是交通不方便,離著幾個火車站都挺遠。有運輸公司在,倒也不愁。

  “行,這些就不用你操心了,我和你媽啥事兒沒有,回去也不用誰接,我們自己坐車走就是。

  各地方的領導,能結交最好,千萬不能得罪,誰也不敢說啥時候求到人家頭上。

  可要是不去吧,對方還搬出來了盛連秋,鬧了半天,曹城的那位書記,跟盛連秋的妻子沾著親戚。

  “傳統文化?皮影戲算麽?還有吹糖人、捏面人兒?”在座的一個縣裡幹部,皺眉思索了下,說道。

  你們在我大爺這兒多住一陣子,等著啥前兒要回去,給家裡打個電話。

  不一定是特別值錢的,也可以是一些傳統文化,或者是傳統技藝之類。

  “盛總是打算帶孩子去玩麽?這個我可以安排。”

  “嗯,回頭我看看吧,要是真有啥好的項目,也不是不能投。”

  盛希平夫妻過兩天領著孩子回家就行了,別耽誤周青嵐上班,孩子上學。

  希望盛希平能過去實地考察一下,看看能不能幫著曹城找到一個發家致富的辦法。

  這邊人口密集,勞動力充足,投資建廠的話,倒是不擔心招工問題。

  宴席上,盛希平少不得跟縣裡領導打聽打聽,當地有什麽比較出名的東西。

  盛希平搖搖頭,“孩子玩啥都一樣,給他們幾塊石頭,他們也能琢磨倆點兒。

  別看在四省交界處,但是交通十分不方便,最近的火車站,離著曹城還有五十公裡。

  盛希平答應一聲,帶著妻兒坐上車,跟著幾位領導一起,直奔曹城。

  這麽一說,還真是讓盛希平挺為難的。

  “爸、媽,那我們就直接從曹城那邊坐車走了。

  “我知道了,爸,伱和我媽保重。”

  不行的話,我安排人過來接你們。”臨走前,盛希平囑咐父母。

  盛希平是商人,這些社交往來都是必要的。

  盛連傑已經跟著洪書記等人走了,盛連成一家人在張守山這兒住了兩天,這才返回大趙莊。

  對此,盛希平倒是沒啥意見。

  這地方也很窮,跟單城算是難兄難弟了。

  這一趟回老家,該見的人都見著了,該辦的事大部分也都辦了。

  唯獨一個,就是張玉山老爺子的三年墳,是在九月上旬燒,時間沒到。

  曹城在單城隔壁,地處晉、豫、魯、皖四省搭界的地方。

  父母往後歲數越來越大,能回老家的機會也越來越少,想多住就多住幾天吧,反正家裡也沒啥事兒。

  哎,看在你四叔四嬸的面子上,去那邊好好轉轉看看吧。

  要是再去曹城轉悠一番,又得耽誤好幾天,很可能會耽誤他們返程。

  真有那合適的項目就投,沒有那就算了,也別難為自己。”

  盛連成心疼兒子,不想兒子為難,可又沒別的辦法。

  我是想,有沒有什麽項目可以運作一下,出口創匯用。

  最好是把縣裡一些廠子的詳細資料給我,還有本地一些特色產品,都跟我說說。”

  盛希平這是看在親戚面子上過來的,自然不好白吃白喝,他是真心實意想幫忙。

  但是他對這邊不太了解,總得知道當地有什麽,才能想辦法吧?

  “有,有,老林啊,你主管這些,等會兒你跟盛總多聊聊。”曹城的趙書記一聽,立即說道。

  盛希平順著趙書記說的看過去,對面那人他認得,剛才介紹了,姓林,副縣長職務。

  “林縣長,那就請多多指教了。”盛希平將杯子倒滿,敬了對面的林縣長一杯。

  “指教不敢當,還請盛總多多指教才是。

  我也盼著,曹城能有什麽項目入了盛總法眼,好歹給當地老百姓,找一條致富的路子。”

  林朝陽非常客氣的端起酒杯,兩人隔空互敬,然後喝下杯中酒。

  “老林啊,來,你往這邊坐坐,挨著盛總近一點兒,也好互相討論。”

  趙書記一看倆人離著挺遠,乾脆就讓人跟林朝陽換了下位置。

  “對,對,離著近,你給盛總說一說咱縣裡工業和手工業情況。”

  就這樣,林朝陽挨著盛希平坐下,兩人在旁人說話的空擋裡,對本縣的一些工業產品等,做了個簡單的討論。

  “盛總,咱本地手工業比較出名的,是木雕。

  擱清朝那會兒就有了,手藝很好,尤其是陳家最著名。

  陳家的後人現在還有,前些年雕過天女散花、仕女圖、孔雀綬帶鳥等作品,獲得過咱菏澤地區一等獎。

  八一年那會兒啊,陳家雕刻的花鳥四幅屏,還送到廣交會上參展來著,受到不少國外友人的喜歡。
    可惜就是這東西不能量產,一年也做不出來多少。”

  “咱縣裡比較出名的產品,有碧波老窖、碧波特釀,今天咱桌子上的就是。

  咱肉聯廠出的午餐牛肉罐頭,色鮮味美,營養豐富,曾經獲得過省優良產品的稱號。

  還有,咱縣周邊泡桐種植很多,很多人用桐木做家具。

  咱縣的桐木家具,小巧玲瓏、輕便實用,像什麽床頭櫃、角櫃、四鬥櫃、六鬥櫃、七鬥櫃、橫八鬥櫃,都挺好的。”

  林朝陽是本地人,又主管這方面,提起本地的一些產品,自然是如數家珍,一樣樣詳細講給盛希平聽。

  盛希平畢竟是做木材起家的,別的他不懂,木材他懂行啊。

  所以林朝陽介紹這麽多,別的沒怎往心裡去,這個泡桐,他聽進去了。

  “林縣長,咱們縣的泡桐都有哪些品種?種植面積有多大?可用材有多少?”

  “有蘭考泡桐、楸葉泡桐、毛泡桐和光泡桐等。

  八五年全縣統計過,有桐糧間作面積八十四萬畝,兩百多萬棵。這泡桐生長快,三五年就能成材。”

  林朝陽介紹了那麽多,沒想到盛希平竟然對泡桐有興趣,於是趕緊介紹了一下。

  盛希平聞言點點頭,果然沒錯,就是這個。

  泡桐屬於速生木,質地軟,容易燃燒,所以用桐木只能做小型家具或者擺件,不能做大件家具。

  但是泡桐的這個特點,在某方面,卻非常有用。

  東邊小日子過挺好的倭國,他們的喪葬習俗不太一樣,一般是將死者的遺體和棺材一起火葬。

  所以他們對棺材的要求不是千年不腐,反而要皮薄好燒。

  桐木,不管是毛桐還是油桐,都特別好燒,最適合做這種棺材。

  盛希平依稀記得,兩千年前後,曹城的棺木出口業務就非常紅火了,後來發展到小倭子那頭百分之九十的棺材,都出自於曹城。

  甚至於一提起曹城來,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棺材出口。

  要不是趙書記他們主動找盛希平,他也想不到這些。

  既然來了,人家又如此熱情,盛希平總得幫忙想想轍。

  “林縣長,明天你領著我,去周圍的木材加工廠看看,行麽?”

  盛希平心裡有了個簡單的構思,還需要去實地考察一下才行。

  “行,行,沒問題。”

  林朝陽一聽這話,知道投資的事很可能有希望,當即高興不已,很爽快的答應了。

  就這樣,眾人說說笑笑吃了頓飯,然後盛希平一家子回招待所休息。

  第二天上午,有專人陪著周青嵐母子幾個在縣裡玩,去看吹糖人、捏面人,還有皮影戲。

  林朝陽和幾個人則是陪著盛希平,在管轄范圍內的幾個鄉鎮各處轉悠,主要就是考察各鄉鎮的木材加工廠。

  之後,盛希平打電話給鄭華,讓銷售部的人,跟倭國客戶聯系一下。

  讓對方幫忙,調查一下倭國的喪葬產品價格,以及普遍要求,最好,能有一些樣品圖之類。

  鄭華不太明白盛希平要幹啥,他也沒問,直接就安排人去聯系倭國客戶了。

  加工廠的一次性筷子都是賣給倭國客戶的,合作都好幾年了,對方一聽說盛希平的要求,立即答應下來。

  這些,不是幾天能完成的,盛希平不可能一直留在曹城等消息。

  所以他們在曹城呆了三天,便告辭離開。

  “趙書記,林縣長,感謝各位的熱情招待,這邊的情況我大致了解了。

  公司的員工正在聯系一些客戶,等客戶那邊有回信之後,我會安排人過來,具體商議合作的事情。

  我也希望,能夠為家鄉的發展,盡一份心力。”

  臨行前,盛希平跟縣裡領導一一握手,真心實意的說道。

  “謝謝盛總,真的是太感謝了,沒想到盛總不嫌我們冒昧,真心實意替我們找出路。

  不管這事兒成不成,將來盛總再回老家,一定要來這邊看看。”

  趙書記握著盛希平的手,十分感激的說道。

  “好,趙書記以後得空了,也可以去東北走走看看,到時候,一定要通知我,讓我盡一下地主之誼。”

  盛希平也笑著握住趙書記的手,很真誠的說道。

  縣裡安排了車,專門送盛希平一家去火車站,時候不早,他們得趕緊出發。

  盛希平領著妻兒上了車,落下車窗,朝著趙書記等人招招手,司機開車,漸漸駛離了眾人的視線。

  “趙書記,你說這位盛總,真能給咱找到啥掙錢的項目麽?”

  等車子走遠了,縣裡這些人,忍不住問道。

  “這個我也不好說,但是你看隔壁單城,那個什麽寵物用品公司,不就辦的挺紅火麽?

  咱們盡力了,無愧於心就好,真要是成了,更好。

  不成的話,咱也不過是出點兒招待費,虧不著多少。

  能結交這樣的大老板,以後說不定也有用處。”趙書記歎了口氣,他心裡也是沒底。

  盛希平一行到菏澤坐火車,直奔首都,然後在首都又停留五六天。

  孩子們去看升旗、逛故宮、逛頤和園、爬長城,還去了北大和清華校園。

  盛希泰跟著導師做課題,今年暑假沒回家,趁著哥哥嫂子來的工夫,請了幾天假,陪著小侄兒們各處去玩。

  盛希康則是抽了空,領著盛希平去看房子。

  之前看的那套三進院子,房主那頭主動降價了,聽那個意思八萬就賣。

  盛希平又去看了看,經過中間人的說和,最後以七萬二的價格,買下了那套三進院子。、

  雙方寫了契約,一手交錢一手交房,接著又去房管所等部門,辦了手續,就這樣,盛家多了一套首都的三進四合院。

  “哇,這院子可比咱家那院子大多了,就是破破爛爛的。”

  房子買下來,盛希平帶著妻兒過去看房子,一進門,盛新華和盛新宇這麽說的。

  “你們懂個屁,這房子,比咱家那房子值錢多了。

  人家這都百十年的老房子了,能不破麽?等著找人收拾收拾,保管跟新的一樣。”

  盛希平摸了摸小兒子的腦袋,笑道。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