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重生七零:我在林場當知青》第546章 利潤可觀
   第546章 利潤可觀
  盛希平一行在首都玩的差不多,事情也辦完了,這才動身往回走。

  八月十八號,一家六口總算回到松江河,第二天周青嵐回校上班。

  周青嵐跟學校商議好了,今年她不帶班,隻當科任老師。

  這樣的話,只要沒晚課,下午就可以下班回家了。

  盛新華讀初中了,這三年很關鍵,周青嵐想多點兒時間陪孩子。

  周青嵐工作能力很出色,原本學校死活不同意,後來還是盛希平去找了校長,又同意給學校捐一批教學器材,校長這才點頭的。

  今年八月二十一號是禮拜天,所以八月二十二號正式開學,二十一號上午學生返校。

  從今年開始,各林場中學撤並下來,學生全都到一中上學。

  所以,今年新生人不少,一共十四個班級,六七百人。

  盛新華成績不錯,被分到了一班,班主任跟周青嵐認識,對盛新華也挺照顧的。

  西屋寫字台裡有牛皮紙,你用牛皮紙就行了。”盛希平哼了聲。

  返校第一天,分班、領桌椅、打掃衛生,然後排座、發書,同學互相認識認識,再選出來個班長。

  盛希平記得他小的時候,見過有人用草珠子穿成串兒,當門簾子用的。

  這年月的掛歷可跟後世那種一年十二個月都擠在一起的不一樣,現在都是一個月一張,再加上封皮的話,就是十三張紙。

  盛家有好幾本掛歷,那是公司發的福利。

  夏天的時候用這種門簾子,來回進屋的時候門簾子晃動,蒼蠅就沒法跟在人後頭,飛進屋了。

  倆丫頭見識少啊,哪裡見過這麽包書皮的?當即對著爸爸一頓彩虹屁輸出,把盛希平哄的,咧著嘴一直樂。

  盛希平也沒管那些,從櫃子裡翻出一本掛歷來,裁剪好尺寸,就給倆閨女包書皮。

  好像是從今年開春,不知道怎麽就興起來一股做門簾子的風兒。

  這玩意兒有的人用曲別針做,也有的用鐵絲來做。

  然後就這麽一個一個、一串一串的纏,直到纏夠了一個門用的,再把掛歷紙外頭,都塗上一層白乳膠,乾透了之後釘在門框上。

  把鐵絲均勻纏在兩根固定距離的洋釘子上,形成類似曲別針的樣子,然後從一邊兒剪斷鐵絲,再用鉗子捏實。

  到學校去交上假期作業,打掃打掃衛生,然後發了書,就可以回家了。

  盛希平給倆丫頭包了書皮,釘了本,又在書和本上面寫好了孩子的名字,這才算是做好了開學前的準備。

  跟盛新華相比,讀小學的這幾個,返校就簡單多了。

  “哇,爸爸好厲害,包的書皮太板正了,還有花邊呢,比我哥包的好看多了。”

  盛希平難得給孩子包一次書皮,肯定要好好表現一下,就在書的右下角,反覆折疊,這樣包出來好看些。

  每年入冬的時候,盛希平都讓人在印刷廠專門定一批掛歷,給公司員工們。

  那種珠子大多都是灰色的,上面帶點兒花紋,是一種草上頭結的種子。

  給倆丫頭包完書皮,接著又釘本。

  報紙薄,不耐磨,很容易就破了。掛歷在這個年月,那可是非常搶手的東西,輕易弄不到。

  “你給我遠點兒扇著,臭小子能用出什麽好來?你還想用掛歷紙?
  那些掛歷紙,你媽留著要做門簾子的,你給禍害了,回家她不揍你才怪呢。

  田字格、拚音田字格,兩個本子摞在一起,外頭夾上黑色的本夾子。

  把掛歷紙裁成細長條的三角形,然後纏在曲別針或者特製的鐵絲上。

  初中和小學不一樣,小學老師一般樂意選女生當班長,做事認真負責,不需要操心。

  “爸爸,幫我們包書皮、釘本。”

  所以多數人家包書皮,都是用牛皮紙。

  由於盛新華家裡離著近,剛才他帶著人來回拿工具打掃衛生啥的,加上班級裡不少學生是從一小升上來的,都認識盛新華。

  這年月沒有那些塑料書皮兒,小孩子又不太懂愛惜書本,所以家長一般會用牛皮紙、掛歷紙,或者報紙來給書包上一層書皮保護。

  然後拿著錐子穿過本夾子上頭的眼兒,把本子扎透了,再穿過黑鞋帶或者毛線,系結實,這本就釘好了。

  盛雲芳盛雲菲小時候臭美,還管人家要了一些穿手鏈來著。

  到了初中,一般都是選男生當班長,有威信力,可以鎮得住這些調皮搗蛋的臭小子。

  正好這時候,盛新宇也回家了,一看妹妹的書皮包好了,他也喊著要包書皮。

  盛欣玥盛欣琪兩個先回家的,一進門瞧見盛希平在家,就開始給爸爸派任務了。

  纏繞的時候,有花紋那面朝外,白色朝裡,抹上些白乳膠粘結實了,做成一個類似棗核的形狀。

  跟豌豆粒差不多大,表面滑滑溜溜的有光澤。

  “爸,你用掛歷紙給她倆包的書皮啊?那也給我兩張掛歷紙吧,我也要包書皮呢。”

  在這些人的支持下,盛新華被選為了班長。

  這種門簾子不是冬天掛門上擋風的那種,而是夏天掛門上,類似於珠簾的一種。

  最後從洋釘子上頭取下來,一個一個套上,連起來挺長一串。

  掛歷紙很厚,表面光滑,翻過來包書,最好不過了。

  後來那種草珠子就看不太著了,現在流行起掛歷紙做的簾子。

  等著再過幾年,就開始興那種塑料珠子串兒了。

  周青嵐和李大娘倆人春天那陣子,費了老大的工夫,點燈熬油的才做出來東屋這一扇門的門簾子。

  原本尋思著暑假閑著沒事,擱家裡再做兩扇門的,結果暑假他們都出去玩了。

  家裡這些掛歷紙,全都是留著做門簾子用的,也就是盛希平疼閨女,不管那些借兩張來用。

  至於盛新宇,家裡有的是牛皮紙,用那個吧。

  盛新宇聽見爸爸這話,心塞塞的,暗自翻了個白眼兒。

  “果然人家說的沒錯兒,閨女是寶,兒子是草啊。得,我不跟她們爭,我用牛皮紙。”

  小夥子嘟嘟囔囔的,去西屋寫字台,找牛皮紙去了。

  盛新宇大了,不用爸爸幫忙,自己裁紙,包書皮,釘本夾,這一套活乾的可明白了。

  快十一點的時候,盛新華也回來了,抱著挺厚一摞子書。

  上初中的人了,也不怎在乎那些,索性什麽書皮、本夾都懶得整,只寫上名字,然後一股腦裝書包裡完事兒。

  等中午周青嵐下班回家,正好看見盛希平給閨女包的書皮。
    “你可真行啊,家裡那麽多牛皮紙不用,伱非得用我的掛歷紙。

  我那是攢著做門簾子用的,你禍害了幾張啊?回頭不夠使了。”

  果然不出所料,周青嵐瞅見掛歷紙包書皮,不太高興的嘟囔了句。

  “哎呀,不就是兩張掛歷紙麽?

  今年跟印刷廠定掛歷的時候,我多給你定幾本,專門留著給你做門簾子,行吧?”盛希平無奈搖頭道。

  “非得整那些玩意兒幹啥?一天天上班就夠累的了,晚上還得忙活這些。

  回頭我看看,有沒有賣塑料珠簾的,買幾套回來掛門上就是唄,費那些勁呢。”

  “你懂啥?現在就興這種自己手工做的簾子。”周青嵐瞥了丈夫一眼,做手工上癮,不知道啊?

  盛希平哪能跟媳婦強啊?樂意做就做唄,只要她高興就行。

  正好這時候李大娘招呼著吃飯了,一家人從裡屋出來,到外間屋吃飯。

  轉過天,孩子們正式開學了。

  一中和一小都離著盛家非常近,孩子們上學不用大人接送,背著書包一群孩子就去學校了。

  該上班的上班,該上學的上學,日子又恢復了往日的規律。

  又過了半個月左右,倭國的客戶代表,送來了挺厚一份文件。

  裡頭是盛希平拜托人家收集的資料,還有倭國喪葬用品的照片,尤其是棺木的,各種類型、顏色、花紋,都拍了樣品照。

  跟我們喜歡用厚重的顏色不同,倭國那頭的棺木,喜歡粉色、淡紫色或者白色。

  棺材分為布棺和木棺,布棺一般就是用薄薄的板子固定形狀,外面貼一層淺色帶花紋的布。

  這種成本低,大多數是一些窮人使用,售價從五萬倭幣到十萬倭幣不等。

  木棺的話,稍微厚點兒,表面上會雕刻櫻花、祥雲等圖案,看起來高級一些,這種最少就得二十萬倭幣起步了。

  要是那種雕刻非常精美,裡面還鋪著絲綢的,價格翻倍,除了富豪,一般人用不起。

  要知道,這個時候的倭幣還沒有貶值,是一種很強勁的貨幣,很值錢。

  換算過來的話,哪怕是最低端的棺材,也得上千塊錢了。

  而這玩意兒的成本有多少?盛希平大概算了下,可能也就三五十塊錢。

  這利潤,相當高了。

  “鄭華,安排人出差,去一趟曹城,找曹城的趙書記。讓他們安排人,照著這些圖片做一批棺材。

  另外,安排倭國的客戶代表吃飯,我有生意找他們談。”

  沒想到這棺材的利潤這麽大,哪怕是讓出一部分的利潤給中間商,也能掙不少錢呢。

  國內現在還沒有人接觸這方面,既然盛希平答應了要幫曹城那邊,不好食言,就當個引路人吧。

  鄭華一聽,立刻讓人去安排。

  盛希平這邊,則是翻出電話本,給曹城的趙書記那邊打過去電話,說一下他要安排人過去訂購樣品的事兒。

  趙書記那頭一聽這話,高興極了,連忙答應下來。

  “盛總你放心,我這邊立刻就安排人準備,保管客戶滿意。”

  掙錢的機會都送到跟前兒了,要是再抓不住,那純是他們這些幹部無能。

  “好,謝謝趙書記,希望咱們能有合作的機會。”

  盛希平能做的也就這麽多,至於後續如何發展,就看曹城方面做的怎麽樣了。

  盛希平這邊剛掛斷電話,準備等會兒去見一見客戶代表,結果這時候,副廠長王明友急匆匆進來。

  “盛總,撫松分廠來電話,說是壓機車間的熱壓機四號壓力缸漏壓,問要不要先停下來對設備進行檢查。”

  “檢查啊,必須停產檢查,這鬧不好要出重大安全事故的。”盛希平一聽,毫不猶豫的說道。

  壓力缸漏壓,很可能是壓力缸有裂紋,這要是處理不好,一旦出現重大機械事故,造成的損失不可估量。

  “好,那我馬上通知那邊。”王明友急忙出去,給分廠那頭打電話。

  分廠那頭得到回復後,立刻停工檢修設備,經檢查後發現,壓力缸出現六百毫米長裂紋。

  分廠負責人立即報告總廠,盛希平一聽,急忙聯系了沈城方面,請重工藝焊接探傷專家過來。

  “快,安排人去一趟沈城,接人。”

  這樣的專家可不好請,盛希平動用了不少人脈關系,對方才同意過來看看,那肯定得最高規格接待。

  於是盛希平安排了人,開他的車過去,把人接來。

  晚上,盛希平去見了倭國的客戶代表,跟對方吃了頓飯。

  順道談起來倭國那邊的殯葬行業,對倭國那邊經營殯葬用品的公司,也大概有了些了解。

  倭國的客戶代表在松江河住了幾天,然後離開,正好從沈城請來的專家也到了。

  經過專家和廠子的技術人員配合工作,連續工作了十多個晝夜,總算完成了機械修理任務。

  同時,還對一號鍋爐左側兩個聯箱的幾處裂痕進行焊接修複。

  由於分廠機械操作師父,和工程技術人員高度的責任心,廠子避免了一次重大機械事故和隨之而造成的重大經濟損失。

  所以,經廠領導開會決定,對相關工作人員予以現金獎勵,每個人獎勵兩百塊錢。

  經過這次事件,全廠上下都提高警惕,總廠這邊停工兩天,進行全面的設備檢修。

  由於總廠這邊之前一直都是滿負荷運轉,機器設備磨損嚴重,這一次檢查出不少問題。

  盛希平一看,得,停產維修吧。

  眼下停工幾天小事兒,真要是出了什麽事故,那可就不是三兩天能解決的。

  這邊總算把機器設備檢修一遍,各處都確認沒問題了,重新開工。

  曹城那邊,工作人員也傳回來消息,說是樣品已經做好了。

  盛希平事先已經聯系了倭國客戶那邊,對方答應幫忙引薦倭國幾大喪葬用品公司。

  於是,這邊安排了人,帶著禮品和樣品,去倭國洽談合作。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