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苟在仙秦煉詭修仙》第170章 紛至遝來
  秦嶺山脈延綿數萬裡,橫穿東荒十余州,好似一條巨龍盤旋在大地之上。

  秦嶺主峰老君峰,位於唐州長安郡外,山高三千丈,雲霧繚繞,猶如仙境。

  而李園位於太白山腳下,佔地極廣,卻沒有任何圍牆。

  外圍是草坪花壇,綠樹環繞,裡面有高大的書樓,有大型的樓閣,也有許多普通廂房。

  許多文人墨客正在其間散步,人雖多,卻並不喧鬧。

  這裡最高的建築是道祖像,其次就算是各種不知道活了多少年的古樹。

  夜幕時分,一根根手臂粗細的蠟燭被點燃,整個李園頓時變得燈火通明,亮如白晝,更有絲絲縷縷松香飄蕩而出。

  李園門口,李建成、李世民兩兄弟正在迎客,數百李家旁系在一旁輔助。

  隨著一位位青年才俊被迎入園中,原本安寧靜謐的氛圍瞬間被打破,變得熱鬧非凡,人聲鼎沸。

  每當有名聲顯赫的青年才俊到來,都會引起陣陣嘩然議論。

  “是蜀州詩劍仙李太白,他竟然也來了。據傳李太白嗜酒如命,鬥酒詩百篇,詩成泣鬼神,劍術更是冠絕蜀州。”

  “如今不過三十許,就已經問鼎大儒之境,是名副其實的聖賢種子。”

  只見一位身著青色儒衫的中年書生,腰配長劍,手握酒壺,一步一酌,神色間有種難言的灑脫,讓人心生向往。

  “此次李園文會,有太白兄蒞臨,當真是蓬蓽生輝,快請!”

  看到李太白的瞬間,李建成連忙大踏步的迎了上去,神情熱切的說道。

  “哈哈哈,大公子客氣了,太白也只是略有薄名而已!”

  李太白哈哈大笑三聲,一股灑脫不羈的氣質油然而生。

  “詩劍仙李太白都只是略有薄名,那吾等又算什麽?”

  三名青衫書生連袂而來,其中一位玉樹臨風的美少年朗聲說道。

  “宗之說笑了,在唐州境內,誰不知你崔宗之的大名,貌若潘安,文勝宋玉!”

  李太白抬頭看去,發現說話者乃是剛結識好友崔宗之,笑著打趣道。

  “都說李太白酒、劍、詩三絕,我看這口頭上的功夫,也堪稱一絕!”

  崔宗之也不甘示弱,連忙反唇相譏道。

  “吾等可是對太白兄仰慕已久,宗之,還不為吾等引薦一番!”

  一位曠達不羈的中年文士突然開口解圍。

  “太白兄,我給你介紹一下,剛剛開口的這位乃是詩狂賀知章,同樣的嗜酒如命!”

  “而我身邊的這位李適之,雖然詩才略遜一籌,但卻是在世酒神,鬥酒不醉。”

  “至於太白兄,我就不用介紹了,詩劍仙之名可是響徹東荒二十四州!”

  崔宗之笑著介紹道,說不出的嫻熟自然。

  作為清河崔氏弟子,傳承數萬年的郡望世家,待人接物這塊天生滿級。

  四人寒暄幾句,就在李建成的帶領下,踏入李園之中。

  由於李建成還要迎客,就讓旁系族人李汝陽代為招待。

  進入李園後,映入眼簾的乃是一個巨大的廣場,通體由漢白玉鋪砌而成。

  廣場中央屹立著道祖雕像,這雕像極高,足有三千丈,比老君峰還要高上一分,所有人都只能仰望。

  “我們唐州李氏乃是道祖後裔,有這尊道祖像庇護,足以讓李氏傳承不絕。”

  “有道祖像鎮壓,神魂澄淨無瑕,文思泉湧,更容易作出傳世文章!”

  “每次李園文會能夠讓無數文人墨客趨之若鶩,這尊道祖像居功至偉。”

  “尤其是那些有向道之心的文士,此地更是無上寶地,參悟道家經典更加容易,修行道家功法速度更快。”

  “而且李園之中,常年有道門高士在此靜修,參悟道家至理。袁天罡、李淳風兩位道家真君就常駐於此,參玄悟道!”

  李汝陽好似向導般,不斷向李白等人介紹李園,最後來到一處樹木為牆的奇特地方。

  圍成牆的古樹參天,最細的都有十人合抱那麽粗,而且古樹不符合常理地貼得很緊。

  只見每兩棵樹之間只露出很窄的縫隙,下面的樹根糾纏在一起,上面的樹冠交叉重疊。

  站在這些古樹牆的面前,好似站在一片原始大森林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悠久古老的氣息。

  “我聽說這些古樹因為聽道祖講道而有一元之壽,被稱為樹道人!”

  李白看著這些古樹,淡然道。

  李汝陽笑道:“對,這些古樹都是樹道人。祂們聽道祖講道,得道韻侵染,開啟一縷靈智,變得極為神異。”

  “每次有道門高士前來講道,這些古樹必然會樹冠齊動,落葉繽紛,因此被眾人戲稱為樹道人。”

  “這些古樹壽元悠久,每一顆都積攢海量的元氣,堪比仙神強者。”

  “不過,受限於樹木本體,無法施展強大的道術神通,這些古樹的戰力只有區區三品,但防禦卻堪比一品強者。”

  “有這些古樹鎮守,老君峰深處的凶獸詭異之流都無法靠近李園。”

  “果真神奇!”

  李太白不由讚歎道。

  “這算什麽,李園的守護大陣,以道祖像為核心,五千古樹為陣眼,化為道德五千陣,非極道不可破。”

  崔宗之幽幽說道,羨慕之情溢於言表。

  他們清河崔氏雖然底蘊不弱,每代都有一品強者坐鎮,但是遠遠遜色於唐州李氏。

  只要道德五千陣還在,唐州李氏就固若金湯,傳承不絕。哪怕陷入低谷,終究會再次崛起。

  反而是他們清河崔氏,要是哪一代沒有一品強者坐鎮,就會開始衰弱。

  要是連續三代青黃不接,都沒有一品強者坐鎮,就是清河崔氏覆滅之時。

  這就是極道傳承的底蘊,足以傳承萬古的恐怖底蘊!
  李太白等人一陣沉默,崔宗之羨慕唐州李氏底蘊深厚,但他們又何嘗不羨慕崔宗之!

  又走了一陣,樹牆被兩根石柱分開,石柱之間有五丈寬,形成一道門戶。

  “裡面就是青雲苑,乃是此次文會舉辦之地。”李汝陽介紹道。

  眾人陸續進入門內,就見裡面是一個小廣場,擺滿了桌椅,足以容納萬人。

  近處有數百張長桌,許多人跪坐在桌邊。再往裡面,則有數百單人矮桌,大半都坐著人。

  上千名侍女如蝴蝶般,不斷穿梭而過,奉上一盤盤靈果和美味佳肴,以及一壇壇靈酒。

  這些靈果、佳肴和靈酒,大多都是中三品,靠近主桌的都是上三品。

  雖然每一桌的分量都不多,但是數千桌加起來,依然是天文數字。

  粗略估算一下,這次文會至少花費了近億下品靈石,堪稱是花錢如流水。

  也就是唐州李氏家大業大,才能舉辦這等規模的文會。

  在李汝陽的帶領下,李太白等人穿過一張張長桌,望著廣場內部而去。

  可以看到,這些長桌上坐著的都是中三品的儒士,偶爾才有幾位下三品的儒生,而且都是身著錦衣,一看就知道身份不凡。

  進入內部後,那些矮桌上坐著的至少都是三品大儒,甚至還有十數位二品鴻儒。

  這裡的大儒太多,足有百余人,自然也就沒人在乎兩位三品大儒和三位四品儒士。

  而蜀州來人很少,就只有李太白一人,自然沒人認出李太白。

  認識崔宗之、賀知章他們的人倒很多,不過和崔宗之他們打招呼的,大都嘻嘻哈哈沒個正形,像是一起喝過花酒的朋友。

  李太白等人找了幾張空著的矮桌,陸續坐下。

  矮桌上擺放著一壇靈酒,一盤靈果,四盤佳肴,還有一隻傳音海螺。

  眾人一甫坐下,就拿起酒壇,一邊自斟自飲,一邊閑聊起來。

  “其實這文會,人少才有趣味!這種頂級文會,都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你們看吧,這次文會無非是和以前一樣,幾位鴻儒說一些不重不輕的話,然後有誰願意寫詩詞一較高下。”

  “緊接著,就把自己準備許久的‘新’詩詞交上去,最後以那些天才和世家子弟的炫耀吹捧結尾。”

  “當然,若是出了好詩文,倒也是一件美事,不枉吾等前來。”

  李適之發著牢騷,語氣中帶著看透世事的滄桑。

  “我們就是陪襯嘛,習慣就好!可這種文會是李家發下請帖,能接到就是面子,還不能不來。”

  “其實我也不喜歡這種大文會,關鍵是爭文名,又爭不過那些天才。”

  崔宗之若有所指的說道,眼神輕瞥了一眼李太白和賀知章。

  哪曾想,李太白和賀知章正喝在興頭上,根本沒注意他的眼神。

  眾人聊了一會,陸續有人進來,不時也會有人過來問候見禮。

  而崔宗之等人也會遇到熟人,不得不離開,不多時回來,過一陣又要離開。

  李太白誰也不認識,倒也落得個清閑。

  突然他耳邊響起兩個人的談話聲,其中一個滿是唏噓的感歎道:
  “這天機閣當真是好手段,這群芳譜當真是好東西。我從未想過,這世間竟有如此多的絕色佳人!”

  那錦衣公子似乎是李秀寧的狂熱追求者,連忙反駁道:
  “哼,秀寧乃是世間最美的女子,這群芳譜不僅未將她列入絕代天女,還排在風華絕代第二十八名,肯定有黑幕啊!”

  那中年文士聞言,語氣帶著一絲不滿的反駁道:
  “柴紹,你的格局還是太小了!群芳譜只收錄三百六十五位絕色佳人,仙秦一百零八州和無數異族共同競爭這些名額。”

  “秀寧侄女能夠位列風華絕代第二十八名,已經是非常優秀了。這群芳譜非常客觀公正,休得胡言亂語,小心禍從口出!”

  那錦衣公子,也就是柴紹聞言一愣,額頭上頓時冷汗潺潺,謙遜道:

  “裴寂世伯所言甚是,是紹太過膚淺了!”

  這中年文士名為裴寂,乃是唐州別駕,與唐州牧李淵是至交好友,更是一起喝過花酒的同道中人。

  而柴家乃是李氏附屬的將門世家,柴紹又頗受李淵看重,裴寂這才會指點一二。

  不多時,李太白聽到有人喊詩聖來了。

  詩聖杜子美乃是唐州公認的詩壇第一人,以詩問鼎文宗,地位絲毫不遜色於唐州牧李淵。

  這次文會能夠請來杜子美,這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

  一時間,眾人紛紛起身相迎,等到杜子美坐在上座後,眾人方才紛紛落座。

  詩聖杜子美相貌平平,但一舉一動都有一種特別的韻味,極為醒目。

  詩聖杜子美的到來,好似掀開序幕一般,詩佛王摩詰、詩魔白樂天、詩鬼李賀等唐州詩壇砥柱紛至遝來。

  最後,唐州牧李淵攜帶李建成、李世民等一眾子女入場。

  李秀寧的出現,讓現場的氣氛更加狂熱,一位位青年才俊周身文氣激蕩,欲要展露文華,博得美人傾心。

  只見李秀寧一襲紅衣,細眉大眼,纖足長腿,髻用絲帶扎起,沒有任何其他的配飾,很是簡潔。

  目光清亮,卻自然而然有一種能夠洞徹人的內心的智慧與堅毅。

  她的美,不是風情萬種,不是清麗脫俗,而是雍容華貴,英氣逼人,如鏗鏘玫瑰,散發著別樣的美麗。

  在她的目光下,無數青年才俊紛紛自慚形穢的低下頭來,唯有李太白等寥寥數人依舊神色自若。

  而柴紹看向李秀寧的目光更加炙熱,在他的眼中,李秀寧似乎更加美豔了幾分。

  感知到柴紹炙熱的目光,李秀寧秀眉微皺,心中升起一絲厭惡,面上卻不露分毫。

  這時候,李淵的聲音好似雷鳴般,響徹在所有人的耳邊。

  “半個月前,天機閣編撰的群芳譜,我家三女秀寧名錄金榜,位列風華絕代榜第二十八名,得大氣運加身,突破至武道三品法相境。”

  “此次文會,一是慶賀秀寧名錄群芳譜,二是慶賀秀寧成功晉升三品武道宗師。”

  眾人聞言,紛紛恭賀道:“恭賀秀寧小姐位列群芳譜風華絕代榜第二十八名!”

  “恭賀秀寧小姐成功晉升三品武道宗師!”

  “願秀寧小姐武運昌隆!”

  ……

  一道道恭賀聲不斷響起,絲絲縷縷的氣運之力朝著李秀寧匯聚而去。

  李秀寧頭頂之上,一隻金色鸞鳳浮現而出,翩翩起舞,發出一聲聲清脆的鳳鳴。

  這正是李淵舉辦此次文會的目的,以在場眾多文人士子的祝賀,助李秀寧穩固氣運。

  這就是大勢力的底蘊,能夠抓住每一次機緣,奠定更強大的根基。(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