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港島家族的誕生》第242章 【撿錢的機會】
  第242章 【撿錢的機會】

  面對猶太兄弟的‘齊愛公司’挑戰,長江工業集團、長江塑膠廠的高層坐在一起,進行了討論。不是說長江塑膠廠不允許競爭對手的存在,而是長江塑膠廠要保持足夠的競爭力,分析競爭對手的優勢,並對症下藥制定策略。

  會議上,大家討論激烈。

  副總經理王良:“這個齊愛公司在美國的份額增長速度很快,據說有一萬個零售點,包括大百貨公司Woolworth(伍爾沃斯)及Bloomingdales(布魯明戴爾)。我的想法是,反正全球塑膠花的需求還在增加,我們乾脆擴張工人團隊,特別是在齊愛公司的工廠放出消息。”

  言下之意就是,齊愛工廠的熟練工跳槽長江塑膠廠,此消彼長之下,齊愛工廠也許會受到影響。

  作為長江塑膠廠的總經理陶德榮,卻馬上說道:“可是我們塑膠花工人的薪水是外面的1.5倍,只有配合外加工模式,才能降低一下工人的成本。”

  將25%以上的訂單交給外面的工廠做,有兩個好處:第一,訂單空閑時,不用養人;第二,代工產品一般價格比較低廉,至於合作工廠如何壓榨工人,那就不管長江塑膠廠的事情了。

  一眾管理層圍繞著兩個人的觀點,做出了討論。因為有林志超在,大家也是暢所欲言,也不怕得罪人,要的就是抒發心中的想法。

  一名高層想到一個‘餿主意’,他說道:“我覺得王副總經理、陶經理的意見可以結合一下。我們繼續堅持自加工兼代工的模式,但依舊可以去齊愛工廠放出消息。這樣一來,作為香港第一第二的塑膠花工廠,但薪資待遇卻不一樣,顯然齊愛公司的工人也是會有想法的。如果有熟練工跳槽,我們接收就是了。”

  損人不一定利己,要的是對手不好過,哪怕是添一點麻煩,這大概就是他的想法。

  大家眼前一亮,隨後看向林志超。

  林志超此時風輕雲淡的說道:“這個終究是小道,若是齊愛公司的工人薪資真低的話,也許會鬧出事情來,屆時再被美國的《塑膠》雜志報道出來,對齊愛多多少少是個影響。當然,我們不能參與這種事,最多也就是稍微向齊愛公司的工人,透露出我們的薪資待遇,其它事情順其自然,若是真鬧出事情,那麽最後,我為什麽說是小道,因為這樣未必會取得我們想要的,所以最終還得去美國爭取訂單,那麽做好準備。”

  眾人頓時佩服得五體投地,老板是走一步想四步:

  第一步,齊愛公司的工人岔岔不平,並鬧出一點動靜;
  第二步,動靜被世界上的塑膠雜志進行報道,齊愛公司被譽為‘血汗工廠’;
  第三步,可能有經銷商反感齊愛公司的作為,屆時便是長江塑膠廠的機會;
  第四步,無論如何,長江塑膠廠都需要爭取美國的訂單。

  陶德榮知道林志超的為人,所以馬上說道:“好的。我們是陽謀,光明正大,只需要稍微傳遞給齊愛公司的工人圈子,事情便算OK。美國那邊的銷售,我會繼續努力的。”

  塑膠花已經是香港第三或者第四的工業,所以林志超作為會長,也從未提出行業薪酬建議;原因有兩個:第一,涉及的范圍廣,容易得罪人;第二,沒有假發的利潤高,也不容易推廣。

  “好,事情就這樣吧!大家也不要氣餒,我對長江塑膠廠還是非常滿意的。”

  今天的會議,是取得了進展的。

  二月中旬。

  春節臨近,長江工業集團的工人陷入歡喜之中,因為又到了發福利的時候了。

  只見工廠的卡車一袋袋大米、一桶桶油拉進工廠。

  在這個年代,大家吃的就是米和油,這是最核心兩樣東西。窮人一天的夥食,幾乎都是白米飯,再用油炒一些蔬菜吃,再奢侈一點,那就是吃個葷菜——鹹魚;至於豬肉、雞肉、鴨肉、鵝肉,這些是每周、每月改善一次生活才會吃的。

  就算林志超體諒工人的不容易,長江工業集團的午餐,也只有一個菜,然後菜裡面可能有一些豬油渣,吃肉是不可能的(前世二十一世紀了,內地工廠還只有這個待遇呢),能沾點葷腥都不錯了,偶爾可能加餐——鹹魚2塊。

  事實上,香港大部分工廠的午餐,都是工人自帶的食盒,且沒有餐貼。一般也就是白米飯,炒蔬菜,還不一定趕得上長江工業集團的午餐。

  如果再和此時的對面一比,香港工人又如同進入了天堂,畢竟對面連米都沒得吃.
  “今年老板說業績不錯,工人們都很努力,所以每個人發米50斤、油兩斤!”工人主管紛紛在內部宣揚。

  一時間,整個車間都陷入喜悅之中。

  “太好了!其它塑膠廠毛都沒有,只有我們長江塑膠廠每年三個節日都有福利,今年更是有50斤米、2斤油。”

  “就是,上個月(1月)剛發雙糧,這個月又發米油,真是爽死了。”

  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長江工業集團的工人在議論中,紛紛感受到一種自豪感。

  實際上,林志超早就發現一個秘密,那就是長江工業集團的工人效率,是高於外面的工廠;也就是說,雖然福利高出1.5倍,但工人效率提高後,他可能並沒有虧;更何況,他注重產品的附加值,所以不在乎高出那點人工。

  幾家歡喜幾家愁。

  齊愛公司的生產車間,員工們也在議論紛紛。

  “聽說了嘛?長江塑膠廠昨天發春節福利,每個工人發50斤米、2斤油,聽說春節還有一天半假期,帶薪水的那種。”

  “真的呀,他們老板這麽好?”

  “何止呢!據說長江塑膠廠一年會在端午、中秋、春節發米油,年底雙糧、加班費有1.5倍時薪,每天上班十個半小時,每個月有一天假期.”

  “天啦,待遇怎麽那麽好!我們給洋人打工,每個月90港幣,中午還要自帶午餐,沒有加班費.”

  在有心人的傳遞下,很快齊愛公司的兩千名員工,就有上千人得知消息。

  與此同時,齊愛公司的工人也紛紛抱怨。

  “乾個P,春節也不發東西,也不放假,呸,血汗工廠!”

  “噓,小點聲,你不想乾啦!”

  “幹什麽!我打算跳槽,去長江塑膠廠上班。”

  “真的?那邊招人嘛?”

  “不太清楚,不過我是熟練工人,應該會要的吧!”

  “我覺得還是先和工廠抗議下,說不定大家團結起來,今年也能發點福利和放假呢!”

  “有道理!”

  很快,齊愛公司的工人紛紛發表抗議,他們紛紛走出車間,聚集起來。

  “我們要加工資,過年還要上班,也不給加班費和福利,乾個P!”

  “就是啊!”

  主管連忙說道:“你們幹什麽?想造反啊!不要乾就滾!”

  “滾就滾,我們都不幹了!”

  “對,大家團結起來,都不幹了!”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罷工。

  主管一看不對勁,馬上又轉換表情,對工人們妥協道:“大家有話好好說,先去上班,有什麽訴求,我給老板反映。”

  “加了工資再上班,不加不上!”

  一時間,工廠亂成一團,一些原本不想鬧事的人,也紛紛加入看熱鬧。

  畢竟打順風仗,是人的共性。

  大量的工人走出齊愛工廠,聚集在馬路上;

  隨後,吸引了大批記者前來采訪,自然也有警察前來維持秩序。

  事情已經鬧大了!
  但這一切不關長江塑膠廠的事情,實際上長江塑膠廠只是向一些齊愛工廠的工人,透露出公司的優厚待遇。其余事情,都是順其自然的發展。

  管理層們見狀,連忙去請示老板。

  齊愛公司的猶太兄弟創始人的弟弟哈羅德,是被哥哥派遣至香港監督工廠的,而哥哥則在美國負責銷售。

  “老板,不好了,工廠的工人開始罷工,大量聚集在廠房外。”一名高層闖進哈羅德的辦公室,用英語急迫的說道。

  哈羅德一聽,震驚地從辦公位站立起來,說道:“罷工,為什麽?我們工廠的薪水,可是和外面的工廠一樣,甚至還高一些。”

  在他看來,香港其它塑膠花工廠,薪水50~80港幣一大把;而齊愛公司的薪水好歹也有70~90港幣每月,這樣都能造成罷工,真是不可思議。

  管理層講道:“聽工人們講,他們不知道從哪裡聽說,長江塑膠廠昨天發了春節福利,而且春節還放假一天半,所以心裡就不平衡。”

  哈羅德頓時怒氣聲聲的說道:“什麽狗P春節,我們西方沒有這個節日!”

  管理層只能說道:“那我們去再勸勸,若是不行就讓警察驅趕他們?”

  哈羅德不傻,心想事情也不能鬧大了,於是連忙親自前往工廠,打算看看具體情況。
    這一去,差點氣得吐血!

  工人代表們的要求實在太多了,而且都是按照香港第一大塑膠花工廠的待遇,來要求的;哈羅德自然不可能答應,只是肯每月加薪10元,其它福利待遇一律面談。

  這一鬧,就足足花了差不多24小時,才將工人們請進工廠繼續乾活。

  齊愛公司答應每月加薪10元,春節再發20元的利是;與此同時,齊愛公司開除了十幾個鬧事的工人。

  雖然解決事情的速度很快,但香港媒體依舊第一時間進行了報道,有媒體更是用‘血汗工廠’來形容齊愛公司。

  與此同時,這些新聞自然也登上了美國《塑膠》雜志,掀起了很大的輿論影響。

  長江塑膠廠在此次事件中,並沒有任何表面行動,並沒有趁機招募熟練工,更不可能收那些齊愛公司鬧事的人。

  倒是陶德榮第一時間前往美國,尋找新的訂單。

  春節來臨,除夕。

  林志超開啟了假期模式,今年他的事業大豐收,可以過一個肥年。

  連同他的員工們,也過了一個‘肥年’,真正的實現‘有福同享’。

  深水灣79號別墅裡,林志超一手抱著三歲的林婉珠、一手抱著未滿一歲的林慧珠,在一樓客廳嬉鬧,享受家庭帶來的快樂。

  加上許彩英、奧黛麗赫本的肚子裡孩子,林志超的子女將達到九個;

  這九個孩子,大概就是林氏家族的第二代了。

  當然,不排除林志超將來有可能會有其她女人,也會誕生子女。對於這一方面,林志超沒有限制自己的想法,對於他來說,基因既然如此優秀,為什麽不給人類做貢獻呢?
  目前的九個孩子,接下來的十多年,他多少有時間去培養成才。

  至於將來家產的事情,林志超也不擔心,兒女未必活得過他,爭論那些沒有意義;家族信托基金、家族辦公室等模式,也足以化解那些麻煩!
  而且在林志超看來,只有錢不夠多,半吊子財富家族,才會發生爭家產的事情,例如前世的霍家、郭家。

  許彩英挺著6個月的孕肚,講道:“老公,別把兩個公主寵壞了!”

  原來,快三歲的林婉珠要巴巴報,而林志超已經抱著跑了很多圈了。

  林志超笑著說道:“沒事,我難得陪她們!”

  “我愛您喲,芭比!”林婉珠精靈古怪的討好道,像極了她的媽媽許彩英。

  四個男孩子只有羨慕的份,三歲過後,老爸就很少抱了。

  許彩英故意揪一下女兒的小辮子,說道:“小家夥,還不下來,你想累壞你爸比呀!”

  林婉珠可聰明,大眼睛看著林志超,眨巴眨巴的說道:“爸比,你累嘛?”

  林志超莞爾,整一個精靈鬼,他能說累嘛,一向在孩子們面前都是‘超人’形象。

  不過,難不倒他。

  “不如下來,我們一起去看看,今年春節大家有什麽禮物?”

  林婉珠果然上當,說道:“好耶!”

  林志超笑著將她放下來,唐彩芸也接過林慧珠,隨後林志超帶著大家來到一間房子裡。

  男孩子的禮物就是‘魔方’,女孩子的禮物是新款的‘芭比娃娃’。

  林瑞寰、林瑞江、林瑞海、林瑞楷,拿起手中的‘二階魔方’、‘三階魔方’,臉上流露出迷茫的表情,心想這是什麽玩意?
  原來,長江玩具廠經過三年的研發,終於陸續研發出‘二階魔方’、‘三階魔方’,兩種魔方一開始就是兩個項目組,就算如此也足足花了兩年半以上的時間。

  這是因為他們研發的魔方,內部結構牢靠,可以任意扭動。不似前世第一款二階魔方,是用某種粘在一起,使用壽命極低。

  林志超拿起一個‘二階魔方’,開始為孩子們講解玩法,很快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隨後紛紛開始親自實踐。

  事實上,目前東西雖然已經研發出來,並在申請專利,但是要想風靡世界,不知道要花多少年時間。長江玩具廠能做的就是,盯好專利,好收取可觀的專利費。

  也幸虧長江玩具廠是‘硬膠’領域的行家,否則魔方也難研發。

  “魔方是益智玩具,非常考驗人的大腦。要想玩得厲害,觀察力、幾何知識都非常有用。”林志超給大兒子林瑞寰講道。

  林瑞寰快九歲了,已經是小學五年級,聽懂林志超的話不難;其他三個孩子,只能瞎玩玩,畢竟才不到七歲、六歲、四歲。

  玩了一會,大家滿意的離開房間,對於新玩具,大家都非常滿意。

  事實上,這些孩子雖然出身富貴家庭,平常的玩具也不是想買就買。只有特殊的日子,父母才會贈送他們禮物和玩具。

  平常想要玩具,林志超和兩個妻子都會拒絕,這樣的目的也是讓他們學會珍惜。

  大年初二,林志超帶著妻兒,全家人都來到唐仲源、宋巧玲夫婦家拜年。

  他的財富再多,地位再高,每年這一天都會給嶽父母拜年,禮節方面要給足最高誠意。畢竟林志超的兩個妻子,都是他們養大的。

  他如果不扶持唐仲源,兩個妻子心中會不會又想法,不得而知;但為了家庭團結,林志超一向非常喜歡給唐仲源提供建議。

  席間,林志超講道:“嶽父,你在紡織業只能排進前五,就沒有想過還能不能彌補一下?”

  唐仲源坦然道:“紡織競爭激烈,又是香港最大的產業,我能穩住前五,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他其實是因為成衣產業的附加值更高,更願意將精力、資金投資到成衣產業中。

  林志超講道:“我知道有個機遇,你可以好好考慮一下。非洲有個尼日利亞國家,目前還是英殖民地,但在1954年已經自治,預計這幾年也會獨立了。這個國家有個特點,那就是有幾十億英鎊的外匯,是世界第二大產棉國,尼日利亞的老百姓把布看得比錢還重要,有錢的話就屯布,一匹一匹,一大堆一大堆屯……他們也是人口大國.可能唯一的缺點就是,社會治安較差。”

  唐仲源聽得眼睛都冒綠光了,連忙道:“就這個條件,若是我去開紡織廠,簡直就是撿錢一樣!不過這治安差,確實也有很大的風險,萬一辛辛苦苦賺的錢,最後被人搶光了,不是白做!”

  林志超說道:“這就是一個賭博!當然了,嶽父可以抽空去考察一下,先投資個百萬港幣嘗試一下,派親信在那邊管理。一邊賺錢一邊考察,還要一邊和那邊打通關系,步伐慢一點,到時候等其它人想投資的時候,你已經扎根多年。”

  唐仲源點點頭,說道:“風險總是和財富一起的,你說的對,這個國家說什麽也要去考察一下!”

  說實話,林志超提前告訴唐仲源,他就是想不成功都難。這就是信息差的優勢,簡直大得嚇人。

  他又建議道:“一開始投資賺的錢,多給當地做好事,利潤不要拿回來,這樣你既在當地建立了良好的上層關系,也有底層的威望。等到將來擴大工廠後,屆時再想把錢拿回來,放長線,釣大魚,更有利於這些窮國家的投資策略。”

  唐仲源說道:“我明白這些道理,說白了,我若真是去投資,肯定就是長期扎根那邊的紡織業,一定要打好關系的。”

  這時候,宋巧玲講道:“非洲啊,我們去過南非,那邊好歹還是白人管理,這個尼日利亞要獨立,屆時英國人一跑,治安問題好差。”

  唐仲源馬上說道:“你知道什麽呀!那可是給撿錢一樣的國家,只要不是天天打仗,大把的人敢去投資。而且,顯千還有1年就畢業了,到時候鍛煉他去開辟海外市場。”

  宋巧玲不說話了!她其實聽到幾十億英鎊外匯、第二大種棉花大國,人口大國,老百姓又喜歡囤布,也是知道,什麽風險都值得冒險了。

  林志超笑道:“安全問題還不簡單,金錢開道,認識一些本土軍方人士,將來這些人直接派兵保護工廠都以後可能。嶽父也不要急,多考察考察,你比別人知道的信息早好幾年,有時間去布局。關鍵是,還得穩住香港大本營。所以就是等顯千畢業,等尼日利亞獨立,都是來得及的。”

  唐仲源說道:“我明白了!”

  他說的很真誠,畢竟他的女婿眼光實在太毒了,連非洲的事情都了如指掌。

  唐仲源又說道:“香港本土的紡織確實競爭激烈,我都還考慮過去東南亞建廠,後來發現那邊的生產成本,比香港還高,也就算了。尼日利亞的條件,實在太適合海外了,如果真的成功打入進去。以後東方紡織集團在紡織、成衣,可以說是齊頭並進,還能兼顧地產。”

  說到最後,唐仲源已經興奮起來。

  財富和事業,誰不渴望更上一層樓。特別是越大的老板,更是渴望。

  他有兩個兒子,自然希望學自己的女婿一樣,建立一個龐大的集團,將來可以傳給後代。

  林志超說道:“東南亞確實成本比香港還高,而且那邊時不時爆發對華人不友好的事情,還不如尼日利亞這樣的國家,畢竟也是被英國人管理過的,亂不到哪裡去,也重視發展經濟。”

  唐仲源去尼日利亞發展,就是撿錢的機會,一開始也不需要投資多大,先和當地熟悉幾年,逐漸擴大工廠。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