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港島家族的誕生》第553章 【林志超的美談】
  新的一年來臨(1991)。

  元旦過後,林志超攜唐彩英來到京城,獲得高層的接見。

  隨後,在教育部領導的陪同下,一行人前往蜀川考察。

  此行考察的目的,是林志超決定向西南地區(川貴雲)捐出巨款,用於發展大量的中小學校的基礎建設。至於捐款多少,一切以考察後來做出決定。

  內地官方不敢慢待林志超夫婦,派出教育總長木子先生陪同,而考察的目的地則為蜀川的一個偏遠山村小學,是林志超親自拍板的。

  出發前,林志超夫婦已經做好吃苦的準備,只是沒想到最終是那麽的艱苦。

  在飛往蜀都的飛機上。

  木子總長說道:“林先生,蜀川去年人均GDP突破1100元,達到1136元,這個數據是香港的多少比例?會不會有百倍?”

  林志超搖搖頭,說道:“去年香港人均GDP是11萬港幣,大概相當於7萬RMB左右,所以差不多是六七十倍。”

  木子總長感歎道:“沒想到香港已經如此發達,又沒想到我們國家如此貧窮。而用在教育上的資金,又時常捉襟見肘。幸好有林先生,以及像林先生這樣的海外同胞的幫助,讓我們國家的教育得到很大的改善。”

  林志超說道:“我們在海外飄泊,不管是五十年,還是一百年,對祖國的感情不會減弱半分。所以,大家這些年也是樂意回來看看,看看能不能幫到國家建設。”

  這些年,海外華人富豪回國,如果是捐款基本都會選擇教育行業。木子總長對於這方面,應該有著深刻的感覺。

  教育,才是一個國家發展的根本。

  不管是前世和今生,林志超都對華夏教育很是認可,雖然‘應試教育’有諸多的弊端,但卻是華夏能快速發展起來的根本原因。如果華夏是發達國家,那也可以學習歐美的‘快樂教育’,但很顯然在華夏的教育領域,有著符合自己的國情。

  而此次捐贈中小學的基礎設施,‘林志超基金會’是沒有預算的,上不封頂。這是因為林志超覺得,現在是國家教育最需要的捐贈時候。

  此行,林志超帶著‘林志超基金會’的同事們,也帶著妻子唐彩英,是一次真正‘體驗之旅’;只有親自體驗到那種環境,才會真正意義去做慈善的事情。

  如果說林志超是單獨的購買政Z保險,他完全沒有必要捐款那麽多。好比前世的郭德勝家族,不捐什麽錢,在內地一樣拿下很多地產項目。

  而林志超做慈善,純粹是自我境界達到一種程度,以及當年獲得‘第一桶金’許下的諾言。當年撿到的黃金價值百萬港幣,他許諾萬倍回饋社會,也就是要捐百億。

  當然,萬倍回饋社會肯定不止,十萬倍還差不多。如今林志超半退休下來,也會重新加碼慈善事業。

  在蜀都修整一晚後,次日林志超一行再次啟程,趕往一個山區的小學。隨行的工作人員再次增加,這是省裡的官員陪同。

  此次來蜀川,並不考慮投資,所以並沒有在蜀都停留。雖然如此,但昨天這邊的大佬依舊親自陪同,大家一起吃了個晚飯。

  “林先生,林夫人,大概需要六七個小時,一路上有些顛簸,還請多多擔待!”木子總長上車後,歉意的說道。

  他剛才已經和省裡的人特意交代,一定要重視此次的行程,條件可以差,但一定要有誠意。

  畢竟按照林志超的風格,此次捐款的數目恐怕巨大,西南教育收益匪淺。

  林志超馬上客氣的說道:“木子總長不要為我們考慮,我們當年也經歷過苦難,沒有那麽矯情。而且這次考察,我們就是想體驗到最真實的情況,所以請大家一定不要特殊照顧我們,違背我的初衷。”

  他已經再三強調,這一路不要大費周章,只要可以順利趕到,一切都可以從簡。他現在也是半退休狀態,多少天都可以待得住。

  至於唐彩英雖然從未受過苦,但有林志超照顧,也不會有什麽。更何況她是‘林志超基金會’的管理人,此次隨同丈夫考察是很有必要的,她本人也非常期待,整個行程都是沒有任何怨言的。

  “好的,林先生真是聖人作風!”木子總長給予很高的評價。

  這位香港資B家,對華夏的幫助是巨大的,僅僅是一個佛山大學,就辦得十分漂亮,深得頂上的人認可和支持。

  這一路,可真叫崎嶇難行,本來八個小時的車程,路上又有公路因為落石而堵塞了兩小時,最終直到晚上才抵達川北行署達縣專區(治今達州)管轄的巴中地區。

  此行還沒有完成,因為才剛剛達到縣城,明天還要去鄉下,預計還有兩三個小時的車程。

  當天夜裡,林志超和唐彩英在招待所裡,確實體驗到什麽叫做‘窮’。

  這還是縣裡最好的招待所,房間是發黃的床單,以及散發出淡淡的霉味。重要的是,這邊是典型的山區,濕冷的空氣讓人有種零下二十度的感覺還難受。

  林志超看著不知所措的唐彩英,笑道:“我說你可以不用來了嘛,非要跟過來!”

  唐彩英馬上恢復嫌棄的表情,說道:“不來怎麽能有做事的意義,就像你說的那樣,慈善不僅僅是把錢給出去了,而是要真真實實感受到它的價值所在。”隨後還補充一句:“更何況,跟你走到哪裡,我都不會覺得苦的。”

  說完,她挽著林志超胳膊,依舊不肯上床睡覺。

  林志超無奈的帶著她,一起躺在床上,摟著唐彩英緩解她的不適應。她們這些女人的消費觀,林志超並不干涉,反而鼓勵她們穿搭歐美的奢侈品,享受生活。

  反倒是林志超,很多年沒有在穿戴上面花錢了,他一件西服可能穿十年,而且都是自家的品牌(鱷魚恤、優衣庫)。當然,林志超的私人飛機、超級遊艇又非常昂貴。

  總之到了林志超這個地位,不會追求‘摸不到’的東西,比如價值幾十萬的服裝;至於私人飛機和超級遊艇,是能真真實實感受得到的享受。

  “等這次之行結束後,我打算將‘林志超基金會’重新發展一下,主要是通過持有其它公司的股權,來維持以後的慈善事業。比如說我注入20億港幣,不會馬上拿去做慈善,而是會選擇投資一些企業的股權,每年用這些企業的分紅,去做慈善。”

  唐彩英舒服的躺在林志超懷裡,男人的味道讓她忘記了這裡的霉味和環境,她說道:“林志超基金會已經持有21%長實集團、20%九龍倉集團,一年分紅也是幾億,將來還會更多,難道還不夠嗎?”

  長實集團、九龍倉集團,可都是香港上市企業的大集團,林志超基金會擁有20%多的股權,可謂資產值豐富。就好比,相當於林瑞寰、林瑞海這兩脈的一半資產一樣。

  林志超點點頭,說道:“不太夠!比如這次,我的想法說捐款3~5個億,所以一年的分紅還差點。但我一直注入資金不是長久之際,所以還是打算持股的方式,來保證林志超基金會能擁有更多的慈善實力。”

  唐彩英說道:“嗯,我支持你的決定!”

  林志超說道:“其實也花不了多少錢,我從維港投資拿出20億港幣,晚點找機會投資一些香港上市企業,以後基本就可以滿足慈善捐贈了。”

  事實上,早期可能不夠林志超的‘慈善揮霍’,但將來肯定是綽綽有余。

  林志超還有很多家集團企業,股份並不會納入‘林志超基金會’,因為這個基金會是一個‘公眾基金會’,到時候避免要查那些集團企業的帳務。而像傳媒集團、長江工業集團、環球集團這些企業,林志超都已經不上市,自然也不想外人知道裡面的情況。

  所以,接下來林志超打算讓‘林志超基金會’投資香港一些潛力公司。

  次日。
    林志超等人吃過早飯,便坐上汽車朝鄉村小學趕往,經過三小時的長途跋涉,終於來到一座鄉村小學。

  “林先生,這裡叫做萬安小學,是一所中小學教育學校。”縣裡的官員介紹道。

  可能,他們都不清楚這所學校,以至於一直在和當地的老師溝通。

  林志超笑著說道:“哪位是校長?”

  他沒有心思拐彎抹角,直接和這所學校的老師溝通。

  很快,從人群擠出來一名五十歲的小老頭,看著可比林志超老多了。

  小老頭樸實的說道:“林先生,我是這裡的校長馬萬春,感謝您能不遠萬裡的來到我們這個窮鄉僻壤的地方,一路辛苦了!”

  馬校長很緊張,林志超握住他的手,說道:“馬校長,麻煩你把你們學校最真實的情況,一一介紹給我!”

  木子總長也說道:“馬校長,林先生不遠萬裡來到這裡,就是希望清楚你們的困難,請務必真實讓林先生感受一下,我們西南地區的鄉村教育之貧瘠。”

  馬校長見這麽多大官,依舊緊張的說道:“好,大家請!”

  不一會,圍繞著這個學校考察了一圈。

  林志超的心情很承重,雖然心中已經有最壞的想法,但沒想到還是不足。他前世也是八九年出生的人,所以上學的時候,可能條件好了一些,畢竟‘改開’真的很改善國家的一切。

  唯一的一幢三層磚房,是作為教學樓用途;老師和學生的宿舍都是土房子,學生們穿著破破爛爛,補丁一個接一個的補。

  由於是山區,所以各村的5年學生就得來這個‘中心小學’讀書,直到讀滿初中。至於高中,一般很少有人讀得到,就算升高中,也得去三個小時車程的縣裡讀書。

  學生們吃的午飯,都是蒸飯吃,而下飯的菜是鹹菜,很多學生都要吃五天時間。可能有家長會在趕場的時候,為在鄉裡讀書的孩子炒個新鮮蔬菜或肉菜吃吃。所以孩子們的營養基本靠大米,畢竟鹹菜能有什麽營養。

  學校隻管蒸飯,不管菜,造成了這些孩子的將來,恐怕會出現長不高的情況。

  考察完後,大家陪著林志超來到操場,學生已經去吃午飯,但林志超卻沒有心情去吃飯,乾脆讓大家夥陪他在操場上。

  “以這樣的小學為例,如果增加一幢教學樓,教師宿舍樓、學生宿舍樓,大概需要多少錢?”林志超問道。

  木子總長說道:“這個得問問當地的人,看看前面修建的成本!”

  隨後,大家連忙詢問鄉裡的人,好在馬校長是一位老校長,熟悉前面一幢教學樓的成本,以及建築成本情況。

  他說道:“預計得25萬RMB,才能修建三幢五層樓房.我們這裡是山區,很多建材需要從縣裡拉回來,所以成本較高。”

  隨後,木子總長也補充道:“馬校長說的情況差不多,一些情況較好的鄉鎮,比如交通方便一點的,20萬RMB可以滿足基礎建設,畢竟鄉裡也會照顧一些。”

  林志超隨即說道:“木子總長,如果一所這樣的‘中心小學(含初中部)’按照25萬RMB的標準,我出20萬人民幣,剩下的5萬人民幣由教育資金出,你覺得怎麽樣?”

  木子總長馬上說道:“那真是一方之福,我們教育部也會全力支持。”

  林志超點點頭,說道:“如果我要捐2500所這樣的學校呢?”

  所有人都愣住了,有人開始算,結果嚇了一跳。

  木子總長更是不敢相信的說道:“林先生,你說的是2500所中心小學?”

  林志超點點頭,說道:“這只是我第一批的想法,如果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我願意繼續做這方面的工作努力。”

  木子總長感歎道:“林先生真是聖人作風,我答應你,國家就是再困難,也保證這2500中心小學順利完成改造。”

  隨後,林志超從包裡拿出兌換好的現金,數了25萬RMB,交給馬校長。

  “馬校長,這裡是25萬RMB,我希望你這樣修建.學校建好之後,我希望自己能再來一趟,看看這裡的改變。不知道,你能不能接下這個任務?”

  馬校長不知所措,畢竟這麽多錢該如何接,該擔當多少責任!

  好在,現場的官員都知道取悅林志超,很快平複馬校長的不知所措,這件事就算接下來。

  幾天后。

  林志超回到京城,和教育部一起召開了個記者會。

  而在這幾天時間裡,林志超捐款修建2500個中心小學的事情,很快得到了國家的大力支持。他出資八成,國家出資兩成。並且在相關部門的建議下,這些收益的中心小學,教學樓一律冠名‘林志超教學樓’。

  在記者會現場,這個消息非常振奮人心,畢竟這可是5億RMB的捐款,是華夏有史以來接受的最大一筆單筆捐款。

  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能充分感受到內地記者的狂熱崇拜。

  以至於,有記者甚至會主動提問道:“林先生,你這身西裝也有很多年了吧?”

  很明顯,這是主動樹立林志超的聖人作風。

  林志超老實的說道:“這套西服啊,確實跟了我好幾年了,質量很好的!”

  他在香港的奢侈生活,很難傳到內地媒體上,因為內地媒體和官方,都需要樹立林志超的高品格。這不是林志超要求的,而是大家願意這樣捧他。

  以後更會如此,內地很多出版社或者相關組織,他們需要林志超的‘高風亮節’來作為他們的素材,以此出版各種各樣的關於‘林志超書刊’,獲得更多的銷量。

  記者說道:“你如此富有,為什麽還如此節儉?”

  林志超配合道:“也算不上是節儉,畢竟衣服沒有壞,又是那麽的合身,沒有必要去換他。我購買東西,主要考慮它適不適用自己,而不會考慮其它因素。”

  這次采訪,很快變成各種美談,被內地媒體傳播出來。(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