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英靈召喚:只有我知道的歷史》第184章 稅法和貨幣改革!蘇澈的選擇!(求
  第184章 稅法和貨幣改革!蘇澈的選擇!(求訂閱)
  考驗就在眼前。

  蘇澈忍不住思索起來,到底要如何解決?

  在他了解的歷史中。

  朱元璋因此事格外震怒,一開始官吏們也沒太當回事兒,因為大家都這麽乾,正所謂法不責眾,您總不能把我們全部做了吧?
  要是擱其他皇帝呢,可能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過去了。

  但很可惜,他們碰到朱元璋!

  朱元璋是少有的一代雄主,他很清楚他在幹什麽,他的所作所為,其實都是在試圖解決明朝面臨的一個根本性的制度困境,也就是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之間的矛盾。

  就空印案而言,明廷需要正式的財政制度,精準的搜集地方數據,如果任由你亂填,層層上報的數據都有問題,那麽朝廷對整個國家就失控了。

  空印案後,攝於朱元璋的屠刀,人頭滾滾之下,大家夥兒終於老實了。

  但問題是,如果解決不了問題,反而去解決有問題的人,這麽做從本質上來說,就是治根不治本。

  等到朱元璋死後,空白公文乃又流行了起來,一切努力依舊會付諸東流,為此流下的無數鮮血,也終究是徒勞無功。

  朱元璋的後半生,做了很多驚天動地的大事。

  可效果,卻是一件比一件差。

  甚至大多數事情,都是事與願違。

  無論朱元璋如何努力,最終的結果,以及整個歷史軌跡,就像是在和他開玩笑一樣。

  所以。

  殺,固然能殺個痛快,但無法解決問題。

  蘇澈思索良久,最終眼眸微微抬起,“把詹徽、鄭士元、韓宜這幾個人給咱叫過來。”

  前不久老朱廢禦史台、設立都察院。

  而都察院的主要職責是糾劾文武官員,辨別冤枉,監督下屬各道。

  這幾個人都是都察院的禦史,此刻出現這麽大的問題,他們當然責無旁貸。

  不多時,詹徽、鄭士元、韓宜三人來到蘇澈的面前。

  三人行禮之後,等待著皇帝陛下的發話。

  而蘇澈也不廢話,敲了敲桌子,讓太監將這空印帳本遞給了這幾個禦史。

  最先遞給的是鄭士元,一旁的韓宜忍不住側目去看。

  這二人在老朱的記憶中印象深刻。

  在洪武初期,朱元璋親自任命了鄭士元和韓宜可兩個禦史,可謂是對他們寄予厚望,希望他們能多查出來點大案要案,以震懾貪汙。

  而這兩人也的確查出來了不少關大案。

  比如定遠知縣朱桓是朱元璋的“皇侄”,在任期間,橫征暴斂,貪贓枉法,強搶民女,無惡不作,可是因為和皇帝有親,所以沒有人敢告發他。

  監察禦史鄭士元向朱元璋檢舉朱桓的不法,最後證據確鑿,要判處死刑。

  但朱桓的父親曾經救過朱元璋,所以朱元璋想著饒朱桓一命。

  可是鄭士元和韓宜可兩人據理力爭,最後朱元璋還是將皇侄處死。

  後來的功臣朱亮祖,尚書開濟,戶部侍郎秦升,駙馬歐陽倫等人的貪贓枉法,都是被監察禦史查出來真憑實據。

  此刻,當這二人看到這空印帳本後,不由得瞳孔一縮,臉色瞬間變得格外難看。

  很顯然,他們二人知道這是什麽……

  空印帳本!

  帳本上空空如也,可那大印卻做不得假,帶著非常純正的官氣!
  無論是鄭士元,還是韓宜,都很清楚,為什麽會有這空印帳本。

  各地為了便利,延續了元朝就有的潛規則,所有人都很有默契的偷偷使用,上下聯合,一起隱瞞這個消息,一直隱瞞到了現在。

  可誰想到,這帳本,竟然出現在了皇帝的手上!

  一旁的詹徽還不知道發生了啥,他瞥了一眼那兩人手上的帳本,明明什麽都沒有,為什麽他們的臉色會如此難看?
  很快,當帳本來到詹徽的手中,他立刻翻看了起來,這是一本空帳本,可上面卻印著官印。

  這是……空印!!

  毫無疑問,詹徽臉色也迅速變得格外難看。

  三人一時間陷入了沉默。

  “怎麽不說話了?”

  蘇澈的語氣很是冷漠。

  “陛下……您這帳本從何而來?”鄭士元還試圖周旋一二,想將這個事兒“解釋”清楚。

  “你說呢?”蘇澈冷笑一聲,直接反問:“這種事情如果朕沒有發現的話,是不是就一直如此了?你們就打算用這種法子,欺瞞朕一輩子?”

  “陛下,這是前朝舊習,因為沒有明令禁止,正所謂法無禁止即可為,所以下面的官員沿用了這種方法,也是情有可原,不過即便如此,這依舊是一個問題,如果陛下要處理的話,還請立下法令,如果再用空印,立刻進行追究……”韓宜連忙說著,他還試圖將這個事情的罪責變得不那麽嚴重。

  大部分人認為這並不是什麽問題,覺得這是官場的潛規則之一,所以從不在意這些。

  如果真查起來,那牽連的人數那就實在是太多了!
  “這叫什麽前朝舊習,這叫前朝舊弊!”蘇澈質問道:“這大印直接印上去,損耗就隨便損耗,帳本就隨便填,國家的帳本和地方的帳本完全對不上,這麽嚴重的大事,難道你們真認為無足輕重?”

  這話一出,三人頓時嚇得俯首,連忙說著:“陛下息怒!”

  蘇澈繼續說著:“息怒?你們說,這事情隱瞞了十幾年,你們還打算瞞著朕多久?一直隱瞞下去嗎?”

  “這不是欺君罔上,這是什麽?”

  “圖方便,所以用空印?”

  “難道真就是因為方便?”

  文官的嘴,騙人的鬼。

  借口冠冕堂皇,可做的事情卻是齷齪之極。

  真說為了方便,那就是把別人當小孩子糊弄了。

  老朱不信,蘇澈更不信。

  不過,他並不打算因此大開殺戒。

  此刻三人趴伏在地,瑟瑟發抖,大氣也不敢出,更不敢說話。

  蘇澈看著這三人,淡淡說著:“朕知道這裡面的齷齪,你們不用解釋,也不用辯駁什麽。”

  “官字兩張口,可仰吞國脂,俯噬民膏,亦可上護國器,下哺黎民。”

  “治理這天下離不開官員,但如果你們認為自己就不可替代,那就大錯特錯了。”

  “朕原本的打算,是將這天下所有負責帳本的財政官員全部殺了。”

  “既然你們認為這是前朝舊習,是官場的潛規則,那朕就把你們全給殺了,再換一批乾淨一些的就是。”

  “只要換一些手腳更乾淨的,沒有這個習慣的人,不就行了?”

  “你們說是不是?”

  這話一出,殺機盡顯。

  伏在地上的三人身體不斷的顫抖。

  因為他們意識到,陛下並沒有在開玩笑,這話裡話外的意思是真打算這麽乾!

  此刻,恍惚之間,他們仿佛看到人頭滾滾,血流成河,牽連無數,有罪的,無罪的,排著隊送上法場,全被砍下了那大好的頭顱!

  這是即將發生的一幕?
  特別是鄭士元,恍惚之間,仿佛能看到自己被牽連其中,被關進大牢!

  這感覺是如此真實,仿佛是即將會發生的事情。

  三人清楚。

  這是預兆。

  是天子即將會做,並且真的可能會發生的事情。

  絕不是他們在白日做夢!

  想到這點,三人不由得頭皮發麻,渾身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蘇澈看著眼前幾人的反應,面無表情。

  三人之所以能看到這些,是因為蘇澈讓他們看到這些,是真有可能發生的一切,讓他們知道這件事情的嚴重性,以及後果是何等的恐怖!
  不過。

  那是朱元璋的做法,雖然殺了個爽,可蘇澈不會那麽做。

  蘇澈緩緩說道:“朕雖然會這麽做,但朕不準備這麽做。”

  這話一出,就像是溺水者終於浮出水面、死刑犯在最後時刻被釋放,詹徽、鄭士元、韓宜三人渾身一震,終於能呼吸了,他們異口同聲的喊著:“陛下英明!陛下聖明!!”

  蘇澈並不理會他們的稱讚,繼續說著:

  “你們說得也算有些道理,這種事情並非明令禁止,但你們也說錯了,有些事情,並不是法無禁止即可為的。”

  “為官者,不應該遊離在這種非法邊緣,這不是官員應該做的!”

  “既然沒有這條法令,那從今天開始,就有這條法令了。”

  “從此以後,帳本不準任何塗改,更不準先印後寫。”

  “偽造帳本,空印帳冊,斬立決!殺無赦!!”

  這話一出,三人不敢反駁,連忙稱是。

  他們很清楚,如果這時候還敢反駁的話,那這事兒真就結束不了。

  不過,也有頭鐵的,比如鄭士元,他咬著牙,還是問道:

  “那陛下……運輸途中,靈米損耗,又該如何是好呢?”

  這是問題的本質。

  如果這無法解決的話,那問題還是沒有解決,並不是一書禁令,此後就相安無事了,途中損耗,是難免的事情,如果這不給解決了,那問題還是存在。

  這話一出,其他兩人下意識看了一眼鄭士元,這眼神很無奈,陛下都已經打算就此揭過了,你為什麽還要追著不放???

  現在這事情只要拖過去就行了!
  這個事情,以後再解決也可以啊。

  現在最好別談了!

  但這鄭士元顯然是個死心眼!

  二人小心翼翼的看著皇帝陛下,發現陛下似乎並沒有生氣。

  這個問題,其實鄭士元不說,蘇澈也打算好好說一說,如果問題不解決的話,那問題還是存在。

  蘇澈緩緩說著:“此後一切靈米稅收,實行一條鞭法。”

  “一切田賦、徭役以及其他雜稅總為一條,合並征收寶鈔!”

  這話一出,詹徽、鄭士元、韓宜三人驚愕的抬起頭,這話輕飄飄的一句,卻是重若千鈞!

  稅務改革!

  而且合並征收的並非是靈石、靈銀、靈金,而是朝廷刊印的寶鈔!
  這又是什麽意思??

  按照以往的慣例,朱元璋瘋狂刊印寶鈔,拿這玩意當錢來花,但別人如果拿寶鈔抵帳的話,他就是一百萬個不樂意了。

  這就是典型的雙標,也正是這種行為,讓寶鈔漸漸失去了信用度和流通的根本。

  在蘇澈看來,這當真是將一手好牌打爛了,寶鈔這麽好用的玩意,可以瘋狂放水,為什麽不用呢?

  所以,蘇澈直接做出決定,圍繞寶鈔來建立全新的貨幣體系。

  這天下間很多事情都是這樣,有了錢,什麽事情都會好做很多。

  哪怕是皇帝也不例外。

  在很多人看來,天下都是皇帝的,那皇帝一定是全天下最有錢,最不缺錢的人。

  但事實上,皇帝的確很有錢,可如果說皇帝不缺錢,那就大錯特錯了。

  相反,皇帝是天底下最缺錢的人。

  為了解決財政危急,自古以來,各種手段都有。

  比如皇帝帶頭節儉開銷。

  再比如製造直百五銖,大錢當千,乃至於寶鈔。

  都是用收割韭菜的方式,來換取朝廷的收入。

  此刻蘇澈要進行稅務改革,將田賦、徭役以及其他雜稅合而為一,全部征收寶鈔,這麽做非常大膽,稍有不慎就會將經濟弄崩潰。

  但,風險與收益永遠是並存的。

  一旦完成,大明的財務將會得到前所未有的緩解,很多事情都能去做了。

  所以與其坐以待斃,蘇澈選擇去冒險!
  只要這條政策一出,寶鈔的價值將會直線上升。

  而貨幣的本質就是一般等價物。

  只要將寶鈔徹底代替靈石、靈金那些常用貨幣。

  那寶鈔將會和那些東西沒有任何區別!

  這,則是蘇澈的第一步棋!

  一條鞭法,金融改革!

  前者改革現有一切稅收。

  而後者直接對貨幣體系進行了變動。

  這是兩個重磅炸彈!

  此前。

  朱元璋建立大明後,稅收制度是承襲唐宋。

  這一套稅收制度主要是以黃冊和魚鱗圖冊為主。

  一開始並沒有什麽問題。

  朝廷一邊在經濟上大力支持平民百姓開墾荒地和屯田,一邊減輕徭役和賦稅的征收,並且配合一定的工商業政策來推動經濟發展,使得遭受戰爭破壞的經濟迅速穩定下來,一切蒸蒸日上。

  但問題是。

  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士紳階層開始通過各種途徑來減少賦稅和徭役,從而使得一般的平民百姓稅收負擔越來越重。

  而一些官僚士大夫他們既不用向國家納稅也不用承擔徭役,所以使得稅收越來越不均勻。

  此刻蘇澈實行一條鞭法,這來源於張居正的改革,而蘇澈對此又做出了變化,加入了貨幣改革!
  他要將這兩條政策,定為國策!
  而且還是那種祖宗之法不可改的國之政策!

  此刻蘇澈這話說完。

  天空之上,異象突生!
  雷龍湧動,咆哮聲此起彼伏,風雨飄搖,天地變色。

  風雨之中,太陽卻依舊在天空中之上,更有白虹貫日之象!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