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英靈召喚:只有我知道的歷史》第151章 模擬總結:巨唐的締造者,史上第一
  第151章 模擬總結:巨唐的締造者,史上第一帝師!(求訂閱!)

  太子李瑛還有一個哥哥,名為李琮,這是唐玄宗的庶長子,生母是劉華妃。

  由於玄宗的發妻王皇后沒有子嗣,所以李琮自幼就被當做繼承人來培養。

  唐玄宗登基後,在鏟除姑母太平公主的同時,也在思考冊立儲君的事宜。

  因為沒有嫡子,所以按照長幼次序,李琮理應被立為儲君。

  但可惜的是,就在李隆基登基之前,李琮在苑中打獵時不慎被猴子抓傷面部,形象大毀。

  正因如此,唐玄宗認為李琮的形象不堪為人君,所以將老二李瑛立為了太子。

  這些年,李瑛處理開海經商的事情,積攢了不少力量,掌握了不小的權勢,無論和朝中的大臣,還是和各地的藩王、節度使,關系都算不錯。

  太子儲君之位,似乎越發穩固。

  可這讓玄宗李隆基有些不喜。

  雖然太子很能乾,給他解決了不少政務,讓他輕松許多,有了時間可以好好享受玩樂,但他那至高無上的權柄被分走一些,難免讓他心生芥蒂。

  加上武惠妃時不時的在他耳邊吹著耳旁風,更讓李隆基對這個兒子心生厭惡,一度想廢掉李瑛的太子之位,可在丞相張九齡的力保之下,只能暫且作罷。

  此刻武惠妃設下計策,傳了一份假的手諭,召太子李瑛和鄂王李瑤、光王李琚披甲入宮抓賊。

  在得到這份手諭後,李瑛知道自己一直等待的機會,終於來了。

  他也知道其中危險,一旦不成,必然死無葬身之地。

  可問題是,就算不造反,還能活多久?

  李瑛看得很清楚,他失了父愛,自己又是武惠妃的眼中釘肉中刺,長久以往便是坐以待斃。

  橫豎都是死,還不如搏上一搏!!

  為了這個最終的目標,這麽多年,李瑛一直在暗暗準備。

  但他一直沒有一個合適的機會。

  他不是太宗皇帝,沒有天策上將的權勢和威嚴,想臨死一搏,需要做的就是慢慢等待。

  而今天,他終於得到了這個機會。

  李瑛迅速調集了長安城南衙左右金吾衛。

  唐長安的禁衛軍分為“北衙”和“南衙”兩個系統,“衙”指皇帝居所或官府辦公地。

  皇帝坐北朝南治理天下,所以朝廷行政機構設置在南面,北邊則是皇帝私人空間的禁內,一南一北兩個地域表明兩者性質不同。

  駐扎在宮城北部禁內的“北衙四衛”是直屬皇帝的私人武裝,乃是守衛皇宮的侍衛軍。

  而設置在宮城南面的“南衙十六衛”則是屬於朝廷官府管轄,是國家的正規軍隊,負責守衛管理長安城。

  “北衙”和“南衙”即皇帝親軍與朝廷府兵的區別。

  南衙左右兩支金吾衛,是李瑛一直有意無意培養的親信之一。

  不過。

  即便是他一手培養,想讓他們跟著自己一起造反,卻也是不可能,這需要一個理由。

  此刻李瑛拿出了皇帝的手諭,雖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聖旨,可上面有天子璽印,有龍氣在上,可做不得假,再加上李瑛的太子身份,哪怕沒有走合法的程序,依舊能強行調動這一批禁軍。

  但金吾衛的大將軍還是很不情願:“光憑這一份手諭,又沒有兵符調動,命我進宮護駕,恐怕有些不妥!”

  金吾衛的左將軍卻冷冷說著:“這手諭做不得假,又有太子擔責,難道你非得等到兵符,才能勤王護駕?”

  “是啊,這旨意上很清楚的說了,宮中有賊人,讓太子加上兩位王子披甲進宮!這是立功的好機會啊!”金吾衛右將軍開口說道。

  大將軍皺著眉頭,依舊還是疑慮不定,他看了一眼李瑛,又看了這手諭,思索片刻,猶豫了半晌,還是交出了自己的兵符。

  “太子殿下,這是兵符,您就說是從我這裡搶走的吧!”大將軍咬牙說著。

  “多謝崔大將軍了!!”太子李瑛見狀,不由得大喜過望,隨後他又看了一眼金吾衛的左右將軍,“事不宜遲,馬上調集所有可用之軍,進宮護駕!”

  “唯!”

  “唯!”

  金吾衛的左右將軍,紛紛開口應是。

  與此同時,鄂王李瑤、光王李琚也帶著自己的人前來匯合。

  當人馬全部匯集完畢。

  此刻的李瑛,身穿玄甲,手裡拿著一柄長槍,騎著一匹高大黑馬,顯得英姿颯爽。

  他大聲的對左金吾衛眾人喊著:

  “宮中有賊,入宮勤王,誅殺賊人!!”

  “勤王護駕!清君側之賊!”

  聽著這話,左右金吾衛眾人,隱約意識到了什麽,一個心臟跳得飛快,他們沒有猶豫,幾乎異口同聲的跟著喊:“勤王護駕!清君側之賊!”

  這緊急調集的左右金吾衛,不過數千人,可多是精銳中的精銳,有不少還是李銳的親信,他們其實並沒有下定決心跟隨李瑛造反,只是順勢而為。

  如果真能獲得從龍之功,無異於一步登天,這對他們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

  此刻,鄂王李瑤、光王李琚聽著這樣的呼喊,卻是愣了一下,臉色不由一變:“清君側……?!”

  他們自然也意識到了什麽,此刻看著兄長李瑛,一個個也下定了決心。

  不多時,當這幾千金吾衛衝到宮門口,立刻被攔了下來。

  這侍衛將軍是武惠妃的人,任務就是攔住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和光王李琚,再回去稟報武惠妃,這是計劃中的一環,只要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披甲入宮,就能誣告他們試圖謀反。

  可當這侍衛將軍看到太子李瑛,以及那幾千金吾衛的時候,整個人都傻掉了。

  這……怎麽會有這麽多人?!
  沒有兵符,太子如何能調動這麽多人?

  此刻李瑛被攔下,立刻喝道:“我奉旨誅賊,你敢攔我?!”

  李瑛將手諭拿出,表明自己的合法性。

  可侍衛將軍沈尉還是不敢太子進去,他清楚自己的職責,必須將太子攔在這裡,此刻他要做的,就是將這事兒稟告上去。

  “不行,太子殿下,您帶這麽多人,不能進宮!我需要稟告上去!”沈尉皺眉說著。

  這話一出,李瑛頓時勃然大怒,他猛地丟出手中長槍,長槍如電,只是一瞬間便穿過厚甲,將侍衛將軍沈尉釘在了地上!

  這長槍精準無誤的刺穿了心臟,直接將侍衛將軍沈尉殺死。

  李瑛正義凜然的怒喝道:“我奉旨誅殺逆賊,這是父皇手諭,上面有天子璽印,難道還是假的不成?!你敢阻攔我,我看伱便是逆賊之一!!”

  “將大門打開,快點!!”

  太子李瑛抬頭看著上方,呵斥道。

  這話一出,守衛宮門的侍衛,連忙將城門打開。

  與此同時。

  有人將這邊的消息傳到了武惠妃的耳朵裡。

  武惠妃此刻還未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一時間大喜過望,哈哈大笑著說:“那小賊果真中計了……我得快點通知陛下!”

  隨後武惠妃轉身就走,要去找唐玄宗李隆基。

  看著武惠妃離開的背影,前來匯報的侍衛愣了一下:“我……我話還沒說完呢,太子的人很多啊……”

  很快,武惠妃來到了李隆基的宮殿,一邊往裡面跑,一邊驚慌失措的喊著:

  “陛下!陛下!大事不好了,出大事了!”

  李隆基有些奇怪的問:“愛妃何故驚慌失措?”

  武惠妃一臉驚恐的說:“太子、鄂王、光王三人帶人披甲進宮,這是要發動兵變了!”

  聽到這話,李隆基一愣,眼中頓時浮現了殺意。

  此前唐玄宗在即位前就是通過發動兵變鏟除了韋皇后一黨,才挽救了唐朝社稷,把父親唐睿宗推上了皇帝的寶座,所以他在聽到了這個消息後,第一時間並不是質疑,而是在思考解決辦法。

  然而此刻。

  李瑛的金吾衛已經長驅直入。

  他雖比不上太宗李世民的文治武功,但他也有自己的優勢,那就是名正言順!
  他是大唐這麽多年的太子,是這個強大帝國的儲君!

  太宗李世民造反,必須要殺掉太子李建成才行,可他不用,他只需要控制住皇帝就行!

  不多時,李瑛的軍隊圍住了玄宗的飛霜殿,隨後斬殺了皇帝試圖調兵的宦官,直接控制住了場面。

  當玄宗李隆基和顫抖的武惠妃走出來時,李瑛那冷酷的面孔,浮現出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

  李隆基惡狠狠的盯著李瑛,又看了這群金吾衛,冷漠的問著:“你們跟著太子來到這裡,是準備造反嗎?嗯?你們可知道這是什麽罪?現在回頭,還來得及!”

  這話一出,不少金吾衛頓時慌了神,他們一個個面面相覷,不少人在意識到自己這是造反後,甚至嚇得放下了手中的武器。

  “當!”一聲,武器掉落在地上發出的清脆響聲。

  李瑛卻是絲毫不慌,他微微一笑,緩緩說道:“父皇,兒臣不過是遵從您的旨意!前來討賊而已!如何能說兒臣意圖謀反呢?”

  “我的旨意?”李隆基一愣,笑著說道:“何等蹩腳的借口,你這理由也太愚蠢了!”

  李瑛立刻將旁手中的手諭丟了過去,上面的字跡仿著李隆基的手筆,可謂惟妙惟肖,甚至還有天子璽印。

  當李隆基看到那帶著一絲龍氣的天子璽印時,頓時愣住,這東西做不得假,如果不是這手諭和天子璽印,太子恐怕連金吾衛都沒辦法調動!
  而一旁的武惠妃看到這份手諭時,臉色頓時變得更加慘白,她做夢也沒想到,自己竟然聰明反被聰明誤,竟給了太子造反的理由……

  李隆基看了一眼武惠妃,瞬間反應了過來:“這是你……哎……你何至於此?”

  “陛下,臣妾不過是想……不過是想……”武惠妃結結巴巴的說著。

  “不過是想廢長立幼,不過是想自己當上皇后,不過是想自己主宰大權,不過是想當第二個武則天!”李瑛冷笑著說道。

  “你閉嘴,我沒有這這個想法!”武惠妃口不擇言的說著:“我只是想讓我的孩子當太子……這有什麽錯?!”

  “父皇,難道要這大唐出現第二個武則天嗎?”李瑛並沒有理會武惠妃,直接看向李隆基。

  李隆基聽著話,轉過頭看向李瑛,冷冷說著:“你很好,你翅膀長硬了……”

  “父皇,我不過是為了大唐的未來。”李瑛認真說著:“這大唐,需要有一個太宗一樣的繼承人。”

  “就你也配與太宗皇帝相提並論?”李隆基嗤笑。

  “我是否能與太宗皇帝相提並論,就讓父皇拭目以待吧!”李瑛淡笑著說。

  “是誰幫你策劃這一切的,是李太白?”李隆基問。

  “父皇,如果你還把我當成當初的小孩,那就大錯特錯了!”李瑛哈哈大笑說道:“太師從未教我如何做,也從未為我謀劃什麽,他對權勢沒有半點興趣,他是這世界獨一無二的謫仙人!他只會教我這世間的根本道理,告訴我這世界運行的一切規律而已!”

  ……

  開元二十三年。

  太子李瑛進宮清君側,誅武惠妃,殺以及武惠妃的所有子女,牽連數百人,全部殺光屠盡,不留後患。

  玄宗李隆基則被軟禁在飛霜殿,以身體有恙為由,傳出詔令,朝堂上大小事務,全部由太子李瑛負責。

  太子李瑛大賜群臣,拜李太白為大唐國師,又賞賜了金吾衛幾千人,所有士兵軍官將軍,連升三級。

  隨著這場清君側,提前讓太子李瑛提前掌握了這個國家的大權。

  太子當政之後,處理大小政務,異常勤快,批閱各種奏折,凡事親力親為,處理手段也十分老道。

  此外,太子李瑛和群臣的溝通,也是討價還價,該強硬時強硬,該服軟的時候也服軟,該講道理的時候講道理,還會時不時挖坑給人跳。

  這一番手段,哪裡是剛剛當政的樣子?

  群臣一個個都驚呆了——你為什麽這麽熟練啊!

  在太子李瑛執政了一整年後。

  在他的勵精圖治之下,國內不少弊端被掃除。

  此前蘇澈定下的不少政策,玄宗李隆基都沒去做,或者說只是稍稍嘗試了一下,就光顧著享樂了。

  比如修建皇陵,轉移那些不願意跟上時代潮流的世家大族。

  這事兒很麻煩,玄宗不想處理,但李瑛卻認為很有必要。

  此外,還有丈量土地、清查隱田、清查隱戶,使均田製重新運行,給予那些伏兵應有的尊重和待遇,清掃貪官汙吏,整治不良作風等等等,要做的事情簡直不要太多。

  這些事情都很難做,基本每個都困難重重。

  但李瑛並不覺得麻煩,也不擔心做不好,或者做差了,在朝廷開海經商的海量財政下,他可以大刀闊斧的去做這些,並不用害怕失敗,哪怕失敗了,也有余地調頭重來。

  容錯率對於一個國家而言,算是非常珍貴的。

  在他的不斷努力之下,大唐的開元盛世,得以完美的延續。

  對於那些權貴而言,或許變得稍微差了一些,但對於底層的平民百姓而言,日子好了簡直不止一點半點,太子李瑛的賢名,逐漸傳遍了整個天下。

  無論是勳貴世家大族,還是士人文人,亦或者是底層的百姓,都被太子李瑛徹底折服。

  大唐的一切,蒸蒸日上。

  這讓被幽禁的李隆基有些絕望。

  他一直沒有松口傳位,就是等著太子李瑛當政後,將事情弄得一團糟,自己好出面挽狂瀾,讓大唐的子民,讓朝廷的眾臣,讓太子李瑛明白,國不可一日無君,他才是這個大唐的皇帝,這個國家少了他可不行。

  然而,讓李隆基傻眼的事情發生了,太子李瑛居然將這個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並沒有出現一點兒問題,甚至於,沒了他,這個國家反而變得更好了。

  那群以往哭著說要效忠追隨他一輩子的臣子,當他被幽禁之後,竟然連一個屁都不敢放,也沒什麽人指責太子的不孝,反而視若無睹。

  所有大臣竟然默認了這個現狀,無一人提出質疑!
  這讓李隆基心都涼了,他感受到了世態炎涼,偶爾想起被誅殺的武惠妃,忍不住一個人偷偷掉起了小珍珠。

  就這樣過了一年。

  次年。

  開元二十四年。

  被悶了將近一年的李隆基終於受不了了,他終於認清了現狀,決定將皇位傳給太子李瑛,自己當太上皇,繼續享樂。

  李隆基寫了傳位昭書,命人送給了太子李瑛。

  而此刻。

  李瑛正在聽課。

  這些年裡,無論再怎麽忙碌,哪怕沒有多少休息時間,李瑛都要抽出半個時辰,來蘇澈這裡聽課。

  在外人面前,他是掌握帝國大權的儲君,和實質性的皇帝並沒有太多區別。

  可在蘇澈的面前,他依舊只是一個學生,時不時被蘇澈各種訓斥,根本不敢大聲說話。

  二人的關系一如之前,並無多少變化。

  蘇澈並不在乎李瑛的身份變化,哪怕他當上了皇帝,那也和他沒什麽關系,該訓斥,還是得訓斥,根本不會有絲毫的改變。

  這世間對他而言,一切皆如浮雲。

  正是這種超然物外的態度,讓李瑛對蘇澈格外尊敬,不敢有絲毫放肆。

  此刻蘇澈正在說海外殖民的方法。

  “殖民海外有三種方法。”

  “第一種是用武力戰勝原住民,通過戰爭來得到土地。”

  “第二種就是通過經濟手段,佔據經濟的主動,恩威並施,控制某一塊土地。”

  “第三種方法,就是通過締結條約,讓其他地區承認大唐對該地區的主權。”

  聽著蘇澈的講述,李瑛認真點了點頭,隨後問道:“這三種方法,應該可以交替,或者一起來運行?”

  “對。”蘇澈笑著點了點頭,開始講述起其中關鍵。

  殖民的話,那就必須要挑選好殖民的土地和國家,如果一個國家鳥不拉屎,貧窮得只剩下人的話,那到底是去殖民呢,還是去援助的?
  通過殖民來反向薅羊毛的國家,還真有,誰過去殖民誰倒霉,生生把殖民變成了輸血,直接賴上你不走了,不得不付上一筆高額的分手費才將其逼得獨立。

  在這個時代,是真有可能出現的情況。

  殖民需謹慎,這也是個講究活兒,並不是隨便殖民,就能帶來利益的。

  聽著蘇澈這話,太子李瑛目瞪口呆,他此前還真沒想到過,竟還有這種情況!
  就在這時,太子李瑛的心腹走了過來,一臉喜色的呈上了李隆基的傳位昭書。

  他本以為這是登天之功,沒想到李瑛冷漠的看了他一眼,不耐煩的說道:“我以前沒有說過嗎?我來國師這邊,任何事情都不能打擾,你是怎麽敢過來的?”

  “可是……這是皇上的傳位詔書啊。”心腹太監蔡雲試圖辯解,讓李瑛知道自己手上這是何等重要的詔書。

  “那又如何?”李瑛挑著眉頭,問道:“拿回去,退了!”

  “啊?”蔡雲愣了一下,還是有些不能理解,他低頭看著手中的詔書,無奈的退出了房間。

  不多時,李隆基看到退回來的退位詔書,無奈的搖頭說著:“還要作這樣的把戲給天下人看,還真要把太宗皇帝學到底啊……”

  無奈之下。

  隔天,李隆基再次寫了一份傳位昭書,用詞懇切,比上一份更加真誠一些。

  但這一份傳位昭書,不出意外,再次被拒絕。

  等到三辭三讓之後,李瑛方才勉為其難的接受了李隆基的傳位。

  也就是開元二十四年,李瑛榮登大寶,成為大唐皇帝,同時尊李隆基為太上皇。

  而李隆基也終於如願以償的得到了自由,可以隨心所欲的享受生活了。

  為了排泄自己心中的不滿,李隆基學起了李淵,不問世事,開始專心造孩子,夜夜勤耕不輟,準備給李瑛生下幾十個上百個的弟弟妹妹,讓李瑛好好頭疼去吧!

  而李瑛對這樣的報復,也沒有任何辦法,難不成李隆基將天下都讓給了他,被尊為太上皇,連男女之間這點兒事情都不能做了?
  眼不見心不煩,李瑛只能不去管了,專心於政務。

  這一日,李隆基在后宮中傷春悲秋,蘇澈來到了這邊。

  看到這位不速之客,李隆基立刻收起了自己的悲傷,一臉冷漠的問:“你是來笑話我的嗎?”

  “嗯。”蘇澈點了點頭。

  李隆基:“……”

  蘇澈笑著道:“當年我初來長安,面見陛下,促膝長談,試圖讓陛下勵精圖治,可陛下只是振作了那麽一會兒,便又貪圖享受,不問政事,明明太子幫你乾活,你卻反過來嫉妒他侵染你的權柄,對他越發冷漠,在我看來,這一切不過是你咎由自取……”

  “因為我當初就看出他是一個白眼狼了!”李隆基固執的說道:“我意圖廢太子,奈何群臣不讓,才讓這廝有了可乘之機,隻恨我不能更果斷一些!!”

  “有沒有一種可能,是因為你的冷漠,對他的糟糕態度,才會讓他產生謀反的念頭?”蘇澈問。

  “哈哈哈,你的意思,他謀反是朕的不是了?那要不要朕現在去和他賠禮道歉呢?”李隆基怒問。

  蘇澈無奈的搖了搖頭,人與人的溝通,還真是困難的一件事情。

  明明是這麽簡單的道理,為什麽就不明白呢?

  或許。

  他能明白,只是不願意承認。

  一旦承認,就相當於否定過去的自己,否定自己的一切。

  所以,哪怕是死,也得嘴硬。

  明白這點的蘇澈,忍不住長長的歎息一聲。

  “我本來還準備邀請你去勾欄喝酒玩耍,沒想到你竟然這麽不近人情,一點道理也不講不通,那就算了,我自己去了。”

  聽著蘇澈這話,李隆基頓時雙眼一亮,他連忙說著:“別!朕錯了,朕不該把氣撒在卿家的身上,卿家就帶我去勾欄喝酒吧!”

  “那你還不跟上來?”蘇澈頭也不回的說著。

  “來了來了!”李隆基連忙跟了上來。

  這些日子,李隆基每日都是勤耕不輟,根本沒其他事情可做,也沒有一個知心的朋友能說事,他的身份太敏感了,根本沒有什麽大臣願意和他走近。

  誰也不希望影響自己的仕途,哪怕是以前的一些老臣,都和他不再來往了,對於李隆基而言,簡直不要太孤獨,他很想找人好好說話,排遣心中的鬱悶。

  可宮中不是太監,就是宮女,連個讀書人都沒有。

  社交!

  他需要社交!
  所以此刻當蘇澈拋出橄欖枝後,李隆基就像是個哈巴狗一樣,連忙跟了上來,這一年多的時間,可把他給憋壞了。

  當太上皇李隆基穿著錦衣便服,跟著蘇澈來到了歸雲閣中,蘇澈那些文人朋友,第一時間根本沒認出來這位是太上皇。

  當他們熱情的和蘇澈打了招呼後,注意到這個儒雅隨和的老頭,都好奇的詢問名字。

  李隆基一時間都不知道該如何自我介紹了。

  蘇澈笑了笑說:“他本是那天上人,此刻已跌落凡塵!”

  這話一出,在場眾人,無不是聰明人,瞬間知道了這人的身份。

  太上皇,李隆基!
  一個個震驚的瞪大了雙眼,他們做夢也沒有想到,太上皇竟然會和他們一起來逛勾欄,這也太匪夷所思了!

  “不必在意,諸位隻將他當做尋常貴人便可,不用太在意。”蘇澈笑著說道。

  “對對對,不用太在意我的身份。”李隆基也連忙說著。

  可嘴上說不在意,必然還是會在意的,畢竟他是皇帝,哪怕是已經退位的皇帝,身份不是一般的尊貴。

  不過當三杯酒下肚後,眾人暢談,開始吟詩作賦之後,也就沒有人在意李隆基的身份了。

  眾人暢快的聊著天,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蘇澈喝得微醺,他並沒有用法力阻止酒力,那樣的話,就怎麽喝都喝不醉了,實在是無趣得很。

  蘇澈用筷子敲打著玉碗,發出叮叮當當的聲響,同時笑著開口說道:“諸位諸位,全場目光,向我看齊!”

  這話一出,不僅是蘇澈的那些朋友,整個歸雲閣中,無論是客人還是舞姬,亦或者是樂師,歌姬,此刻都停了下來,看向蘇澈。

  歸雲閣的掌櫃欣喜若狂,連忙命人拿出筆墨紙硯,開始準備紀錄。

  而第一次來到這裡的太上皇李隆基,還有些懵逼,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麽。

  他下意識的問了一下旁邊的杜甫,“這是要作甚?”

  “太白兄要作詩了。”杜甫一臉崇拜的說著:“好久啊,好久沒聽到太白兄作詩了,沒想到今日有雅興!”

  “哦哦,這樣啊!”李隆基點了點頭。

  這麽多年下來,即便長安城中,新起了好幾家大型的勾欄酒樓,設施更加豪華,舞姬更加美豔,樂師更加出名,哪怕酒都要更好一些,可他們的名氣,一直都不如這家歸雲閣。

  原因便是李太白經常在這裡聚會,無數文人才子,紛紛聞名而來,就是為了看到這位謫仙人。

  據說不遠處的那家天青樓,曾願意出千金請李太白光臨,並且酒水全免,甚至連那些舞姬侍女的錢都不用李太白出,只要他願意賞臉光臨,什麽都是免費。

  但蘇澈還是沒有同意,繼續在這歸雲閣中聚會,按照他本人的話來說,那就是,他這個人,就是念舊!

  歸雲閣也沒什麽不好的。

  免費又如何?
  白嫖又如何?
  千金又如何?
  他不屑為之!
  這樣的氣度,自然也引起了無數文人才子的讚歎。

  曾有蘇澈的好友,反覆詢問他為什麽不願意賞臉過去,還有沒有其他什麽原因?
  蘇澈是這樣回答的:“這個世界上,最貴的東西,便是免費的東西。”

  這話讓好友大為不解,明明是免費,為什麽還是最貴呢?

  只能說他們根本參不透蘇澈的想法了。

  此刻蘇澈敲打著玉碗,隨口唱了起來:
  “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

  仙人撫我頂,結發受長生。”

  眾人這首簡單的五言詩,一個個愣住。

  即便是李隆基,此刻都被震到了。

  他下意識的念著:“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仙人撫我頂,結發受長生。”

  簡單的文字,構成幾乎能看到的畫面,李隆基心中暗暗驚歎,果真不愧是謫仙人啊。

  這首詩,是凡間之人能寫出來的?

  這讓他大為震撼,聽得更加入神了。

  這首詩,蘇澈並沒有原版照抄,畢竟經歷不一樣,照抄很容易出現問題,一旦露餡那就很尷尬了。

  這些年的文化交流,很大程度上熏染了蘇澈身上的文藝細菌。

  就算他的文化底蘊再差,也能有模有樣的念起了詩詞。

  一首詩念完,眾人紛紛歡呼。

  蘇澈哈哈一笑,裝模作樣的說:“獻醜了!”

  這樣紙迷金醉的生活的確不錯,唯一的問題就是有些費錢,好在蘇澈成為大明國師,李瑛也分給了他一些開海經商的股份,讓他根本不用擔心金錢上的問題。

  開海經商所能賺到的錢,簡直花不完,根本花不完。

  事實上,也就是蘇澈要面子,不願意接受那些粉絲的讚助,隻願意花自己的錢,否則如果靠白嫖和花粉絲的錢,也經得起這些開銷。

  一轉眼。

  第二年,這一年,是李瑛登上大位的第二年,也是換他自己年號的一年。

  李瑛給自己準備的年號是:大同。

  蘇澈卻覺得這個年號不行,他搖了搖頭說:“等你將這盛世,徹底變成百姓的盛世,你才能叫這個名字。”

  李瑛無奈,只能聽從老師的建議,放棄了大同年號,換成了“上元”。

  李隆基是開元盛世。

  他接過來後,年號是上元,這是什麽意思再明顯不過,他要比開元盛世,更上一層樓,這年號也得到所有群臣的讚同。

  上元一年。

  皇帝李瑛制定了一系列計劃,開海經商貿易了這麽多年,已經遇到了一定的瓶頸,他並不滿足就這樣下去,準備再上一層樓,進行殖民貿易。

  向唐朝朝貢的國家足足有六十多個,這些年,早已經暗中準備了很久,就等待殖民的開始。

  這麽多年的發展,大唐盛世,已經不再是世家大族、外邦,以及士人文臣們和皇帝的盛世,而是真正意義上變成了那些百姓的盛世。

  為了這一步的發展,李瑛可謂是付出了無數心血,但他明白,這還不夠!

  因為民間的人數越來越多,大唐不得不開始向外發展,殖民海外,成了重中之重。

  這是必然的環節。

  一轉眼。

  二十年過去了。

  上元二十年。

  大唐的都城長安,繁華到了極點,這裡徹底的成為了全世界的中心,每個大唐國民,都發自內心深處的自豪,可以包容著所有來到這裡的外邦人,讓他們體驗到大唐的魅力。

  民間富強,家家戶戶有余糧,夜不閉戶,路不拾遺,根本看不到路邊瘦骨嶙峋的乞丐,就算有,也只是極個別的懶漢,和這世道沒有一點關系。

  上元盛世,比此前的開元盛世,可謂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兩者幾乎沒有可比性,因為前者是少數人的盛世,而後者,卻是整個天下人的盛世。

  親眼目睹了這樣的盛世後,蘇澈很是滿足的閉上了雙眼。

  【結束干涉】

  等到蘇澈再次睜開雙眼,此前的一切,如同夢幻泡影一般,諸多記憶變得不那麽真切,明明很清楚,卻沒什麽太大的感覺。

  對這樣的體驗,蘇澈早已見怪不怪了。

  他低頭盯著契靈之書。

  書上還在演化最後的結局。

  【在你的輔佐之下,上元盛世到達前所未有的巔峰,隨著海外殖民的進行。】

  【各種各樣的新事物,不斷的被發明出來,這一年,大唐有一個工匠發明了蒸汽機。】

  【蒸汽機的廣泛應用,為大唐帶來了一個全新的世界,這個還存在術法的世界,這是一個恐怖的變革。】

  【每一個煤筐裡都裝著動力和嶄新的文明,煤炭被廣泛的運用了,也同時點燃了工業革命的火焰。】

  【這個已經走向頂點的大唐盛世,周邊很多被壓榨的小國都在想,什麽時候大唐會走下坡路呢?】

  【然而,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這大唐的盛世,僅僅只是一個開始。】

  【隨著工業革命的出現,本有些受阻的海外殖民,瞬間到達一個前所未有的層次。】

  【一個前所未有的恐怖帝國,即將統治整個世界、征服所有已知文明的恐怖存在,即將誕生……】

  【後人將其稱之為巨唐時代。】

  【無數年後,依舊有無數人懷念這個時代,懷念稱霸整個世界的帝國,一個後人再無法超越的恐怖國度。】

  【大唐帝國的領地,遍布全球,幾乎每時每刻,都能看到冉冉升起的太陽。】

  【而你,傳說中的謫仙人,也成為了真正的仙人。】

  【模擬結束。】

  在看到這樣的結局後,蘇澈愣了一下,忍不住感歎道:“這算是打通關了?”

  這樣說著,蘇澈忽然感應到了什麽,連忙抬起了頭。

  只見不遠處,快步走來一個穿著青衫的少年,他的腰間別著一把劍,顯得是那般的瀟灑。

  這正是傳說中的謫仙人李太白!
  少年李白笑著說道:“做的不錯啊!”

  “真不愧是你!”

  “或許也只有你,能做到這種地步了!”

  聽著李白的讚賞,蘇澈笑著說道:“幸不辱命!”

  “就讓我來成為你的助力,成為你的英靈之一吧!”李白主動的說著。

  “好。”蘇澈點了點頭。

  “來契約!”李白急衝衝的說著,直接和蘇澈完成了契約。

  而蘇澈也得到了英靈李白的具體消息。

  還未等他仔細看,李白便指了指契靈之書說:“來看看最後的模擬總結吧!”

  “嗯。”蘇澈點了點頭,立刻看了過去。

  契靈之書上,文字還在不斷的演化。

  那是最後的總結。

  【模擬總結】

  【剛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你,毅然決然的寫下一篇驚世之文!】

  【寧與友邦,不予家奴!那是你憤怒的嘶吼,你的憤怒,震驚了天下所有士人!】

  【你的質問,將玄宗皇帝李隆基氣得七竅生煙,他從未想過,自己的開元盛世,竟會被這般評價!】

  【你用一篇驚世之文,直接捅破了天!震驚了全天下的文人!】

  【此後,面對文壇領袖,大唐丞相那一篇《大國論》,你不屑一顧的寫出《國富論》以於還擊!】

  【你讓全天下的人知道了你的不世才華!就在玄宗皇帝派人到處尋找你的蹤跡時,你主動來到了皇宮門口!】

  【你見到了玄宗皇帝,你用你的才華打動了他,你與他促膝長談,獻出良策無數!】

  【只可惜皇帝已老,再無當初的雄心壯志,他沉浸在享樂之中,將你封為太子太師,輔佐太子。】

  【你對此並無怨言,認真教導太子大小事務,告知他這世間的真理,太子學得很認真,成長得很快。】

  【時光匆匆,你在長安城中,在勾欄酒樓玩耍,結交了無數文人雅士。】

  【你的詩詞文章驚豔了整個大唐,在謫仙人之外,你還多了一個詩仙的稱號。】

  【你對此並不在意,一如既往的指點江山,皇帝和太子心生間隙,對你也漸漸不滿。】

  【你並不在意,繼續一如既往教導著太子,這一日,你發現了太子的謀反之意。】

  【你依舊不在意,讓太子去當第二個李二,而太子果真篡位成功了。】

  【然而這些一切的事情,都和你無關,你是何等灑脫之人,你是獨立於世的人間謫仙人。】

  【你被封為大唐國師,面對皇帝的信任也好,尊敬也罷,你都不想多管!】

  【這一年,太子登基了,他希望封你為丞相,輔佐他治理這大唐天下。】

  【面對這權傾天下,戳手可得的權柄,你無動於衷,直接拒絕了。】

  【你隻想在幕後指點江山。】

  【皇帝百思不得其解,希望請你出山,希望與你共治天下。】

  【你笑道:真心也好,假意也罷,對我而言,都無所謂,因為我隻想做一個瀟灑的謫仙人。人間的宰相多得很,可一個瀟灑的謫仙人,卻是獨一無二的!】

  【皇帝無奈,只能繼續封你為國師,讓你在幕後出謀劃策。】

  【在你的指點之下,大唐上元盛世,創造了前所未有的輝煌。】

  【海外開拓殖民引發了工業革命的火種,第一台蒸汽機終於被研發出來。】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已經到達古代盛世巔峰的大唐,在全世界難以置信的目光之下,再次更進了一步。】

  【一個嶄新的時代,被拉開了序幕。】

  【大唐成為了一個獨一無二的恐怖存在,征服了所有已知的文明,以及一些未知的文明。】

  【全世界都是巨唐帝國的影子,這個帝國,在這一刻,成為了這顆星球的主人!】

  【而關於你的傳說,關於謫仙人的傳說,也在全世界散播著。】

  【無數外邦人記住了你的名字,他們將你成為大唐幕後的操控者,真正的神仙!】

  【你從謫仙人成為了真正的仙人。】

  【如那句詩詞一般,仙人撫我頂,結發受長生!】

  【綜合評價:巨唐的締造者,史上第一帝師!】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