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我能看到商品價格曲線》第364章 你也建學校,我也建學校
  眾人看著程曉光,眼中全是複雜。

  之前雖然對方拿到九十五萬獎金,基本工資也非常高。

  但大家完全可以接受。

  畢竟程曉光再優秀,也就是一名初中老師。

  而且還是私立中學老師,連編制都沒有。

  可現在張嶽卻專門請他當校長,就完全不一樣了。

  一校之長,尤其是中原外國語國際中學的校長,不管社交還是其他,都可以稱之為社會精英。

  甚至是不亞於大學校長的精英。

  原因很簡單。

  剛才張嶽說中原外國語有上百名學生,被特招進入全國頂級大學的事。

  這是什麽概念?
  如果中原外國語明年也有這個成績,
  不,哪怕只有這個成績的一半。

  中原外國語國際中學,就會成為全豫省所有家長心中最理想的初級中學。

  因為只要進入這個學校,就代表你的孩子,有很大概率不用經歷中考和高考的殘酷,便成功踏入頂級大學大門。

  父母為了能給孩子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能有多卷,早就被充分證明。

  到時帶著禮物拜訪程曉光這位分校校長的人,絕對可以把門坎踏破。

  而這些拜訪的人,又往往非富即貴。

  只要程曉光一直坐穩這個校長的位置,他能結交的人脈,完全超出想象。

  當然這還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這些分別了十三年的大學同學,現在已經全部成家。

  他們的孩子大的八九歲,小的也有三四歲,將來肯定是要上學的。

  那麽孩子在哪上學?

  如果是以前,孩子肯定就近入學。

  但現在不一樣了,中原外國語國際中學分校校長程曉光是自己同學,有了這層關系,來中原外國語讀書簡直不要太輕松。

  所以接下來自己要做的,就是和程曉光搞好關系。

  而且必須搞好關系。

  包括馬帆也不例外。

  雖然他認識張嶽,但和張嶽並不熟。

  想安排孩子到中原外國語讀書,肯定大費周章。

  程曉光就不一樣了。

  大家是一起同窗了四年的兄弟,雖然平時說話聊天,難免有攀比的意味。

  但真到了關鍵時候,還得靠這些老同學。

  想到這裡,他連忙拿起酒杯對張嶽道:“張老板果然慧眼識人。

  老陳當年在學校的時候,就是我們學校的學生會主席,而且每年都拿國家獎學金。

  畢業後的人生也像開掛,如果他當校長,我敢保證他能幫您把學校管理的井井有條。”

  其他同學也紛紛點頭附和:“沒錯,程哥真的很厲害。

  我能有今天的成就,多虧了他當年幫我。”

  “還有我……”

  眾人七嘴八舌的說著,現在在張嶽面前賣程曉光一句好,比私下裡請他吃十頓大餐都管用。

  大家都不傻,當然明白這個道理。

  倒是程曉光有些無奈,他對張嶽道:“您別聽這幫瞎家夥胡扯,我自己有多少斤兩我還是清楚的。

  要不這樣,您給我兩天時間,我寫一份關於中原外國語國際中學分校的籌備報告。

  您先看看怎麽樣,如果您認可我的籌建理念,我就嘗試一下。

  如果您對我的籌建理念不認可,那我還是當自己的社團老師好了。”

  張嶽瞬間笑了:“我果然沒看錯人。”

  雖然來之前,他已經對程曉光的個人經歷做了詳細調查,對對方的能力也有充足的信心。

  現在他發現,對方比自己想象的還要優秀。

  忽然一個聲音問:“張校長,你的外國語分校準備建在哪?”

  張嶽扭過頭,程曉光立刻道:“這是鄭桂傑,大學的時候和我一個寢室。

  大學畢業後他去漂亮國念研究生,從事的也是教育行業。”

  鄭桂傑連忙擺擺手:“我的職業只是和教育有關,但並不是真正的教育。

  我做的是教育投資。”

  張嶽一愣:“教育投資?那是什麽?”

  鄭桂傑笑道:“你應該聽過衡水中學吧?”

  張嶽點點頭:“衡水中學當然知道。”

  “那衡水第一中學你也不陌生了?”

  張嶽詫異的看著他:“難不成你也是衡水第一中學的股東?”

  鄭桂傑點點頭:“我只是小股東,而且我的股份來自於我的職業。

  一旦我不從事這個職業,那我的股份就沒了。”

  張嶽恍然:“原來是這樣,那我大概明白了。”

  倒是馬帆有點著急:“我說你們能不能不要打啞謎?
  我可是半點都沒聽懂。”

  鄭桂傑微微一笑:“這個主要牽扯到一些教育方面的內幕,沒從事過這個行業,不清楚很正常。

  你一定知道,前幾年國家頒布的雙減政策吧?”

  馬帆點點頭:“這個我當然知道。

  雙減政策下,教育部門主要打擊兩個行業。

  第一是校外培訓機構,第二就是私立學校。”

  “那你知道國家為什麽打擊私立學校嗎?”

  “這個……應該是收費高?”

  “對,但不全對。

  其實關於私立學校,還要從衡水中學開始。

  當年衡水中學采取封閉式軍事化管理,短短幾年就卓有成效。

  尤其是這個學校的清北率,每年都創造歷史新高。

  很快,衡水中學就成為所有學生心中最理想的高中。

  大家都拚命學習,以能考上衡水中學為榮。

  但優質的教育資源向來僧多肉少,很多家長甚至不惜花費巨資,也要讓自己的孩子到衡水中學念書。

  然而衡水中學的招生指標是固定的一個蘿卜一個坑,就算家長願意出高價,能自費去讀書的學生也很少。

  那些手中揮舞著鈔票,孩子依然沒學上的家長的痛苦,沒有人親自經歷過,根本感覺不到。

  於是立刻有人嗅到了裡面的商機。

  於是這些人就和衡水中學聯合起來,成立了衡水第一中學。

  衡水第一中學名字聽起來高大上,卻是一所徹頭徹尾的私立學校。

  私立學校代表著昂貴的學費,當然,學生家長又不是傻子。

  你收費高可以,但需要拿出絕對的實力。

  然而這根本難不到衡水第一中學的創辦者。

  對方花高價聘請衡水中學的老師來學校任教,又拿出一大筆錢作為獎學金,邀請衡水中學的尖子生來這邊念書。

  當時一個衡水中學的老師,只要願意去衡水一中,年薪至少四十萬。

  而學生的考試成績,只要達到衡水一中要求的標準線,不僅學費生活費全免,一年還有一萬塊錢的獎學金。”

  此話一出,其他同學全都倒吸一口涼氣。

  這樣的好事,別說那些一個月只有幾千塊錢工資的老師,換成自己都會心動。

  至於學生……

  學生時代,大家都窮的叮當響,而且總覺得虧欠父母的養育之恩。
    現在有一個能幫父母減輕壓力的機會,自然願意做。

  鄭桂傑微微一笑:“我想不用我說你們也猜到了。

  衡水一中憑借這個很快就站穩腳跟。

  幾年之後,更是成為教育界的巨無霸。

  這還不是最關鍵的。

  因為衡水一中的背後股東發現這個模式完全可以複製。

  於是他們就在全國各地辦學,名字都叫衡水一中。

  而衡水一中來到每一個地方,第一步就是高價挖最優秀的老師。

  第二步是以高額獎學金的名義,吸引最優秀的學生。

  並快速在當地站穩腳跟。

  這個策略本來沒什麽,可你們想,這些地方的老師沒有變,學生也沒有變。

  但家長想要讓自己的孩子獲得更優質的教育資源,卻由原來的免費就讀,變成不得不花高價。”

  馬帆一拍巴掌:“我明白了。

  教育部門之所以打擊私立學校,是他們的惡性競爭,抬高了各個地方的教育成本。

  這和那些校外培訓機構一樣,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的成績不落下,每年至少要花費好幾萬的補課費。”

  “原來是這樣,老鄭,你小子不厚道啊,竟然做這種壞良心的事。”

  “就是。你也不怕壞事做多了傷陰德。”

  “……”

  聽著老同學們的口誅筆伐,鄭桂傑有些無奈:“我說各位,你們能不能聽我說完?
  剛才那些話,只是為了讓你們能更清楚的理解國家的雙減政策。

  但作為私立中學的籌建者,我們自己也很委屈的好不好?”

  “你們自己也很委屈?難道是委屈自己賺錢太多?”

  “滾!

  我說我們委屈,是因為大家只看到了私立中學收費高的事,卻忽略了我們對教育事業的貢獻。

  拿高中來說,大家還記得自己參加中考時的場景嗎?”

  “怎麽不記得?那可是我當年的高光時刻。”

  “還有我,本人當年可是全縣第一。

  我鄰居家的小孩每次挨打,都少不了我在中間襯托。”

  “夠了,看你們這話說的,好像誰當年不是第一來著。

  我要問的是,你們所在的九年級班上有多少考上高中的?”

  “這個,我記得有十來個吧?”

  “我靠,你們班竟然有十來個人上高中?牛逼!
  我記得很清楚,我們班四十五個人,考上高中的只有六個。”

  “我們班四十八個人,只有三個上了高中。”

  “這就對了。

  在咱們那個時代,學生想繼續在高中念書,必須打敗班上百分之八十的人。

  原因很簡單,高中不是九年義務教育,國家也不給那麽多教學資源。

  但後來高中的普及率大大增加,是原來的高中擴招了嗎?

  不,是我們在全國建立了大量私立高中。

  所以很多學生能讀高中,並順利考上大學,我們私立學校功不可沒。”

  “你這麽說我就明白了,怪不得新聞上經常報道,現在的大學生畢業即失業。

  很多人念了這麽多年書,結果掙的還沒老爹在工地上掙的多,原來都是你們這群家夥造的孽!”

  此話一出,眾人瞬間哈哈大笑。

  鄭桂傑一臉黑線:“你少說兩句風涼話能死是吧?
  再說,大家都上過大學,上大學有沒有用,你們心理比任何人都清楚。

  我專門做過統計,那些成績不是特別優秀,但上了私立中學最後成功成才的,甚至比那些公立學校更多。

  我們給予大量學生重新選擇自己人生的機會,這個功勞誰都抹不走。”

  “行了,你們開學校的目的是為了賺錢,又不是騙錢,肯定得有業績。

  不過我還有個問題。

  高中你們的確給了很多人重新選擇命運的機會,但初中怎麽說?
  這可是九年義務教育,人人都有學上。

  結果你們呢?
  直接把免費上學,變成了需要花大價錢的貴族學校。

  放高利貸的心都沒你們黑!”

  鄭桂傑立刻不樂意了:“你怎能這麽說?
  沒錯,我們建了很多初中私立中學,也和當地的學校搶師資,搶生源。

  但若因為這個就說我們黑心,未免太牽強了。

  你可以去各地的縣城看看,看看那些初中學校的管理情況。

  可以這麽說,一個縣一定有一個非常厲害的高中。

  但一個縣的初中學校,百分之八十都很差。

  尤其是鄉鎮中學。

  我曾經就鄉鎮中學做過統計,一個初三畢業班,開學的時候一個班有五十個人。

  但最後能參加中考的,不超過三十個人。

  剩下的都因為各種原因放棄了自己的學業。

  之所以這樣,除了這些學生不願意學習外,關鍵是管理。

  因為缺乏管理型人才,又或者學校的管理者屍位素餐,導致這些學校的管理非常混亂。

  你們都是過來人,應該很清楚優秀的管理體系,對一個中學的重要性。

  甚至可以這樣說,一個學校能不能真正辦好,最關鍵的既不是優質的學生生源,也不是優秀的任課老師,而是管理。

  尤其是嚴格的軍事化管理。

  這一點我們一直做得很好。”

  此話一出,所有人都愣住了。

  鄭桂傑說的很對,曾經作為學生,他們太知道管理的重要性了。

  包括張嶽,都點頭表示認同。

  中原外國語國際中學能有今天,最重要的不是自己搞出的那些社團,也不是分數積分製,而是嚴格的軍事化管理。

  如果不是周婉等軍事教官,對學生進行令行禁止的軍訓。

  自己分數積分製的暢想根本沒有實施的土壤。

  尤其是剛開始那個階段,學生小叛逆和各種不配合,即使有再好的方法,他們都會不屑一顧。

  心中正思考,忽然,鄭桂傑看向他:“張校長,本來有些話不應該我對你說。

  但能看在你這麽器重老程的份上,我就給你透露一個消息。

  我們準備重新在中州建學校,建私立學校。”

  此話一出,張嶽就愣住了:“你們要建私立學校?
  現在不是不允許建私立學校了嗎?”

  “那只是不允許建普通的私立學校。

  我們要建的學校,學習了漂亮國私立學校的辦學模式。

  這種學校對學生能力的提高,是完全顛覆性的。

  而且這個方案已經通過了中州有關部門領導的審批。”

  張嶽聽完,嘴巴忽然張大。

  因為他突然想到一件事。

  之前自己收到房管部門,讓他建中原外國語分校的命令後,他曾問過高永進的意見。

  結果高永進聽到後,仿佛遇到某件為難的事。

  但無論自己怎麽追問,他都不肯說。

  最後還讓自己去房管局詢問。

  難不成和鄭桂傑說的,他所在的團隊也要在中州建分校有關?(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